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姜贺  汪岩  夏泽  李洪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44-10245,10264
[目的]优化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菌丝体多糖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凤尾菇菌丝体多糖产量的发酵条件,按照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4因素3水平的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终确定最优的凤尾菇菌丝体多糖的发酵条件为:装液量75 ml,接种量4%,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凤尾菇菌丝体多糖含量为4.97%.[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凤尾菇菌丝体多糖的可行性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香菇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4):506-508
以大小香菇为试验材料,以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 m L,接种量10%,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时间7 d。此条件下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可达1.785 3 g/100 m L。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液态调味蛋清超高压杀菌、提高蛋清溶菌酶活性的新工艺。[方法]正交试验优化超高压处理工艺参数,以降低液态调味蛋清的菌落总数并增加溶菌酶活性。[结果]优化的液态调味蛋清超高压杀菌增活的工艺条件为压力300 MPa,温度30℃,保压时间15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液态调味蛋清的菌落总数<100 cfu/ml,溶菌酶活性比未处理的蛋清液增高约50%。[结论]液态调味蛋清经超高压处理,既可确保有效杀菌,又能大幅提高蛋清中溶菌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的优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乙醇匀浆法优选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匀浆时间、提取次数对芍药苷和丹皮酚提取得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匀浆时间4 min、提取1次。[结论]采用乙醇匀浆正交试验法优化的提取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得率。  相似文献   

5.
螺旋藻破壁发酵脱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匀浆机破碎仪对螺旋藻破壁,使其腥味物质完全释放出来,然后利用发酵法对破壁后的溶液进行脱腥处理.正交试验确定破壁的最佳条件为:匀浆机的转速为15 000 r/min,料液比为1 g∶60mL,破壁时间10 min.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高活性干酵母量为0.5%,发酵时间1h,发酵温度29℃.采用此破壁发酵条件得到的螺旋藻基本无腥味,可添加于其他食品原料制成多种保健功能食品.  相似文献   

6.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药根碱、巴马汀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法,以甲醇体积分数、匀浆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对波叶青牛胆(Tinospora crispa)中巴马汀与药根碱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90%、匀浆时间2.5 min、液料比1g:10mL.该提取工艺简单、稳定性好,为青牛胆的提取提供科学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南瓜果胶提取的影响,采用了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确定了螯合剂辅助法提取南瓜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南瓜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温度70℃、十二烷基磺酸钠添加量0.2%、提取时间120min、pH 1.0,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测得南瓜果胶得率为18.49%。  相似文献   

8.
邹磊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746-5747,5751
利用超声波辅助水代法从葡萄子中提取葡萄子油,以提取率为指标,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料水质量比、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料水质量比1∶4、提取温度90 ℃、提取时间60 min为最优条件,此条件下葡萄子油提取率可达到10.41%.  相似文献   

9.
程昊  张帅  董基 《北京农业》2013,(12):215-216
以火龙果皮为研究对象,以果胶提取率作为测定指标,以pH值、液料比(V/m)、加热时间、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果胶的条件,最后确定提取果胶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pH值2.0、液料比8:1、加热时间为5min、乙醇浓度为60.00%,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为2.08%。  相似文献   

10.
确定甜瓜籽蛋白提取过程中的优化工艺。以甜瓜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其较优工艺条件为:pH=10.0,液料比1:46,提取温度43℃,提取时间59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甜瓜籽蛋白提取率可达91.17%。测其功能特性,得到持水性为205%、乳化性为319%、溶解性为2.08%。  相似文献   

11.
鲜鸭蛋及其制品的营养成分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通过对鲜鸭蛋、皮蛋和咸蛋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水量以及17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基本营养指标,为阐明其营养价值提供了初步的营养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鲜鸭蛋及鸭蛋制品中的粗蛋白含量处于同一水平,而粗脂肪、灰分以及水分含量的差异显著(P=0.05).咸蛋与鲜鸭蛋中的17种氨基酸含量大致保持一致,而皮蛋中的Cys和Arg含量显著低于鲜鸭蛋(P=0.05).营养分析表明,鲜鸭蛋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在蛋白质方面与鸡蛋相当,在脂肪和矿物质含量上优于鸡蛋,因此在饮食结构中,可作为鸡蛋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
为测定鸡蛋、鸭蛋、鹌鹑蛋3种蛋中的葡萄糖含量,将试验分为鸡蛋组、鸭蛋组和鹌鹑蛋组,分别分离蛋清和蛋黄,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3种蛋中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鸡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77±0.14)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1.95±0.09)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3.11±0.12)mg/g;鸭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59±0.32)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2.14±0.25)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2.88±0.27)mg/g;鹌鹑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65±0.37)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2.77±0.20)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3.19±0.16)mg/g;3种禽蛋的蛋清葡萄糖含量均高于蛋黄(P<0.05)。3种禽蛋的蛋清葡萄糖含量均要高于蛋黄。因此,在人们日常膳食中,多摄入蛋清不仅能给机体提供优质蛋白,还能提供优质糖源,这在人们日常营养膳食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取熟制温度(100、105、110、115 ℃)、熟制时间(30、60、90、120 min)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其对咸蛋清蛋品脱模率的影响;选取淀粉种类(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玉米淀粉)、淀粉添加量(1%、2%、3%)进行单因素实验,探索其对咸蛋清凝胶强度的影响。另以上述4因素为研究对象,以感官评分为依据,开展改善咸蛋清凝胶性能加工工艺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适当的熟制时间(90 min)和熟制温度(110 ℃)可获得理想的蛋品脱模率。在相同淀粉添加量下,蛋品凝胶强度以添加玉米淀粉的最高。添加1%马铃薯淀粉时获得的蛋品凝胶强度与新鲜鸡蛋清接近。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对卤蛋品质影响最大的是熟制温度,理论最佳工艺为熟制温度115 ℃,熟制时间120 min,添加马铃薯淀粉,添加量3%。  相似文献   

