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腿蘑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启美  何佳  侯军 《食用菌》2002,24(1):7-8
通过选择碳源、氮源及正交试验,对鸡腿蘑瑞10的深层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麸皮对鸡腿蘑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而CaCl2抑制其生长。鸡腿蘑瑞10适宜的液体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蔗糖1%,麸皮3%,酵母汁0.3%,KH2PO40.2%,MgSO40.1%。菌丝干重可达3.071g/100mL。  相似文献   

2.
利用豆渣液体发酵香菇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渣为主要原料,应用正交试验法对香菇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菇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MgSO4 0.05%,豆渣9%,KH2PO4 0.10%,并用洗渣水替代水配料;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d,装液量80mL/250mL三角瓶,发酵温度25℃。  相似文献   

3.
以豆渣为原料培养白灵菇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渣为主要原料,应用正交试验法对白灵菇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及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MgSO4·7H2O0.05%、 KH2PO40.15%、豆渣7%,并用浓度为1.5%的洗豆渣水替代水.适宜的工艺为发酵时间5d,装液量80mL于20OmL三角瓶,发酵温度25℃.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云南的热带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canarii)菌株进行驯化培养。结果表明:热带小奥德蘑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最适宜pH为8.5;热带小奥德蘑可以在棉籽壳、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50%棉籽壳、30%木屑、18%麸皮、石灰2%,pH自然,含水量65%~70%)上生长,一般从接种到子实体采收完成约65~71 d,生物学效率为122.66%±5.11%。  相似文献   

5.
白晨  王淑珍  陆文蔚 《食用菌》2010,32(1):17-19
通过摇瓶正交试验,在确定了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了用于健康食品生产的羊肚菌液体发酵适宜条件为:22℃、pH7.0、120r/min,10%接种量,装量100mL/250mL,时间4d,获得干菌丝体17.0g/L、胞内与发酵液多糖积累量分别为14g/L、0.78g/L。在此基础上,采用10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发酵试验,结果与摇瓶相符。  相似文献   

6.
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尖顶羊肚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以干菌丝体得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其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白砂糖30g·L^-1、豆粕粉15g·L^-1、KH2PO4 0.75g·L^-1、MgSO4·7H2O0.5g·L^-1、维生素Bt0.03g·L^-1。最优液体发酵条件为温度25℃,培养液初始pH7,接种量10mL,转速120r·min^-1,培养时间8d。  相似文献   

7.
比较玉米粉、米粉和可溶性淀粉三种碳源对金针菇液体发酵的影响,玉米粉最好,米粉其次,适宜含量5 %。黄豆粉是良好的氮源,适宜含量为 2 %。金针菇液体发酵的培养条件:玉米粉 5 %,黄豆粉 2 %,KH2 PO4 0 1%,MgSO4 ·7H2 O 0 0 5 %,VB10 0 0 1%,接种量 10 %,温度 2 4℃,摇床转速 110~ 12 0r/min。  相似文献   

8.
李德舜  苏静  王臻  李瑾 《食用菌》2008,30(1):8-10
采用单因子设计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测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指示菌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对杨树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土豆汁20%,麸皮汁6%.蔗糖1.5%.MgSO4·7H2O0.05%.KH2PO400.3%;最适发酵条件:发酵周期9d.发酵温度26℃.发酵起始pH6.0~7.0.发酵液装量500mL三角瓶装为140mL.摇床转速150r/min.接种量10%~15%(V/V).  相似文献   

9.
不同发酵条件对苹果轮纹病拮抗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株苹果轮纹病细菌No.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含酵母浸膏5g、蔗糖20g、蛋白胨10g的1000mL液体培养基中,菌体生长量最大;细菌生长所需的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和蛋白胨;当温度为28℃,pH7.0,在250mL三角瓶中装40mL液体培养基,接种量体积分数为5%,培养时间96h时,菌体生长量最大;在酸性条件下(pH4),细菌几乎不生长。  相似文献   

10.
褐褶边小奥德蘑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自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褐褶边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brunneomarginata)进行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探究.试验结果表明,褐褶边小奥德蘑在阔叶树木屑加富培养基(配方4:200 g马铃薯,200 g阏叶木屑,20 g葡萄糖,3 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15 g琼脂,1000 mL蒸馏水,pH自然)上生长较好,适宜碳、氮源分别是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胨,适宜pH为7;在3种供试培养料中均能形成子实体,其中在阔叶树木屑培养料中(78%阔叶树木屑,20%麸皮,1%石灰,1%白砂糖,60%左右含水量)发菌最快,形成原基最早、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