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笔者利用7 a生的生长数据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的日本落叶松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分析。从日本引种的原生种源213个家系之间差异极显著,日本天然林产家系、日本各林业试验场种子园产家系和中国产混合种子间差异极显著。日本各林业试验场种子园产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别是中国产混合种子的1.05,1.03,1.13倍,是日本天然林产家系的1.25,1.18,1.80倍。根据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优良家系的初步选择,选择前50个优良家系所获得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7.8%、18.6%和18.7%。  相似文献   

2.
为扩大日本落叶松的遗传变异幅度,改善中国日本落叶松的育种状况,提高育种水平和林业生产力。对落叶松种和种源、原生种源试验林建成后10 a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次生种源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是原生种源的1.10,1.11,1.23倍;选育出了13个优良种源,为我省及辐射推广地区营造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找到了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3.
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利用6 a生的日本落叶松生长数据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的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分析.根据日本落叶松生长早一晚相关性,以6 a生时的胸径作为选择指标依据,对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开展了早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从日本引种的原生种源213个家系之间差异极显著,日本天然林产家系、日本各林业试验场种子园产家系和中国产混...  相似文献   

4.
巴哈马加勒比松种源选择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其树高和胸径生长早晚期生长相关显著,表现最优的7号种源与最差的1号种源相比,其树高和胸径在分别大20.09%和20.78%,巴哈马加勒比松的生长优于马尾松和洪都拉斯加勒比松。  相似文献   

5.
在雷州地区进行的赤桉种源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的树高,胸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单位面积产量最优种源的为最差种源的27.7倍,来自澳大利亚低纬度的种源较适生于引种地,来自澳大利亚高纬度,泰国及四川的种源则不适于引种地生长。  相似文献   

6.
《江西林业科技》1994,(3):53-60
介绍了1977年和1980年在湖北省13个试验点进行的杉木地理种源选择试验结果,通过9年生和6年生两次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侧枝、冠幅、结实与抗寒性等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种源生长与环境与作明显,杉木种源生长幼龄阶段的失次相关性强,采用多变量座标综合评定法,为湖北省五大杉木造林区分别选出了相应的优良种源,其中绵屏,邻水,江华、那坡四个种源在湖北大多数地区表现优良,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马占相思种源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1983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21个马占相思种源在我国广东、海南两省五个试验点上树高和胸径4年生长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种源间存在极显著不同,呈较强的遗传变异。树高和胸径变异系数分别在0.30和0.40以上,种源方差分量均超过了总表型方差的50%;种源间在不同立地上的生长具有相对稳定性;优良种源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昆士兰州claudie河流域和17.5°S以南低海拔地区。通过优良种源选择可使林分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获得相当于总体平均值8.54%、9.18%和16.81%以上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8.
三明巨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澳大利亚引种30个不同种源98个家系的巨桉进行遗传测定,5年生时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差异显著,冻害指数变异明显。通过联合选择,选择优良种源10个,优良家系26个,优良单株90株,选择效果明显。这些材料,经中试后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柳杉地理种源栽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柳杉部分地理种源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早期生长较慢,在苗期和幼林期,不同地理种源间的生长量无明显差别.但随着林木的生长,不同种源间的遗传分化和适应性、抗逆性差异逐渐显著,至中成林期,不同地理种源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经综合评判,选出适应性、抗逆性强且生长量高的优良种源有南京×黄龙寺、日本021、日本024、四川洪雅、日本精英后、安徽灰州和福建柘荣共7个种源.在Ⅲ类立地和经营管理较为粗放的条件下,这些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年生长量均可达到较理想的程度,所选种源可以作为用材林树种在闽东沿海较高海拔山地引种栽培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秃杉不同种源间的遗传变化,在秃杉适生区的屏边县大凹腰建立秃杉11个种源(含CK)试验林,3、6、9 a生时每木调查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地径)的生长量并计算出材积。结果显示:(1)不同林龄的秃杉各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9 a生时生长最快种源比生长最慢种源树高、胸径、材积分别高24.50%、32.45%、110.57%;(2)树高、胸径(地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在种源水平上受较强的遗传控制,遗传力分别为0.780~0.786、0.712~0.815、0.754~0.815;(3)树高、胸径、材积在不同林龄间表型相关和秩相关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秃杉早期选择的年龄以6 a生为宜;(4)以9 a生秃杉树高、胸径、材积为选择指标选出适宜滇东南山区造林最好的种源是龙陵,其次是盈江、梁河、临翔、腾冲,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54.24%、38.43%、29.98%、28.08%、19.22%。  相似文献   

11.
鹅掌楸种源遗传变异和选择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鹅掌楸全分布区内抽样15个种源,于长江中下游5省区按统一试验设计营造种源试验林,7年生时全面测定其树高(H)、胸径(DBH)、冠幅(RC)等主要生长性状,进行遗传6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鹅掌楸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地点间差异极显著,种源对环境反映灵敏,种源与地点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H、DBH和材积(V)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03、0.526、0.521,受较强的遗传控制;RC受遗传控制程度相对较低(H^2=0.301)。相继进行了遗传稳定性、生长适应性分析和幼成龄相关分析,分析结果为种源选择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多点综合选择选出黎平、伤痛永两个优良种源,遗传增益11.8%。单点选择分别选出1-3个丰产种源,遗传增益达15.4%-51.5%。  相似文献   

