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产间距即产犊间隔,也称胎间距,指牛群中全部母牛两次产犊之间的平均间隔天数.对于一个繁殖管理好的奶牛场来说,母牛产后配种天数不高于100 d(据肖定汉主编<奶牛饲养管理>),也就是说:母牛产间距应在380 d以内.  相似文献   

2.
奶牛繁殖能力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奶牛产犊间隔是判断奶牛繁殖能力的一个较为科学和准确的目标,奶牛产犊间隔又可称为胎间距,为奶牛两次分娩之间的时间间隔,奶牛产犊间隔延长往往意味着经产奶牛具有较长的空怀和不孕的时间,导致饲养成本和配种费用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受损。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比较多,包括品种选择、营养、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助产及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缩短奶牛产犊间隔才能提高养殖牧场的运转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简单阐述了产犊间隔对奶牛养殖场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多方因素,并就如何缩短奶牛产犊间隔提出几点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奶牛养殖中,奶牛繁殖能力是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而奶牛产犊间隔时间则是衡量奶牛繁殖力的主要指标。而在实际奶牛养殖中,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较多,继而影响繁殖性能。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并针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有效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赵建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57-1159,1259
通过对江苏省某奶牛场895头中国荷斯坦成年母牛第1~6胎共1 967次的首次配种月龄、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妊娠期、产犊间隔、产犊泌乳月龄等繁殖性能进行分析,并分析了繁殖性能与部分泌乳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胎次极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间隔、泌乳天数和干奶天数(P<0.01),显著影响妊娠期和305 d校正产奶量(P<0.05)。随着胎次的增加,受胎情期数、干奶天数逐渐增加,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和泌乳天数逐渐下降。产犊季节极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妊娠期、305 d校正产奶量、泌乳天数(P<0.01),显著影响产犊间隔(P<0.05),对干奶天数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春季产犊受胎情期数最高,冬季产犊的奶牛从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和产犊间隔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夏天产犊妊娠期最短。受胎情期数与首次配种月龄、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泌乳月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首次配种月龄与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间隔、泌乳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奶牛场都想尽可能缩短奶牛产犊与再次妊娠之间的时间间隔.然而,缩短这种时间间隔因泌乳期奶牛的高营养需要而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提高奶牛的受胎率,降低空怀率,使母牛适时全配,全准,是提高奶牛生产的要措施之一。通常一个发育正常的奶牛个体,正常的繁殖状况是在16~18月龄发情并配种准胎、产犊后60天内发情、产犊间隔不超过13个月。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配种、分娩等环节操作不当,加上一些不利环境影响,致使奶牛育成期发育不正常,初配年龄延迟,发情不正常,产犊后不能在60天内发情,繁殖力得不到正常发挥。牛的繁殖能力,是指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牛多为单胎,大多数牛品种的双犊率小于1%,而具较高繁殖性能的品种可以接近3%。所以,牛群体的繁殖效率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奶牛养殖生产中,养殖户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饲养管理以控制好奶牛产犊间隔,从而达到提高奶牛产犊间隔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奶牛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奶牛产犊间隔、产奶性能的发挥和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提高奶牛受胎率的5个环节和国内外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非遗传因素,以宁夏某奶业有限公司2012—2016年间6 236头健康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能记录和繁殖记录为研究材料,以305d产奶量和产犊间隔为研究对象,运用SAS8.1软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场、胎次、初产月龄、产犊年份及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场、胎次、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和产犊间隔均对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初产月龄对305d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场、胎次、产犊季节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研究发现胎次、初产月龄、产犊季节和产犊间隔是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重要因素,胎次、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奶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的逐渐普及,DHI已经成为提高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和牛奶品质的有效工具.通过整理奶牛场多年的DHI检测数据,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分析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秋季节产犊的奶牛产奶性能更高.该研究结果可为奶牛场科学制定奶牛配种和产犊计划、充分挖掘和利用DHI数据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奶牛场胎衣不下原因分析及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彬  刘念瑞  田甲  毛永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81-10582,10585
[目的]为产后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提高其生产和繁殖性能,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2013 ~2014年产犊记录,分析了不同产犊季节、月份及胎次对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该牛场胎衣不下总发生率为11.25%.不同胎次间胎衣不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产犊季节和产犊月份对胎衣不下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夏季产犊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最高(15.78%),秋季其次(11.81%),春季最低(3.93%);7月产犊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最高(18.75%),其次为11月和8月,而5月最低.[结论]合理调整配种和产犊季节能在一定降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正奶业和乳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对我国民族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纵观现阶段的大小奶制品企业与养殖牧场,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奶牛的繁殖性能不强的情况,对奶制品行业乃至奶牛的养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奶牛繁殖的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1采样分析1.1产犊期与产犊间隔通过使用SAS软件对牛群中的1532头奶牛的产犊情况进行分析,剔除不健康的公犊之外,所剩的健康的雌  相似文献   

13.
