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濒危植物香果树愈伤组织经长期继代后的6种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濒危植物香果树愈伤组织经长期继代后的6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方法]采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长期继代后的香果树愈伤组织的酯酶(EST)、酸性磷酸酯酶(ACP)、ATP酶(ATPase)、淀粉酶(AM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6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香果树的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6种同工酶水平上均有差异,均可作为鉴别2者的依据.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的EST、ACP和POD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胚性愈伤组织.褐化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与正常非胚性愈伤组织相比,在AMY、SOD和POD同工酶水平上无差别,而EST、ACP和ATP同工酶含量减少;褐化的胚性愈伤组织与正常胚性愈伤组织相比,EST同工酶含量升高,其他5种同工酶含量降低.[结论]为研究香果树的长期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形态差异及褐化现象提供理论基础.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zymography in 6 kinds of isozymes after long-term subculture of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Method]Non-denaturing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used to analyze isozyme patterns such as esterase (EST),acid phosphatase (ACP),ATP enzyme (ATPase),amylase (AMY),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peroxidase (POD) in long-term subculture callus of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Result]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6 kinds of isozymes in embryogenic callus and non-embryogenic callus of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and both levels could be taken as the basis for identification,the EST,ACP,and POD of non-embryogenic callu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mbryogenic callus.The browning of non-embryogenic callus was non-level in the AMY,SOD and POD isozymes when was compared with normal non-embryogenic callus,while the EST,ACP and ATPase isozymes decreased;When the browning of embryogenic callus was contrasted with normal embryegenic callus,EST isozyme increased and the other 5 kinds of enzymes decreased.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earch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 and browning of long-term tissue culture of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新疆雪莲的高频再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雪莲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pH值为5.85~5.90的MS+2.0 mg/L NAA+0.5 mg/L 6-BA+0.5%琼脂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研究了培养过程中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新疆雪莲芽分化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SOD活性逐渐增加,在培养24 h时达到最大。胚性愈伤组织的POD活性都大于非胚性愈伤组织;非胚性愈伤组织POD活性在培养过程中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而胚性愈伤组织POD活性呈双峰曲线变化。CAT在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前期活性较低。进入芽分化过程后,其活性逐渐升高。[结论]新疆雪莲芽分化过程中,SOD与CAT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POD的活性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3.
以长期继代培养的楸树愈伤组织和新诱导的楸树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比较分析它们的组织形态特征,并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含量,以探究楸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形成原因。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白色颗粒状愈伤组织细胞中淀粉粒含量丰富,分布均匀,仍为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浅绿色愈伤组织存在明显的细胞分化中心,有均匀分布的淀粉粒,为早期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黄白色致密愈伤组织为非胚性向胚性转化的愈伤组织,新诱导黄白色疏松愈伤组织为非胚性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楸树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新诱导出的3种愈伤组织,但其同工酶活性却较低,表明在长期继代培养的过程中,楸树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代谢活性降低。由此推测生理生化代谢活性的下降可能是造成楸树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栓皮栎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抗氧化物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诱导产生的栓皮栎不同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同工酶谱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中抗氧化物酶活性均明显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不同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或非胚性愈伤组织的抗氧化物酶活性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基因型的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抗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具有特异性,且显示与酶活性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AMY)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变化。[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MY和SOD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MY同工酶主酶带颜色一直较深,萌发中后期出现新的酶带A2。萌发初期,有新的SOD同工酶合成;进入萌发中期,新合成的减弱或消失;萌发后期第6条酶带活性增强。[结论]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MY和SOD的表达存在时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储藏湿度下的水杉种子为材料,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水杉种子中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淀粉酶(AMY)、ATP酶(ATPase)等5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50%湿度沙藏是最适合水杉种子储藏的条件;当储藏湿度不同时,POD、EST、SOD、ATPase的差异显著,其中POD、SOD和ATPase随湿度的增加,其含量均先升高再降低,当湿度为50%时达到最大;EST在20%和50%湿度条件下,酶带数和含量均较好;储藏湿度对AMY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继代次数对吉粳88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及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以继代次数为单因素变量,测定吉粳88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并通过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形态。[结果]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和再生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保持在2.92 mg/g FW左右,无明显变化。MDA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愈伤分化率极显著相关。细胞形态观察发现,随着继代次数增加愈伤组织逐渐由胚性愈伤转化为非胚性愈伤。[结论]在悬浮培养体系建立时,以D4、D5、D63代为宜,为吉粳88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光暗交替及全黑暗对水杉种子萌发过程中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光暗交替和全黑暗条件下水杉种子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AM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TP酶(ATPase)5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杉种子的5种同工酶含量在光暗交替条件下明显优于全黑暗条件.其中,光暗交替条件下的5种同工酶与全黑暗条件相比,EST酶带数多...  相似文献   

9.
