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枣裂果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壶瓶枣、黑叶枣和郎枣裂果及其果实的生理、机械力学性质和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三个品种裂果发生从白熟期开始,而后,随着果实的成熟,裂果敏感性增加.这与枣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水势下降、果皮韧性降低有关.壶瓶枣最易裂果,其次是黑叶枣,再次是郎枣,三个品种在同一时期裂果敏感性的差异与它们的果肉弹性、可塑性有关,与它们之间的水势、可溶性糖含量以及 K、Ca、Mg 含量无关.容易发生裂果的壶瓶枣和黑叶枣果皮角质层比不易裂的郎枣薄,其厚度依次为:6.81μm、6.41μm、8.28μm.  相似文献   

2.
裂果是我国枣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果实发育过程中一种生理性病害,裂果会导致枣果商品价值严重降低,给枣产业发展带来严重损失。该研究主要从枣裂果的类型、枣树品种、果实解剖结构、矿质元素含量和分布、果皮性能、遗传因素、外界环境等方面对裂果机理的研究进行汇总分析,并结合生产中枣裂果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23期《枣抗裂果种质的筛选与评价》(作者苑赞等)报道,为筛选评价出抗裂果种质,直接为枣的栽培生产与育种应用提供品种材料.作者通过连续5年对169个枣品种的果实裂果方式、裂果率、裂果程度比较,进行抗裂果评价;利用石蜡切片技术比较不同抗裂程度品种果皮及果肉内部显微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抗裂与易裂枣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枣抗裂果品种‘圆铃枣’和易裂果品种‘俊枣’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曲线、果 形指数及种子败育率,并对果皮、果肉、种子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果皮、果肉中细胞壁代谢相关酶的活性 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俊枣’果形指数和种子败育率均显著高于‘圆铃枣’。果实发育后期‘俊枣’ 果皮中的GA3 含量、果肉中的IAA 含量明显高于‘圆铃枣’,而‘圆铃枣’果肉及种子中的ABA 含量高 于‘俊枣’;‘俊枣’果肉及种子中(GA3 + IAA + ZT)/ABA 的比值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均高于‘圆铃 枣’。果实生长发育后期‘俊枣’果皮中的果胶酶及纤维素酶活性高于‘圆铃枣’,且‘俊枣’果肉中的 POD 及PPO 活性也较高。以上结果显示,枣果实生长发育后期易裂品种‘俊枣’果肉中的IAA 积累较多, 而抗裂品种‘圆铃枣’果肉及种子中ABA 含量显著高于易裂品种;易裂品种‘俊枣’果肉及种子中(GA3 + IAA + ZT)/ABA 的比值较高,果皮中的果胶酶、纤维素酶活性影响裂果的发生,其POD 及PPO 活性相 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连续3年重点对太谷壶瓶枣、彬县晋枣、赞皇大枣、稷山板枣、内黄扁核酸等常见枣品种的果实裂果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鉴定,并结合室内清水诱裂试验,明确了枣裂果鉴定的技术方法。田间调查鉴定应在果实脆熟期进行,清水诱裂鉴定以半红的果实清水浸泡48h后统计结果。采用田间调查,结合清水诱裂,对24个品种的抗裂果性进行了鉴定,筛选出了稷山板枣、内黄扁核酸、运城相枣、藤州长红枣等抗裂品种。  相似文献   

