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究亲鸽饲粮不同硒源对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24月龄银王鸽亲鸽96对和体重相近的1日龄乳鸽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对亲鸽和16只乳鸽,每对亲鸽哺育4只乳鸽,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 mg/kg(以硒计)亚硒酸钠(SS组)、酵母硒(SY组)和纳米硒(NS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SS组28日龄乳鸽肌肉24 h a*值显著升高(P<0.05),24 h L*值显著降低(P<0.05);SY组肌肉45 min和24 h a*值均显著升高(P<0.05),24 h L*值和b*值均显著降低(P<0.05);NS组肌肉45 min和24 h L*值和a*值、24 h b*值以及滴水损失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肌肉中硒含量均显著升高(P<0.0...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贵州关岭黄牛不同部位肌肉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差异,试验选取20头24~28月龄贵州关岭黄牛为试验对象,屠宰后采集眼肌肉、上脑、牛腩、脊肋排、里脊、臀肉测定pH值、滴水损失率、剪切力、肉色[亮度(L*)值、红色(a*)值、黄色(b*)值]及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关岭黄牛肉样pH值均小于7,呈酸性;滴水损失率大小表现为臀肉>上脑>眼肌肉>牛腩>里脊>脊肋排;臀肉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上脑剪切力最低;牛腩的L*值、a*值和b*值最优;眼肌肉、上脑、臀肉中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牛腩、脊肋排和里脊(P<0.05);臀肉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部位(P<0.05);脊肋排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各部位共检出16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谷氨酸含量最高,赖氨酸、天冬氨酸、精氨...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驴肉理化特性和常规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为肉驴的营养需要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采用完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取36头年龄、体重相近的肉驴(公),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驴,分别为低能组(LE)、中能组(ME)和高能组(HE);分别饲喂3种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对试验驴进行舍饲育肥,试验分为3期,分别为育肥前期(1-45 d)、育肥中期(46-90 d)和育肥后期(91-135 d),预试期10 d,正试期135 d。结果表明:相比于LE组,HE组肌肉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具有显著降低的趋势(0.05≤P<0.10),ME组居中;HE组肉色a*值和b*值显著低于LE组和ME组(P<0.05)。背最长肌ME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LE组和HE组(P<0.05);臂三头肌、臀肌和股二头肌中ME组和HE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LE组(P<0.05)。肉驴肌肉中钙磷的含量因肌肉部位的不同而不同。由此可见,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显著增加肌内脂肪的含量,减小肌肉剪切力,增加保水性能;降低了肌肉a*值与b*值。日粮能量水平对肉驴肌肉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牛至精油对芦花鸡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选取49日龄健康芦花鸡120只(体重1 478.75±85.81 g),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饲粮分别添加0(Q8组)、50(QO50组)、100(QO100组)和150 mg/kg(QO150组)的牛至精油,试验期为75 d(预试期3 d,正试期72 d)。饲喂结束后屠宰并测定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结果表明:(1)Q50组45 min肉色(黄度b*)、失水率,QO150组失水率均显著低于Q8组(P<0.05);QO100和QO150组24 h肉色(亮度L*)显著高于Q8组(P<0.05);标准化评分表明QO100组胸肌肉品质最好;(2)QO50、QO100、QO150组45 min肉色(红度a*)、QO150组失水率均显著低于Q8组(P<0.05);QO50组pH24h显著高于QO100组(P<0.05);标准化评分表明QO50组腿肌肉品质最好;(3)...