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弓形虫病减毒和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及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弓形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全球分布,能引起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弓形虫病疫苗的研制对于弓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弓形虫是细胞内寄生的一种原虫,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弓形虫疫苗作为防控弓形虫病的重要措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弓形虫进入机体后以细胞免疫为主,使得疫苗可以发挥最大功用。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候选抗原和佐剂的使用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抗原和佐剂用于疫苗中能够产生不同的免疫效果。目前,弓形虫疫苗的候选抗原主要以虫体特异组分蛋白和新型表位基因为主,佐剂也从传统的弗氏佐剂拓展到了霍乱毒素、透明质酸酶和CpG-ODN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疫苗研制,将成为生产具有理想保护性弓形虫疫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 1 基因工程疫苗1.1 重组活载体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较多,如用鸡痘病毒作为载体,表达成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就有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狂犬病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艾美尔球虫等。2005年12月24日,农业部在北京宣布,我国已成功研制出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并正式批准生产。1.2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已经制成并用于生产的主要有口蹄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用于预防仔猪  相似文献   

4.
基因工程疫苗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本世纪80年代,由于分子遗传学和分子免疫学技术的建立,开创了研究分子疫苗的新途径,使生产不含宿主和病原自身非必需成分的“纯净”疫苗成为可能,基因工程疫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基因缺失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合成肽苗。基因工程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更安全可靠,一些目前还没有可用疫苗或虽有疫苗而生产上尚存在很大困难的疾病,也寄希望于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出新的、有效的、能大量生产的疫苗。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在某…  相似文献   

5.
《中国家禽》2005,27(14):55-55
在科技部863计划的支持下,以提高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能力和安全性为目标,在畜禽基因工程疫苗和免疫佐剂技术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克隆抗原或疫苗研制用相关基因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效表达的稳定载体,建立并完善了基因工程疫苗安全性评价体系和规模化生产工艺。成功研制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二价基因工程疫苗、4种DNA疫苗(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核酸疫苗)、  相似文献   

6.
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是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中的主要部分,在分子生物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的新型疫苗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研究基因工程疫苗中,必须先获得所需的某种目的基因,然后选择适当的载体,使目的基因和载体相结合形成重组DN...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对养鸡业危害严重的疾病,疫苗的研制对于该病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标记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及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浅谈基因工程疫苗的类型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物技术在生物制品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年来研制成功了许多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属于生物技术疫苗,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分子水平的疫苗,可分为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或突变疫苗、基因(核酸)疫苗、合成肽疫苗及转基因植物疫苗等几类。它们代表疫苗研究的新途径,为克服一些常规疫苗的缺陷带来希望,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杨恒东 《猪业科学》2003,20(11):55-5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bursaldiseaseIBD)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已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鸡IBD的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苗、重组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及一些值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鸡IBD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因工程疫苗即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病原的保护性抗原编码基因片段定向插入载体或表达系统中,使之能够实现体内或体外的高效表达进而制成疫苗,如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和核酸疫苗等。相较于传统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能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长期免疫;避免因病原体变异而造成免疫逃避;一个质粒载体可克隆多个抗原基因组成多价疫苗,提高了疾病的防治效率和效果,是未来的主要发展和研究方向之一。文章对基因工程疫苗在兽医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为相应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外禽巴氏杆菌病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对禽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免疫复合物疫苗、基因疫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禽巴氏杆菌病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禽巴氏杆菌病疫苗,从而有效控制禽巴氏杆菌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线体蛋白3(MIC3)是刚地弓形虫生活史各个时期均能表达的分泌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在弓形虫对宿主细胞的识别、黏附及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弓形虫MIC3有助于研制弓形虫病诊断制剂及疫苗以防制弓形虫病。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MIC3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相关疫苗及其用于弓形虫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致密颗粒是由弓形虫致密颗粒细胞器分泌的一类具有免疫活性的蛋白质,它们在弓形虫的入侵,虫体在宿主细胞内的存活和繁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致密颗粒蛋白6的分子结构、在虫体入侵中的作用、虫体基因分型以及在弓形虫病诊断和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弓形虫病是一种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仅影响畜牧业发展以及肉食品卫生安全,而且也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疫苗的研制对于弓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文章就弓形虫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弓形虫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药杂志》2009,43(6):11-11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生物工程产品在农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物工程技术在兽用生物制品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与研究。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是指用重组DNA技术研制的疫苗,包括将保护性抗原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表达的生物合成亚单位疫苗;以某些病毒或细菌为外源基因载体的活载体疫苗和通过基因组突变、缺失或插入的基因缺失疫苗;质粒DNA疫苗;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等。虽然目前世界上已经注册并正式投放市场的基因工程疫苗产品并不多,但是它代表疫苗研究的新途径,为克服一些常规疫苗的缺陷带来希望,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工程技术给兽用生物制品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 bursal disease,IBD)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已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鸡IBD的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苗、重组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及一些值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鸡IBD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疫苗免疫是布鲁氏菌病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动物使用的布鲁氏菌疫苗主要有牛种布鲁氏菌A19菌株弱毒疫苗、羊种布鲁氏菌M5菌株弱毒疫苗、羊种布鲁氏菌Rev.1弱毒疫苗和猪种布鲁氏菌S2菌株弱毒疫苗。正在研发的疫苗主要有基因工程弱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各种疫苗均存在优缺点,本文对动物布鲁氏菌疫苗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弓形虫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弓形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病。弓形虫病给养殖业、公共卫生及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在国内还尚未有弓形虫相关疫苗。弓形虫感染的常用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诊断等方法。但由于传统检测方法在特异性、敏感性和早期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建立简便、快捷、敏感、特异的弓形虫病的检测方法对于检测弓形虫的感染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主要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该病的诊断和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疫苗免疫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防控措施之一,本文主要概述了几种牛种布鲁氏菌病疫苗(经典的弱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弱毒活疫苗和活载体疫苗)的优缺点,接种疫苗是控制和消灭布鲁氏菌病最经济和最关键的方法,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人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羊泰勒虫病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泰勒虫病是由羊的泰勒虫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蜱传性血液原虫病.疫苗预防是控制和根除羊泰勒虫病的一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预防羊泰勒虫的疫苗,疫苗的研制还处于抗原基因筛选阶段.论文就目前羊泰勒虫病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