邓士政  董中东  刘桂珍  郝俊杰  刘诗慧  崔党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36-11237,11249
[目的]研究玉米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育的特性变化。[方法]以5种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它们继代10次与20次的特性变化。[结果]继代20次愈伤组织的单个培养周期生长量、胚性愈伤组织比率和愈伤组织幼苗再生率和继代10次愈伤组织相比均有下降,但变化幅度因基因型或愈伤组织类型而不同。Ⅰ型愈伤组织继代20次后生长量、胚性愈伤组织比率下降明显,而Ⅱ型愈伤组织相对稳定。[结论]与Ⅰ型愈伤组织相比,玉米Ⅱ型愈伤组织是建立长期玉米组织培养体系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喜树外植体的最佳诱导培养基,研究抑制外植体及继代愈伤组织褐化的方法。[方法]以喜树的幼叶和种胚作为外植体,通过测定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外植体选择、培养基种类、激素配比、添加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抑制外植体及继代愈伤组织褐化的研究。[结果]幼叶外植体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SH+NAA2.5mg/L+2,4-D0.5mg/L+6-BA0.25mg/L;种胚外植体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1.0mg/L+6-BA0.5mg/L。抑制幼叶外植体褐化的方法为:增加外植体大小,吹干培养基表面水分。抑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褐化的方法为:最佳诱导培养基附加30mg/L抗坏血酸和5g/L活性碳;1次继代后,将质地致密的愈伤组织转移到MS培养基上培养。[结论]该研究为喜树的遗传转化和植株再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EST从第四天开始出现新的酶带,表明酯酶代谢合成的增强;POD酶表达先减少后增加,在萌发后期出现两条新的酶带。这些同工酶的变化最终导致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2.
1材料和方法 1.1试材香果树种子由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保存提供,于2007年11月初采集于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门山.用脱脂纱布旬好埋进湿沙中后于4℃冰箱中贮藏。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amylase(AMY)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isozymes during the germination process of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seeds.[Method] By employing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method,the expressions of AMY and SOD isozymes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process were analyzed.[Result] The main AMY bands remained strong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and a new band A2 appear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seed germination.Some new SOD bands occurred at the early stag...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香果树的萌发过程中种子的萌发率、蛋白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香果树种子属于典型的光敏感性种子;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的香果树种子蛋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先急剧上升后逐渐下降;在黑暗中香果树种子完全不能萌发,整个培养过程中蛋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都很低,可能导致种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5.
香果树为我国的二类保护树种,其花芽为混合芽着生于春梢上部,当年分化,当年开花。在浙江临安4月中旬到5月底为花序分化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小花各花器分化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大小孢子分化发育期,8月上中旬开花。从开始分化到开花历时4个月左右。在同一花序上主、侧轴顶花先分化,下部侧生花后分化,属向心式分化,花序为圆锥状聚伞花序。  相似文献   

16.
香果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阐述了香果树在鄂东大别山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和种群数量特点,并根据香果树的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强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香果树苗木湿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黄山、天目山一带发生1种新的香果树苗木湿腐病。经病原物分离、培养及接种试验证明,该病由立枯丝核菌第4融合群、腐霉菌、尖孢镰刀菌及禾谷镰刀菌侵染所致。主要表现湿腐型和立枯型症状。病害从5月上中旬开始发生,梅雨季(6月)发生盛期,7~8月后渐止。病害流行与圃地前作、梅雨及育苗措施关系密切。防治上以严格实施育苗技术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18.
罗丽  赵德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861-2863
[目的]对杜仲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建立愈伤组织的培养系统。[方法]以杜仲子叶、幼叶、下胚轴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中诱导和继代。[结果]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低顺序为:下胚轴〉子叶〉幼叶。子叶和幼叶在MS+NAA 1.00 mg/L、MS+2,4-D 1.00 mg/L培养基中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MS+6-BA 1.00 mg/L+NAA 2.00 mg/L、MS+2,4-D 1.00 mg/L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为佳;胚轴在MS+NAA 3.00 mg/L、MS+6-BA 1.00 mg/L+NAA 1.00 mg/L和MS+2,4-D 1.00 mg/L培养基中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MS+6-BA1.00 mg/L+NAA 2.00 mg/L、MS+6-BA 1.00 mg/L+NAA 1.00 mg/L和MS+2,4-D 1.00 mg/L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为佳。[结论]杜仲的子叶、幼叶和胚轴可采用多条途径实现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为进一步筛选高产细胞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武夷山香果树自然种群生殖构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武夷山香果树自然种群生殖构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香果树种群始花时间变异较大,可相差7 d左右,始花时间为7月中旬,8月下旬结束,花期约33 d;(2)生殖构件的数量与生境和树冠位置有一定关系,香果树纯林中生殖枝数显著高于其他种群,针叶林和毛竹林中香果树生殖构件分布相当。不同冠层之间生殖构件以中、下层显著低于上层,南向树冠显著高于其他各方向生殖构件数;(3)香果树花期和果期败育率高(81.45%和58.12%),并在不同生境和树冠位置产生显著差异,结实率低是其濒危主要原因之一;(4)主成分分析显示香果树生境中光照、坡向、乔木层盖度对其生殖构件生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