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川南坡地不同退耕模式土壤及枯落物持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泡法对川南坡地退耕成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和弃耕地5年后土壤和枯落物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地退耕后土壤自然含水量(t/hm2)、毛管持水量(t/hm2)和最小持水量(t/hm2)增加,并呈现出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弃耕地>农耕地的变化规律;4种退耕模式枯落物蓄积量(t/hm2)、自然持水量(t/hm2)、最大持水量(t/hm2)、最大拦蓄量(t/hm2)和有效拦蓄量(t/hm2)呈现出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弃耕地的变化规律。枯落物持水量(g/kg)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Q=alnt+b,吸水速率(g/(kg.h))与浸泡时间关系为V=ktn;在枯落物持水过程中,前2h内枯落物持水作用较强。因此,林下枯落物在降雨过程前期2h对降雨的吸持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慈竹林能较好地提高坡地退耕后土壤和枯落物水文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北京市八达岭石佛寺浅石山区7种典型人工纯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在9.47 t·hm-2~20.82 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15.96 t·hm-2~51.97 t·hm-2,核桃楸纯林有效拦蓄能力最强,为40.48t·hm-2,有效拦蓄能力在12.35 t·hm-2~40.48 t·hm-2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R>0.91,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7;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0.91 g·cm-3~1.24g·cm-3,总孔隙度的变动范围为39.39%~58.94%;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山杨纯林最强,为86.03 t·hm-2,华山松纯林持水能力最弱,为22.23 t·hm-2,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1。由此可知,核桃楸纯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及枯落物的水文效应。【方法】以陕西榆林不同密度(550,800,1 250,1 750,2 050,2 250,3 850株/hm2)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下设置标准地采集土壤及枯落物,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密度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持水量及枯落物的持水特性。【结果】7种林分密度樟子松人工林中,密度为800株/hm2林地土壤的含水率最大(6.88%),土壤体积质量最小(1.51g/cm3),总孔隙度最大(42.99%),土壤有效持水能力最强(147.55t/hm2)。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不断增加,其值为16.23~27.99t/hm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表现为3 850株/hm22 250株/hm22 050株/hm21 750株/hm21 250株/hm2800株/hm2550株/hm2,其中以林分密度为3 850株/hm2林地的最强,达45.14t/hm2,是林分密度为800株/hm2林地的1.8倍。不同林分密度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樟子松人工林分密度越大,枯落物总蓄积量越高,持水能力越强;但其土壤含水率、总孔隙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土壤持水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因此,人工林水文功能的充分发挥应综合考虑土壤含水率、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以及林地枯落物蓄积量等持水特性,从而确定最适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4.
关帝山3种典型针叶林枯落物及林地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野外选定标准地、采集样本和室内测试各项指标等手段,对关帝山3种典型针叶林枯落物蓄积量及其持水能力以及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持水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典型针叶林的枯落物蓄积量为14.56~21.57 t/hm2;不同枯落物的最大持水率存在较大差异,华北落叶松最大,云杉次之,油松最小;受枯落物总蓄积量的影响,云杉的最大持水量最大(66.33 t/hm2),华北落叶松次之(61.98 t/hm2),油松最小(38.06 t/hm2);3种林分有效拦蓄量大小顺序为:云杉华北落叶松油松;林地土壤作为持水能力最大的一个系统,对水源涵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3种林地土壤的持水能力与其土层厚度、容重和孔隙度等关系密切,土壤剖面最大持水量大小顺序为:云杉华北落叶松油松。  相似文献   

5.
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的水文功能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了定量评价森林枯落物的水文功能,该文通过浸水法和野外观测,调查了宁夏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蓄积量,研究了持水能力与过程, 并对辽东栎与少脉椴混交林分的枯落物进行了截留及蒸发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蓄积量达4.87~30.86 t/hm2,其中针叶林阔叶林灌丛; 各植被类型的最大持水率相差较大,一般介于177.68%~387.42%,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为0.9~7.6 mm,最大拦蓄量为0.36~4.96 mm,有效拦蓄量为0.23~3.82 mm,均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浸水实验表明:枯落物的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对数曲线增长,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反函数关系。2005年6月19日—7月26日,辽东栎与少脉椴混交林枯落物层的截留量占同期降水的比率为1.98%,平均日蒸发速率为(0.12±0.058) mm,占林分总蒸散量的8.28%;枯落物层的蒸发速率随含水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粤北地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层及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情况,并对粤北 杉木人工林质量提升和生态改善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韶关市 3 个林场中的杉木幼龄林(7~8 年)、中龄 林(16~18 年)、近熟林(23~25 年)为试验对象,采用环刀浸泡法和室内浸泡法对其林下土壤及枯落物持水 能力进行比较。【结果】0~30 cm 土层土壤容重大小表现为幼龄林(1.22 g/cm3)>中龄林(1.17 g/cm3)>近熟 林(1.14 g/cm3),毛管孔隙度大小表现为幼龄林(39.66%)>中龄林(34.04%)>近熟林(32.93%),土壤 有效持水量大小表现为幼龄林(650.70 t/hm2)>近熟林(627.60 t/hm2)>中龄林(619.78 t/hm2),但差异均不 显著。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大小为中龄林(11.01 t/hm2)>近熟林(10.95 t/hm2)>幼龄林(4.04 t/hm2),且中龄 林显著高于幼龄林。回归分析表明枯落物在浸水 0.5 h 内吸水速率最大,其后迅速降低,至 12 h 时持水量达到 稳定;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成对数关系(R2 > 0.92),其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成幂函数关系(R2 > 0.97), 且吸水速率均表现为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结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层持水能力表现为幼龄林> 近熟林>中龄林,枯落物层持水能力表现为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  相似文献   

