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回肠、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30日龄断奶仔猪75头,随机分为5个组,即: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3%和0.5%加味二术散的3个中药处理组(Ⅰ、Ⅱ、Ⅲ)以及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硫酸粘杆菌素的阳性对照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在饲养第1,2,3周无菌采集空白对照组、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对照组仔猪回肠、盲肠内容物,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细菌菌群的结构变化。对DGGE图谱中的差异性和共性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对其对应的菌种进行鉴定。【结果】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对照组仔猪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高于空白对照组;盲肠菌群多样性高于回肠。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对照组回肠微生物菌群相似性高,均达到82%以上;中药添加Ⅱ组盲肠微生物菌群相似性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DGGE图谱中特异条带和共性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断奶仔猪回肠、盲肠的肠道细菌主要归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结论】加味二术散能够增加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达到新的平衡,防治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肉豆蔻和罗勒复方精油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该复方精油作为 饲料添加剂在肉鸡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用 1 日龄雌性江村黄鸡 3 942 只,随机分为 3 个处理组(复 方精油低剂量组、复方精油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验期为 60 d,在肉鸡 60 日龄时称重,统计存活个体数、 死淘数以及饲料消耗等生产数据,计算肉鸡的合格品出栏率、增重和料肉比;各组随机抽取 5 只鸡,断颈处死, 分别取空肠和盲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核酸,进行 16S rDNA V3 ~V4 可变区高通量测序,分析肉鸡空肠和盲肠的肠 道菌群。【结果】肉豆蔻和罗勒复方精油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料肉比均为 2.40,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 2.71 (P<0.01),饲料转化率均提高 11.4%。空肠菌群分析结果表明,门水平上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其次是放线菌 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为乳酸菌属;复方精油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空肠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 照组(P<0.05),复方精油低剂量组空肠假单胞菌属、双歧杆菌属、韦荣氏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空白 对照组(P<0.05)。盲肠菌群分析结果表明,门水平上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复方精油高、低剂量 组的 Clostridia_vadinBB60_group 属和另枝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复方精油高剂量组 Clostridia_UCG-014 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复方精油高剂量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 于空白对照组和复方精油低剂量组(P<0.05),复方精油低剂量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 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饲喂肉豆蔻和罗勒复方精油能够促进黄羽肉鸡空肠和盲肠 的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增殖,维持菌群平衡,利于肠道健康,明显提高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研究柴胡皂苷对氨气暴露下雏鸡盲肠微生物群落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480只AA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CON组)、正常药物添加组(CSP组)、氨气组(NH组)和氨气药物添加组(NSP组)分别在正常或氨气浓度100 mg/m3的环境下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或按照80 mg/kg添加柴胡皂苷的基础日粮,试验共计7 d。【结果】(1)环境高浓度氨气显著影响肠道菌群β多样性,并在门、科及属水平上造成差异。柴胡皂苷的干预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2)高浓度氨气暴露导致雏鸡异常兴奋、焦躁不安,脑部海马区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激增,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柴胡皂苷的干预对高浓度氨气引起的去甲肾上腺素激增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结论】环境高浓度氨气通过破坏雏鸡肠道菌群的平衡及影响脑部神经递质的分泌损害雏鸡的健康,柴胡皂苷的干预通过发挥其镇静和菌群调节作用抵抗氨气应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探究在犬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对犬盲肠菌群数量、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一岁龄比格犬,体质量10 kg左右,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基础日粮、以生药计1%的黄芪多糖)和高剂量组(基础日粮、以生药计2%的黄芪多糖).第14天,犬处死后取盲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数量、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分析.【结果】通过样本内多样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发现,添加黄芪多糖可影响犬盲肠菌群的多样性,增加菌群数量.且黄芪多糖组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数量增加,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数量减少.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与芽孢杆菌纲(Bacilli)数量增加,梭杆菌纲(Fusobacteriia)与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数量减少.