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杨树木屑和树皮替代棉籽壳作为主料进行姬菇和金针菇栽培试验,为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棉籽壳配方相比,在培养料中添加23%~58%杨树木屑替代棉籽壳,姬菇产量增加了2.7%~9.7%;在培养料中添加23%~39%杨树木屑替代棉籽壳,金针菇产量与棉籽壳配方相近或增加了8.0%;在培养料中添加23%~39%杨树皮替代棉籽壳,姬菇产量增加了8.7%~8.9%;在培养料中添加23%~39%杨树皮替代棉籽壳,金针菇产量增加了5.6%~6.5%;用杨树木屑或杨树皮完全替代棉籽壳作为主料,姬菇或金针菇的产量会显著降低。因此,可以利用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作为部分主料替代棉籽壳栽培姬菇和金针菇。  相似文献   

2.
膨化谷壳粉是一种优势的新型食用菌培养料。试验表明,用膨化谷壳和棉籽壳按1:2-1:1的比例混合栽培金针菇,鲜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10%左右,棉籽壳为主料的BE%为80%左右,但混合杂木屑以后子实体产量很低,质量较差,不宜用杂木屑或纯膨化谷壳粉进行金针菇的商业栽培。  相似文献   

3.
落叶栽培金针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不同配比的落叶与木屑制备5种培养基,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A、B培养基的出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培养基,极显著高于C、D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栽培白色金针菇具有较大规模,但培养料大多选有棉籽壳、玉米芯、阔叶木屑等,成本较高;文章采用未经处理的松杉木屑作培养料进行白色金针菇栽培试验,发现其也可用于金针菇的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5.
利用意杨木屑和棉籽壳混合物作为香菇栽培碳源基质,研究两者配比对菌丝生长状况、鲜菇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香菇栽培原料选择及意杨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以意杨木屑52%、棉籽壳24%为碳源的配方栽培香菇菌丝生长最好,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89.40%,比对照(常规阔叶木屑配方)高2.45个百分点;该配方产投比也最高,为19.16,是对照的1.31倍。从香菇产量和产投比综合来看,以意杨木屑52%、棉籽壳24%为碳源的配方栽培香菇最优。  相似文献   

6.
以棉籽壳配方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为对照,以玉米芯为基料,设计4个配方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试验,比较不同配方对菌丝长势、生长周期、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玉米芯25%、棉籽壳15%、木屑15%、麦麸10%、稻糠26%、豆饼5%、贝壳粉1%、石膏1%、石灰1%、玉米粉1%的培养料在菌丝长势、生长周期、产量以及质量均表现出较强优势。北方利用玉米芯工厂化栽培金针菇每袋可节约成本0.2元,用玉米芯替代棉籽壳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棉籽壳和发酵棉籽壳为主料制作成母种培养基,并以PDA培养基为对照观察10种食用菌在其上生长情况.结果显示10种食用菌在棉籽壳和发酵棉籽壳母种培养基上长势良好,都好于或接近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其中金针菇、平菇、香菇、杨树菇、灵芝、真姬菇在棉籽壳培养基上菌丝长势较好,鸡腿菇、巴西蘑菇、大杯伞、榆黄蘑在发酵棉籽壳培养基上菌丝长势较好.在食用菌生产上棉籽壳母种培养基完全可以替代PDA培养基,是-种既方便又经济的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秀珍菇是近年来深受市场欢迎的食用菌品种,筛选出产量高、价格低廉的培养基配方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金针菇渣是金针菇生产后的废弃物,菇渣中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研究尝试利用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渣栽培秀珍菇,通过试验发现,培养基质中增加金针菇渣的含量秀珍菇菌丝的生长速率变慢,原基形成时间推迟。出菇结果显示,随着金针菇渣含量的升高,秀珍菇的子实发育形态正常,但重量下降,生物转化率相比对照棉籽壳培养基下降。随着转潮次数的增多,金针菇渣含量高的配方产量逐步降低。金针菇渣含量为40%时净利润最高,可部分代替棉籽壳作为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初洋  倪新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4-1925
[目的]提高栽培灵芝的产量和品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灵芝奠定基础。[方法]以日本红芝为材料,筛选灵芝的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和栽培料培养基,并对以棉籽壳为栽培主料的麦麸添加量进行筛选试验,确定灵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结果]红芝在棉籽壳母种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与其他培养基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原种在玉米粒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红芝在棉籽壳加木屑培养基中产量最高,品质好。棉籽壳培养基中麦麸添加量为20%时红芝产量最高,但与麦麸添加量15%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考虑,灵芝生长的最佳母种培养基是棉籽壳,最佳原种培养基是玉米粒,最佳栽培料培养基是棉籽壳加木屑,最佳麦麸添加量为15%。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属低温型食用菌,家庭瓶栽金针菇方法如下: 1.培养料棉籽壳、稻草粉、菜籽秆粉、木屑等均可作培养料.其配方:棉籽壳78%、米糠或麸皮20%、食糖1%、石膏粉1%,含水量60%.  相似文献   