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阉割对早胜黄牛公牛肉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养殖环境一致的12月龄早胜黄牛公牛和阉牛(6月龄早期阉割处理)各3头,短期育肥3个月,屠宰后取背最长肌,对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pH值、肉色(L*、a*和b*)、系水力、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粗灰分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阉割公牛背最长肌的pH、红度(a*)、黄度(b*)、系水力、粗脂肪、Glu、Leu含量显著高于公牛(P<0.05);而背最长肌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亮度(L*)、粗蛋白、水分显著低于公牛(P<0.05),在公牛和阉牛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中,多数氨基酸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阉牛氨基酸含量略高于公牛氨基酸含量。[结论]阉割处理可以显著提高12月龄早胜黄牛的嫩度和系水力,改善牛肉的色泽,增加牛肉干物质和氨基酸含量,说明阉割有助于提高早胜黄牛育肥公牛的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定位影响鸭胸肌肉色性状的候选基因及分子标记,探究肉色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中,共测定了555只北京鸭×野鸭F2代资源群体的3种胸肌肉色性状(包括红度a*、黄度b*、亮度L*)。利用北京鸭×野鸭F2代资源群体胸肌肉色性状数据并结合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影响胸肌肉色性状的相关基因及可能的因果变异位点。结果显示,肌肉亮度L*、红度a*、黄度b*均属于低遗传力性状,遗传力分别为0.23、0.12、0.13,且肌肉黄度b*变异系数较大(26.18%)。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肌肉黄度与红度存在较强正表型相关(r=0.52),肌纤维直径与肌肉黄度存在弱负相关性(r=-0.16)。利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GWAS,发现了1个SNP与肌肉黄度b*潜在显著关联(-log10 P=8.28)。对最高效应SNP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发现42个SNPs与最高点SNP存在高相关性(r2>0.4),这些SNPs位于9号染色体0.37~0.43 Mb之间,区间中共包含7个基因。通过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发现只有5个基因在胸肌组织中表达。对这5个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确定硒蛋白T(SELENOT)基因为影响肌肉黄度的候选基因。该结果为解析鸭胸肌肉色性状和提高鸭肉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竹丝鸡屠宰体重与肤色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试验选取第8世代1日龄N611品系竹丝鸡337只(公鸡165只、母鸡172只)为研究对象,测定63日龄公鸡和70日龄母鸡的屠宰体重,同时利用色差仪测定公母鸡肩部、背部、翅下、尾椎、胸部和颈部肤色L*、a*、b*值,对上述指标及屠宰体重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丝鸡母鸡肩部、翅下、尾椎、胸部、颈部肤色L*值均显著或极显著小于公鸡(P<0.05或P<0.01),提示母鸡总体肤色比公鸡黑;竹丝鸡胸部肤色L*值与屠宰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140,各部位肤色L*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背部肤色a*值与屠宰体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119;各部位肤色b*值与屠宰体重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在竹丝鸡育种过程中可以将胸部肤色L*值作为辅助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宰后不同成熟时间牛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8头健康、体重[(345.19±3.89) kg]相近的10月龄荷斯坦奶公牛,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CON组)和牛至精油组(OEO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2组试验牛分别补饲0(CON组)和20 g/(头·d)(OEO组)牛至精油。预试期30 d,正试期27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头牛屠宰,取背最长肌6.0 kg,平均分成5份,贮藏在4℃有氧环境中,分别在熟化的0、1、3、5、7 d测定肉品质与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 CON组和OEO组的亮度(L*)值分别在成熟5、7 d时达到最高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均在成熟7 d时达到最高值。OEO组的L*值和a*值在成熟1、3、5、7 d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b*值在成熟3、5 d显著高于CON组(P<0.05)。2)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CON组和OEO组滴水损失...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究土鸡生长后期补饲不同添加量的青贮黑麦草对土鸡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选择132日龄的土公鸡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青贮黑麦草补饲组、10%青贮黑麦草补饲组和15%青贮黑麦草补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对照组饲喂全价配合日粮,其余3组分别用不同添加量(5%、10%、15%)的青贮黑麦草替代等量全价配合日粮。