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NaCl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NaCl对钝顶螺旋藻生物量、多糖含量、藻胆蛋白含量、质量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NaCl质量浓度为0.5%时,钝顶螺旋藻产量最大、叶绿素a浓度最高、藻胆蛋白含量最高;当NaCl质量浓度低于0.5%时,钝顶螺旋藻产量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所得藻中叶绿素a含量、藻胆蛋白含量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多;当NaCl质量浓度高于0.5%时,钝顶螺旋藻产量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减小,所得藻中叶绿素a含量、藻胆蛋白含量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减少;NaCl质量浓度为0.6%时,钝顶螺旋藻的多糖含量最高,但质量浓度0.6%与0.5%NaCl的多糖含量差异不大,且NaCl质量浓度对多糖含量的影响趋势也呈先增加后减少。[结论]NaCl胁迫对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和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富硒极大螺旋藻整细胞、藻胆体及藻蓝蛋白的光谱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培养富硒极大螺旋藻的最佳硒处理浓度作了研究。结果表明,40mg/L的硒可促进该藻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富硒极大螺旋藻的整细胞、藻胆体及藻蓝蛋白的光谱特性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硒没有影响到极大螺旋藻光能的吸收与传递。  相似文献   

3.
对培养富硒极大螺旋藻的最佳硒处理浓度作了研究。结果表明,40mg/L的硒可促进该藻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富硒极大螺旋藻的整细胞、藻胆体及藻蓝蛋白的光谱特性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硒没有影响到极大螺旋藻光能的吸收与传递。  相似文献   

4.
pH值对螺旋藻突变株(SP-Dz)生长及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直线型钝顶螺旋藻突变株(SP-Dz)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pH值条件下该螺旋藻的生长特性及藻胆蛋白含量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适合螺旋藻突变株(SP-D)生长的pH值为9.0~10.5;pH值为9.5时胞内藻胆蛋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酰胺对念珠藻106(Nostoc sp.106)在对数期、稳定期和生长末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酰胺对蓝藻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测定叶绿素a、藻胆蛋白含量、SOD含量、ATP含量等生长代谢指标,表明加入浓度为1、2和5 mg/m L的乙酰胺不同程度地延缓了念珠藻Nostoc sp.106的衰亡,浓度5 mg/m L的乙酰胺增加了念珠藻Nostoc sp.106在生长对数期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苄嘧磺隆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不同浓度的苄嘧磺隆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h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苄嘧磺隆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苄嘧磺隆(<1mg/L)具有刺激藻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明显的增加;高浓度的苄嘧磺隆(>5mg/L)抑制藻的生长,藻细胞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药剂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且表现出较好的计量-效应关系,其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h-EC50值为15.7mg/L。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5个不同质量浓度氟苯尼考处理铜绿微囊藻,测定其生长及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氟苯尼考质量浓度低于0.1 mg/L时促进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合成,而对藻胆蛋白含量和多糖分泌无直接影响;质量浓度高于1.0 mg/L时则抑制其叶绿素a合成,而藻胆蛋白和多糖含量均随处理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加。不同质量浓度的氟苯尼考处理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rbcL以及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编码基因psaB和psbD1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rbcL和psaB基因的表达量在试验前3天均有下调,后期随质量浓度明显上调;psbD1基因在1.0 mg/L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表明水中氟苯尼考质量浓度在1.0 mg/L以上有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王友利  杨海波  于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247-12249
[目的]确定硝酸钠浓度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油脂和淀粉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亚心形扁藻作为试验材料,以海洋微藻培养常用的普适性康维方营养液为基础,考察硝酸钠质量浓度为10 mg/L、60 mg/L、110 mg/L、160 mg/L和210 mg/L的培养基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油脂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当硝酸钠浓度为10 mg/L时,有利于油脂、淀粉的合成,但此时扁藻生长慢,生物量低,使得这些生物组分的总产量低;当硝酸钠质量浓度为60 mg/L时,油脂和淀粉含量较高,并且扁藻生长快,油脂、淀粉的总产量高;继续增加硝酸钠浓度时,扁藻生物量和各组分含量基本不变.