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六种野生广义菊属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广义菊属内的优良抗旱种质,本研究对中国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内蒙古、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山东和福建省等地进行调查,收集了16种广义菊属资源。根据其生境及适应情况,以太行菊、线叶菊、灌木亚菊、野菊、蒙菊、甘菊等6个广义菊属野生种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30%~35%)前后叶片的光合指标以及生理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菊属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广义菊属中的优质抗旱种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6个野生种的叶片光合指标与生理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太行菊、线叶菊、灌木亚菊、野菊、蒙菊、甘菊。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黔南州野生猕猴桃属植物资源的调查,为该属植物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外调查和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黔南州的野生猕猴桃属植物的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黔南州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共有19个种或变种。[建议]野生种质资源受到了一定程度威胁和破坏,应展开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湖南省越橘属野生种质资源的分布现状,科学合理的利用和保护现有越橘野生资源,对湖南省内的野生越橘属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方法]结合“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湖南”,采用实地调查、走访群众和踏查法等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湖南省各县市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调查共收集野生越橘资源25份,来自7个采样点。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记录和对资源的种类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统计湖南省报道过的越橘属植物为12种2变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00-1800m范围内,主要生境为混交阔叶林或山坡灌木旁,叶片主要为卵圆形,少有披针形;果实多为圆形,成熟时一般为紫黑色;初步鉴定采集资源只有2种,分别为乌饭树和江南越桔。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湖南越橘属植物目前利用潜力与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结论]本文旨在为深入湖南越橘属野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开发提供信息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贵州亚热带地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1996~1998年对贵州亚热带海拔1000m以下地区32个县(市)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共收集和归类出该区野生经济植物种质资源227科、513属、1250种,其中:野生果树24科46属122种;野生蔬菜37科69属108种;珍稀观赏44科71属90种;特有种12科14属14种。经鉴定分析,有16种为新记录种。通过实地调查,掌握了部分野生经济植物的特性及分布规律,提出  相似文献   

5.
重楼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道地药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今后开展重楼种质引种驯化,更好地开发利用重楼属药用植物资源,2007-2009年对贵阳市百宜野生重楼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共收集到野生重楼种质资源92株,并对收集到的野生重楼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形态特征进行了归纳.就百宜野生重楼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等...  相似文献   

6.
对产于三峡库区分谷称莴麻菜等的一类植物及其野生近缘进行了分类研究。这类植物分属莴苣属和翅果菊属。莴苣属植物在三峡库区普遍栽培1种及3变种;翅果菊属植物栽培和野生有5种及1变种。同时报道了1新种大头翅果菊,1新变种羽裂莴麻菜,1新组合椭圆叶翅果菊。  相似文献   