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与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数量增加,梭杆菌科(Fusobacteriaceae)数量减少.普氏菌属(Prevotella)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数量增加,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数量减少.【结论】在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可使犬盲肠菌群数量增加,多样性上升,增加有益菌群所占比例,降低条件致病菌比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抗菌药物盐酸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对织锦巴非蛤肠道菌群的影响,为织锦巴非蛤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10.0 mg/L盐酸多西环素和10.0 mg/L恩诺沙星浸泡织锦巴非蛤1 d后,采用PacBio高通量全长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其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理组织锦巴非蛤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与对照组(CK)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分类水平,织锦巴非蛤肠道微生物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同时弯曲杆菌门(Campylobacter)在2种抗菌药物处理组均显著降低(P<0.05,下同);在属分类水平,CK的主要优势菌属为Malaciobacter、粉色海生菌属(Roseimarinus)、Poseidonibacter和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盐酸多西环素处理组的主要优势菌属为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Rubritalea和科尔韦尔氏菌属(Colwellia),恩诺沙星处理组的主要优势菌属为极地杆菌属(Polari...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卷心菜浆液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卷心菜浆液作为天然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健康、体质量相近的1日龄肉仔鸡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鸡分别饲喂添加15和20 g/kg卷心菜浆液的基础日粮,试验期42 d。于试验42 d屠宰,采集各组鸡肠道和盲肠内容物,分析卷心菜浆液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结束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肉仔鸡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和回肠平滑肌厚度显著提高(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肉仔鸡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升高,试验Ⅱ组肉仔鸡α多样性指数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变形菌门菌群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Ⅱ组放线菌门和软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粪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柔嫩梭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拟杆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05和Anaerofilum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柔嫩梭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Ruminiclostridium_9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⑤多样品比较分析表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结论】饲粮中添加20 g/kg卷心菜浆液能够显著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促进其肠道的发育,改变盲肠的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面包酵母硒和酪酸梭菌制剂对肉鸡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20羽8日龄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硒组饲喂含有0.25 mg·kg-1面包酵母硒的基础日粮,酪酸菌组饲喂含有0.1%的酪酸梭菌制剂的基础日粮,富硒酪酸菌组饲喂含有0.1%酪酸梭菌制剂和0.25 mg·kg-1面包酵母硒的基础日粮。肉鸡饲喂35 d后,检测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富硒酪酸菌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酵母硒组(P0.05);富硒酪酸菌组的料重比对照组下降了4.46%(P0.05);酵母硒组、富硒酪酸菌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59%和13.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22.35%,25.63%(P0.05);富硒酪酸菌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酪酸梭菌能显著促进空肠和盲肠中的双歧杆菌数量(P0.01),降低盲肠中的肠球菌数量和大肠杆菌数量(P0.01)。结果表明,面包酵母硒和酪酸梭菌制剂联合使用,既可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又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所以富硒酪酸菌组肉鸡比各自单独应用组的生产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饲用金霉素对獭兔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獭兔盲肠菌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因子;qPCR技术对TLR2、TLR4mRNA进行定量检测。试验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金霉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金霉素50mg/kg。