从繁殖环节来看,影响奶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奶牛屡配不孕、产犊间隔长、产后疾病多等。使得奶牛的繁殖力没有发挥出最大潜能。因此,我们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采用科学的处理手段,保证奶牛营养需要,治疗奶牛不孕,缩短奶牛产犊间距,加强产后护理,切实为养牛业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4.
繁殖是奶牛泌乳和生产得以延续的前提,奶牛产后再次发情受孕的时间与产奶量密切相关,有报道描述:产犊间隔延长1个情期,每头母牛下年度将损失0~300kg鲜奶和0.06头犊牛。通常来说,年产1犊的繁殖效率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理想繁殖指标。可见,生殖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产间距即产犊间隔,也称胎间距,指奶牛两次产犊的间隔天数。母牛产后配种天数一般情况下不高于100天,也就是说奶牛产间距应在360天以内,最理想的是一年产一犊.实现乳犊双丰收,使母牛维持正常的生产周期和正常的生理机能,保证母牛健康,延长利用年限。但是在农村散养的奶牛,由于散养管理差,往往造成产间距过长,两年一胎或三年两胎。缩短农村奶牛产间距。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产犊间隔能准确地反映母牛繁殖能力、产奶量等,是评价奶牛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外源性激素①PGF2a前列腺索,②CnRH促性腺素释放激素,③HCG绒毛膜促性腺素,④PMS6孕马血清,⑤LHCU促黄体生成素,⑥FSH促卵泡素,⑦ICI氯前列稀醇,⑧P孕激素,⑨OXT催产素、黄体酮、三和激素等)在提高奶牛受胎率、缩短产犊间隔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产间距即产犊间隔,也称胎间距,指奶牛两次产犊的间隔天数.母牛产后配种天数一般情况下不高于100天,也就是说奶牛产间距应在360天以内,最理想的是一年产一犊,实现乳犊双丰收,使母牛维持正常的生产周期和正常的生理机能,保证母牛健康,延长利用年限.但是在农村散养的奶牛,由于散养管理差,往往造成产间距过长,两年一胎或三年两胎.缩短农村奶牛产间距,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新疆地区荷斯坦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产犊间隔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场地对产犊间隔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对产犊间隔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间隔随胎次增加有延长的趋势;不同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冬春季节产犊间隔明显高于夏秋季节;不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犊间隔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延长.[结论]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产犊间隔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奶牛头胎产犊日龄对其产奶量的影响。[方法]以宁夏平吉堡奶牛场一分场系谱资料比较完整的50头奶牛头胎产犊记录为资料,对奶牛头胎产犊日龄与305 d泌乳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0头奶牛头胎产犊日龄与305 d泌乳量的相关系数为0.4482,达显著水平(P<0.05),即奶牛头胎产犊日龄与305 d泌乳量呈中等正相关。305 d泌乳量(y)与产犊日龄(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8.173x+11.460。在744~887 d之间产犊的奶牛,其305 d泌乳量随头胎产犊日龄的增加而增大,可以预测该时期内奶牛的产奶量。[结论]奶牛头胎产犊日龄对其305 d泌乳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奶牛卵巢卵泡囊肿、左右卵巢滤泡交替发育、排卵延迟或不排卵三种卵巢疾病发病率较高,常导致母牛产后产犊间隔延长或不孕,直接影响奶牛的繁殖力和产奶量,给奶牛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应用LRH-A3(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肌注治疗上述三种卵巢疾病,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