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选用细叶藠头、长柄藠头、生米藠头开展黄化栽培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生米藠头产量最高,为33 116.67 kg/hm2,较细叶藠头增产9 401.67 kg/hm2,增幅为39.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长柄藠头产量为30 316.67 kg/hm2,较细叶藠头增产6 601.67 kg/hm2,增幅为27.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细叶藠头产量最低,为23 715.00 kg/hm2。因此,在黄化藠头价位相同的情况下,应选择生米藠头进行黄化栽培。与生米藠头、长柄藠头相比,细叶藠头茎细小、生长量小,炒食后鲜润、味美、香浓,可作为地方特色品种进行黄化栽培。  相似文献   

2.
湘阴县2005~2008年度实施"绿色食品藠头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项目,取得了藠农增产增收,藠企良性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显著成效.总结了项目的组织措施及主要技术措施,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西生米藠头栽培试验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江西生米藠头为试材,比较了不同栽培措施对藠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处理都能提高藠头产量,增产幅度在7.02%~19.30%,其中,稻草覆盖增产幅度最大;而土壤撒施石灰对藠头中期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关分析显示,藠头鳞茎产量与生物产量、单株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个鳞茎均重与单株分蘖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生米藠头生长规律及产量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米藠头的生长规律及产量形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将藠头的生长期划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冬前分蘖期、越冬期、春夏快速生长期、鳞茎膨大期和收获期。藠头的经济产量与其生长量即生物产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藠头水旱轮作和旱地种植两种耕作制度下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藠头水旱轮作比旱地种植有较多的好处,水旱轮作藠头产量比旱地种植一季藠头基础产量高605.5 kg/667 m2。形成100 kg鲜藠头需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0.392 0、0.063 6、0.464 0 kg。藠头水旱轮作耕地土壤的供肥量、化肥利用率高于旱地。施用氮肥效果最为明显,氮肥是影响藠头产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钾肥次之,磷肥的效果最差。藠头施用化学氮、磷、钾肥与其产量的关系符合三元二次方程模型。结合有经验的农户的高产高效施肥调查,建议在施用猪粪500 kg/667 m2左右的情况下,水旱轮作的水田种植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9.1、4.5、7.5 kg/667 m2为宜。旱地种植一季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2.0、6.0、10.5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6.
施力方向与加载速率对藠头种子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叶藠(Allium chinense G.Don)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构仪对藠头种子横向X轴、侧向Y轴和纵向Z轴进行压缩与剪切试验,考察不同施力方向及不同加载速率对藠头种子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藠头种子X、Y、Z方向的压缩极限载荷分别为89.20~139.20、120.70~294.70、101.40~184.60 N;加载速率分别为20、40、60、80、100 mm/min时,藠头种子的弹性模量均值分别为1.65、1.07、1.89、2.01、1.85 MPa,X、Y、Z方向的弹性模量均值分别为2.65、1.30、1.13 MPa,藠头种子的切断力均值分别为20.05、12.74、11.23、14.02、16.72 N,最小切断力为6.12 N,X、Y、Z方向的切断力均值分别为11.06、18.07、15.73 N。研究结果表明,施力方向与加载速率对藠头种子的极限载荷、弹性模量和切断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藠头种子Y方向有较好的抗挤压和抗剪切能力。  相似文献   