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5%青贮黑麦草组土鸡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青贮黑麦草组土鸡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青贮黑麦草组和15%青贮黑麦草组土鸡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10%青贮黑麦草可显著提高土鸡肌肉肉色亮度(L*值)(P<0.05),但对肉色红度(a*值)和黄度(b*值)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各比例青贮黑麦草对肌肉pH值、嫩度、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10%和15%青贮黑麦草有减少滴水损失、增加嫩度和肌内脂肪含量的趋势。研究表明,在限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胍基乙酸(guanidinoacetic acid, GAA)对肉鸡肉品质和腹脂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科宝肉仔鸡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和3.6 g/kg GAA。饲养周期为42 d。于42日龄采集胸肌、腿肌、肝脏、腹部脂肪及血液样品,测定肉品质、肌肉病及腹脂沉积相关指标。【结果】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Ⅲ组胸肌和腿肌pH45 min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P<0.05);试验Ⅱ组胸肌肉色b*值、腿肌肉色a*值和失水率均极显著增加(P<0.01),腿肌肉色L*值、木质肉与白纹肉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木质肉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腹脂率、腹脂细胞直径均显著低于试验Ⅰ、Ⅲ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试验Ⅰ、Ⅲ组(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1.2 g/kg GAA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试验旨在研究肌球蛋白重链3(myosin heavy chain 3,MYH3)和肌球蛋白重链13(myosin heavy chain 13,MYH13)基因遗传变异对猪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 利用北京黑猪背最长肌样本进行肉质性状(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水分、滴水损失、酸碱度(pH)、肉色L*值、肉色a*值和肉色b*值)表型数据的测定。利用PCR和Sanger测序技术对MYH3和MYH13基因启动子区和CDS区进行基因分型。将性别、场、日龄作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确定与猪肉质性状相关的SNPs,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试验共筛选到9个SNPs,其中MYH3基因CDS区有1个错义突变(c.5782 G>C)与IMF显著相关(P<0.05),且MYH3基因表达水平与IMF呈正相关;MYH13基因CDS区有4个SNPs,其中2个(c.1923 G>A、c.1308 G>A)与肉色a*值显著相关,1个(c.963 G>A)与滴水损失显著相关,1个(c.237 G>T)与肉色L*值显著相关(P<0.05);MYH13基因启动子区有4个SNPs,其中2个(rs699287502、rs318639161)与肉色L*值显著相关,2个(rs321315318、rs330770991)与滴水损失显著相关(P<0.05),且MYH13基因表达水平与滴水损失呈负相关。【结论】 MYH3基因有1个SNP与IMF显著相关,且其基因表达水平与IMF呈正相关。MYH13基因中存在3个SNPs与滴水损失显著相关,且该基因启动子区2个SNPs基因表达水平与滴水损失呈负相关;3个SNPs与肉色L*值显著相关;2个SNPs与肉色a*值显著相关。以上SNPs均可作为影响北京黑猪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功能位点。  相似文献   

12.
库布齐沙漠蒙古牛肉品质及肌肉矿物质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库布齐蒙古牛与西门塔尔牛肉品质部分指标及肌肉矿物质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研究库布齐蒙古牛的肉品质特性。选择库布齐蒙古牛与西门塔尔牛各6头,采集背最长肌进行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牛肉色泽深红,红度a*、黄度b*、系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均高于西门塔尔牛,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失水率及pH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蒙古牛肌肉微量元素Cr、Cu、Fe、Mn、Se、Zn含量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肌肉中P和I含量均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其他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库布齐蒙古牛肉口感、多汁性及色度方面较优,肌肉中大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高于西门塔尔牛,肉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3.