结果表明:1)PCR-DGGE图谱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金霉素组盲肠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等没有显著变化(P0.05);2)qPCR检测金霉素组普雷沃氏菌属数量是10.48(logcopy/g),对照组是10.10(logcopy/g),差异显著(P0.05);3)金霉素组獭兔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4、TNF-α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脾脏和肝脏指数均降低;4)回肠的TLR2、TLR4mRNA相对表达量和肝脏的TL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饲料中添加50mg/kg金霉素,对獭兔盲肠菌群结构和免疫功能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持续偏热环境对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环境温度是影响家禽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家禽肠道正常菌群也会受到影响,研究持续偏热环境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为肉鸡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22 d爱拔益加(AA)肉鸡144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21、26和31℃),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在21℃、相对湿度60%的环境下适应7 d。29 d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至试验结束,共14 d。于试验第7、14天末,每处理随机选取6只(公母各3只;每重复选1只),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将同一处理组的6个样品混合均匀,迅速放入无菌的离心管中,液氮速冻,-8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16S rDNA的PCR-DGGE分子技术,结合共性和特异性条带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持续偏热处理7、14 d时,对盲肠内容物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26、31℃组肉仔鸡盲肠DGGE条带数(菌群丰富程度)均低于21℃组,且31℃组低于26℃组;31℃组肉仔鸡盲肠DGGE条带数,在试验14 d明显低于试验7 d;(2)不同组之间聚类图和多样性指数分析可知,26、31℃组对肉鸡盲肠菌群的影响较大,且31℃组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在试验14 d明显低于试验7 d;(3)DGGE图谱条带序列分析表明,适温和偏热环境下肉鸡盲肠内的共性菌群是Alistipes timonensisBarnesiella viscericola,21℃组肉鸡盲肠中特异性菌群是Ruminococus faecis,26、31℃组肉鸡盲肠中特异性菌群是Lutispora thermophila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31℃组肉鸡盲肠中特异性菌群是Gemmiger formicilis。【结论】持续偏热处理(26和31℃)与21℃组相比,影响肉鸡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且不同偏热程度、偏热处理时间对肉鸡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饲喂高蛋白饲粮对雏鹅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饲喂不同蛋白质质量分数的饲粮对雏鹅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和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雁鹅72只,随机分成3组:A、B和C组分别饲喂质量分数为16%、20%和24%的粗蛋白。在第14天每组取6只雁鹅盲肠内容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计数;另每组取3只雁鹅盲肠内容物,根据细菌16S rDNA的保守性设计引物,采用IlluminaHiSeq测序平台对细菌16S rDNA的V4区基因进行测序,根据序列进行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A、B和C组共获得1 066 175条高质量的细菌16S rDNA序列,3组共有操作分类单元(OTU)数目为1 013个,主成分1(PC1)对检测到的总微生物的贡献率为46.64%,主成分2(PC2)的贡献率为16.46%。门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等;科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疣微菌科Ruminococcacea和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属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和乳酸菌属Lactococcus。与A组相比,C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C组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数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饲喂高蛋白饲粮使雏鹅盲肠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发生变化,使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减少,使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miR-146a作为抑炎因子,仍然不清楚其是否参与宿主与微生物间的互作,进而影响肠道稳态,因此本文旨在研究miR-146a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以肠道miR-146a特异性敲除小鼠(CKO鼠)及对照小鼠(Flox鼠)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检测2组空肠段的微生物菌群分布。【结果】测序共获得1 134个用于物种分类的OTUs,包括37门、80纲、161目、198科、261属、117种的细菌;Flox组和CKO组小鼠的空肠微生物中共有46个相同的OTUs;各组肠道微生物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是优势菌门;2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整体相似,但CKO组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a的平均相对丰度高于Flox组(P=0.067),毛螺菌目Lachnospirales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lox组(P<0.05),其他层级组成无显著差异。【结论】miR-146a敲除可改变宿主肠道梭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套种大豆对猕猴桃林下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分析猕猴挑林下种植大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未种植大豆的猕猴桃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为研究猕猴桃种植土壤微生态改良和绿色种植以及提高偏远山区土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猕猴桃林下不同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群落丰度,分析猕猴桃林下土壤样品与套种大豆的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群落丰度与结构组成的差异性,探究猕猴桃林下套种大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采集种植大豆和未种植大豆的猕猴桃林下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DNA 提取和 PCR 扩增,再基于 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纯化和定量,建库测序,数据分析,了解不同样本土壤微生物群落分类结构、丰富度和多样性,确定优势菌群。