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60只ICR小鼠随机等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寿眉组、白牡丹组、白毫银针组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组。通过烟熏法建立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COPD)模型,3个等级的白茶水提物和EGCG通过灌胃给予药物,5周后处死,收集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组织和肝组织,测定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各样品的生化指标,研究白茶对小鼠COPD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1)模型组肺组织出现大量炎性浸润与杯状细胞化生等病理损伤,白茶提取物和EGCG处理均能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性损伤,白毫银针效果最佳;(2)模型组出现明显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白茶提取物和EGCG处理均能显著降低MDA、IL-6与TNF-α水平并上调SOD活性;(3)模型组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升高,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NO水平降低,白茶提取物和EGCG组均能改善NO失调,降低MPO活性;(4)白茶提取物和EGCG均能上调COPD小鼠单磷酸腺苷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的下降;上述处理过程中均未见白茶提取物和EGCG对小鼠的肝毒性。综上,白茶提取物能够通过抗氧化、抗炎和调节NO失常来明显改善香烟烟雾诱导的小鼠COPD。  相似文献   

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两种典型白茶及同一品种鲜叶制成的绿茶、红茶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白茶与绿茶、红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白茶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中含量分别达到70.74%和60.13%,明显高于绿茶(27.56%)和红茶(45.30%);白茶的酯类含量高于绿茶和红茶,醛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等含量低于绿茶和红茶,酸类、杂氧化合物等在白茶中未检出。β-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苯甲醇等是白茶香气的主要成分,分别占白毫银针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70%、23.47%、5.87%、7.06%、2.02%,分别占白牡丹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40%、11.94%、10.72%、6.80%、2.71%。  相似文献   

3.
慢性炎症是导致衰退性疾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生与发展的关键病理因素。本研究以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作为模型,测定其细胞相对活力、吞噬活性、NO分泌量、iNOS与IL-6基因的相对表达,考察白茶提取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 dl滋g/mL白茶提取物能有效提高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抑制NO分泌(P0.05),且陈年白茶效果优于新白茶;白茶提取物能降低iNOS与IL-6 m RNA基因表达水平,并且呈剂量依赖型,效果与阳性药物组(吲哚美辛)效果相当。本研究揭示白茶提取物对炎症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后续的炎症评价体系的建立和白茶功效研究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4.
白牡丹与白毫银针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郭雯飞  孟小环  罗永此  林健 《茶叶》2007,33(2):78-81
白茶是中国特有的茶叶品种,文中对白茶的两个主要品种:白牡丹和白毫银针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1种香气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己醛、(E)-2-己烯醛、苯甲醛、1-戊烯-3-醇、(Z)-3-己烯醇、香叶醇、苯乙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这两种白茶的香气组成总体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的香气组成也略有差异。白茶在存放过程中,精油含量呈降低趋势,但香气组成上仍具有明显的白茶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不同原料来源白茶的体外抗氧化和体内抗衰老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制备白毫银针(Baihaoyinzhen, YZ)、白牡丹(Baimudan, MD)和寿眉(Shoumei, SM)的提取物,检测其主要功效成分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诱导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探究其体内抗衰老作用。结果显示,YZ提取物的主要功效成分含量均高于MD和SM提取物,SM提取物的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高于MD提取物。在体外,相同浓度下YZ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强,MD和SM提取物差异不明显。在体内,YZ提取物在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SM提取物在提高血清抗氧化酶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5),但未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3种白茶提取物上调了小鼠肝脏抗氧化酶与抗衰老基因的表达,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有效地改善了机体氧化应激状态,且对小鼠均未表现出肝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体内外抗流感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 GC)、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 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 PA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PA)共7种茶多酚类物质在MDCK细胞中的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结果表明,EGCG和ECG具有显著的抑制病毒作用,对感染H5N1、H1N1和H9N2 3种亚型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50%保护率浓度(EC50)分别在0.04~0.11 mmol/L和0.05~0.07 mmol/L范围,其保护效果均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EC50:0.41~0.53 mmol/L)。7种茶多酚类物质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EGCG和ECG对H5N1、H1N1和H9N2 3种亚型流感病毒NA活性抑制浓度(IC50)分别在0.03~0.14 mmol/L和0.34~0.69 mmol/L范围。茶多酚对NA的抑制活性大小与其细胞中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基本一致,表明对NA的抑制可能是其抗流感病毒机制。本文还研究了茶多酚含量为85%的苦茶(C. assamica var. Kucha)提取物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肺炎抑制效果,结果显示,1 000 mg/(kg·d)苦茶提取物对感染H9N2亚型流感病毒BALB/c鼠肺炎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肺指数抑制率达37%。