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大幅下滑,2019年猪肉产量为4 255万吨,同比下降21.26%;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54 419万头,同比下降21.57%,年末生猪存栏31 041万头,同比下降27.5%。受供给紧缺影响,2019年生猪价格显著上升,生猪月度平均价格为21.30元/kg,同比上升64.53%;猪肉月度平均价格为33.95元/kg,同比上升51.22%。受非洲猪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预计2020年上半年猪肉产量同比有明显下降,下半年将逐步恢复,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疫情风险逐步得到控制后,预计2021年我国生猪产能将恢复到非洲猪瘟疫情之前的水平。国内供给偏紧带动猪肉进口增加,我国猪肉供给紧缺造成价格的上涨,同时也引起了牛、羊、鸡肉等猪肉替代产品的需求上升和价格上涨,最后导致牛、羊、鸡肉进口量的上升。2020年我国猪、牛、羊、鸡肉进口量将保持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2.
2020年世界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1年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世界猪肉总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为9788万吨,比2019年下降了4.02%,世界猪肉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生猪产能下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与进口国,2020年中国猪肉进口量为480万吨,比2019年上升了95.84%;占全球进口总量的46.31%,比2019年占比上升近17.30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下半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将呈持续增加的态势,年底生猪产能将达到非洲猪瘟疫情之前的水平。中国生猪产能的恢复将带动2021年世界猪肉产量的上升。  相似文献   

3.
国外     
正菲律宾猪肉产量大幅下降7月14日,据菲律宾《星报》报道,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USDA—FAS)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尽管2021年全球猪肉产量预计会增加,但是菲律宾猪肉产量预计将降至100万吨,同比下降10%,比非洲猪瘟暴发前的160万吨低近40%。此外,由于菲律宾政府为控制猪肉价格,对零售猪肉设置了临时价格上限,最终抑制了猪肉产量的增长。菲律宾统计局(PSA)的数据显示,菲律宾猪肉产量在前三季度同比下降了25.8%,为42.2万吨。  相似文献   

4.
辛顺进 《猪业科学》2022,39(3):78-79
2022年的正月初四农历立春,北京冬奥会在这一传统节日中拉开了序幕,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给国人自豪和惊喜.春已至,雨水消融,然而近年受环保和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振荡.传统猪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和豆粕在2021年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导致生猪养殖成本的不断增加,饲料价格在过去的一年中累计大涨1000元/吨,2022年饲料价格预...  相似文献   

5.
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预计达到11 051万吨,较2021年增长2.58%。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国,猪肉产量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全年达到5 100万吨,较2021年增长7.37%。欧盟和美国的猪肉出口占世界猪肉总出口量的67%左右,鉴于美国、欧盟的猪肉产能继续下滑,叠加我国对进口猪肉需求下降等因素,2022年世界猪肉贸易总量预计将有小幅下滑。  相似文献   

6.
市场     
正生猪价格仍有望延续稳中趋缓的走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2021年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18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6.6%,生猪存栏4.16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4.2%,猪肉产量1369万吨,同比增加31.9%。所以,这段时间猪肉价格下跌,生猪产能显著恢复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2月中饲料工业协会发布饲料产量数据显示: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0223.4万吨;其中猪料产量为13597.5万吨,占饲料总产量比例为44.99%。2018年下半年暴发非洲猪瘟后,经历2019年生猪产能调整,2020年生猪产能持续恢复,2020年猪料同比增长16.43%,2021年同比更是暴增了46.56%,进而带动整个饲料同比增长16.1%,2020年整个饲料增幅放缓至3%,猪料增幅也放缓至4%。回顾总结过去三十年饲料增长因素,特别是2019-2022年饲料增速,更好展望2023年饲料产量及未来5年饲料产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2021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预测了小麦、稻米、玉米、猪肉等18种农产品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其中猪肉价格、牛羊肉供给、禽肉消费等问题备受关注. 猪肉供给将持续恢复价格逐渐回归常态 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多重影响,2020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猪肉供需仍然表现出明显的紧平衡特征,全年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较上年明显上涨,猪肉进口量439万吨,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牧业》2022,(3):43-46
2021年我国鸡肉生产继续保持增长,鸡肉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猪肉价格回落到正常水平,鸡肉消费对猪肉消费的替代效应减弱,导致鸡肉消费增速放缓,产能仍然过剩,产业总体收益偏低.根据肉鸡生产监测数据测算,2021年全国肉鸡出栏118.3亿只,同比增长7.4%;鸡肉产量1989.1万吨,同比增长7...  相似文献   