7.
湘阴县藠头的出口量占全国藠头出口量的1/3,占湖南省藠头出口总量的70%.2004年,湘阴县6667公顷无公害良种藠头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藠头鳞茎采后耐久保鲜方法,以云南开远甜藠头鳞茎为材料,研究SA、6-BA及复合处理对藠头鳞茎在室温贮藏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SA、6-BA处理后均能有效降低藠头鳞茎的失重率、腐烂指数、染菌率,使鳞茎硬度保存在较高水平,但SA处理增大了藠头的发芽率;SA、6-BA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藠头鳞茎贮藏期间硫代亚磺酸酯、淀粉、总氮、维生素C含量降低,保证了贮藏期间的风味品质;经SA、6-BA处理后,有效抑制了藠头鳞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大幅度提高了SOD、POD活性,藠头鳞茎抗氧化能力增强,衰老速度减缓。表明SA、6-BA及复合处理均能提高藠头鳞茎的耐贮性及贮藏品质,可作为防腐保鲜剂在藠头鳞茎的实际贮运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藠头属百合科、葱属内的一种宿根草本植物.复种栽培制度为两年三熟。水田以早稻-荔头-晚稻,夏季蔬菜-藠头-油菜.或花生-藠头-芝麻或红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每当藠头收获的季节,在讧西省新建县生米镇每天都有排着长龙般的车队,司机们争先恐后地开往地头收购藠头,人数最多的要算广东、浙江、湖南、湖北等外地企业,他们将新鲜或半成品(腌渍)藠头大量购进后精加工.再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生米镇的藠头也因此引起了国际市场上一些商家的关注,中国“藠头之乡”的美誉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1.
何志遥  刘海丽  吴秋娟  周湘萍  刘刚  董勤  俞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59-16660,16713
[目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葱蒜锈病叶进行了研究,探讨中红外光谱在作物病害诊断中的应用潜力。[方法]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了葱蒜正常绿叶及锈病叶,分析其光谱差异。[结果]葱、蒜绿叶的红外光谱主要显示了多糖类物质、蛋白质、酯类振动;正常绿葱蒜叶和锈病葱蒜叶光谱在1 800~1 000 cm-1指纹范围显示了差异,与正常绿叶相比,锈病葱叶在1 640 cm-1的酰胺Ⅰ振动峰变强,在1 103 cm-1处的肩峰不明显;锈病叶的吸收强度比A1640/A1063、A1640/A1736、A1640/A2924和A1063/A2924较正常叶相应比值A1638/A1059、A1 638/A1 738、A1 638/A2 922和A1 059/A2 922变大。正常蒜叶的多糖振动峰1 056 cm-1为指纹区的最强峰,而锈病叶在1 634 cm-1处峰为指纹区的最强峰;锈病蒜叶的吸收强度比A1634/A1069、A1634/A1099、A1409/A2923和A1634/A1737较正常叶的相应比值A1627/A1056、A1627/A1104、A1411/A2920和A1 627/A1 740变大,锈病叶的A1 634/A2 923、A1 069/A2 923和A1 737/A2 923较相应正常叶的A1 627/A2 920,A1 056/A2 920,A1 740/A2 920变小。[结论]根据红外光谱差异可以区分绣病叶与正常叶,红外光谱可望发展成为作物病害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20—2021年,采用田间调查及温室盆栽27种作物接种拟禾本科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方法,确定湖南稻区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结果表明:湖南稻区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可侵染15科29种植物,其中杂草15种、蔬菜12种、粮食作物2种;玉米、甘薯、花生、辣椒、番茄、南瓜、冬瓜、菜瓜、丝瓜、西葫芦、黄秋葵、刀豆等为非寄主作物,大豆、小麦、菜豆、胡萝卜、小葱、大蒜、青菜等为弱寄主。  相似文献   

13.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萝卜(Raphanus sativusL.)和白菜(Brassica chinensisL.)3种蔬菜作物为受体,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对分葱(Allium fistulosumL.var.caespitosum Makino)根系及其地上部水浸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葱根系和地上部水浸液对黄瓜、萝卜和白菜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对黄瓜和萝卜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其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白菜的萌发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对其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蔬菜栽培制度中,分葱可与黄瓜和萝卜进行合理的轮作与间套作;但可能不适宜与白菜进行轮作或间套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氮素添加对退化草原、优势种生态位与种间关联度的影响,为退化草原的管理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退化草原优势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群落物种间关联性、物种生态位及生态位重叠,研究不同浓度的氮素添加对退化草原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低、中水平氮素添加群落中羊草与多根葱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羊草、针茅生态位宽度逐渐变大,多根葱生态位宽度逐渐减小。[结论]在群落的恢复过程中,氮素添加提高了羊草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武志勇  谢盛洲  侯颖  齐秀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68-11669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齐齐哈尔市A级绿色食品种植业的投入产出相对效率进行量化分析,评价其产出的效率,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红壤稻田高产高效益复种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藠头有害生物无害化防控技术,在江西省新建县生米镇开展了藠头太阳热土壤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太阳热土壤消毒能明显减轻草害,对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防控达到种藠化学消毒的同等效果;藠头单株叶数、分蘖数、叶重及鳞茎重等均有所增加,藠头鳞茎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2%~15.0%和9.7%~19.5%。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藠头高效施肥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开展了藠头施肥试验及种藠消毒试验,结果表明:藠头基肥氮、磷、钾适用量为20.0、15.0、20.0 kg/667 m2,N∶P∶K的配比为1∶0.75∶1;种藠消毒较优配方为: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1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相似文献   

19.
生产农作物绿色食品是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世界范围都要引起 重视的普遍课题,我国更需迫切重视。使用一般的无公害杀虫剂是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的,而目前病 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还不成熟,现在可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高效无毒的杀虫剂在我国已首先研究出来 了,当前缺少的仅是农产品市场完备的农药残留检测机制,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可给绿色食品创造存在 的空间,从而实现农业绿色产业大发展,这一天的到来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