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洁  宗荣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34-12537
基于恩格尔系数理论,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中存在的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农民支出负担重减负难,社会保障水平低提高难等问题作简要分析,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教育投入以及完善立法等全方位的具体措施,旨在探求提高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7年河北省宏观数据,研究河北省各地市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各地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主要受基础设施、收入消费、娱乐情况的影响。河北省的13个地市中,沧州市的因子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张家口市排名第13。从3个因子的排名看,不同的地市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倾向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按照人们实际支出去向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肖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共8项内容,从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结构(食品、衣着、居住、文教娱乐)与农村居民享受型消费结构(交通通讯、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2方面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河北省农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状况,得出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长,生活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生存型消费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主要是食品消费下降所到导致的结果,享受型正在消费缓慢增长,主要表现在交通通讯支出和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上。根据河北省2003~2007年农村居民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8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具有消除相关性影响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河北省生活消费支出从生存性;肖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农村屠民哇活消静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分析城镇化对新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统筹城乡发展及提高新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2004~2016年统计年鉴数据,建立城镇化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别对二者进行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十三年来新疆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且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速度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便利生活设施的建设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城市环境卫生与之呈现较弱的相关关系。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新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超一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113-114,121
2009年7月在河北省6地市进行了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及消费行为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地区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村居民的维权意识差以及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农村建设发展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开始向更高水平的乡村振兴迈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下,评价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论证全面小康背景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是否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研究意义。研究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出了一套新的指标型评价体系,以此对川西南M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M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为74.62分,水平等级为中等,说明全面小康背景下,M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较以前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同时,科教文化、住房、社会保障等指标得分较低,成为影响该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方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645-5647
在分析河北省目前消费需求现状的基础上,用恩格尔系数和Q值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评价;然后用计量模型验证了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高,不是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不足,而主要是由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太低造成,并对非收入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扩大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2003~2007年河北省农村居民调查资料,运用比较分析和表格说明方法,分析近几年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的基本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调节农村消费结构,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完善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加强农民及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民生产性大额投资发展企业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改善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12项二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基于2010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研究表明:农村经济、人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公共服务是评价江苏省农村生活质量的4个一级指标;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拥有量是评价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动态公共因子;苏南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优于苏北和苏中地区,同时针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差距,提出了落实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本地特色产业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因子分析法中的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12项二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基于2010~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研究表明:农村经济、人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公共服务是评价江苏省农村生活质量的4个一级指标;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拥有量是评价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动态公共因子;苏南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优于苏北和苏中地区,同时针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差距,提出了落实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本地特色产业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谈编辑素质对期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面对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传统的办刊模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对编辑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合多年的编辑工作实践,从编辑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学术修养、策划能力、创新意识、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对期刊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说明编辑素质对期刊质量及期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碾磨品质对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豫南稻区2013年收获的153个普通籼稻品种材料的糙米食味品质和精米食味品质,并比较分析碾磨前后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后运用D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得出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典型相关性。结果显示,糙米的食味值明显高于精米的食味值,食味品质是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蛋白质与直链淀粉两者含量相互协调时才能形成良好的食味品质,食味值才会比较高。研究认为:稻米碾磨精加工后,食味值下降,食味品质相应变差;稻米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具有典型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麦芽质量对啤酒质量的影响非常大。研究有质量缺陷的麦芽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对糖化麦汁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芽感官缺陷会引起糖化麦汁口感异常;麦芽水分低于4.5%会让麦汁香气不足,水分高于5.5%则会使麦芽的利用率降低;麦芽中的β-葡聚糖含量超过20 mg/100g,不但会使糖化麦汁的过滤速度延长5~10 min,同时还会降低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麦芽粗细粉差直接影响糖化麦汁的粘度、α-氨基氮含量以及库值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用量沼渣对基质栽培番茄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广泛利用沼渣生产无公害蔬菜,改善蔬菜的品质,本试验以腐熟的牛粪和秸杆混合物为栽培基质,配施沼渣来研究其对提高基质栽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地使用沼渣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番茄果实还原糖、固形物、茄红素、VC等的含量,降低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使其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科学》2017,(1):50-55
采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区的53个大豆品种(品系)进行豆浆加工,并对大豆品种籽粒品质指标、豆浆品质特性指标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品质指标及豆浆品质指标间存在较大差别,并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豆浆得率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总固形物转移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感官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稳定性与水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7S与总固形物转移率呈显著正相关,11S与感官评分呈显著负相关,11S/7S与蛋白质转移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总固形物转移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感官评分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基于因子分析的大豆品种加工豆浆适用性评价,针对所选53个大豆品种筛选出吉育204、公交04489-4、J024合丰55、吉107和黑农48共5个优质豆浆加工大豆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16.
为给在设施园艺蔬菜生产中推广LED(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提供生产依据,研究了红蓝光配比为8∶1、6∶1和4∶1的LED光照条件下对水培小白菜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蓝光比例较高的LED光照条件能显著促进小白菜的表型生长,并能增强对蔬菜病毒病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农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摆脱了长期困扰农民的温饱问题.但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主要农产品在近些年总量出现相对过剩和结构性不合理,部分农产品造成“卖难”,这标志着农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大多数农产品正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农业发展正由受资源约束向受资源  相似文献   

18.
含氮化合物对烟草质量及其在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氮化合物对烟草质量及其质量评价体系有较大的影响,笔者主要从含氮化合物对烟草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安全性等方面来分析其对烟草质量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含氮化合物在烟草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以期为烟草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六盘水红心猕猴桃果实品质与内在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和市售外地猕猴桃品质,探讨六盘水猕猴桃的优势与不足,为六盘水猕猴桃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六盘水不同园区的18个红心猕猴桃样品、市售5个外省猕猴桃样品和1个进口猕猴桃样品为对象,分析单果纵径和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固酸比、糖酸比、维生素C和单宁9种指标,并对后面7种内在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综合评价猕猴桃内在品质。[结果]纵径、单果重2种外观指标结果显示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在外观方面表现较差。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可溶性糖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适中,综合表现为糖酸比和固酸比数值高。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了主成分2个,建立猕猴桃果实内在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为快速评价猕猴桃内在品质提供参考。主成分1所携带信息主要是糖酸比、固酸比、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主要信息,与果实风味相关,六盘水猕猴桃表现优于外地猕猴桃;主成分2携带的信息主要是单宁和维生素C信息,与营养相关,六盘水红心猕猴桃表现中等。主成分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内在品质较好。[结论]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外观品质不占优势,果实内在品质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吉林农业科学》2016,(4):100-105
为了评价大豆品种籽粒品质与酸豆奶品质的关系,本研究选取黑、吉两省27个大豆栽培品种,对大豆品种原料理化指标、酸豆奶品质和质构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对不同大豆品种的酸豆奶加工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间的蛋白质、脂肪、植酸及大豆球蛋白11S和7S含量有着较大差别,引起不同大豆品种制作酸豆奶品质的差别。大豆品种不同,酸豆奶的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固形物含量、酸度以及硬度、胶着度和粘聚性均呈现了较大的差异。酸豆奶品质指标与大豆品种籽粒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酸豆奶脂肪含量与籽粒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酸豆奶酸度与籽粒的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1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酸豆奶弹性与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酸豆奶胶着度与籽粒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