[结论]从微藻生物能源角度考虑,60 mg/L的硝酸钠质量浓度是培养亚心形扁藻的优化浓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浓度(1、5、10、15、20 mg/L)的邻二氯苯(1,2-DCB)、间二氯苯(1,3-DCB)、对二氯苯(1,4-DCB)对刚毛藻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氯苯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刚毛藻的生理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当二氯苯浓度较低时,刚毛藻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增大,POD酶活性、MDA含量减少,表明低浓度的二氯苯可以促进刚毛藻的生长;当二氯苯浓度较高时,刚毛藻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减小,POD酶活性、MDA含量增大,表明高浓度的二氯苯抑制刚毛藻的生长。刚毛藻对1,2-DCB和1,4-DCB的耐受力相同,可在浓度低于10 mg/L的二氯苯溶液中正常生长。刚毛藻对1,3-DCB的耐受力最强,可在浓度低于15 mg/L的二氯苯溶液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氮质量浓度(0.247、2.47、24.7、123.5、247、370.5、740mg/L)营养盐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生长和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初始氮质量浓度对栅藻生长及藻体C、N、P含量有显著影响。栅藻生长率随着初始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氮浓度为247mg/L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氮浓度的继续增加而下降。因此初始氮浓度247mg/L为栅藻的生长饱和浓度。藻体单位体积N含量(mg/L)随着初始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氮浓度继续增加,各浓度处理间栅藻的N含量差异并不明显。因此,环境中氮浓度持续增加并不会显著增加藻体的N含量。随着氮营养盐浓度的增加,栅藻单位体积P含量(mg/L)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栅藻单位细胞P含量(mg/cell)则随着初始氮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因此,环境中高氮浓度会抑制藻体P含量生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硝基苯(nitrobeneze)对汉氏菱形藻(Nitzschia hantzschia)生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藻细胞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基苯质量浓度的升高,汉氏菱形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处理5 d时藻培养液依次由深黄色逐渐变为浅黄色;2 d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1 d时100 mg/L硝基苯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对照组的89.1%,为最低值,之后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低质量浓度硝基苯对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有促进作用,中、高质量浓度有抑制作用,而50 mg/L处理3 d后叶绿素a含量逐渐恢复;藻细胞的电导率随硝基苯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低质量浓度处理3 d后电导率逐渐恢复,而高质量浓度伤害藻细胞,导致汉氏菱形藻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水杨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光合系统的影响,为将水杨酸应用于除藻剂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人工[培养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和各类试剂及试剂盒等对经不同浓度(0.02、0.04、0.06、0.08、0.10和0.12 g/L)水杨酸处理铜绿微囊藻的各指标进行测定,包括生长抑制率、叶绿素a、藻胆蛋白及总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水杨酸浓度越高,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以0.12 g/L水杨酸的抑制率最高,且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强,48h后抑制率达95.66%.经0.10 g/L水杨酸处理后,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藻胆蛋白及总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维持在初始水平;0.12 g/L水杨酸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促使铜绿微囊藻中的藻蓝蛋白(PC)含量相对降低、别藻蓝蛋白(APC)含量相对上升,但藻红蛋白(PE)含量基本维持在初始水平.[结论]水杨酸通过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等光合色素,阻遏其对光的捕获及吸收,扰乱藻胆蛋白各组分构成,从而致使藻类生长受抑,甚至死亡.即藻类叶绿素a是水杨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一个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自制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2+,研究水环境中重金属Pb2+污染对谷皮菱形藻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研究该藻对铅离子(Pb2+)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谷皮菱形藻对Pb2+的耐受性较强。Pb2+浓度低于5 mg/L,促进其生长;Pb2+浓度为10 mg/L时,对其无明显影响;Pb2+浓度大于50 mg/L时,明显抑制其生长,且藻细胞出现异常现象;96 h EC50值为27.26 mg/L。Pb2+浓度小于10 mg/L时,藻叶绿素a含量均较高,与正常生长情况相似;Pb2+浓度大于50 mg/L时,叶绿素a含量明显降低。Pb2+浓度较低时,藻细胞体形态正常,且运动能力很强,Pb2+浓度大于50 mg/L时,藻细胞体出现畸形,颜色加深,两端由圆形变成方形,且运动能力很弱。  相似文献   

