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百合品种改良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该文通过文献研究表明:中国是百合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原产47个种、18个变种,对世界百合品种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尚有一半性状优良的百合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近几十年来,围绕着百合的观赏性状、抗性、品质和繁殖能力等育种目标已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生物技术在百合品种改良上主要应用于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离体胚培养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花药培育与单倍体育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修饰性状,以及良种快速繁育等.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结合,将使百合育种工作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豆(Glycine max)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均不稳定.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在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植物新品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为了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达到快速培育大豆新品种的目的,从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两个方面对大豆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大豆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工业原料。生物技术育种是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的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棉花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有助于挖掘棉花重要性状基因,将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促进棉花育种的发展,选育出更具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良品种。总结了棉花种质鉴定、标记开发及基因发掘等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技术创新、分子设计育种等提供参考,推动棉花生物技术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在甘蔗品种改良上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技术在甘蔗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甘蔗育种、品种改良上正逐渐显示出常规育种无可伦比的优势。本文综述近几年来生物技术在甘蔗育种、品种改良上应用情况 ,以及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百合育种趋势及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国内外百合性状改良趋势以及育种技术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百合的观赏性状、抗性、生育期等方面的最新改良趋势及各种实用育种技术,可为今后百合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草莓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现代生物技术在草莓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内容包括草莓的花药培养、突变体筛选、基因转化、原生质体培养、离体胚培养和细胞悬浮培养等内容 ,认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是草莓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并提出了草莓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存在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专家风采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2):F0002-F0002
王广金 王广金1962年9月生,博士,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小麦辐射诱变及抗病遗传机理、辐射与细胞筛选技术在品种改良上的应用、小麦染色体工程及基因工程的育种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物技术是农畜品种改良的最好途径。我国在动植物育种方面,采用生物技术已育成一批新品种,取得可喜的进展。然而,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在找出差距的基础上,对我国加强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甘肃省农作物品种改良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建立稳定支持农作物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研究长效机制,高度重视种质资源研究与种质创新,确实加强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子育种是家畜品种改良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在牛的肉质性状和生长发育等研究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概述了与肉牛相关的分子标记与分子育种的最新研究成就,重点介绍了肉牛生长及与生产性状相关的研究进展,包括肉牛候选的分子标记、全基因组选择,生产性能有关的微卫星标记,非编码RNA作为分子育种新标记以及通过转基因技术来改良肉牛重要生产性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百合多倍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具有丰富的百合种质资源,其多倍体广泛应用于生产与育种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的文献,阐述丁百合育种的目标和现状,简要介绍多倍体的诱导方法,百合多倍体的特征特性及其在观赏与食用上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多倍体诱导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以及百合二倍体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并指出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育种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综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的百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综述 ,包括百合外植体的准备、百合的快速繁殖技术等。还对百合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和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离体胚培救技术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离体胚培救技术在植物育种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百合的育种工作中,胚培救技术的应用是获得远缘杂交后代的关键因素。就国内外关于百合胚培救技术的应用,着重分析了不同杂交组合基因型、不同胚龄败育胚的培养方法、不同培养条件等因素对胚培救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三类观赏百合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霞 《青海农林科技》2006,(1):12-13,16
本文对三类观赏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亚洲百合组培前不需要依靠低温来打破休眠,而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必需依靠低温来打破休眠。东方百合鳞片启动的最佳培养基是MS BA0.3 NAA0.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KT0.05 NAA0.05;麝香百合鳞片启动的最佳培养基是MS KT0.8 NAA0.5,生根培养基是MS KT0.05 NAA0.05;亚洲百合鳞片启动的最佳培养基是MS BA0.8 NAA0.5,生根培养基为MS KT0.05 NAA0.05。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在百合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生物技术在百合 (Liliumspp .)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生物技术在百合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成功建立了百合快速繁殖体系和脱毒苗生产技术程序 ;利用胚胎拯救技术克服了百合杂交前后障碍获得百合新品种 ;蛋白质分子标记、DNA分子标记在百合的初步应用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法等进行了百合的遗传转化 ,并通过基因枪法成功地获得了百合转基因的植株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荷兰百合索尔邦最佳离体培养途径,大幅度提高其繁殖速度。[方法]利用荷兰百合索尔邦的不同组织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进行不同分化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分化效果的影响,不同激素浓度对索尔邦百合鳞片诱导出芽效果的影响,不同部位的百合鳞片对诱导出芽效果的影响,不同激素浓度对百合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和生根与移栽等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组培荷兰百合索尔邦以鳞茎为最佳外植体,以MS+6-BA 2.0mg/L+IAA 1.0mg/L的培养基诱导丛生芽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96.7%;鳞片诱导中鳞茎中部表现出较大的器官发生潜力;百合继代增殖培养以MS+6-BA 1.0mg/L+IAA 0.4mg/L培养基为宜,组培苗在MS+IAA 0.5mg/L的培养基中较易生根,生根时间约25d。[结论]该研究为百合的辐射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百合病毒脱毒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百合病毒的种类和危害,系统地介绍热处理、茎尖培养、珠芽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病毒抑制剂结合茎尖培养等5种脱毒方法,以及利用指示植物、电镜技术、酶联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百合主要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油茶扦插繁殖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在我国南方栽培甚广。油茶扦插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性状稳定,操作简单等优势,已成为油茶繁殖的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20 a来油茶扦插繁殖在水肥温湿度、激素应用、培养基质、穗条状态、造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影响油茶扦插繁殖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百合不同离体授粉方法的杂交结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百合(Lilium ssp.)杂交受精前障碍,以5个杂种系品种和1个野生种为试材,采用离体柱头授粉、高体切割花柱授粉和离体子房授粉方法进行离体授粉杂交.结果显示,对于近缘杂交,离体柱头授粉的子房膨大率和结实率分别为30%和15%,高体切割花柱授粉的为15%和5%,离体子房授粉的为25%和5%;不同杂种系间杂交组合3种授粉方法的子房膨大率和结实率分别为17%和13%、3%和3%、10%和3%.百合杂交组合类型对高体授粉杂交结实率有明显影响;近缘杂交或系内杂交组合的子房膨大率和结实率高于远缘杂交(系间杂交)组合.在3种离体授粉方法中以高体柱头授粉的效果最好,其余2种方法的效果基本相同.采用胚培救方法获得了部分杂交组合的幼苗,经ISSR分子标记鉴定了杂种的真实性,表明通过离体授粉方法可以获得百合远缘杂交的真实杂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