7.
从林分垂直结构的角度入手,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区的6种天然次生乔木林的乔木层郁闭度、蓄积量、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量、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能力进行调查、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郁闭度适当时,林内植被生长状况越好,其林分持水能力就越大,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幅度在46.59~86.28t/hm2,有效持水量在24.87~55.29t/hm2;土壤层的最大持水量变化幅度为3108.1~4061.8t/hm2,有效持水量变化幅度为2893.7~3736.2t/hm2。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量越大,持水能力大的种类越多,对枯落物的储量的增加作用就大,使枯落物的持水能力也有所增加。不同林分结构不同郁闭度影响了林下植被的种类及数量,从而影响林下植被层的持水能力。  相似文献   

8.
滇中磨盘山几种典型林分枯落物及土壤的持水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法分析滇中磨盘山4种典型林分枯落物及土壤持水特性,为研究该地区水土保育提供依据。4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总蓄积量为3.22~8.98 t/hm~2,大小依次为华山松针叶林云南松+木荷混交林高山栲常绿阔叶林高山矮栎林。各林分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随浸水时间分别呈Q=a+blnt、v=kt~n的方程关系。4种林分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为7.92~20.77 t/hm~2,有效拦蓄量为4.46~12.85 t/hm~2,均呈现出华山松针叶林云南松+木荷混交林高山栲常绿阔叶林高山矮栎林,表明4种林分枯落物层华山松针叶林持水性能最强。在0~40 cm的土层,土壤容重均值最大为华山松针叶林(0.84 g/cm~3),最小的是高山栲常绿阔叶林(0.51 g/cm~3)。非毛管孔隙度均值最大的是高山栲常绿阔叶林(16.97%),最小的是云南松+木荷混交林(8.69%)。土壤最大持水量均值为586.60~777.13 t/hm~2,有效持水量均值为109.33~207.25 t/hm~2,4种林分土壤层持水性能表现为高山栲常绿阔叶林高山矮栎林华山松针叶林云南松+木荷混交林。比较了滇中磨盘山4种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特征,发现枯落物层的持水量远低于土壤层。因此,高山栲常绿阔叶林持水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陈琳  赵延宁  赵陟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06-14108
对半干旱黄土地区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花果山林地枯落物的年蓄积量为1.45~17.92t/hm2,最大持水量在0.4~1.9 mm,其中落叶松/油松、油松/刺槐混交林枯落物具有较强的持水作用。采用方差分析不同林分前6 h枯落物持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土壤物理性质测定表明,花果山林地土壤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1 m深土壤的饱和持水力在64.63~109.96 t/hm2范围变动。  相似文献   

10.
天宝岩不同类型长苞铁杉林枯落物持水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长苞铁杉林枯落物的持水特性以及水文变化过程,进一步揭示长苞铁杉林幼苗天然更新困难的内在机制,以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类型长苞铁杉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层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类型长苞铁杉林枯落物层平均厚度在19~34 mm,枯落物蓄积量为10.22~24.98 t·hm~(-2),枯落物蓄积量以长苞铁杉和猴头杜鹃为建群种的类型Ⅰ最大;(2)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149.94%~223.47%,最大持水量为11.91~34.42 t·hm~(-2),最大拦蓄量为15.32~48.84 t·hm~(-2),有效拦蓄量为8.38~18.43 t·hm~(-2);(3)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以及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枯落物浸泡6 h后,其持水量基本达到最大值,吸水速率明显减缓;(4)枯落物的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对数关系(R20.96),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20.99).  相似文献   

