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以中国石竹为试材,采用25mmol·L~(-1)二甲基硫脲(dimethylthiourea,DMTU)和3mmol·L~(-1)二苯基氯化碘盐(diphenyleneiodonium chloride,DPI)对其幼苗预处理2h后再置于5mmol·L~(-1) H_2O_2中处理6h,测定DMTU和DPI预处理对H_2O_2处理下中国石竹幼苗不同器官的H_2O_2和O·2含量以及相关清除酶活性的方法,探究减少H_2O_2含量对氧化胁迫下石竹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石竹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5mmol·L~(-1) DMTU和3mmol·L~(-1) DPI预处理降低了正常条件下叶片和根的H_2O_2和O·2含量,且在根中达显著差异水平(P0.5);5mmol·L~(-1)的外源H_2O_2处理显著增加了叶中H_2O_2含量和根中O·2含量(P0.5),25mmol·L~(-1) DMTU和3mmol·L~(-1) DPI预处理则降低了5mmol·L~(-1) H_2O_2处理下叶片和根部的H_2O_2和O·2含量;5mmol·L~(-1)的外源H_2O_2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SOD活性和根部SOD、APX活性(P0.5),25mmol·L~(-1) DMTU和3mmol·L~(-1) DPI预处理降低了5mmol·L~(-1)H_2O_2处理下石竹叶中SOD、APX活性,且25mmol·L~(-1) DMTU预处理显著降低了根部的APX活性(P0.5),表明降低H_2O_2和O·2含量可降低相应清除酶的活性。因此,外施DMTU和DPI能不同程度缓解H_2O_2处理导致的内源H_2O_2和O·2含量的积累,且25mmol·L~(-1) DMTU清除H_2O_2的效果比3mmol·L~(-1) DPI好。  相似文献   

2.
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草莓果实衰老过程中超微弱发光(ultraweak luminescence,UWL)和活性氧水平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草莓果实采后衰老过程中,脂氧合酶(LOX)活性和H_2O_2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O_2(-·)产生速率及相对电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UWL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UWL与LOX呈中等正相关,与MDA含量呈中等负相关,与O_2(-·)产生速率、相对电导率及H_2O_2含量无相关性。在草莓衰老过程中,活性氧水平整体上升积累,而UWL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UWL强度并没有随着活性氧的积累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草莓果实衰老过程中超微弱发光(ultraweak luminescence,UWL)与活性氧的关系。【方法】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采用H_2O_2处理和茶多酚处理草莓果实,对比分析促进和清除活性氧条件下草莓果实衰老过程中UWL和活性氧的变化及2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草莓果实衰老过程中,H_2O_2处理、茶多酚处理和对照的脂氧合酶(LOX)活性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整体上升;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持续上升;H_2O_2处理和对照的UWL均下降、茶多酚处理的UWL上升。在整个果实衰老过程中,H_2O_2处理的O_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高于对照,茶多酚处理后3者均低于对照;H_2O_2处理的UWL强度均低于对照,茶多酚处理的UWL强度均高于对照。【结论】在草莓果实衰老过程中,UWL强度随着活性氧水平的积累而下降;促进活性氧情况下加剧了草莓果实活性氧上升积累,同时加剧了UWL强度下降;清除活性氧则缓减了活性氧上升积累,同时缓减了UWL强度下降。以上结果暗示活性氧并不是引发UWL的直接来源,而应是通过影响其他细胞结构或物质代谢从而间接影响UWL。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黄金梨’果实的果顶呈现细胞硬化,俗称‘铁头’‘硬头’‘黄头’‘绿头’,为生理病害。发病果实果肉失去应有的酥脆、多汁的口感。该研究分析了连续多年生长期易发生果顶"硬化症"的树与从未发生果顶"硬化症"的正常树的叶片和果实水势变化的差异,比较了2种类型果实中木质素含量、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以及H_2O_2、丙二醛(MDA)含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的‘黄金梨’树相比,易发病树的叶、果水势低,果实中的H_2O_2、MDA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不发病树;易发病树的叶片水势与H_2O_2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28 3,P0.01),H_2O_2含量与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4 2,P0.05);SOD活性显著低于不发病树;POD、CAT、APX的活性极显著高于不发病树。因此认为,发生果顶"硬化症"的树体或者结果部位可能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导致了体内的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状态的变化,使H_2O_2、MDA过量生成和POD活性增加,从而促进了木质素的合成,这可能是导致近表皮薄壁细胞木质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果实为试材,外源喷施(0.05、0.10、0.50mg·L~(-1))24-表油菜素内酯(EBR)于葡萄果穗,测定葡萄果实品质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0.05mg·L~(-1) EBR处理促进了"赤霞珠"葡萄果实中花色苷、总酚的积累,0.50mg·L~(-1)EBR处理促进了"赤霞珠"葡萄果实中单宁的积累,降低了葡萄果实中总酸含量。0.10mg·L~(-1)EBR处理对蔗糖转化酶活性提高有较好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果实可溶性总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草酸处理对采后猕猴桃冷害、抗氧化能力及能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优’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Huayou’)果实采收后用5 mmol·L~(-1)草酸浸泡10 min,置于(0±0.5)℃,RH 90%~95%的冷库贮藏90 d。