【结果】通过Tags 丰度和 OTU 的质控与统计的结果显示,种植大豆的土壤(EK)扩增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未种植大豆土壤(CK);多样性分析显示,EK 和 CK 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差异明显;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EK 和 CK 在科、属、种水平上占据的比例平均值分别为 27.06% 和 28.11%、32.66% 和 29.33%、0.46% 和 0.37%,EK 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属、种水平上均高于 CK;6 个土壤样品共得到 651 883 条有效序列,经聚类后 EK 与 CK 分别获得 4 740 个和 4 551 个 OTU;LEfSe 分析结果显示,CK 有 19 个优势菌群,而 EK 有 41 个优势菌群,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 EK 的优势门,根瘤菌科剑菌属(Ensifer)的剑菌(Ensifer adhaerens)为 EK 的优势菌。【结论】猕猴桃套种大豆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土壤优势菌群数和有益菌群。综上,猕猴桃林下套种大豆对改善土壤的有效成分和提高土壤肥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细菌的16S rRNA 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肠球菌属( Enterococcus) 的引物并对肉鸡肠道的这4类细菌菌属进行定量测定,检测免疫应激对肉鸡不同肠段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将180只AA肉公鸡随机分4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有9只。试验分为NV、CV、LPS和CYP 处理组。免疫应激组分别于18、19、20、32、33和34 d肌肉注射相应剂量的LPS和CYP,NV组和CV组于同日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21、28、35和42 d,每处理组各取6只鸡,无菌操作,宰杀后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将待测样品中提取的DNA分别进行4类菌属进行Real-time PCR反应。【结果】与NV相比,4类细菌的基因拷贝数发生显著变化。集中在回肠和盲肠,肠杆菌属:5.03—7.88 copies/mg;乳酸杆菌属:5.48—10.34 copies/mg;双歧杆菌属:4.11—7.98 copies/mg;肠球菌属:5.61—8.79 copies/mg。双歧杆菌属含量为4种菌属中细菌含量最低,乳酸杆菌含量高,盲肠含菌最多,十二指肠含量最少,后期各菌群趋于稳定。【结论】免疫应激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数量在无免疫情况下的含量相对高,LPS和CYP对肉鸡后期的肠道菌群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将60只健康罗曼粉鸡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30只,模型组灌服1×104个孢子化卵囊进行人工复制鸡球虫病模型,正常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感染5 d,剖杀试验鸡,无菌采集鸡盲肠内容物,并通过Illumina PE250型高通量测序仪对肉鸡盲肠内菌群进行16S rDNA基因V3~V4可变区检测,对肠道菌群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差异菌门与菌属进行综合性分析与评价,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鸡盲肠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鸡肠道菌群的OTUs数、Chao1指数极显著降低,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门水平上,模型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拟杆菌门和柔膜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属水平上,正常组的优势菌属为拟杆菌属、瘤胃菌属–UCG014、副拟杆菌属,而模型组瘤胃球菌属–uncultured、球藻菌属、埃希菌–志贺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可见,艾美耳球虫破坏了盲肠菌群的完整性,促进潜在致病菌的建立和生长,尤其使埃希菌–志贺菌属大量繁殖,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5.
选取80只3月龄康乐黄鸡,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CON组)和应激组(STR组)饲喂基础饲粮,酵母硒组(SY组)和酵母硒+应激组(SY_STR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mg/kg酵母硒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试验第21天时,给STR组和SY_STR组肉鸡腹腔注射15 mg/kg敌草快,CON组和SY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每个重复选取1只鸡,采集盲肠内容物样品,用于肠道菌群分析,研究酵母硒对氧化应激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菌群结构及物种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盲肠菌群α多样性指数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与CON组和SY_STR组相比,STR组盲肠菌群结构分布相对零散,物种相似度较低;与CON组相比,STR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之比(F/B)、肠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升高,毛螺旋菌属和嗜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与STR组相比,SY_STR组和SY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P<0.05)升高,F/B、厚壁菌门、Mon...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了34日龄的崇仁麻鸡为研究对象,以蓝藻粉替代基础日粮中不同比例(分别替代0(CB组)、10%(CL组)、20%(CM组)、50%(CH组))的豆粕饲喂35 d后,无菌操作每组取10只鸡的盲肠内容物,充分混匀后,采用MiSeq测序技术对盲肠内容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崇仁麻鸡肠道中微生物在门水平上主要以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在属水平上,拟杆菌属丰度最大,其次是互养菌属、乳杆菌属。CL组中厚壁菌门细菌数量有所增加,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细菌比例下降,肠道内乳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加,脱硫弧菌等有害微生物数量降低,而CM组和CH组中脱硫弧菌等有害细菌数量却大幅度增加,且CH组中还出现了其特有的Akkermansia属细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蓝藻粉会改变崇仁麻鸡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适量(≤10%)的添加对盲肠菌群结构有所改善,可提高厚壁菌门细菌数量,降低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细菌比例,增加肠道内乳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数量,降低脱硫弧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中高剂量的蓝藻粉则导致了某些机会致病菌的出现,增加了肠道菌群相关疾病的诱发机会。  相似文献   

17.