14.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受试物,分别设0(CK)、0.06、0.12、0.18、0.24、0.30、0.36 mg/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处理,考察CTAB对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其致毒机理。结果表明:CTAB对蛋白核小球藻96 h EC50值为0.17 mg/L;藻细胞叶绿素a、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CTAB浓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当CTAB剂量≤0.06 mg/L时,叶绿素a含量略微上升,>0.06 mg/L时,叶绿素a含量急剧下降;CTAB剂量≤0.24 mg/L处理下蛋白质含量增加,CTAB剂量≥0.30 mg/L处理时水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除剂量≤0.06 mg/L处理外,SOD活性随CTAB剂量的增大呈下降趋势;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则随CTAB浓度增加逐渐上升;CTAB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致毒机理为通过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抑制SOD活性,导致MDA含量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固氮鱼腥藻的生长效应以及光合色素的影响,探究其生态毒性。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处理下(0.1mg/L),苄嘧磺隆刺激固氮鱼腥藻的生长,使其干重和细胞数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对光合色素含量影响不显著。高质量浓度苄嘧磺隆(1 mg/L和10 mg/L)显著抑制固氮鱼腥藻的生长,对其生长速率、干重、细胞数及光合色素等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对Cu2+和Zn2+的耐受力、吸附率和吸附量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Cu2+和Zn2+对波吉卵囊藻的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影响显著(P<0.05)。Cu2+和Zn2+含量的升高,对波吉卵囊藻生长的抑制增大,使叶绿素a含量下降;当Cu2+和Zn2+的含量分别小于0.001 mg/L和0.010 mg/L时,对波吉卵囊藻的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u2+和Zn2+对波吉卵囊藻生长的96h-EC50分别为0.229 mg/L和17.390 mg/L。Cu2+含量为1.000mg/L和Zn2+含量为50.000 mg/L的组合,对波吉卵囊藻生长的抑制率为103.881%。Cu2+对波吉卵囊藻的毒性大于Zn2+。波吉卵囊藻对Cu2+和Zn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当藻细胞含量为2.291×108ind/L时,对Zn2+的吸附率为81.444%;含量为2.891×108ind/L时,对Cu2+的吸附率为52.521%;吸附量分别为9.469 mg/g(5.208×10-9mg/ind)和2.914 mg/g(1.603×10-9mg/ind),对波吉卵囊藻不会产生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稀土La3+对Ba2+毒害螺旋藻的生态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以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为试材,采用生理与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外源稀土元素La3+(10mg/ml)对重金属离子Ba2+胁迫(10mg/ml)下螺旋藻生长的影响,比较了施加La3+条件下螺旋藻对Ba2+的抗性效应以及二者拮抗作用随时间的变化。[结果]Ba2+对S1的生长量、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a2+污染的培养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La3+后,与单一重金属毒害相比,La3+可以缓解Ba2+导致的毒害作用,叶绿素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胞内多糖等生理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La3+对Ba2+具有较显著的拮抗效应。[结论]一定浓度的稀土La3+可有效地缓解Ba2+对螺旋藻生长的抑制,促进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胞内多糖、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的上升。  相似文献   

18.
余游  冉奎林  王应军  张涛  高鹏 《现代农业科技》2011,(17):239-241,243
以BG11培养基作为对照,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Nd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d3+浓度为0.1~2.0 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能增加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当Nd3+浓度为1.0 mg/L时,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CAT的活性均达到峰值,MDA含量降至最低;当Nd3+为2.0 mg/L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而Nd3+浓度达5.0~20.0 mg/L时则会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除MDA含量升高外,其余指标均降低。Nd3+浓度达到40.0 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浓度硒盐处理对盐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eO3在0.1~1.0mg/L的范围内,盐藻细胞生长良好,生长速率高于对照;而大于10.0 mg/L的Na2SeO3处理,生长速率低于对照,表明高浓度的硒抑制盐藻的生长。硒对β-胡萝卜素的作用效应表现为,在0.1 mg/L的Na2SeO3处理时色素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低硒浓度没有响应,但当Na2SeO3浓度超过10.0 mg/L时,其活性明显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Na2SeO3浓度0.1~1.0 mg/L的范围内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上升,Na2SeO3浓度超过1.0 mg/L时,酶活性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盐胁迫对钝顶螺旋藻光合作用的损伤作用(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梅  唐运来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8):1625-1627,1770
[目的]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盐胁迫对钝顶螺旋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模拟盐胁迫试验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0,0.1,0.3,0.5,0.8,和1.0mol/LNaCl)处理钝顶螺旋藻。处理24小时后,测定了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结果]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含量,以及光合速率都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在0.5mol/L以上浓度的NaCl胁迫下,盐胁迫的破坏作用更严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含量的下降可能是光合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强烈影响室外培养螺旋藻产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