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低血压期间,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减少对多巴胺(DA)与去皿肾上腺素(NE)升压效应的影响。方法:戊巴比妥钠麻醉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DA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只,NE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只。实验组失血前静脉注射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lmg/kg体重),回输血液后静脉注射l-arginine(l-Arg,100m  相似文献   

2.
SO2对鲜食葡萄一些酶活性营养成分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SO2处理可保鲜葡萄。在100μl·L-1h-1的适宜剂量下,葡萄酶促防御系统的SOD,POD,CAT活性增高,抑制膜脂的过氧化,消除MDA的积累。细胞膜电导率比对照略有增加,细胞相对透性基本保持不变,有机酸、抗坏血酸及含糖量等营养成分损失率降低,葡萄呈保鲜状态,细胞不受伤害。当SO2剂量过高,达到300μl·L-lh-1时,SOD,POD,CAT活性下降,MDA大量积累,细胞膜伤害率高达51.29%,葡萄发生漂白伤害。MDA和电导率可作为SO2对葡萄的伤害指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7个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受2个独立遗传的恢复基因控制。笔者建议把它们定名为Rf1和Rf2;Rf1为完全显性,Rf2为部分显性;Rf1的恢复效应大于Rf2。不育株的基因型为S(rf1rf1rf2rf2)和S(rf1rf1Rf2rf2),可育株的基因型为S(Rf1-Rf2-)、S(Rf1-rf2rf2)和S(rf1rf1Rf2Rf2)。经育性基因的等位性测验,可将7个不育系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湘远4-A、中12A和显无A,在2个育性恢复基因位点上与引自美国的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ES-HAMS277的2个育性恢复基因Rf1和Rf2等位且性质相同;第二类是104-7A、NM-1A、NM-2A和NM-3A不育系,在rf1位点上有一个复等位基因rfm1,杂合等位基因rf1rfm1的不育效应大于纯合态rf1rf1或rfm1rfm1的效应,即rf1rfm1对Rf2-起隐性上位作用,从而使等位性测验群体中的不育株比例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4.
以超声波粉碎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地方株C2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与NS-1骨髓瘤细胞三次融合,获得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副结核分枝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其染色体数目为78-110条,分别为IgM和IgG2。应用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腹水和血清效价为10^-2~10^-7。交叉试验证明,McAbO1与受试的各株副结核分枝杆菌反应强烈,与牛分枝杆菌和草分枝杆菌有微弱特异性抗原之一。SDS-P  相似文献   

5.
死亡鸡中血液淀粉酶Amy-1表型分布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鸡中血液淀粉酶Amy-1表型分布的初步调查张细权,吴显华,吴可真(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州,510642)APRELIMINARYINVESTIGATIONONBLOODAMYLASEAMY-1DISTRIBUTIONINDEADCHICKEN...  相似文献   

6.
用改进的方法从栝楼籽制得一种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研究其性质,SDS-PAGE和IEF显示为单一条带,分子量为29kD,pI≥9.3,含糖量约为1.75%。在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系统中对蛋白质合成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为6.7*10^-10mol/L。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咖啡固和Na2一EDTA后处理对不同辐照敏感性作物幼苗DNA、RNA含量和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大豆(对辐射敏感)和油菜(抗辐射)7天龄幼苗下胚轴内DNA,RNA含量随之增大,且大豆的DNA含量比油菜高2倍多。咖啡固和Na2一EDTA后处理,均高于对照。放射性3H─TdR标记6渗入法证实,种子辐照后,7日龄幼苗体内仍存在着非按期的DNA合成,且油菜的非按期DNA合成能力强于大豆。咖啡固、Na2─EDTA和二者复合作用的后处理,抑制了DNA的非按期修复合成,加重了辐射损伤,其抑制程度,咖啡因+N82-EDTA>咖啡固>N82─EDTA。  相似文献   