6.
冬枣与临猗梨枣杂交子代果实裂果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影响枣裂果的因素对选育抗裂果品种和开发防裂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对冬枣 × 临猗梨 枣的F1 子代分离群体进行裂果率和裂果指数测定,并进行石蜡制片和显微观测,探讨同一分离群体的不 同基因型个体间成熟果实表皮结构与裂果的关系。结果显示,48-LS-33,47-LS-22,II-13-15 为极抗裂株 系;抗裂株系比易裂株系果实表皮厚,果实表皮厚度和裂果率呈显著负相关,抗裂类型果实表皮细胞排 列较紧密,角质层沉积导致的表皮第一层细胞垂周状变化明显,而角质层厚度与裂果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枣抗裂果新品种木枣抗裂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枣抗裂1号是从山西省临县枣品种木枣中选出的枣新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3.3g,最大单果重16.1g,果皮深红色;果肉绿白色,肉质较致密,汁液较多,风味甜、微酸,品质中上等;裂果率4.53%,鲜枣可食率9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8.50%,可滴定酸含量0.61%,维生素C含量4853.80mg/kg;干枣可溶性糖含量71.72%,可滴定酸含量0.77%,维生素C含量74.50mg/kg;适宜制干,制干率55%~60%;在山西省临县,果实9月底至10月上旬脆熟。2009年7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8.
脐橙果皮内裂发生的解剖结构和矿质营养元素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果皮内裂严重的和正常的枳砧‘纽荷尔’和‘卡拉卡拉’脐橙为材料,研究盛花后不同时期果皮厚度和果皮显微结构,以及果实和叶片N、P、K、Ca、Mg和S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果皮内裂的关系。结果表明,盛花后80 ~ 140 d果皮厚度下降,果皮厚度下降速率与内裂有关;盛花后80 d,两个品种内裂果园植株的果实海绵层细胞出现裂隙,盛花后140 d裂隙进一步扩大,在果皮横切面上肉眼可见裂口或小空洞,从果实外观可见陷痕;裂隙或小空洞的形成从解剖结构上可见细胞撕裂和细胞皱缩两种形式;两个品种在盛花后80、140及217 d,内裂果的果皮Ca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果,果肉Ca含量均低于正常果且多数达显著差异,N、P、K、Mg和S元素无明显变化规律;两个品种的内裂果园植株叶片Ca含量也均显著低于正常果园,而S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园,其余N、P、K和Mg元素无明显变化规律,显示Ca不足与果皮内裂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枣果实裂果的机理,笔者采用石蜡切片法结合电镜扫描分析法,对壶瓶枣果白熟期后的阴面和阳面的果皮细胞层数、大小及果皮皮孔等微观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枣果的逐渐成熟,体积不断膨大,果皮细胞层数和果皮细胞大小均呈现"少-多-少"的单峰变化,进入完熟期后逐渐稳定。  相似文献   

10.
对引种的梨枣、大瓜枣、大白铃、泗洪大枣、沾化冬枣和雪枣6个枣品种进行了3年观察。结果表明,雪枣单果重虽高,但有少量裂果,果实风味较淡,且有“核外核”现象;其他品种均无裂果现象,外观及风味俱佳,品质极上。雪枣、沾化冬枣早期产量均低,但后者经济效益较好;大白铃早期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晋枣、赞皇枣、无名大枣为试材,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对枣果的上、中、下及其环碗部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测定,研究枣裂果性与果皮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枣果皮结构上、中、下各部差异性显著;枣果皮解剖结构与裂果性密切相关,蜡层厚、表皮层数、亚表皮层数、亚表皮厚与裂果指数间相关性不显著,角质层细胞密度、表皮厚度以及环碗部表皮厚度与裂果指数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灵武长枣正常果与裂果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石蜡切片对灵武长枣正常果实与裂果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探讨裂果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长枣正常果角质层厚度、亚表皮细胞层数与裂果相近;但正常果实表皮细胞层数较裂果多,表皮厚度也较裂果厚;中果皮细胞排列较裂果的紧密;中果皮细胞大小、维管束粗细及多少、空腔大小及多少与裂果的相近。  相似文献   

