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作为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和满足建设用地指标需求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农村居民点潜力分析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依据。从整理潜力的可实现角度,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归为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介绍了不同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原理,总结了不同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提出未来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发展的建议,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更系统更合理,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川省井研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用地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计算井研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并对其整理增加耕地进行了潜力分级。建议应合理配置土地、节约用地等,有效地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省介休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进行分析,阐述了潜力测算的方法,并用多种方法测算介休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评价与分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爱请  王月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801-802,814
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是土地整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针对九台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因素,并对整理潜力进行了分级,根据各个潜力类型区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整理模式,对开展全国性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指导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采用文献资料法、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市区外12区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天津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面积65 762.04 hm2,整理潜力系数75.80%,增加耕地面积41 443.24 hm2,增加耕地系数47.77%,将天津市各区县增加耕地系数与国家土地整理规划有关规定相结合,把天津市各区县划分为3个整理等级。天津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较大,可有效缓解土地用地矛盾。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缩小,补充耕地的任务已逐步向农村居民点整理转移。在分析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通过整理可优化调整的空间布局模式,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主要指标标准,分别采用远景和现状预测2种方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有效土地面积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同时提出了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方案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方法效率低、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现状,提出利用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进行评价。以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12个镇为研究对象,在Matlab R2015b软件平台支持下,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对数据进行关联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测算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实现对丰县各镇土地整理潜力集约利用的评价。结果表明:(1)丰县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面积较大,农村居民点布局较为分散。丰县农村居民点最终可整理面积达2 111.81 hm~2,原耕地面积为64 775 hm~2,耕地可增加系数达3.26%。(2)宋楼镇的整理潜力最大,范楼镇次之,师寨镇的整理潜力最小。  相似文献   

8.
以桥林新城为研究区,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得到桥林新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为2 923.77 hm~2;综合考虑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得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为1 315.70 hm~2。建议高度重视桥林新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综合考虑整理的资金约束、自然约束和社会可接受等因素,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相似文献   

9.
蒋梓淳  柳健 《北京农业》2013,(18):214-215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尤为关键的是如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方法。基于此,结合我国现有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的现状,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归纳为四种,并提出基于自然、社会经济限制条件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构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的相关建议,为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以孝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强  姬明芳 《现代农业》2007,(11):123-125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体系松散,容积率低,生活设施差,缺少生产与生活功能分区,已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构成了制约和限制,因此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以孝感市为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进行计算,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进行分级,划分三个不同的潜力区,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进行合理的评估,是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及落实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步骤。该研究以东乡县为例,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模型,从自然因素、整理需求和整理能力3个方面选取地形、交通条件、地方财政收入等8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综合修正系数,求取全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结果表明:东乡县各乡镇综合修正系数介于0.220~0.881;2020年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为1 066.78 hm2。研究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顺序,应按照现实潜力的大小在时空上进行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从夏邑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入手,采用人均法、户均法、空闲住宅挖潜法分别测算夏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华  刘娇  杨向欢 《农学学报》2011,1(1):64-66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从夏邑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入手,采用人均法、户均法、空闲住宅挖潜法分别测算夏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应刚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106-108,124
未来最主要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空间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上。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改善了农民的居住观念,构建了和谐的新农村局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解决了农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后顾之忧;同时,其体现了集约节约的用地理念,保证了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原则;也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巴南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并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展望了全面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春  杨海娟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65-17467,17472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宝鸡市千阳县为例,论述了千阳县农村居民点的用地特点,对11个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预测、分级,并对千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詹莉  周慧  李保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12-2413
针对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的特点,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总体形势,介绍了陕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指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而农村却存在大量低效建设用地的背景下,从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概念及对象入手,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归纳法、统计分析法从4个方面对其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旨在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提供多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宋成舜  周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146-17147
在对崇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内涵及其来源,并科学地预测了崇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最后提出了推进崇阳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谢晓欣  吴宇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58-22660
以浙江省缙云县为研究案例,以农居点整理为切入点,从潜力、经济、生态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实行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缙云县存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不足、整理资金约束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生态环境潜在的负面影响较大等问题,增加了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目标实现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政策建议,即应从转变政府规划理念、合理建设工业园区、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合理选择整理模式、保障农民切身权益等5个方面配合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