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白背天葵多酚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及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为白背天葵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夹带剂浓度为单因素,以多酚提取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分析提取物对DPPH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体内抗氧化活性试验以D-半乳糖致衰小鼠为模型,白背天葵多酚提取物150、300、600 mg/kg连续灌胃30 d,测定其血清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白背天葵多酚的超临界CO2最优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时间2 h、萃取温度40 ℃、CO2流量20 L/h,多酚提取得率为5.32%。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多酚对DPPH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随其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与空白组比较,衰老模型组血清及肝组织中的SOD、GSH-Px、CAT活性显著性降低,MDA含量显著性升高,白背天葵多酚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组血清及肝组织中的SOD、GSH-Px、CAT活性,并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3(G-Rb3)联合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0μmol/LH_2O_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 100μmol/LH_2O_2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NO含量及SOD、GSH-Px活力,升高TNF-α含量。G-Rb3联合二甲双胍能明显抑制过氧化氢损伤引起的细胞活性降低,提高NO含量及SOD、GSH-Px活力,降低TNF-α含量,表明对100μmol/L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G-Rb3可明显增强二甲双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抗氧化损伤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刘振云  左高隆  林勇 《茶叶通讯》2021,48(3):529-535
为探究EGCG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肥胖组、EGCG低剂量及高剂量干预组,每组8只.通过分析大鼠的体重、血清指标、脏器指数及脂肪组织病理切片评估肥胖大鼠脂质聚集与炎症状况及EGCG的干预作用.通过分析肠道病理切片、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值(V/C值)以及血清中脂多糖(LPS)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AO)活力评估肠道的通透性和完整性;通过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力及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JIL)数量评估肠道的炎症状况.实验结果表明,EGCG能有效降低肥胖大鼠体重,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质代谢紊乱,并降低大鼠体脂率和脂肪细胞大小,改善脂肪聚集及炎症现象.同时,EGCG可降低血清LPS、DAO、TNF-α水平和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空肠绒毛的稀疏与断裂,增加空肠绒毛V/C值,抑制空肠绒毛中的炎细胞浸润,缓解结肠水肿现象,减少肠道通透性及炎症状况.表明EGCG能有效修复肥胖大鼠的肠黏膜屏障损伤,调节"肠-脂肪"信号轴,这可能也是其改善肥胖大鼠脂肪聚集及相关炎症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茶黄素(Theaflavin,TF)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损伤组(0.2 mmol·L-1 H2O2处理)和TF预处理组(2.0、5.0、10.0 μmol·L-1 TF和0.2 mmol·L-1 H2O2处理)。损伤组和TF组均以H2O2处理24 h,其中TF组先以不同浓度TF预处理2 h,对照组均以定量溶剂处理。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DCFH-DA探针测定活性氧(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蛋白表达水平,相应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LDH释放量增加,NO水平降低,胞内ROS水平升高,MDA增加,抗氧化酶活力降低,细胞凋亡升高;TF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细胞活力,降低LDH水平,维持NO水平,降低胞内ROS水平及MDA的产生,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并抑制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显示,TF能够激活Nrf2/HO-1通路,且Nrf2抑制剂会显著降低TF的内皮细胞保护效应。可见,TF能够有效抑制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以肝实质细胞发生脂肪堆积和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并伴随机体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获得性代谢疾病。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以低、中、高剂量(10、50、100 mg·kg-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分别灌胃模型大鼠,探讨茶叶中EGCG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调脂保肝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EGCG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改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此外,肝脏病理切片显示,EGCG能减少肝细胞中脂滴的形成,同时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显示,EGCG能调理肝脏的脂质代谢。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表明,EGCG能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和脂肪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茶氨酸两种茶叶主要活性成分单独和协同清除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自由基的效果,并通过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两种化合物对氧化损伤细胞的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和茶氨酸对ABTS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有协同增效作用,对DPPH自由基无协同作用;在细胞水平,EGCG和茶氨酸可协同降低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即两者共同作用可协同降低细胞所受的氧化损伤,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KM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酵母膏(7.5 g·kg-1)和氧嗪酸钾(250 mg·kg-1)联合给药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维生素C(Vc)联用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n=6):空白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阳性药组)、EGCG组、EGCG联合Vc组和Vc组,连续给药7 d后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EGCG联合Vc组小鼠的血尿酸值(UA),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01);EGCG与Vc联用明显抑制了肝脏中腺苷脱氨酶(ADA)和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活性(P<0.05或P<0.01),并显著下调了肾脏中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mRNA的表达(P<0.001);肾脏切片显示EGCG和Vc联用显著改善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肾脏损伤。此外,EGCG与Vc联用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作用效果优于EGCG。  相似文献   

14.
