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杨树花、千里光、连翘与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恩诺沙星3种抗菌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3味中药与头孢噻呋联用以协同作用为主,与恩诺沙星联用以拮抗作用为主,杨树花和连翘分别与氟苯尼考联用均100%表现为协同作用,千里光与氟苯尼考联用90%表现为协同作用,10%表现为无关作用。结果表明,杨树花、千里光、连翘在体外均可与氟苯尼考联用,且以连翘与氟苯尼考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穿心莲水提物与10种临床常用抗菌药联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穿心莲水提物与临床常用10种抗菌药联用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传统的水提法制备穿心莲中药液并浓缩至浓度为1 g/mL,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穿心莲水提物分别与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等10种常用抗菌药物联用对临床分离的10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穿心莲和头孢曲松、穿心莲和氟苯尼考联用100%呈现协同作用;穿心莲和头孢噻呋联用90%呈现协同作用,10%呈现无关作用;穿心莲和大观霉素联用80%呈现协同作用,20%呈现无关作用;穿心莲和林可霉素联用50%呈现协同作用,40%为无关或颉颃作用,10%为无关作用;穿心莲与阿莫西林、安普霉素、阿米卡星、多西环素、恩诺沙星联用以无关或颉颃作用为主。以上结果表明,在体外,穿心莲与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大观霉素、氟苯尼考联用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呈现协同作用,与阿莫西林、安普霉素、阿米卡星、林可霉素、多西环素、恩诺沙星联用呈现无关或颉颃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牛至油和5种抗菌药物头孢噻呋、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氟苯尼考及它们之间联用对临床分离的8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鸡大肠杆菌的MIC值,考察牛至油和抗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8株产ESBLs鸡大肠杆菌对牛至油敏感,对5种抗菌药均有耐药性,头孢噻呋与牛至油联用表现为无相关作用;多西环素、阿奇霉素与牛至油联用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与牛至油联用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地锦草与阿莫西林等抗菌药物联用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地锦草与10种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作用,并与地锦草和抗菌药物单独应用时的抑菌效果相比较。结果表明:12株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地锦草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7.812 5~31.250 mg/mL;地锦草与头孢曲松、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多西环素联用时的抑菌协同率为58.3%~83.3%,与阿米卡星、大观霉素、恩诺沙星、黏菌素联用时的抑菌颉颃率为58.3%~100%,与阿莫西林、安普霉素联用时显示无关或颉颃作用。说明地锦草可以增强头孢曲松、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可以颉颃阿米卡星、大观霉素、恩诺沙星、黏菌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及膜通透促进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鸭源大肠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8株多重耐药鸭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及其与舒巴坦、利血平和EDTA联用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舒巴坦能使5株鸭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的MIC值下降4倍以上;利血平仅能使3株菌株对头孢噻呋钠的MIC值下降4倍以上;而EDTA能使7、5、3、6、8株菌对以上5种药物的MIC下降4倍以上;舒巴坦+利血平使4株菌株对头孢噻呋钠的MIC下降4倍以上,使5株菌株对氟苯尼考的MIC下降4倍以上;舒巴坦+EDTA使鸭源大肠杆菌对以上5类药物的MIC大幅度下降,分别使8、5、2、8、8株菌MIC下降4倍以上;利血平+EDTA使7株菌株对恩诺沙星MIC下降4倍以上,使所有分离株对其余4种药物的MIC显著下降;舒巴坦+利血平+EDTA和5类药物联用后,所用分离株的MIC下降4倍以上。由此可见,引起鸭源大肠杆菌对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原因主要包括细胞膜通透性的下降、药物的主动外排作用和产生β-内酰胺酶的破坏作用,三者相协同提高了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2020年2月份山西某大型规模猪场育肥猪突发呼吸困难,无过多症状表现,即突然死亡,发病率为2%,死亡率1.5%左右。实验室以病死猪为研究对象,综合死亡猪只脏器病变状况观察,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肺脏、肝脏、脾脏病料,进行RT-PCR检测猪蓝耳病原;用含1%NAD和5%胎牛血清的TSA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纯化,经形态学鉴定、PCR鉴定、16Sr RNA基因序列进化树构建等方法,结果显示:该发病猪群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并发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安普霉素、硫酸黏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硫酸黏菌素、头孢喹肟、头孢噻呋钠+新霉素、替米考星+头孢噻呋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新霉素、头孢噻呋钠、安普霉素+头孢噻呋钠敏感。对恩诺沙星耐药。本实验室根据临床及检测结果制定治疗方案,为该猪场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并发猪胸膜肺炎的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般采取非肠道给药治疗。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及头孢(先锋)霉素、氟苯尼考和头孢噻呋等为首选药物,庆大、多粘菌素及四环素也有效,恩诺沙星有良效。在病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效果,用头孢噻呋钠对人工诱发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的治愈率比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硫酸粘杆菌素、氟苯尼考分别高20%、13.4%、26.7%,死亡率分别低20%、3.4%、16.7%;头孢噻呋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比硫酸庆大霉素高72.5%,死亡率低55.5%;头孢噻呋钠对鸡葡萄球菌病的治愈率比氨苄青霉素高12.5%,死亡率低10%。结论:头孢噻呋钠对三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在死亡率、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指标比较上,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P<0.05)。头孢噻呋钠组的平均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组(P<0.05)。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旨在测定牛至油及其与5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抗菌活性。用两倍稀释法测定牛至油对16株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包括8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和8株不产ESBLs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挑选几株耐药菌株用棋盘法测定牛至油与头孢噻呋、左旋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联用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牛至油对产ESBLs和不产ESBLs菌的MIC值均为0.25mg/ml;牛至油与左旋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与头孢噻呋、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存在相加作用或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旨在测定牛至油及其与5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抗菌活性.用两倍稀释法测定牛至油对16株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包括8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茵和8株不产ESBLs茵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挑选几株耐药菌株用棋盘法测定牛至油与头孢噻呋、左旋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联用的抗茵活性.