7.
2018年四川省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联合省内162个农业普查县和48个系统调查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调查和收集.对此次专项行动调查收集的140份茶树及其他饮用茶种质资源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140份资源分属5个科5个属6个种,其中野生资源58份,占比4...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野生豆科药用植物提供参考,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对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秀屿区和涵江区的野生豆科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样线调查等方法,对福建省莆田市3个区的野生豆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莆田市3个区野生豆科植物共27属38种,其中城厢区20属26种,秀屿区13属14种,涵江区14属17种,分别占总调查物种的68.4%、36.8%和44.7%.[结论]莆田市野生豆科药用植物种类丰富,综合药用价值大,应对分布广、蕴含量大的种类进行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实现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部分菊属与亚菊属植物的形态学聚类及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8份菊属植物、2份亚菊属植物及2个两属间杂种的24个形态性状和1个生物学性状进行统计,并对获得的信息数据运用数量分类学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Dendranthema arcticum与其他菊属植物的形态相差较大,单独成一类,其他21份材料聚为一类;野菊与菊花腩、异色菊与甘菊、龙脑菊与那贺川野菊两两间形态相似;毛华菊与日本野生菊属植物有较近亲缘关系,日本野生菊属植物较我国野生菊属植物进化;亚菊属矶菊与纪伊潮菊间形态相似,且与菊属植物形态相近,表明两属间有很近亲缘关系.本研究的形态性状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所涉及的性状指标可以作为菊属系统发生关系研究的有效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庐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泛调查、收集、整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庐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特征、分布、类型及其配置,本区分布有野生观赏植物528种,隶属于115科290属,其中乔木类138种,灌木类140种,藤本类52种,草本类198种,根据开发与保护现状,对庐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的持续利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菊花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菊花是世界上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但多数菊花品种抗性较差,严重限制了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栽培菊花进行品种改良。目前,通过栽培菊花与菊属及其近缘属间远缘杂交,将它们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菊花是进行菊花抗性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远缘杂交中经常存在各种障碍,影响了这些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为此,本文对菊属及其近缘属种质资源、栽培菊花与野生菊杂交障碍方式、克服杂交障碍的方法、远缘杂种的鉴定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菊花远缘杂交育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改良栽培菊花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花滨菊、金鸡菊、‘北美黄’北京夏菊、北京小菊4种菊科植物的株高变化、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评价了它们的抗旱性。综合各项指标,4种菊科植物之间的抗干旱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其耐干旱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序依次为北京小菊、‘北美黄’北京夏菊、金鸡菊、大花滨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亚麻品种资源的起源、进化、分类及近缘野生种,为亚麻属植物的收集、系统研究、药用价值及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等优质基因资源发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海  张秀海  吴忠义  罗昌  程曦  黄丛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71-3872,3874
[目的]探究不同菊花品种对除草剂草丁膦的敏感性。[方法]以野生菊花‘北甘菊’和秋季切花菊‘神马’为材料,研究了菊花对除草剂草丁膦的敏感性表现。[结果]不同品种不同营养生长期的植株对草丁膦的敏感性不同,‘神马’植株平均叶片数为13叶片期时对草丁膦的敏感浓度为40 mg/L,‘甘菊’植株平均叶片数为8叶期时对草丁膦的敏感浓度为50 mg/L。[结论]为草丁膦抗性的转基因菊花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妮  尹林克  王喜勇  严成 《新疆农业科学》2009,46(4):818-823,F0003
乌鲁木齐地处高寒干旱的亚欧大陆腹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干旱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其植被类型对了解乌鲁木齐自然植被现状、植物多样性以及荒漠植物对不同环境的抗逆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和植物标本资料,对乌鲁木齐主要植物类型进行了分类.以乌鲁木齐辖区内自然植被为研究目标,遵循群落学-生态学原则,将乌鲁木齐地区自然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型组、15个植被型和84个群系,并对各群系分布和不同类型植被特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天门冬干物质积累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天门冬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规律,为其规范化栽培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采用定株观察和取样分析的方法对天门冬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天门冬新块根形成前,干物质主要在地上部分积累。新块根形成后,干物质一直向新块根转移,且8—9月为积累最快时期,11月后积累停止。在天门冬新块根形成前应施用适量氮肥以促进地上部位生长,进入6月后应加大磷、钾肥施用量以促进块根生长,11月份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17.
河南平原有着丰富的野生酸枣树资源,酸枣树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抗病性强等特点优良的枣树砧木树种。针对这个特点,利用其做砧木进行品种改良是发展河南省大枣产业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8.
5种野生护坡植物的抗旱综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5种野生护坡植物木豆(Cajanuscajan Millsp.)、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多花木兰(Indigofers amblyatha Craib)、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以及黄荆(Vitex negundo L.)的抗旱形态、生理表现.选择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相对水分亏损以及离体叶片保水力作为研究抗旱适应性评价指标,在研究生理指标与抗旱性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野生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旱能力为黄荆(多花木兰(盐肤木(木豆(山毛豆,这一结果与5种植物的实际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河南安息香属植物种群特征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60-5161,5210
采用野外调查和资料研究方法,对河南安息香属植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野生安息香属有6种植物,其中4种为中国特有种;经种群数量特征量化分析,属于群落伴生种;大多分布于豫南山区杂木林中,具有耐土壤干旱、耐寒、种子萌发力强等特点。既可以做山地次生林改造时保留树种,又是园林绿化观赏、药用、材用、香料、油料等资源型植物,具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resources of native turfgrass,the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drought resistance of native Siberian bluegrass (Poa sibirica,abbreviated as P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introduced Kentucky bluegrass 'Midnight' (Poa pratensis,abbreviated as PP) as a control.Two water schemes were imposed to plants in this pot culture study in greenhouse.One was with drought stress persistent limiting water supply for 20 days,the other was re-hydrated until 14 days after drought.The leaf shape,turf color,water status and cell 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 were evaluated.Similar changing trends with these parameters were shown for both species,and 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most evaluations during drought and re-water periods.The values leaf width and length of PS were higher while leaf color intensity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PP,but the greenness of PS leaf was still visually acceptable.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cell membrane stability between the two species.In comparison,the native wild species PS possessed the potential for to be domesticated into a new cultivar for turf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