11.
高淳县一养鸡户饲养的 83 0只 4月龄蛋鸡有 5 0 0多只发生鸡传染性鼻炎 ,经采取措施治疗后 ,死亡 1 0 2只 ,发病率为 60 % ,死亡率为 1 7%。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汕头地区饲养的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的生产性能、生产效益,以及白壳蛋和褐壳蛋物理性状的比较,对适合汕头地区的蛋鸡品种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褐壳蛋鸡相比,白壳蛋鸡料蛋比低,适合汕头地区规模化生产;市场上消费者对两种鸡蛋的消费取向不同,消费者多偏向于购买白壳蛋.建议汕头地区蛋鸡场应以饲养白壳蛋鸡为主,饲养褐壳蛋鸡作为市场补充和调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密度对刨花板热压过程中表层与芯层压力的影响,并对不同密度刨花板热压过程中芯层压力与芯层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大,热压过程中刨花板板坯表层与芯层的压力最高值增大;板坯芯层汽化段的温度高低与此阶段板坯芯层的压力大小有关,板坯密度越大,芯层压力越大,汽化段温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对目标林分进行经营抚育,对河北北沟林场落叶松林分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林分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则为最低;样地C的4个多样性的指数是4个林分中最大,最小的为样地A,其它居于中间;样地D的Alatalo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最低的为样地A。在各林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则为最低;在4个多样性的指数中样地B除了Billouin多样性指数外都是4个林分中最大的,而样地D的Billouin最大,多样性的4个指数最小的都为样地A;样地C的Alatalo指数最高,样地B的Pielou指数最高,两个指数最小的为样地A。在各林分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的Menhinnick指数最低,样地B的Margalef指数最低;在4个多样性的指数中样地D除了Billouin多样性指数外都是4个林分中最大的,而样地A的Billouin最大,多样性的4个指数最小的都为样地B;样地C的Alatalo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样地B指数最小。  相似文献   

15.
耕作对健康耕层结构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耕作与土地生产力密切相关,土壤耕层中的养分影响作物养分的吸收与利用,良好的耕层结构有利于水、肥、气、热之间相互协调。耕层深度与耕作方式有关,构建良好的健康耕层结构,有利于协调作物生长和根系分布。本文结合有关传统翻耕耕作、免耕、旋耕、深耕等对土壤耕层的研究结果,从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团聚体、土壤入渗、土壤重金属、土壤呼吸及根系特征等方面,探讨耕作模式对健康土壤耕层构建的影响,并就耕作体系、系统定位、耕作效率、适生作物方面指出目前土壤耕层研究不足,从因地制宜发展耕作方式、建立综合性耕作体系、加快耕作新型农机的研究应用、开展农田小气候环境系统研究方面展望了构建健康理想耕层结构的发展趋势,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缓解人地关系矛盾,为农业生产中最佳耕作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杂交家蚕添食L—酪氨酸,邻苯二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添食L-酪氨酸、邻苯二酚对家蚕若干经济性状的影响,发现添食对家蚕的全茧量、蛹重影响具有正向效应,有利于蚕茧产量提高,地茧层量特别是茧层率影响会出现负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兴安岭地区原始红松混交林(红松针叶混交林和红松阔叶混交林)凋落物现存量的动态变化。[方法1采用直接收获森林凋落物和烘干称重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红松针叶林和红松阔叶混交林凋落物现存总量分别为19.4324~27.2488t/hm2,21.2450—24.2791t/hm2。红松针叶混交林凋落物现存总量及各层量均在9月最高,7月最低,腐殖质层显著高于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红松阔叶混交林凋落物现存总量、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均在10月份最高,7月最低,腐殖质层现存量在各月之间差异不显著;除10月份外,各月凋落物现存量均表现出未分解层显著高于半分解层和腐殖质层。红松针叶混交林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腐殖质层现存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红松阔叶混交林未分解层与半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极显著相关,与腐殖质显著相关。[结论]凋落物总现存量和各层凋落物量月动态变化与树种群落有关。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在水稻驯化中,许多性状朝着有利于增产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水稻脱粒性的变化。相对于野生稻而言,栽培稻倾向于难脱粒的表型。这有效地保证了水稻谷粒的收获,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为了更好地理解水稻脱粒性,就水稻脱粒的细胞学基础,基因调控机制,植物激素调节做了相关综述,以期为水稻脱粒性的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做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两种水稻在为期6周朱淹水过程中,其氧化层和还原层土壤中还原物质总量(TRS)、草酸盐可提取铁(Feo)、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碳酸氢钠可提取铁(FeDCB)和磷吸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淹水可急剧增加新鲜土样中的TRS、Feo和磷吸附之间存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淹水过程中土壤Eh的下降、致使FeDCB向结晶度差的Feo.转化是导致土壤对磷吸附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铬硼共渗层和渗硼层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比了铬硼共渗层和渗硼层的性能。结果表明,铬硼共渗层比渗硼层有较高的耐磨性、减摩性、耐蚀性(H_2SO_4除外)和较小的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