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棕榈藤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条件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棕榈藤(rattan)是棕榈科(Palmae Juss.)藤本植物,属棕榈科省藤亚科(Calamoideae)省藤族(Calameae)植物,包括13属6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棕榈藤是热带森林宝库中的多用途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是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重要林产品,其中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Hance)Seccari)和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 Wei)是我国大面积栽培的2个重要藤种。  相似文献   

2.
世界棕榈藤资源、产业及其前景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棕榈藤是热带地区宝贵的非本质林产品,其柔韧、抗拉和抗弯等特点使其成为编织和制作藤制品家具的主要原料。作者详细介绍了棕榈藤的资源分布情况,并论述了世界棕榈藤产业的现状、贸易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我国棕榈藤栽培区区划初探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华南和西南11个省(区)有棕榈藤天然分布的区域确定区划范围,选择与棕榈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密切相关的6个气象指标共60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气候预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棕榈藤综合成果和生产初中经验,以黄藤、白藤、单叶省藤和异株藤等具有发展潜力的藤种及其适生条件作为主要区划依据,进行栽培区区划,将我国宜藤区划分为四个栽培区,即最适栽培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和  相似文献   

4.
棕榈藤,俗称“藤条”、“藤蔑”,隶属于棕榈科(Palmae),包括黄藤属(Daemonorops),省藤属(Calamus)和钩叶藤属(Plectocomia)等植物。 藤器,指利用棕榈藤编制的家具和工艺品,因为轻便灵巧、经久耐用、古朴素雅,而深受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青睐。在国际贸易中,美国、日本和欧盟等经济发达国家是主要的进口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国是主要的出口国。从70年代以来,藤器加工业产值和国际贸易额都在以每年 10%的速度增长。在1999年的国际贸易中,藤器的进出口额已接近…  相似文献   

5.
<正>由国际竹藤组织(INBAR)主办的"东南亚地区藤资源可持续经营与利用国际研讨会"日前在海口举行。会议结束后,国际竹藤组织国际棕榈藤技术培训基地在海南中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据悉,这是国际竹藤组织在全球首个棕榈藤技术培训基地,该基地将成为国内外藤产业发展与培训的重要展示平台。藤资源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全球藤产业年产值约105亿美元,为全球大约400万人口提供就业,其中大多数从业者是居住在  相似文献   

6.
杨桃(Averrhoa Carambola L),是酢浆草科五敛子属植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杨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  相似文献   

7.
《热带林业》2004,32(2):1-1
棕榈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热带地区是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重要非木材林产品,能在森林中良好生长而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结构。目前,我国棕榈藤资源短缺,世界藤具市场不断扩大,棕  相似文献   

8.
棕榈藤是世界上仅次于树木与竹子的最重要非木森林资源。2018年国际竹藤中心全球首次发布了棕榈藤全基因组序列(单叶省藤和黄藤),极大促进了棕榈藤基因功能的研究。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有助于在转录组层面提供完整全面的基因功能注释,因此本研究整合棕榈藤基因组序列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纤鞭转录组数据进行了共表达网络分析。通过整合共表达网络、基因家族分类和功能富集等分析,分别在单叶省藤和黄藤中鉴定得到3 504和3 027个功能模块,包括光合作用、木质素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等主要的生物学过程。同时,使用共表达网络和功能模块对基因的功能注释进行了优化,对棕榈藤纤鞭生长调控有了新的认知。最后,构建了首个棕榈藤组学在线数据库——Rattan-NET (http://rattan.bamboogdb.org/),包含基因集富集、模块富集、网络比较和顺式作用元件等分析工具,可供研究人员开放使用。  相似文献   

9.
棕榈藤是热带森林中兼具经济、生态价值的一类攀援植物,水分是棕榈藤分布和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系统总结水分对棕榈藤分布和生长的影响对棕榈藤培育具有指导意义。文章综述了水分对棕榈藤分布和生长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棕榈藤幼苗阶段和萌蘖阶段应对水分变化的响应、水分和光照的交互作用对棕榈藤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藤种对水分需求的差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从棕榈藤抗性生理和分子机制、影响棕榈藤生长的水分及其他生态因子耦合作用、棕榈藤高效育苗体系和不同区域棕榈藤地理分异规律等4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解决棕榈藤高效培育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棕榈藤物种的收集和引种驯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共收集/引种棕榈藤3属48种6变种,保存36种5变种,其中省藤属30种5变种,黄藤属5种,钩叶藤属1种,保存率为75.9%。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国内藤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而引自国外的藤种,只有异株藤,长咀黄藤,马尼拉藤和西加省藤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它藤种均难地忍受低温或干旱条件;根据苗期的生长速率,可将苗木归成3种类型:即速生型,次速生型和慢生型,依藤种的开花结实过程和特点,可将藤种划  相似文献   