8.
锰,铁,铝对磷的固定作用的比较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锰、铁、铝对磷的固定作用的比较研究初报廖宗文,卢其明(华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基础部)APRELIMINARYCOMPARATIVESTUDYONP-FIXATIONDUETOMn,FeANDAl¥LiaoZ...  相似文献   

9.
用银染技术研究了马立克氏病(MD)鸡淋巴细胞染色体上核仁形成区(NO)的变化.结果发现,MD鸡的银染NOR(Ag-NOR)数目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鸡(P<0.01);MD鸡的Ag-NOR分布也发生变化,MD阴性对照鸡的Ag-NOR仅位于一对微小染色体上.而MD鸡的却分布于多个微小染色体以及1号和4号染色体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10.
人参中齐墩果酸型新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鲜人参根中分离出一种未知皂甙的白色粉末,测得其熔点mp.182℃~183℃,分了量为588,其HTLC的Rf值大于人参皂甙Rh2而小于齐墩果酸,经FAB-Ms,^1H-NMR,^13C-NMR,DEPT-NMR,H^13-C2D-NMR鉴定为齐墩果酸-28-Oβ-D呋喃阿拉伯糖甙,被命名为人参皂甙Ri。  相似文献   

11.
研究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抑菌活性及其初步作用机制,为开发植物源防治红枣黑斑病菌农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的最低抑菌体积分数(MIVF),并研究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离体(菌丝、孢子萌发和生物量抑制作用)和活体的抗菌活性。采用碘化吡啶染色法测定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孢子细胞膜的损坏。结果表明,小茴香挥发油对棉花黄萎病菌的MIVF为0.312mL/L,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生物量、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体积分数依赖关系。由碘化吡啶染色试验结果可知小茴香挥发油能严重破坏红枣黑斑病菌孢子的细胞膜而达到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姜精油的香气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姜精油香气成分,同时对姜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包括总抗氧化活性、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能力等。[结果]香气成分方面,姜精油共鉴定出52个化合物,包括烯类24种,醇类16种,酸类5种,酮类3种,醛类2种,酯类1种,芳香类化合物1种;抗氧化性方面,姜精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较高的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结论]研究可为姜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海南岛昌江县霸王岭种植基地的星油藤种子为材料,测定其水分、蛋白质、油脂及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海南星油藤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藤本油料作物资源,其种子平均含水量为7.49%,蛋白质含量为27.41%,种子出油率为60.04%,属于高蛋白油脂种子;此外,通过气象色谱法共检测出5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共占90.16%,其中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占79.51%。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新疆地产的芫荽籽油,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新疆地产芫荽籽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以芫荽籽油的提取率为指标,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原料粒度、携带剂种类、携带剂用量、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以及分离温度7个因素对芫荽籽油收率的影响,筛选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芫荽籽油的工艺参数,然后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重点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以及分离温度对芫荽籽油收率的影响,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芫荽籽油工艺。[结果]研究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新疆芫荽籽油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以料液比为1∶0.6的乙醇作为携带剂,萃取压力为20 MPa,萃取温度为55℃,萃取时间为60 min,分离温度为30℃,油脂提取率可达14.99%,得到具有怡人芳香气味的芫荽籽油。[结论]研究建立了新疆芫荽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可为新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吾尔药的二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羊油、猪油、牛油、马油4种油脂对大鼠血糖、血脂及血液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13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羊油脂组、猪油脂组、牛油脂组和马油脂组共5组。