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金银花作为一类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药用植物,在促进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重庆市巫山县岩溶石漠化地区农户的实地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巫山县岩溶石漠化地区适宜金银花药源植物生长的生态条件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分析种植金银花药源植物所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金银花产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户在石漠化治理中的投入行为将直接关系到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成效,特别是农户在石漠化治理中的投入方式是其投入行为的集中表现。选择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作为研究样区,基于399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从资金、劳动力以及其他投入三个方面对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的投入方式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其投入行为总体呈现投入渠道单一、资金投入匮乏、劳动力替代资金投入的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3.
石漠化的治理是一个综合过程,只有当地林业、种植业、畜牧业部门共同携手发力,才能真正改善当地的石漠化问题。其中,发展牛羊草食畜牧业可以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效、发展草地生态建设,在当地的石漠化综合治理中能起到关键作用。文章对石漠化的现状及危害进行讨论,以此为切入点对牛羊草食畜牧业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并对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牛羊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一些浅显建议。  相似文献   

4.
石漠化现象对地区的生态建设、居民生活、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石漠化的改善治理工作一直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平乐县石漠化现状和特点、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地区的土地石漠化是生态建设中面临的十分突出的地域环境问题,也是喀斯特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是强烈的人类经济活动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介绍恭城瑶族自治县概况及该县石漠化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阐述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综合途径,提出恭城瑶族自治区石漠化治理的措施,以促进该县生态环境发展,减轻石漠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石漠化作为一种生态问题,引发人地矛盾,造成植被覆盖率减少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修复和经济建设,危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探索和实践推动了毕节市从石漠化严重地区转变为生态环境优美地区,是国家林业局授予的“全国石漠化防治示范区”,总结的治理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地区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的意愿将直接关系到当前石漠化治理的成败.选择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作为研究样区,以399个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分别从内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了包括户主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土地资源特征等33个变量在内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其参与石漠化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喀斯特地区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的意愿比较强烈,说明农户对参与石漠化治理有较高的积极性;(2)在影响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意愿的因素中,包括户主性别、年龄、是否村干部、是否党员、石漠化治理的培训情况等在内的10个变量对其产生影响;(3)经过综合分析,加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石漠化治理的培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年轻农户对石漠化治理的关注度等是今后主要的政策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3S"技术对慈利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进行监测,调查了全县石漠化现状及其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对石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数据分析,第一次监测石漠化土地面积为60 222.40 hm~2,第二次监测石漠化土地面积为55 354.30 hm~2,第三次监测石漠化土地面积为50 037.88 hm~2。实践证明,经过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能够有效地改善石漠化土地,改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对今后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毛燕  杨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873-1874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部生态建设中面临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从3S技术在石漠化研究中的应用着手,从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成因分析、综合治理等方面探讨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从石漠化驱动机制分析、构建石漠化数据库等方面阐述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理论研究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其治理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大工程。在纵览国内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概述了喀斯特石漠化的概念、治理模式、治理措施、治理效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指出积极探寻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子,创新研究方法,培养新的农村经济增长极以及建立喀斯特石漠化发生的相关信息系统等,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贵州生态治理建设“3R”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阐述"3R"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生态建设、治理特点,总结了贵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石漠化治理及沼气应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为促进贵州省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area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is 3.023 8 million hm~2, accounting for 17.16% of total area of land in the province. Rocky desertifi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ecological problem that restrict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Guizhou, so the primary task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is to curb rocky desertification. How to effectively, efficiently and persistently use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is not only the key to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an urgent problem solved for local people's survival and anti-poverty. Due to having developed roots, growing fast, high yield of grass, strong resistance to drought, and high regeneration capacity, Pennisetum sinese Roxb has become a new method to control rocky desertification. How to use P. sinese Roxb efficiently becomes the key to the ecological control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by P. sinese Roxb. In this study,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l of "P. sinese Roxb-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edible mushrooms" was studied, and the effect of cultivating Pleurotus eryngii with P. sinese Roxb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was analyzed. Moreover, an outlook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 sinese Roxb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of Guizhou was given.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区现代农业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导致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等问题的根源、也是解决石漠化等问题的出路。强化石漠化山区现代农 业理论建设、为国家在石漠化山区实施一系列生态、农业、水利等工程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 支撑、通过对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生产环境、成功的经验技术模式、存在问题等内容的论述、指出;(1)石漠化 山区虽然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与贫困问题突出、但也有自身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已取得许多成 功的示范、有较大潜力可待挖掘;(2)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应注重生态、经济、民生三者的统一、多种属、多门类相结 合、调结构与提效益相结合;(3)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已形成生物、农业、工程、信息等技术为主导的技术体系、取 得了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种植结构调整、工程措施优化等成功的模式、还形成了生态农业、低碳农业、设施农业、 可持续农业等为主流的农业类型;(4)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研究相对薄弱的地 方、如规模种养与产业化发展、极端气候抵御、土地功能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岩溶碳汇与生态景观格局评价等问 题、值得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以曲靖市为研究对象,借助RS与GIS手段,分析2000-2020年曲靖市石漠化的演变特征,通过栅格统计和计算,得到2000-2020年曲靖市不同级别的石漠化土地规模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20年,曲靖地区不同级别的石漠化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重度的和极度石漠化的变化趋于平稳,石漠化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潜在的、轻度的石漠化依然存在。曲靖市的石漠化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部重、中部和西北部轻的总体特征,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另外,潜在石漠化和轻度石漠化极不稳定,容易被迁移到更高级的石漠化地区。石漠化区域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过程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在恢复和治理环境上,要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起来,而不能单方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石阡县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为依据,合理布局,选择石漠化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水塘河小流域、湾塘河小流域作为恢复生态环境以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治理模式,以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发展种草养畜业,同时,结合石阡县产业发展规划,在项目区发展草地畜牧业和经济林,既可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又可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休闲农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休闲农园是实现农业多功能、三产融合、增产增收的重要载体.目前,资金短缺成为休闲农园发展的桎梏,研究其低成本打造及管理意义重大.从规划设计角度出发,结合多年规划设计实践经验,对休闲农园的低成本投入、低成本管理、集约高效生产、节约型景观美化提升以及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以期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经济林种质资源调查研究是林业生产和开发育种的基础性工作,在调查清楚种类、栽培历史和地理分布的情况下,摸清区域现有经济林种质资源情况,可为提高现有果品产量、扩大经济林栽培区域、选育新品种及合理利用经济林资源提供依据。通过为期两年的时间,对盐池县经济林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综合评价经济林现状及开发来用状态,为全县后期生态建设栽植经济林树种提供依据和参考,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和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桂西南岩溶生态敏感区石漠化演变及治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漠化是当今我国岩溶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定量化地分析桂西南岩溶生态敏感区石漠化演变情况及其变化原因,全面系统地对区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首要任务的石漠化治理经验进行剖析,旨在为我国岩溶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毕节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方县羊场镇桶井村为例,分析了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对毕节喀斯特地区综合整治利用技术的研究,对解决毕节地区草食牲畜依靠天然草场放牧,天然草场严重超载,草地质量下降,生产能力降低,山区草地退化速度快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进一步遏止石漠化蔓延状况,改善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