结果发现,草酸处理能够缓解猕猴桃果实的冷害和细胞膜损伤,延缓硬度、可滴定酸的下降,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维持较高的抗坏血酸(AsA)及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速率(O_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维持较高的ATP含量及能荷水平,表明草酸处理能保持良好的果实品质,增强果实的抗冷性,可能与提高果实的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的ATP和能荷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变化,结合其催化产物含量、编码基因表达特点分析,明确该酶是否参与豆梨应对镉胁迫的调控过程。【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谷胱甘肽池组成及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含量,RT-PCR和PCR克隆PcGRchl和PcGRcyt的cDNA和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它们在镉胁迫下转录水平变化。【结果】镉胁迫情况下,豆梨叶片GR活性上升,谷胱甘肽池中总谷胱甘肽(total glutathione,T-GS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减少、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上升,H_2O_2积累增加。豆梨叶绿体PcGRchl和胞质PcGRcyt的序列长度、基因结构及所编码蛋白特征各不相同,它们在豆梨叶片中的表达量上调以响应镉胁迫信号,以PcGRchl的转录占主导。外源GSH预处理有助于豆梨预先储存GSH,减缓镉胁迫下H_2O_2的积累,与Cd(2 mmol·L~(-1)CdCl2·2.5H_2O+Hoagland营养液)组相比较,GC(2 mmol·L~(-1),GSH预处理12 h转入2 mmol·L~(-1)CdCl2·2.5H_2O+Hoagland营养液)组PcGRchl和PcGRcyt的表达水平没有太大变化,但GR活性部分受抑制;外源BSO预处理抑制植株叶片GSH合成,镉胁迫下BC(2 mmol·L~(-1)丁硫氨酸-亚砜亚胺预处理12 h转入2 mmol·L~(-1)CdCl2·2.5H_2O+Hoagland营养液)组H_2O_2产生加剧,GR活性上升幅度变大,但PcGRchl和PcGRcyt的转录不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GSH预处理或BSO预处理,可改变豆梨叶片GSH池的组成,从而在蛋白质水平上反馈调节镉胁迫情况下GR活性。【结论】豆梨GR参与应对镉胁迫的调控过程。镉处理后,豆梨叶片中GSH减少,促使GR酶活性上升,以补充植株应对逆境所需GSH,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叶绿体PcGRchl的转录上调来实现;GSH或BSO预处理,改变植株GSH含量,从而影响GR活性,减缓或加剧镉胁迫下H_2O_2的产生,这一过程主要是在GR基因翻译后的蛋白水平上进行反馈调节。  相似文献   

8.
以"齐甜一号"甜瓜为试材,研究了10 mg·L~(-1)的铅(Pb)胁迫下不同浓度亚精胺(Spd)对甜瓜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的影响,以期研究亚精胺提高甜瓜幼苗抗铅毒害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在10 mg·L~(-1)铅的毒害下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丙二醛(MDA)、H_2O_2含量及O■产生速率升高。外源亚精胺的施用显著提高了甜瓜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上述结果表明,亚精胺能够减轻铅对甜瓜幼苗的毒害作用,其中0.5 mmol·L~(-1)和1.0 mmol·L~(-1) Spd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脱落酸(ABA)和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对‘巨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果实转色初期和中期,使用不同浓度ABA(A1:10 mg·L~(-1)、A2:25 mg·L~(-1)、A3:50 mg·L~(-1))和PDJ(P1:5 mg·L~(-1)、P2:10mg·L~(-1)、P3:25 mg·L~(-1))对‘巨峰’葡萄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并分析不同处理下成熟果实花色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类黄酮含量,以及穗重、单粒重等指标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葡萄果实着色指标和内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适宜的ABA和PDJ施用浓度。【结果】不同浓度ABA和PDJ处理均能显著增加果皮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了颜色指数(CIRG)和红绿色差指标(a~*),并降低果实亮度(L~*)和黄蓝色差指标(b~*),从而提高果实着色程度;果穗重、单粒重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和果皮类黄酮含量显著上升,但对果实可滴定酸无影响。【结论】不同处理的效果综合评价依次为A2P2A1A3P1P3CK,在所有处理中,A2处理对于促进果实着色以及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P2处理次之,ABA处理效果整体上优于PDJ处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雨花2号'水蜜桃冷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5、10、20 mmol·L~(-1))外源GB处理可有效抑制桃果肉褐变,减轻冷害症状,其中10 mmol·L~(-1)GB处理效果最明显。外源GB处理可减少桃果实冷藏期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0 mmol·L~(-1)GB处理还能够保持桃果实较高的果肉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并且提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这说明外源GB处理能减轻桃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调控葡萄果实花色苷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处理对葡萄花色苷合成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以及果实内源ABA含量的影响,探索油菜素内酯调控葡萄果实成熟及花色苷合成的机理。