各油脂组再分为高(2mL/100g体重)、中(1mL/100g体重)、低(0.5mL/100g体重)剂量3个灌胃组,对照组灌胃纯净水(1mL/100g体重)。灌胃56d后,测定各组动物体重、内脏脂肪重量、血糖(GLU)、血脂4项[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3的变化以及脂代谢相关血液因子[血浆胰岛素(INS)、瘦素(LEP)、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种油脂对大鼠的体重、LEP、NO影响不明显(P〉0.05);4种动物油脂的高剂量组以及猪油脂和马油脂的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内脏脂肪的重量(P〈0.05);羊油脂中剂量组、马油脂高剂量和中剂量组的GLU值均极显著升高(P〈0.01);羊油脂高剂量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猪油脂高剂量组HDL—C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牛油脂高剂量组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牛油脂和马油脂的各剂量组TC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仅羊油脂高剂量组TG水平显著升高(P〈0.05);马油脂的高、中剂量组的血浆INS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羊油脂和猪油脂的各剂量组MDA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牛油脂和马油脂的各剂量组SOD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4种油脂对大鼠的体重、血浆LEP、血浆NO没有明显影响;灌服猪油脂对大鼠GLU水平影响不明显;灌服高剂量羊油脂可明显升高大鼠血液HDL-C和TG水平;猪油脂主要表现为升高HDL-C水平;而牛油脂和马油脂各剂量组则可极显著升高血浆总胆固醇。羊油脂和猪油脂均能升高大鼠的MDA水平;牛油脂和马油脂均能升高大鼠的SOD水平,推测牛油脂和马油脂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5种植物芳香油,配合5%O_2+12%CO_2+83%N_2气调熏蒸杂拟谷盗 Tribolium confusum 成虫。结果表明,气调具有增强红桔油松节油及柠檬油的杀虫效果,对柠檬叶油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在低 O_2环境中,低浓度的红桔油和松节油对杂拟谷盗成虫具有较强的熏杀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韭薹的采后保鲜效果。[方法]通过室温货架模拟试验,分析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处理对韭薹采后失重率、花苞开放率、呼吸强度、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处理可显著抑制韭薹储藏期间的失重率、呼吸强度、腐烂指数和花苞开放率的上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肉桂酸脱氢酶(CAD)活性,抑制纤维素和木质素积累,从而延缓韭薹的衰老与品质下降,延长储藏寿命,达到保鲜目的,特别是高分子量壳聚糖保鲜效果尤佳。[结论]高分子量壳聚糖在韭薹采后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选用山楂,胡萝卜,沙棘,穗醋粟,姜5种果蔬作为复合汁的材料,对复合汁Vc的稳定性及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果蔬复合汁在贮藏过程的前期,Vc损失迅速,以后Vc的变化趋于缓慢,在5种果蔬原料中,沙棘汁对Vc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姜汁对Vc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锌对茴香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要要精油组分的影响及茴香植株对锌的吸收累积特性,研 究了不同锌浓度(0、5、10、20、30、40、50 mg/L)营养液对茴香植株生长、锌的吸收累积及精油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院 5 mg/L 锌处理能显著增加茴香植株株高和地上部鲜重,而高浓度锌处理不利于茴香植株株高、植株地下部鲜重、地 上部和地下部干重的累积;锌主要累积在茴香植株的根部,随锌浓度增加,茴香植株地上部锌含量和锌总含量均呈 先增加再降低趋势,并均在30 mg/L 锌处理时达到最大,地下部锌含量呈先急剧增加再缓慢增加趋势,而迁移系数呈 降低趋势;各处理精油中均检出化学成分24 种,且精油主要成分均为反式-茴香脑,反式-茴香脑含量在10 mg/L 锌 处理最高,而其余锌处理的反式-茴香脑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因此,在锌污染土壤上种植茴香来修复土壤,当锌 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茴香植株对锌的吸收累积开始下降,但并未对茴香精油的品质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武艳  李华  张明  徐亚同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36-37,50
选取空心菜和水芹2种水生经济植物,研究其在实验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对虾塘养殖废水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以上2种植物在虾塘养殖废水中均能正常生长;空心菜在4周时间内对虾塘废水中TN、TP、NH4+-N、NO2-N、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65%、68%、93.6%、60.95%、59.3%;水芹对废水中TN、TP、NH4+-N、NO2-N、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6%、54%、58.55%、41.3%。研究结果为利用空心菜和水芹有效净化虾塘废水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