10.
张海峰 《猪业科学》2020,37(2):36-41
2019年世界猪肉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总产为10613万吨,比2018年下降了6.03%,其中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国中国的产量下降幅度巨大,下降幅度为13.95%。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生产与消费占据着世界的半壁江山,2019年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中国生猪产量大幅度下降,猪肉进口大幅度上升,导致了世界整体猪肉产量的下滑以及猪肉贸易量的大幅度上升。2020年中国猪肉产能下滑趋势将得到缓解,但是供给紧缺、进口增加的态势将持续,将对世界猪肉生产以及贸易格局带来巨大影响。世界第二、第三大猪肉进口国日本与墨西哥的猪肉生产稳定,猪肉价格平稳上升,猪肉进口量2019年也有一定增长。随着中国的猪肉进口需求量增加,预计2020年全球猪肉贸易量会有一定上升,美国、欧盟等主要猪肉出口国的猪肉产量将有一定增长,下面详细考察2019年世界生猪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2020年的走势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猪产销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屠宰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前期压栏的肥猪加快出栏,加之储备肉投放调控,2月中旬以来,猪价出现持续小幅回落,但下跌幅度并不大,猪价、肉价仍在高位徘徊。尽管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生猪产能呈现增加态势,但由于前期生猪产能过度下降,2020年猪肉产销缺口同比扩大32%左右,猪肉供应偏紧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因此,年内猪价将会继续保持高位震荡运行态势。7月份后市场供应将逐步改善,但由于下半年节日多,消费拉动力也更强,猪肉价格高峰可能出现在9月份前后。从同比涨幅看,由于去年各月猪肉价格的走势由低到高,今年随着市场供应改善,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将持续收窄,四季度甚至有可能同比下降。按照目前生猪产能恢复的速度并在非洲猪瘟不再大规模暴发情况下,2021年底生猪产能才能恢复到常年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海峰 《猪业科学》2020,37(3):65-68
2018年8月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大幅度下滑,2019年猪肉产量为4255万吨,同比下降21.26%;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54419万头,同比下降21.57%,年末生猪存栏31041万头,同比下降27.5%。目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产能恢复的关键时期。2020年1月,非洲猪瘟造成的产能大幅下跌态势还没有得到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至,1月23日武汉市实施封城,随后各地相继采取封城、暂停公共交通、封路、人员居家隔离、集聚性产业停业等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也限制了生猪生产相关物资与人员的流通。在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压力下,2020年我国生猪复产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文章从当前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与挑战以及2020年度生猪产业经济领域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我国生猪市场行情做出适当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周梅  徐成良  郭奎  王重龙 《猪业科学》2020,37(2):120-12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或野猪后引发的一种恶性传染病,该疫病在中国的暴发给整个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目前虽有报道称已经有科研单位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但距离其实际应用于生产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的快速传播使我国生猪产能遭受重创,直接导致猪肉供求失衡、猪肉价格翻番、猪肉市场异动。因此,文章从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对非洲猪瘟相对有效的防控措施等方面探讨在非洲猪瘟形势下我国养猪业该如何维持产能、如何走好养殖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21年我国生猪产能恢复,猪肉市场供应充足,猪肉进口需求减弱,猪肉出口则恢复性增长.2021年我国全年猪肉进口量为371.06万吨,同比下降15.50%.猪肉进口额为658.81亿元,同比减少21.07%.猪肉进口平均价格为17.75元/kg,同比下跌6.68%.同年,我国猪肉出口量为1.81万吨,同比增加67.77...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20,(3)
正2018年全国暴发非洲猪瘟疫情,导致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大量养猪场关闭,补栏积极性受到冲击,引发2019年的猪肉短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生猪存栏31 041万头,同比下跌27.5%,生猪出栏5.4亿头,同比下跌21.6%,猪肉产量4 255万吨,下降21.3%,猪肉价格上涨42.5%。非洲猪瘟疫情问题还在持续,新冠肺炎(2019-n Co V)的暴发对生猪增产保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将对我国养猪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典型经验做法,特提出应对"双疫"的对策与建议,供养猪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在一系列保产稳供政策作用下,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0%以上。由于养殖效益仍较可观,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仍很高。预计后期猪肉供给状况将持续改善,到2021年上半年,产能有望完全恢复。首先要稳信心。生猪养殖户的信心既来自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进展,也来自生猪价格的大致稳定。随着生猪存栏的增加,将来猪价下跌不可避免。因此,根据生猪养殖情况变化,一方面,加快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消除养殖户对生猪疫病的担忧;另一方面,发挥上市的生猪期货在发现价格等方面的功能,同时加强生猪价格监测和生猪养殖指导,多方面采取措施,稳定养殖户信心。  相似文献   

17.
正2021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预测了玉米、猪肉等18种农畜产品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其中猪肉价格问题备受关注。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20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猪肉供需仍然表现出明显的紧平衡特征,全年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较上年明显上涨,猪肉进口量达439万t,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2022年,我国生猪产能在调整中波动增加,猪肉市场供给充足,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经历了“持续下跌、快速上扬、迅速回落”的走势,波动幅度明显加大。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管控继续冲击猪肉消费端,而乌克兰危机通过对玉米等饲料原料的影响冲击了生猪养殖端,叠加政策调控、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并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点。考虑到目前生猪产能保持高位,后期猪肉市场供需将呈平衡偏松格局。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以来,受"猪周期"下行和非洲猪瘟疫情双重叠加影响,2019年贵州省生猪产能大幅下降,猪肉价格创历史新高,引领CPI较上年上涨2.4个百分点。据统计,2019年贵州省生猪年末存栏1171.27万头,同比下降24.4%;出栏生猪1678.56万头,同比下降10.2%;猪肉产量150.32万吨,同比下降8.81%。  相似文献   

20.
正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和一些地方不当禁养限养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国生猪产能下降较多,猪价涨幅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比上年下降27.5%,全年生猪出栏54419万头,比上年下降21.6%,猪肉产量4255万吨,比上年下降21.3%。市场供给不足导致猪肉价格、进口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生猪养殖头均盈利高达660元。具体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生猪产能持续下降,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