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12项二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基于2010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研究表明:农村经济、人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公共服务是评价江苏省农村生活质量的4个一级指标;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拥有量是评价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动态公共因子;苏南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优于苏北和苏中地区,同时针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差距,提出了落实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本地特色产业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江苏省苏州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包括供电设施在内的15项农村公共物品投资项目作为满意度评价对象,对苏州市区内的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以及下辖的吴江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和太仓市等61个行政村的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通过有序Probit回归分析,发现制度因素会显著影响农村居民对当地公共物品投资满意度评价,具体表现在农村居民对公共物品投资决策机制的满意度评价越高、对"一事一议"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越好,其对农村公共物品投资满意度的总体评价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农村建设发展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开始向更高水平的乡村振兴迈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下,评价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论证全面小康背景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是否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研究意义。研究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出了一套新的指标型评价体系,以此对川西南M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M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为74.62分,水平等级为中等,说明全面小康背景下,M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较以前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同时,科教文化、住房、社会保障等指标得分较低,成为影响该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郭玉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307-12308
以云南省玉溪市300户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为资料,研究了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因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找出了影响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子,分别为宏观环境因子、个人特征因子、个人生活的客观条件因子、个人生活的主观感受因子、收入因子、健康状况因子和子女教育因子。  相似文献   

5.
韦统郡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73-6876
根据2000~2005年江苏省的相关资料,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江苏省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因子可以概括为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生活质量和环境城市化3个公共因子,而经济城市化仍然是影响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子,社会城市化、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城市化对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也有较大的影响。得出江苏省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差异将逐步减小并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的评估对政府部门进行农村危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农村地区公共危机的特点,利用改进的Servqual模型,增加预警性的维度,构建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评价模型,评价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探讨农村公共危机防控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评价结果为-0.178,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较低。影响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的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响应性、有形性、可靠性、预警性、保证性和移情性。研究表明,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农村危机防控缺乏危机管理意识、交流沟通渠道和完备的农村公共危机机制等。因此,政府防控部门应当以关注农村居民需求为重心提升防控人员工作能力、以管控舆论为重点创建多元信息沟通渠道和以协同预警网络为抓手完善农村危机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把握江苏农村公共投资现状基础上,通过个案调查对农村居民公共物品需求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笔者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公共物品需求明显表现出“生产第一、生活第二”规律,不同类型农村居民对公共投资的期望不存在显著差异;虽多数农村居民认识到“投资非农产业收益较高”,但多数农村居民仍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公共物品的政府投资抱很大期望;农村居民对公共物品的期望排序与宏观层面农村公共投资收益率大小次序基本一致,农村居民急需的公共物品也是政府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公共项目。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0年江苏省统计资料中相关的18项指标,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基本投入与产出、种植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追加投入和农业产业结构5个主因子,并对这5个主因子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建立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5个主因子的线性回归方程,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各主因子的数量关系。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子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贡献最大,其他主因子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有限,甚至产生阻碍作用。结果表明,只有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等来促进江苏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方略与新目标。科学合理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既是评价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进展的标尺,又是检视短板弱项的工具,有助于平稳有序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文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内涵,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探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研究表明,农业农村现代化由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个一级指标构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包含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经营体系、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与政策支撑6个二级指标22个具体指标,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包含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农村教育文化、农村治理、农村社会发展5个二级指标17个具体指标,由此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层次共39项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发展情况,设定39个具体指标在2035年基本实现和2050年全面实现两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值。  相似文献   

10.
杜华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69-11573
以2008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及其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得出该地区16个城市在7项指标上的因子得分及城市排名;再运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地区分为3个层次,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优化农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夏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320-11322
摘要采用2010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统计数据,从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挑选了12个指标来构建农村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区农村发展水平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个指标可归为4个因子:收入与支出因子、农业规模与科技因子、生活质量因子和农业产出因子;根据农村的发展水平差异把当前我国31个省区分为4类:上海、北京和浙江为第1类,农村发展水平最高;江苏、山东和天津为第2类,排名4~6位;广东、吉林、辽宁、河北、福建、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为第3类,排名7~18位;四川、海南、宁夏、山西、广西、山西、新疆、重庆、西藏、云南、甘肃、青海和贵州为第4类.排名19~31位。  相似文献   

12.
夏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32-13834
阐释了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公共消费需求的产品或劳务,它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点。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情况,以及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状况,包括农民的培训需求、农村弱势群体的救济需求、农村居民对良好居住环境的需求、农民对"软"公共产品的需求。提出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路径:完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科学分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加快推进各项配套措施改革;开拓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筹集渠道。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村新社区目前养老设施规模不足、服务内容单一、配建公共设施不均衡、空间环境不适老及使用方式混乱等问题,基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5个街道9个新社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选取23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包含居住环境因子在内的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的6个主要因子分别为住房舒适度、生活便利度、公共安全度、经济富裕度、资源承载度、环境舒适度;南京市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对住房舒适度因子满意度得分最高,对环境舒适度因子满意度得分最低。该结果揭示了提升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的重要意义以及因地制宜完善农村新社区居住环境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7):128-129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多元统计分析理论为基础,采取因子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运用SAS软件,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研究2012年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和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因子得分进行排序,发现南北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差距,由此作出综合评价,进而为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崔闽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27-1828
基于农普资料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以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为基础对河北省各市进行了归类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其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分水平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对西藏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居民信用对贷款获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信用评价体系的软化性,非农收入是农村信用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以上两个指标对农户贷款获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建议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可纳入农村软化评价机制和非农收入作为评价指标,以降低农村信贷的信用风险和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17.
张英 《新农村》2015,(3):13-14
<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满足农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指向。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就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水平、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化转型等方面作了探索,取得了新成效。1.成效(1)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基层文化设施是提升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硬件基础,通过实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农家书屋、农村文化礼堂、"农村电影放映331工程"等工作,农村的公共文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7年河北省宏观数据,研究河北省各地市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各地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主要受基础设施、收入消费、娱乐情况的影响。河北省的13个地市中,沧州市的因子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张家口市排名第13。从3个因子的排名看,不同的地市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借助2013年CSS微观数据,首先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现状进行了考察,然后运用计量方法验证了就医质量评价、社会保障感知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方面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就医质量评价与社会保障感知均会对农村生活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但不同模块影响有差异,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对福建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给现状及满意度进行探析,了解当前福建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从农村居民客体角度反映供给实际情况,为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给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从硬件设施建设现状、配套设施建设现状、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文化活动开展现状四个方面对供给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再采用满意度分析法分析福建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满意度情况。【结果/结论】研究认为,农村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结构不合理、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不乐观等;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给的满意度的总得分为59.27,二级指标中只有三类勉强达到6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