11.
真姬菇原种及袋栽培养基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对真姬菇原种培养基及袋栽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得出,以棉籽壳为主要栽培原料的最适原种培养基为:棉籽壳60%,木屑16%,麸皮20%,石灰2%,石膏1%,磷肥1%。其菌丝生长速度明显比其他配方快,且菌丝生长旺盛。最适袋栽培养基为:棉籽壳45%,木屑35%,麸皮10%,玉米粉5%,石灰3%,石膏1%,磷肥1%。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桑枝屑栽培金针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枝屑栽培金针菇试验的结果表明,桑枝屑的比例不同对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速度、金针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以桑枝屑34%、棉子皮40%、麸皮20%、玉米粉5%和石膏1%的培养料组成为最优,此时的生物学效率可达108.92%。因此,桑枝屑是一种优良的金针菇栽培材料。  相似文献   

13.
肉色杯伞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色杯伞是山西省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试验结果表明,以腐殖土浸出液制成的葡萄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是肉色杯伞一级种的适宜培养基;二级种适宜培养基配方为木屑50%、玉米芯25%、麸皮17%、腐殖土6%、石膏2%,最适pH值为6~7,最适温度为24~26℃。培养过程中,经过4~6℃低温处理后,再置于24~26℃培养对促进菌丝体生长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油茶籽壳栽培香菇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油茶籽壳粉碎成油茶籽壳屑,100%代替木屑,棉籽壳和50%替代麸皮栽培香菇。香菇生物效率达到78.98%,与CK没有显著差(P<0.05)。分析了油茶籽壳和香菇子实体营养成份,结果表明:油茶籽壳粗蛋白含量是棉籽壳的2倍,木屑的4.63倍,而香菇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4.36%和59.8%。  相似文献   

15.
利用油菜秸秆栽培白金针菇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姚升好  卢伟  陶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79-8479,8481
为了开发金针菇栽培的新原料。以油菜秸秆为主料,设计6种培养基配方(A、B、C、D、E和F)进行金针菇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A、D配方菌丝长势最强,B较弱;与CK相比,6种配方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均显著增加,以配方E最快。配方D催蕾期和出菇时间均较短。配方D的平均产量最高,与配方E、F间差异极显著。最适宜金针菇生长的配方是D配方(66%油菜秸秆、22%棉籽壳、10%麸皮、1%蔗糖和1%过磷酸钙),其菌丝长势最强,产投比高达32。用油菜秸秆栽培金针菇,可缩短菌丝的培养期和子实体的催蕾期及出菇时间,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桑枝屑栽培秀珍菇高产配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桑枝屑不同添加比例栽培秀珍菇试验,以获得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为桑枝条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木屑、棉籽壳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添加不同比例桑枝屑(15%、30%、60%、90%)栽培料配方,通过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环节,调查各配方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结果】4个添加桑枝屑的栽培料配方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综合各配方的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表现,则以桑枝屑60%、棉籽壳25%、麸皮12%、石膏1%、石灰2%为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结论】利用桑枝为原料进行食用菌生产,是一项集循环利用、节本增效于一体的好技术,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桑枝屑栽培秀珍菇高产配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进行桑枝屑不同添加比例栽培秀珍菇试验,以获得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为桑枝条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木屑、棉籽壳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添加不同比例桑枝屑(15%、30%、60%、90%)栽培料配方,通过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环节, 调查各配方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结果】4个添加桑枝屑的栽培料配方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综合各配方的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表现,则以桑枝屑60%、棉籽壳25%、麸皮12%、石膏1%、石灰2%为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结论】利用桑枝为原料进行食用菌生产,是一项集循环利用、节本增效于一体的好技术,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结果认为金针菇(Collybia vellutipes)最佳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或木屑75%,麸子20%,豆饼粉3%,糖1%,过磷酸钙1%;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为13~15℃;菌丝生长发育的最适湿度为培养料含水量60%~65%,子实体发育时期空气最适相对湿度为85~90%。  相似文献   

19.
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为主要原料组合10个配方进行泰山赤灵芝栽培配方筛选试验,以生物转化率为主要参考指标,结合子实体形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灵芝最佳代料栽培配方为配方①(木屑15%、棉籽壳60%、玉米芯15%、麸皮8%、石膏1%、石灰1%)和配方③(棉籽壳90%、麸皮8%、石膏1%、石灰1%),干芝生物转化率分别为6.60%和6.45%。  相似文献   

20.
以真姬菇菌渣为主要基料,研究了不同配方对金顶侧耳(P.citrinopileatus)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配方中添加40%菌渣替代木屑效果最好。最佳配方为:菌渣40%+木屑40%+棉籽壳10%+麦麸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