选择相同营养模式下低月龄组(28~30月龄)12头、高月龄组(32~34月龄)8头新疆褐牛阉牛进行屠宰,分别对胴体性状、营养成分、部分食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旨在探索新疆褐牛阉牛生产高档牛肉的适宜月龄。结果表明,高月龄组大理石花纹、胴体等级、脂肪、肉色均优于低月龄组,低月龄组脂肪色泽、水分、蛋白质、蒸煮损失、剪切力值优于高月龄组,且脂肪、肉色L*值差异显著(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上脑、里脊、外脊作为高档牛肉,除肉色、pH外,脂肪、蛋白质、水分、蒸煮损失、剪切力值指标均优于其他部位,表现出了极好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28~34月龄阶段的新疆褐牛阉牛可以生产高档牛肉,其肉品都可作为牛排和涮牛肉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日粮能量水平对大河乌猪肌肉肌纤维组织特性、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体重相近(15.18±0.85)kg的大河乌猪54头,随机分为3组——HE(高能量组,消化能14.22 MJ/kg)、ME(中能量组,消化能12.98 MJ/kg)和LE(低能量组,消化能11.74 MJ/kg)开展饲养试验,各组在不同生长阶段日粮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水平基本固定,猪体重达30、60、100 kg时分批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常规营养成分、肌内脂肪、肌苷酸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水平增加逐渐降低大河乌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增加肌纤维密度,60 kg和100 kg体重时,HE组与LE组差异显著(P0.05)。30、60 kg和100 kg体重时,HE组大河乌猪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LE组(P0.05),粗脂肪、肌内脂肪、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LE组(P0.05)。随能量水平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显著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则显著增加。30 kg和60 kg体重时,HE组MUFA含量显著低于ME组和LE组(P0.05),100 kg体重时HE组和LE组显著低于ME组(P0.05);30 kg和100 kg体重时,HE组PUFA含量显著高于ME组和LE组(P0.05),60 kg体重时,ME组显著高于LE组(P0.05)。不同能量水平对大河乌猪中、后期(60、100 kg体重时)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和总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影响较大,HE、ME组和LE组间的SFA含量和UFA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SFA含量表现为LE组HE组ME组,UFA含量为ME组HE组LE组。综上,能量水平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大河乌猪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提高粗脂肪、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改善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增加肌肉风味物质。研究结果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改善大河乌猪的肉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黄芪-甘草水提物对817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817肉鸡90只,利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90只肉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清水、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未发酵黄芪-甘草水提物(饮水给药)、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发酵黄芪-甘草水提物(饮水给药),未发酵中药、发酵中药均用水稀释2 000倍。在试验第21和42天,分别测定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免疫器官指数及肌肉(胸肌、腿肌)营养成分含量、肉色、滴水损失等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1~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5.09%(P < 0.05)和12.72%(P < 0.05),料肉比分别降低10.84%(P < 0.05)和22.09%(P < 0.05)。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脾脏指数分别提高4.40%(P > 0.05)和13.19%(P > 0.05),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32.39%(P < 0.05)和37.09%(P < 0.05);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脾脏指数分别提高31.97%(P < 0.05)和50.82%(P < 0.05),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16.25%(P > 0.05)和38.13%(P < 0.05)。21、42日龄,Ⅰ、Ⅱ组肝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胸肌肌肉水分含量(P < 0.05)、粗脂肪含量(P < 0.05)、肉色a*值和肌苷酸含量均提高,肉色b*值和滴水损失均降低;Ⅰ、Ⅱ组腿肌肌肉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肉色a*值和肌苷酸含量(P < 0.05)均高于对照组,肉色b*值和滴水损失(P < 0.05)均降低;对照组、Ⅰ组和Ⅱ组胸肌和腿肌肉色L*值均差异不显著(P > 0.05)。综上所述,发酵黄芪-甘草水提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817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肉品质,且作用效果优于未发酵中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云岭牛不同解剖部位肉的品质特性,本试验测定了云岭牛冈上肌(SU)、冈下肌(IF)、臀三头肌(TB)、菱形肌(RH)、颈腹侧锯肌(SVC)、夹肌(SP),中部胴体的腰大肌(PM)、背最长肌(LD)、背阔肌(LA),后部胴体的半膜肌(SM)、半腱肌(ST)、股二头肌(BF)、臀中肌(GM)、股直肌(RF)、股外侧肌(VL)和阔筋膜张肌(TFL)共16个解剖部位肉的压力失水率、蒸煮损失、剪切力、pH、亮度(L*)、红度(a*)、黄度(b*)、粗蛋白质、脂肪、水分10项品质指标,并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标准化分析研究其品质特性。结果显示,云岭牛不同解剖部位肉之间的10项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冈上肌、冈下肌、腰大肌、颈腹侧锯肌和阔筋膜张肌的嫩度较好,其剪切力均低于4 kg。夹肌、半腱肌和股外侧肌的保水性较差,半腱肌的L*值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力和压力失水率、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标准化分析发现,背最长肌和半腱肌具有相似的品质特征;股二头肌、臀中肌和股外侧肌具有相似的品质特征。结果表明,部位因素对云岭牛肉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云岭牛胴体前部肉品质较好,可以作为开发高档产品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7.