结果表明:牛至油对产ESBLs和不产ESBLs茵的MIC值均为0.25mg/ml;牛至油与左旋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与头孢噻呋、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存在相加作用或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3年5月从山东某大型长毛兔场患有以鼻炎和化脓性肺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免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细菌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鉴定、动物试验证实分离菌株为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等药物敏感;通过设计3个试验组:巴氏杆菌本场疫苗免疫试验组、恩诺沙星防治试验组、巴氏杆菌本场疫苗免疫与恩诺沙星联用试验组,每组500只长毛兔,连续观察30 d,结果发现巴氏杆菌本场疫苗免疫与恩诺沙星联用试验组对该病的防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预先颈部皮下注射头孢噻呋钠,评价其对1日龄雏鸡试验性诱导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效果。以微量法测得头孢噻呋钠和恩诺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mg/L和1.6mg/L。试验结果表明,0.2、0.1、0.05mg/只的头孢噻呋钠各用药组对人工诱导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和80%,与0.125mg/只的恩诺沙星对照组(63.33%)及感染对照组(46.67%)相比,头孢噻呋钠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1日龄雏鸡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的死亡率(P<0.01),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束后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钠各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鸡的大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3.33%、23.33%、30.0%、46.67%,与感染对照组(90%)相比均显著减少(P<0.01)。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药与盐酸恩诺沙星联用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上一种常用药物盐酸恩诺沙星和不同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及其联合使用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发现,单味中药水提物中侧柏叶、金樱子和五味子的抑菌效果较好,其MIC值分别为3.91、3.91和7.81 mg/mL;单味中药的醇提物中,侧柏叶、马齿苋抑菌效果较好,其MIC值分别为7.81和3.91 mg/mL。盐酸恩诺沙星分别与五味子和金樱子水提物联合作用后,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MIC值分别降低到0.0078和0.0039 mg/mL;与马齿苋、赤芍、侧柏叶和金樱子的醇提物联合后,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MIC值均明显降低。盐酸恩诺沙星分别与鱼腥草水提物、赤芍水提物、椿皮水提物、马齿苋醇提物、苍术醇提物、三颗针醇提物、赤芍醇提物、薤白醇提物、拳参醇提物、侧柏叶醇提物、金樱子醇提物和败酱草醇提物联合作用后,对大肠耐药菌株呈现相加或协同抑菌作用,其FIC值分别为0.75、0.62、0.62、0.27、0.75、0.75、0.31、0.62、0.50、0.53、0.28和0.62。初步认为不同中药中含有能有效降低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中药,也含有与盐酸恩诺沙星组合,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中药,为寻找有效防治大肠杆菌病的药物组合来对抗多重耐药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蒲公英提取物联合多种药物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协同抑菌效果,以期应用于临床,减少抗菌药的使用量,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兽药残留。试验选取3种来源(河北,东北,北京)的蒲公英提取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3种不同来源的蒲公英提取物的主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选取后期试验所需的蒲公英提取物来源。并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种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最小抑菌浓度),随后测试蒲公英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是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协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蒲公英提取物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含有单咖啡酰酒石酸、咖啡酸、菊苣酸、绿原酸,但含量比例不同。随之测得不同来源蒲公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程度也有差异,临床用药前有必要进行药敏试验科学精准的选择更合适的药物。蒲公英提取物与金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头孢喹肟等联合用药,对金葡菌的体外抑菌实验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体外能显著降低抗菌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赤芍水提物与抗菌药联合对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与微量棋盘法来测定各抗菌药与赤芍水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二者联合作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赤芍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磷霉素、痢菌净、克林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加替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林可霉素、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利福平联合作用后的FICI分别为0.27、2.50、1.02、1.01、3.00、0.28、1.02、1.02、1.02、2.02、1.02、0.75、0.56、0.75、0.50、3.00、0.75、0.38。结果表明赤芍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磷霉素、氟苯尼考、利福平联合作用时有协同作用;与林可霉素、头孢噻呋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联合作用时有相加作用;与阿莫西林、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阿奇霉素联合作用时有颉颃作用;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痢菌净、克林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阿米卡星联合作用时表现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常用6味中草药煎剂及中药复方制剂,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对所分离的3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62.5 g/L.野菊花、连翘、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分别为15.7、31.3和31.3 g/L.金银花、连翘对无乳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15.7和31.3 g/L.而复方中金银花+野菊花+连翘相对其它4个组方对3种致病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河南郑州市常见宠物携带菌株组成以及耐药情况,本试验采集了郑州地区不同宠物医院患病及健康犬、猫共计76个样本的肛拭子、眼拭子、耳拭子。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完成细菌鉴定,确定分离菌株种类,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耐药表型。结果共分离得到大肠杆菌50株、肠球菌27株、奇异变形杆菌24株、葡萄球菌46株、绿脓杆菌4株。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最为严重,对多西环素、替米考星两种药物耐药率高于90.0%;大肠杆菌对替米考星的耐药率高达94.0%,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62.0%,对多西环素、多粘菌素E、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的耐药率在4.0%~24.0%之间。肠球菌对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头孢噻呋三种药物的耐药率在29.6%~40.7%之间;对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三种药物的耐药率在7.4%~14.8%之间,对替米考星的耐药率为66.7%。葡萄球菌对替米考星的耐药率为39.1%,对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的耐药率均低于20.0%。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在宠物菌群组成中占比较大;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