【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烟73’(Yan 73)为试材,在葡萄转色前分别用0.1、0.4、0.8 mg.L-1EBR,1mg.L-1Brz(brassinazole,BR生物合成抑制剂)和200 mg.L-1ABA,均匀喷施于葡萄果实,在葡萄成熟过程中测定葡萄果皮花色苷含量及PAL和UFGT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AB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在果实着色初期,‘赤霞珠’和‘烟73’葡萄果皮PAL和UFGT活性及果实内源ABA含量均逐渐升高,当果实接近成熟花色苷含量基本稳定时ABA含量开始降低。与对照相比,0.4mg.L-1EBR和200 mg.L-1ABA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提高了果皮PAL和UFGT活性,促进了果皮花色苷的合成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0.1 mg.L-1和0.8 mg.L-1EBR处理总体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促进了花色苷的合成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并提高了UFGT和PAL酶活性,但比0.4 mg.L-1EBR处理提高的幅度小,且差异显著。1 mg.L-1Brz处理使果实ABA的合成推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PAL和UFGT活性以及花色苷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外源EBR和ABA处理促进了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在不同浓度EBR处理中,以0.4 mg.L-1处理效果较好;内源ABA可能参与了EBR对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硫化氢(H2S)与脱落酸(ABA)在提高植物耐冷性中的互作关系,以黄瓜幼苗为试材,叶面分别喷施1.0 mmol · L-1硫氢化钠(NaHS,H2S供体)、0.15 mmol · L-1次牛磺酸(HT,H2S清除剂)、50 μmol · L-1ABA、3 mmol · L-1 Na2WO4(钨酸钠,ABA合成抑制剂)、3 mmol · L-1 Na2WO4 + 1.0 mmol · L-1 NaHS、0.15 mmol · L-1 HT + 50 μmol · L-1 ABA及去离子水(H2O),研究低温(8 ℃昼/5 ℃夜)胁迫下H2S和ABA对黄瓜幼苗活性氧积累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48 h,NaHS和ABA预处理的幼苗冷害指数显著降低。ABA可以提高L–/D–半胱氨酸脱巯基酶(LCD/DC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促进内源H2S产生;NaHS处理的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也明显增加,内源ABA含量快速升高。低温下NaHS和ABA处理均可减少活性氧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与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还原型/氧化型抗坏血酸(AsA/DHA)和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例,从而减轻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的过氧化伤害。ABA合成抑制剂Na2WO4处理后,H2S对黄瓜幼苗抗氧化能力的促进效应明显减弱;同样,ABA对黄瓜幼苗活性氧的调控作用也被H2S清除剂HT所逆转。可见,H2S和ABA可诱导黄瓜幼苗耐冷性,二者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存在交互效应和“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土壤条件对酿酒葡萄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土壤条件对酿酒葡萄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蛇龙珠’酿酒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黄河淤土、含石的沙壤土和风沙土3种土壤对葡萄糖分卸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土壤栽培条件下葡萄果实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色素、单宁及葡萄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结果表明,在葡萄开始着色至葡萄完全成熟期间,在含石的沙壤土栽培条件下葡萄可溶性总糖含量(22.4%)比黄河淤土栽培条件下和风沙土栽培条件下分别高7%、9%;葡萄色素(5.14 mg.g-1)和叶片光合速率也最高,黄河淤土栽培条件下葡萄的含酸量(8.28 g.L-1)和单粒质量(2.32 g)较高,然而,风沙土条件下,单宁(籽单宁1.15 mg.g-1,皮单宁0.30 mg.g-1)的含量最高。【结论】土壤条件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影响较为显著,含石的沙壤土条件下葡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钙素对SA诱导番茄幼苗抗灰霉病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钙对水杨酸(SA)诱导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幼苗抗灰霉病的作用,采用‘L402’番茄品种,通过分别喷施8 mmol • L-1 CaCl2和5 mmol • L-1 EGTA后再喷施2 mmol • L-1 SA,3 d后接种灰霉病菌孢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灰霉病病情指数、活性氧积累、主要防御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灰霉病菌孢子5 d后,SA处理的番茄幼苗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37.27%,Ca + SA处理较SA处理进一步降低18%;接种1 d和2 d后,叶片中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分别出现应激高峰,且处理间存在差异,与对照相比Ca + SA处理分别提高33.05%和29.31%,EGTA + SA处理分别降低32.62%和46.34%;叶片中抗病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在接种病菌后也出现应激高峰,其中Ca + SA处理显著提高了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EGTA处理及EGTA + SA处理显著降低了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上述结果表明,Ca2+在SA诱导番茄抗灰霉病中具有正调控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与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含有苯并噻二唑(BTH)、咖啡酸(CA)或氯化钴(CC)等不同MS培养上甜瓜愈伤组织的研究,测定了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BTH诱导的甜瓜ROS代谢和抗性酶活性及其相关的信号途径。结果表明,CA可以消除BTH对甜瓜愈伤组织O2■增加和H2O2积累的诱导作用;CA或CC能够部分抵消BTH对SOD增强的诱导作用;CC对BTH诱导的POD增强具有抑制效应,CA+CC可完全消除BTH对POD的诱导作用;CA和CC均能促进BTH对PAL增强的诱导作用,且具有协同效应。BTH对甜瓜O2■升高、H2O2积累和CAT降低的诱导主要通过SA途径实现,对POD的影响主要通过ET途径实现,对SOD升高的诱导通过SA和ET 2条途径实现,而对PAL活性的影响通过ET和SA以外的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探究耐盐性不同的葡萄株系叶片活性氧产生及其清除系统对盐胁迫的响应,以期揭示耐盐性较强的葡萄种间杂交F1代株系的耐盐机制。采用组培苗营养液培养方式,以山葡萄‘左山一’与砧木SO4杂交初选的耐盐性较强的F1代株系(A15、A17)为试材,以1103P为参照品种,进行100 mmol · L-1 NaCl处理,测定各株系叶片的 产生速率、H2O2含量、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等指标,并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表明,100 mmol · L-1 NaCl胁迫下,耐盐性较强的A15和A17能够维持较高的SOD、CAT、P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持AsA-GSH循环系统中较高的AsA和GSH含量以及APX、GR等酶的活性,ROS、MDA产生较少,相对电导率升高幅度较小,叶绿体结构较完整,维持较高的叶绿体色素含量;而耐盐性较弱的1103P体内产生大量的ROS和MDA,叶绿体膜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大。  相似文献   

17.
以葡萄苗为试材,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在10mmol·L~(-1)硫酸铝钾胁迫下,0.25、0.50、0.75、1.00mg·L~(-1)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处理对缓解葡萄铝毒的生理效应,以期为葡萄的耐铝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铝胁迫下葡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下降,根冠比上升;叶片蛋白质、脯氨酸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上升;叶片和根系的丙二醛含量和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也上升。但在加入茶多酚和咖啡因后,葡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叶片POD和SOD活性,以及叶片、根系蛋白质和脯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铝胁迫处理;而根冠比、叶片和根系的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含量则低于铝胁迫处理。茶多酚和咖啡因处理能够降低铝胁迫对葡萄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缓解铝毒对葡萄的伤害,效果最显著的是0.75mg·L~(-1)茶多酚和0.50mg·L~(-1)咖啡因处理。  相似文献   

18.
CPPU和GA_3在葡萄中的残留动态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氯吡脲(CPPU)和赤霉素(GA3)在葡萄果实中的残留动态及对品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25 mg.L-1 GA3+5 mg.L-1CPPU复合处理对葡萄果实的膨大效果最为明显。在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CPPU和GA3总体呈降低趋势,外源GA3没有影响内源GA3总体变化趋势,CPPU消解率在处理后15 d时超过90%,CPPU残留量在处理后10 d时低于美国最高残留限量(MRL,0.03 mg.kg-1),GA3残留量在处理后1 d时低于美国、日本MRL(0.2 mg.kg-1)。所有处理均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可滴定酸含量下降。GA3处理促进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CPPU处理抑制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为CPPU和GA3在葡萄种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玫瑰香葡萄生长期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玫瑰香(Muscat Hamburg)葡萄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酚类物质含量和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茎、卷须的总酚,类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随果实的发育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果实快速生长期达到最低点,之后有所增加。叶片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茎中含量最低。果皮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叶、茎、卷须中相同,在果实成熟期达最低点。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极低,且在整个生长期内无明显变化。各器官的抗氧化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