研究川秋葵微粉体外降血脂的能力及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小鼠肠道菌群试验中,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灌胃6周,即对照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0 mL/(kg·d)]、川秋葵微粉低剂量组[450 mg/(kg·d)]、川秋葵微粉中剂量组[900 mg/(kg·d)]、川秋葵微粉高剂量组[1 800 mg/(kg·d)]),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变化。体外降血脂试验中,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川秋葵微粉对体外胆固醇、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的吸附能力。结果显示,川秋葵微粉各剂量组的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的相似度较高,中剂量组的盲肠内容物菌群的OTUs数量最高,说明中剂量组小鼠盲肠菌群的特异性高;低剂量组的结肠内容物菌群的OTUs数量最高,说明低剂量组小鼠结肠菌群的特异性高;此外,秋葵微粉能提高小鼠肠道中的益生菌比例,降低有害菌比例。通过体外胆固醇吸附试验以及体外胆酸盐吸附试验,初步证实秋葵微粉具有良好的吸附胆固醇、牛磺胆酸钠以及甘氨胆酸钠的能力,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吸附量逐渐上升;秋葵微粉对牛磺胆酸钠的吸附量较甘氨胆酸钠的吸附量多,即秋葵微粉与牛磺胆酸钠的结合能力更强。结果表明,川秋葵微粉具有体外降血脂的能力,且对小鼠肠道内环境健康具有改善调节作用,低剂量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日粮中添加绿茶粉对白羽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饲料中添加绿茶粉对白羽肉鸡回肠和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495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3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I为基础日粮+1%绿茶粉、组Ⅱ为基础日粮+2%绿茶粉、组Ⅲ为基础日粮+4%绿茶粉、组Ⅳ为基础日粮+6%绿茶粉。饲养至42日龄,每个重复随机取2只,收集肠内容物,细菌选择性培养检测肠道各菌群数量。结果表明,鸡回肠和盲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与饲料中绿茶粉添加量呈正相关,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与饲料中绿茶粉添加量呈负相关,且添加绿茶粉组显著低于对照(p0.05)。组I、组Ⅱ和组Ⅲ白羽鸡回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而盲肠中白羽肉鸡只有组Ⅱ和组Ⅲ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饲喂绿茶粉可有效促进鸡回肠和盲肠中有益菌生长并降低有害菌数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三棵针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4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分别饲喂含100 mg/kg土霉素和500 mg/kg三颗针提取物的饲粮,研究三颗针提取物对仔猪生长、肠道pH、肠道菌群和肠道挥发性脂肪酸的作用效果。【结果】与添加土霉素相比,三颗针提取物能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P<0.05)、降低仔猪料重比(P<0.05)和腹泻率(P<0.05),显著增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乳酸杆菌数量(P<0.05),降低空肠、回肠、盲肠中的大肠杆菌和回肠中的总需氧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仔猪空肠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结肠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P<0.05),具有降低仔猪不同肠段pH的趋势(P>0.05)。【结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三颗针提取物,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添加土霉素的促生长效果,能够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生长并提高仔猪肠道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改善仔猪肠道内环境。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及其培养液对肉鸡盲肠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给肉鸡饲喂乳酸菌及其培养液,检测其对肉鸡肠道菌群影响。300只AA肉鸡随机分5组,基础日粮(对照)、基础日粮 1%乳酸菌菌粉、基础日粮 1%乳酸菌菌液、基础日粮 1%乳酸菌残液、基础日粮 1%乳酸菌灭活菌液。结果表明,在14、28、35、42日龄时日粮中添加乳酸菌菌粉和乳酸菌菌液能显著抑制盲肠中大肠埃希菌的增殖,增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培养残液和灭活菌液总体上对盲肠菌群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