付兴周  路志芳  李东 《中国畜牧兽医》2016,43(11):2951-2955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红曲复合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鸡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艾维因肉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Ⅳ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红曲复合添加剂0.5%、1%和1.5%,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时肉鸡称重,每个重复选取2只屠宰,测定胸肌和腿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Ⅲ和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但这两个指标在Ⅲ和Ⅳ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肌肉红度(a*)和黄度(b*)显著提高(P<0.05),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肌肉亮度(L*)、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Ⅲ和Ⅳ组pH24 h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说明,日粮中添加红曲复合添加剂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鸡肉品质,其添加量以1%为宜。  相似文献   

18.
试验在肉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VE)、有机硒,旨在探讨有机硒与VE对肉仔鸡肉质性状、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28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40只,1组不添加有机硒和VE,2组添加100 IU/kg VE,3组添加0.15 mg/kg有机硒和100 IU/kg VE,4组添加0.30 mg/kg有机硒和100 IU/kg VE,5组添加200 IU/kg VE,6组添加0.15 mg/kg有机硒和200 IU/kg VE,7组添加0.30 mg/kg有机硒和200 IU/kg VE。结果显示,添加有机硒与VE对肉仔鸡的全净膛率、屠宰率、胸肌率影响显著(P< 0.05),对半净膛率、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0.15 mg/kg有机硒、100 IU/kg VE可以降低肉仔鸡的滴水损失、蒸煮损失、L*值及pH,其中蒸煮损失、L*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 0.01;P< 0.05),但对剪切力、a*、b*值却无显著影响(P> 0.05);能够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血液胆固醇(CHO)及丙二醛(MDA)含量(P< 0.05;P< 0.01),提高血糖(GLU)、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其中GLU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 0.05),GSH-Px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 0.01),但对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市售热鲜牛肉新鲜度的影响,试验以市售热鲜牛肉为研究对象(采自4头锦江黄牛背最长肌),测定其在不同贮藏温度(5、15、25和35℃)和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为80%条件下,pH、L*、a*、b*值、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和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随贮藏时间(0、6、12、24、48、72、96和120 h)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不同贮藏温度处理组热鲜牛肉的pH均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L*、a*和b*值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菌落总数、TBARS和TVB-N含量呈上升趋势;且贮藏温度越高,各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加剧。综合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为了保证热鲜牛肉的新鲜度和食用安全性,在5、15、25和35℃下贮藏的热鲜牛肉,其货架期分别不能超过96、72、24和12 h。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索发酵扶正解毒口服液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利用单因子试验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肉鸡9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Ⅰ组(未发酵制剂)和Ⅱ组(发酵制剂),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于试验的第21、42日龄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情况,42日龄测定肉品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42日龄,Ⅰ、Ⅱ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09%和13.76%(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2.23%和10.27%(P<0.05)。21、42日龄,Ⅰ、Ⅱ组脾脏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09%(P>0.05)和15.15%(P<0.05)、34.38%和53.13%(P<0.05),法氏囊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2%(P>0.05)和20.41%(P<0.05)、8.72%和18.97%(P<0.05),肝脏指数比对照组均有提高;42日龄,Ⅰ、Ⅱ组胸肌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红度(a*值)、肌苷酸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57%和2.10%(P<0.05)、1.61%(P>0.05)和4.25%(P<0.05)、49.89%和43.85%(P>0.05)、7.88%和58.62%(P>0.05)、24.50%和31.13%(P<0.05),胸肌的滴水损失、黄度(b*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1.91%和32.24%(P<0.05)、4.55%和21.73%(P>0.05),Ⅱ组腿肌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均比Ⅰ组和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滴水损失显著下降(P<0.05),a*值均高于Ⅰ组和对照组,亮度(L*值)、b*值均低于Ⅰ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发酵扶正解毒口服液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且能改善其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