14.
淮南麻鸭与固始鹅蛋品物理性状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淮南麻鸭和固始鹅蛋的蛋品质量性状,为品种资源普查提供素材,了解不同种类水禽蛋品质量的差异。方法:对62个鸭蛋和42个鹅蛋的蛋壳颜色,蛋重,蛋的比重,蛋壳、蛋黄和蛋白各自占总蛋重的比例,蛋不同部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内异物等项目进行测定。结果:绝大多数的鸭蛋为白色(占95.16%),少数为青色,鹅蛋均为白色;鸭蛋的平均比重为1.112,鹅蛋的平均比重为1.121;蛋形指数分别为1.486和1.419;蛋壳重占总蛋重的比例分别为11.23%和12.34%;平均蛋壳厚度分别为0.312mm和0.517mm;鸭蛋蛋黄颜色深,鹅蛋浅;哈氏单位分别为86.590和86.071;淮南麻鸭蛋的异物率明显高于固始鹅蛋。  相似文献   

15.
研究烹饪对常见的几种禽蛋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烹饪前后鸡蛋、鸭蛋和鹌鹑蛋蛋黄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利用HPLC法分离并测定烹饪前后鸡蛋、鸭蛋和鹌鹑蛋蛋黄中的各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含量。测定出了鸡蛋、鸭蛋和鹌鹑蛋的鲜蛋和熟蛋中总类胡萝卜素及其各组分的含量。(1)鸭蛋和鹌鹑蛋蛋黄中含叶黄素、玉米黄素、角黄素、隐黄素和β-胡萝卜素,鸡蛋蛋黄中除上述组分外还含有辣椒红素;(2)烹饪前后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组分的种类和各组分含量的排序无变化;(3)在煮熟的过程中,蛋黄中各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鸡蛋9.3%~19.0%,鸭蛋8.8%~23.0%,鹌鹑蛋18.4%~34.7%。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在腌制老料中添加明矾的方法制作咸蛋,以新料不添加明矾及新料添加明矾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咸蛋腌制过程与出缸贮藏期蛋内盐分含量和出油率,比较不同配方腌制效果的差异,并测定蛋内铝含量确定添加明矾腌制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制作咸蛋时添加明矾可在缩短咸蛋成熟时间的同时,使蛋黄含盐率及出油率升高,改善咸蛋品质;以咸蛋清含盐率5%为标准,新料组需腌制19 d左右,老料+明矾组需腌制16~17 d,新料+明矾组需腌制22 d。新料组在腌制7 d内出油快,新料+明矾组最慢,但腌制后期24~32 d时老料+明矾组蛋黄出油快速上升,最高可达90%以上;咸蛋成熟后出缸,恒温放置8 d后,蛋清含盐率可下降1%左右,蛋黄含盐率上升幅度不大,最多达0.50%,最少为0.17%;各组咸蛋内铝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100 mg/kg)。  相似文献   

17.
以鸡蛋和鲜牛奶(或奶粉)、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在确定培养温度的前提下,通过L9(34)正交实验,研究了稳定剂的种类和数量、蛋液替代度、蛋的稀释倍数、加糖量及接种量等对酸凝蛋乳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明胶)=0.8%(或0.2%瓜尔豆胶+0.1%果胶)、w(蛋液)=40%、m(蛋液)∶m(H2O)=1∶5、w(糖)=7%、w(菌种)=3%时,酸奶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8.
新型无铜皮蛋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一种合适的皮蛋加工辅料来替代会在皮蛋生产过程中产生斑点的硫酸铜。[方法]通过利用硫酸锌、硫酸亚铁代替传统皮蛋加工中的硫酸铜,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皮蛋加工中的鸭蛋品质、硫酸锌、硫酸亚铁、碱浓度等因素的合适水平。[结果]试验表明,在硫酸锌浓度0.2%、蛋质B级、氢氧化钠浓度4.4%、硫酸亚铁浓度0.2%时加工的皮蛋产品品质最好。[结论]研究可提高皮蛋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性,进一步丰富皮蛋产品,优化和改进皮蛋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以蓝孔雀蛋白液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费氏埃希菌发酵、面包酵母发酵以及葡萄糖氧化酶对其进行脱糖对比试验,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喷雾干燥的进料速率、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和转速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蓝孔雀蛋白液脱糖效果最好的是葡萄糖氧化酶法;离心喷雾干燥工艺的最佳组合为A1B2C2D3,即进料速率10mL·min-1,进口温度180℃,出口温度90℃,转速18000r·min-1;蓝孔雀蛋白粉成品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69.5%、0.79%、4.2%和4.1%,硫胺素和核黄素含量分别为54.79μg·100g-1和1130.00μg·100g-1.  相似文献   

20.
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88-9189
[目的]验证使用铁盐加工皮蛋的效果,为研究稳定可靠的含铁皮蛋加工工艺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分别用浓度0.2%、0.4%、0.6%的FeSO4.7H2O和FeCl3.6H2O配制成6组料液,浸泡鲜鸭蛋,在浸泡的第18和32天监测皮蛋的成熟情况;皮蛋成熟出缸后,直接用小塑料袋包裹存放在密闭容器中,90 d后检查品质情况。[结果]浓度0.6%氯化铁料液加工皮蛋的效果最好;浓度0.6%硫酸亚铁、0.2%氯化铁、0.4%氯化铁料液加工皮蛋的效果稍差;浓度0.2%、0.4%硫酸亚铁加工不出合格的皮蛋产品。[结论]铁盐也能够用来加工皮蛋,用三价铁盐加工的效果好于二价铁盐,并且料液添加铁盐的最佳量为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