13.
枣早熟新品种鲁枣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鲜食品种鲁枣2号,由山东肥城一农户院中发现的"六月鲜"的一个自然实生变异优株选育而成。果实8月中旬着色,8月下旬完熟,果实发育期80~85天,比六月鲜提早成熟10天左右。早结性较强,嫁接当年结果株率52.2%,六月鲜嫁接第二年开始结果。不裂果,无果实病害。果实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5.5 g,最大果重21.4 g。果皮紫红色,富光泽。果肉厚,绿白色,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73%,可食率96.24%。在山东省适宜枣栽培地区表现良好。2009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刘世鹏  刘申  文欣 《北方园艺》2017,(14):32-38
以赞皇枣、无名大枣和晋枣3个不同枣品种为试材,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和人工诱裂试验,对枣果肉解剖结构中的果肉厚度、细胞层数、细胞大小等9个方面进行了观察测定,并对枣的质量变化和裂纹数进行了测量统计。结果表明:同种枣的不同部位结构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枣的上部、环腕部的结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枣果肉中,细胞厚度、细胞大小和空腔大小与裂果指数的相关性极显著,而细胞层数、空腔个数、导管个数和口径大小及维管束个数和大小与裂果指数的相关性不显著。吸水量和处理时间与枣的裂果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枣中早熟鲜食新品种阎良脆枣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良脆枣是我们从西安市阎良区观山镇丁家村农家庭院发现的枣中早熟鲜食新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21.0g,最大单果重34.0g;果实紫红色,果面不平;果皮中厚,果肉浅绿色,肉质致密、细脆,汁液中多,风味酸甜,品质佳;白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00%,全红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00%,总酸含量0.625%,维生素C含量3680.00mg/kg,可食率95.50%,3~5℃贮藏60天的好果率为95.40%;在西安市阎良区,果实9月上旬成熟;抗枣缩果病和枣炭疽病,抗裂果。2006年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矿质元素对油桃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桃裂果是南方油桃栽培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本试验以在南方栽培裂果较严重的"5-7"与"6-20"油桃以及不裂果的"双喜红"油桃为试材,通过对油桃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分析,研究了矿质元素对油桃果实生长期开裂的影响,以期为生产栽培过程中采用防裂果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圆铃2号、金丝4号和长红枣果实中的黄酮醇含量.结果表明,枣果中黄酮醇含量以果皮最高,核壳最低,种仁和果肉中含量高低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果皮中黄酮醇含量以长红枣最高,为220.4±15.2μg/g,其次为金丝4号和圆铃2号.种仁中黄酮醇含量以圆铃2号较高,为121.4±5.8μg/g,而且与其果皮中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钙素营养与白沙枇杷裂果的重要关系及其对果实相关生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软条白沙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裂果与正常果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研究了Ca^(2+)在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外源喷钙效果。【结果】裂果果皮、果肉中钙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裂果率与果皮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皮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果胶酶(PG)、纤维素酶(CL)活性较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裂果率与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SOD活性、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肉中GA3含量与果皮中ABA含量较正常果显著升高。果皮钙含量与果皮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果期果实Ca^(2+)含量最高,到膨大期显著下降。花期和幼果期喷钙显著提高了果实中钙含量和果皮SOD、CAT活性,降低POD、PPO、PG、CL活性和果皮ABA含量、果肉GA3含量。【结论】白沙枇杷果实钙素营养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幼果期到膨大期,果实钙素营养不足是导致枇杷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钙可通过调节活性氧清除、细胞壁水解与激素合成降低白沙枇杷裂果率。  相似文献   

19.
‘曙光8号’是在河北省沧州‘金丝小枣’资源中选育出的大果型、芽变、抗裂果的地方枣优良新品种。果实长圆形,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14.02 g,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9.99%,可食率96.47%。果皮深红色,肉质疏松,汁液多、甘甜。在河北沧州9月下旬进入成熟期,丰产稳产,抗裂果,为优良的鲜食、制干品种,适于河北平原枣区栽培。  相似文献   

20.
枣裂果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浸水模拟降雨、石蜡制片和显微测量技术,以极易裂、中抗和极抗裂品种为材料,测量枣果表皮厚度、梗洼下空腔、果肉空腔和果肉细胞大小及其变化,探讨成熟期枣裂果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表皮厚度差异极显著,且极抗裂品种表皮最厚,极易裂品种最薄,中抗品种居中,表皮越厚越抗裂。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梗洼下空腔与枣果比率差异极显著,极抗裂品种比率最小(0.24%~0.26%),极易裂品种最大(0.62%),梗洼下空腔越小越抗裂。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果肉空腔大小差异极显著,极抗裂品种最小(3 380.82~3 879.12μm2),极易裂品种最大(9 300.49~10 809.86μm2),果肉空腔越小越抗裂。果肉细胞大小没有显著差异,但果肉细胞的吸水速显著不同,极易裂品种果肉细胞吸收最快,极抗裂品种最慢,中抗品种居中,果肉细胞吸水越慢越抗裂。这些研究表明枣果表皮厚度、梗洼下空腔、果肉空腔和果肉细胞的吸水速度共同决定了枣的裂果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