11.
世界棕榈藤引种驯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非木材产品,用途广泛,可编织、食用、作家具,特别是藤家具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但藤工业所需的原材料正面临着短缺的危险。至今藤家具工业的用藤主要来自于天然棕榈藤资源,由于过度采收和热带森林的破坏,天然棕榈藤资源日益锐减,使棕榈藤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侵蚀并威胁到棕榈藤家具工业。文中提出棕榈藤引种驯化对天然棕榈藤资源的保护和藤家具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分别介绍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中国等主要产藤国和其它一些国家的棕榈藤引种驯化历史,最后阐述了棕榈藤引种驯化在保护棕榈藤资源和发展棕榈藤家具工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木业》2009,39(1):22-23
分布在中西非的棕榈藤有4个属20种,非洲棕榈藤不仅是大多数乡村人口维持生计的主要植物,并且为该地区欣欣向荣的家庭手工业提供了原材料。虽然非洲藤在当地有着多种用途,但商业贸易只集中在能大量采伐的少数几个分布广泛且相对普遍的藤种。长期以来,捐赠机构和当地政府认为非洲棕榈藤将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棕榈藤繁殖的生物学研究程治英,范昆,韩华棕榈藤(Rattanorcane)的茎称藤条,因它纤维含量高、工艺特性好被用于加工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的各种高级、精美、耐用的家具和工艺品等,是我国传统出口刨汇项目之一,年产值超过1亿美元。它属棕榈科,含13属...  相似文献   

14.
棕榈家族     
吴裕 《云南林业》2000,21(3):24-24
棕榈科(Palmae)植物不仅以其独特、优美的树姿而获得园艺养的赏识,而目还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地球上占有相当大的分布区域。棕润家族是植物界中,很奇经济价值的一个家族。根据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的植物计类系统,棕桐科归属于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棕榈目(Palmaeis).棕榈目是一个比较进化的类群,在100多个目中,棕榈目排列第97位。棕榈家族多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单生或丛生,少有分枝,多数直立生长,只有省藤亚科(Calamodeae)的大部分属种是木质藤本。全力单,享状讨裂或现状分裂,极少不裂;花两性、单性或杂性,雌雄同…  相似文献   

15.
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和黄藤(Daemonorops jenkinsiana)是棕榈藤的2种重要的代表藤种,是藤工业化利用的主要原材料。然而,棕榈藤参考基因组的空白成为开展其基础生物学和应用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障碍。本研究通过使用Illumina、Pacific Biosciences和基于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的基因组辅助组装测序等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了单叶省藤和黄藤染色体水平上基因组的组装。项目测序共分别得到约730 Gb和约682 Gb的原始数据,分别相当于预测基因组覆盖度(单叶省藤约1.98 Gb,黄藤约1.61 Gb)的372倍和426倍。另外,单叶省藤和黄藤的scaffold N50分别为160 Mb和119 Mb。在单叶省藤和黄藤的基因组分别注释出51 235和53 342个完整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模型。通用单拷贝直系同源评估表明,2种藤基因组组装的完整性分别达到96.4%和91.3%。进化分析显示,4种棕榈科植物聚在一支上,单叶省藤和黄藤的分化时间约出现于1 930万年前。此外,还分别在单叶省藤和黄藤的基因组中鉴定了193个和172个参与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这些数据不仅为开展藤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源,促进种质资源的育种应用,而且还作为开展种间及不同物种之间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参考基因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棕榈藤引种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棕榈藤在中国及各省区的天然分布.阐述了海南、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等省在过去40年引进纳国内外藤种及其生长情况.探讨了棕榈藤引种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森林宝库中重要的非木质林产品,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在2006年8月调查中国棕榈藤主产区-云南、广西、广州和海南棕榈藤生长及利用的基础上,结合藤种植发展的实情,对其培育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德宏州棕榈科植物进行野外重点线路调查,统计其分布区类型,采用植物区系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地理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是云南及中国棕榈科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共有棕榈科植物10属36种及变种(不含栽培种),其中省藤属13种,蛇皮果属、刺葵属为单种属。棕榈科中中国特有分布8种,其中,云南特有分布5种。以盈江(中缅)边境地区海拔240~1 000 m为德宏棕榈的密集分布区,海拔2 000 m为分布上限。德宏棕榈植物的种类以热带亚洲分布类型为优势,具有明显的印度-马来成分特点,与缅甸(13种共有种)及滇南(西双版纳)热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该区具有明显的热带边缘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竹林 《世界林业动态》2006,(36):F0004-F0004
在印尼,棕榈藤的初植密度仅为45株/hm^2,以后依靠天然下种更新和采割维持棕榈藤密度。如此之低的种植密度是因为印尼西加省的棕榈藤天然林的密度就是45株/hm^2,因此人工种植时也采用这一密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棕榈藤形态特征,这些特性影响到棕榈藤的生长特征和整体性质。聚类分析和主要组分分析显示出人工和野生这2种类型省藤属有相似之处。这表明,在加工过程中人工藤和野生藤在各方面相差无几。结果是,最终藤产品的质量都几乎相同。为此,藤工业不再单纯利用野生藤,因为人工藤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