12.
史密斯桉不同种源的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原产地引入史密斯桉7个种源,以蓝桉、直干桉为对照,在云南亚热带地区的5个试点上进行史密斯桉不同种源的引种试验。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史密斯桉在各试验点上的生长表现较好。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总体超过蓝桉和直干桉;各试验点的史密斯桉全年都在生长,一般以7月生长量最大,2月生长量最小;平均出油率分别超过蓝桉、直干桉69 89%和51 78%,桉叶油的1,8-桉叶素含量分别超过直干桉和蓝桉8 87%、11 14%。每公顷桉叶油产量超过蓝桉30 66%,超过直干桉9 17%,每公顷桉叶素产量分别超过蓝桉和直干桉45 25%和18 93%。史密斯桉不同种源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异幅度较小,而种源内的变异幅度较大,为种源间变异的5~6倍。种源间树高、胸径、出油率、产叶量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树高的地点与种源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树高、胸径、材积、产叶量、出油率的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 18、0 50、0 22、0 33、0 36;产叶量与胸径、冠幅、枝重成正相关,出油率、1,8-桉叶素含量这两个性状与其他各性状相关不显著,为相对独立的性状。根据树高表型值,分别选出适宜各试验点种植的优良种源;根据不同育种目的分别进行了用材林种源选择、油用林种源选择和材油兼用林种源选择。其中油用林种源选择效果最好,其桉叶素产量增益可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电白县5年生山地木麻黄种源试验及评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地木麻黄(CasuarinajunghuhnianaMiq.)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属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树干通直,生长快,抗干旱,耐水湿,可生长于多种类型土壤,成熟林木高可达35m,胸径可达65~100cm。其天然分布为7°~10°S,110°~127°E,海拔1000~3100m的山地,但海平面附近地区也有出现,降水为夏雨型,年降水量为700~1500mm,有的高达2000mm,年平均气温13~28℃。山地木麻黄木材热值高,适于作薪材、木炭产品、建筑用材、矿柱和电杆等。国内外对山地木麻黄的研究主要涉及分类、分布、引种和生长表现[1~11]。1985年,中澳合作项目ACIAR8457我国首次引进…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东部地区桉树树种/种源试验*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岛东部进行的桉树11个树种79个种源试验,5年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来自印度尼西亚Mt.mandiri的尾叶桉12895种源是所有参试树种/种源中表现最好的,树高、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为13.82m、12.54cm和128.34m3。同一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也极显著,最佳种源的每公顷材积与最差种源相比,尾叶桉为8.46:1,细叶桉5.86:1,赤桉5.32:1和巨桉3.04:1。细叶桉、赤桉和巨桉种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与原产地纬度显著负相关,尾叶桉种源与原产地海拔高极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了适合海南岛东部地区生长的树种和种源。  相似文献   

15.
北美鹅掌楸不同种源在闽北山区的生长表现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对从美国引进的北美鹅掌楸3个种源进行苗期试验并建立测定林,在6年生时对测定林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苗高、地径的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6年生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达6.41 m、10.94 cm和0.03561 m3,与本地乡土速生落叶树种南酸枣比较,生长性状表现相当,能较好适应闽北地区的生长。各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在个体水平上仍存在较大的差异,树高、胸径、材积个体水平的变异系数都约为相对应指标种源水平的4倍,从优良种源的292株个体中选择了10株优良的个体作为杂交育种或无性系利用的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16.
对所营建的4个地理种源及其99个家系山桂花人工幼林(3年生)林木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其山桂花人工幼林在种源及其家系间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以普文种源生长为最好,3年生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树高达2.3 m,胸径为1.8 cm。而3年生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树高生长以19号家系表现最优,林木胸径生长以28号家系表现最优。综合表现最佳的家系有1、2、3、4、7、8、10、11、12、15、18、19、20、21、23、24、25、26、27、28、29、30、31、36、46、47、71,共27个。  相似文献   

17.
在镇沅、龙陵,瑞丽3个试验点,通过对15个种源99个旱冬瓜家系18个月的幼林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旱冬瓜的地理种源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种源幼林期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在滇西南地区开展旱冬瓜优良种源的选择十分必要.(2)在3个试验点表现较好、较稳定的种源是瑞丽种源,材积的实际增益分别为,镇沅试验点34.2%、龙陵试验点40.2%、瑞丽试验点45.4%,瑞丽旱冬瓜种源可作为滇西南地区旱冬瓜人工造林的采种种源.  相似文献   

18.
桉属树种/种源试验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省江门地区为调整人工林树种结构 ,提高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 ,发展以阔叶树种为主的人工林。现桉树 ( Eucalyptusspp.)已成为该市营造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的主要树种 [1]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从澳大利亚引进桉属树种 ,进行桉属树种 /种源试验 ,为江门市选出更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桉树树种和优良种源 ,促进该地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 ,2 2°2 5′~ 2 2°40′N,112°15′~ 112°45′E。属南亚热带气候 ,年平均温度 2 2 .1℃ ,极端最高温度 38.3℃ ,极端最低温度 1℃ ,年平均降水量 182…  相似文献   

19.
红河州柚木种源试验五年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云南省红河自治州河口县对35个柚木种源的5a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在树高、胸径上呈极显著差异,其中超过标准种源(相当于平均水平)的分别有16个和17个。以胸径超过标准种源10%,材积超过40%为选择标准,则8507、8602、8603、8021、1307、8021、、8513、18508号选为适生优良种源,其树高、胸径、材保扔现实增益平均分别为17.0%、19.9%、70.3%;其中前2个种源的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