探讨六堡茶对高血脂症模型大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以低剂量50 mg·kg-1·d-1、中剂量100 mg·kg-1·d-1和高剂量200 mg·kg-1·d-1六堡茶水提物对高脂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性治疗4周后,收集大鼠粪便;将六堡茶醇提物与高脂模型空白组大鼠粪便进行体外发酵培养,最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粪便和发酵液短链脂肪酸含量。体内试验结果表明,六堡茶水提物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肠道的乙酸含量,显著增加高脂大鼠肠道的丙酸和丁酸的含量;与绿茶水提物相比,六堡茶对高脂大鼠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更强。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六堡茶醇提物对乙酸的抑制率为16.92%,对丙酸和丁酸的促进率分别为24.81%和23.03%;4种茶叶中,六堡茶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最大,普洱熟茶次之,六堡原料毛茶和绿茶的影响最小;六堡茶醇提物不同极性段组分均能抑制乙酸分泌、促进丙酸和丁酸的分泌,其中,六堡茶醇提物通过60%的乙醇洗脱组分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孙达  张星海  夏兵 《茶叶通讯》2021,48(1):124-130
以传统白茶中的白牡丹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不同冲泡要素对茶汤主要滋味成分浸出率的影响,优化并建立了白茶茶汤感官评价与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和茶叶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白茶茶汤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浸出率随着茶叶用量、冲泡温度、冲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各冲泡要素对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而对咖啡碱浸出率的影响不显著,茶叶用量对游离氨基酸浸出率影响最大,温度对茶多酚浸出率影响最大。以茶汤感官品质为评价,优化冲泡白牡丹的最优条件为茶叶用量3.05 g(茶水比约1∶50)、冲泡温度100℃、冲泡时间5.03 min,该条件下冲泡的白茶感官评分为92.40分,其茶汤香气清纯、滋味醇爽、汤色橙黄,回归方程模型验证值与预测值接近,拟合度好。  相似文献   

16.
观察普洱茶水提物对硝苯地平降压效果的影响。采用雄性SHR大鼠50只,按照平均尾动脉压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硝苯地平3.1βmg·kg-1组(1/2临床剂量)(N.L组)、硝苯地平6.2βmg·kg-1组(临床剂量)(N.H组)、硝苯地平3.1βmg·kg-1+普洱茶水提物0.5βg·kg-1组(N.L+D.L组)、硝苯地平3.1βmg/kg+普洱茶水提物1.0βg·kg-1组(N.L+D.H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分组次日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2次,上午给予硝苯地平,下午给予普洱茶水提物,灌胃间隔3~4βh,每周对各组动物血压进行检测,持续4周。结果表明,大鼠给药4周后,硝苯地平6.2βmg·kg-1组大鼠尾动脉平均血压为(139±6)βmmHg(1βmmHg=0.133βkPa),与M组的(157±13)βmmHg比较显著降低(P<0.05);N.L+D.H组大鼠尾动脉平均血压为(136±11)βmmHg,与M组的(157±13)βmmHg比较显著降低(P<0.05),与硝苯地平6.2βmg·kg-1组的(139±6)βmmHg相比,降压效果相当(P>0.05)。研究表明,普洱茶水提物配合硝苯地平使用,可增强硝苯地平对SHR大鼠的降压功效,其降压效果与临床剂量硝苯地平单独使用相当,且对心脏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发高血压大鼠(SHR)进行普洱茶提取物降压功效的研究。给予普洱茶提取物0.25、0.5、1.0、2.0g/kg灌胃4周,观察动物的血压、心率、体重变化。结果显示,以普洱茶提取物1.0g/kg和2.0g/kg灌胃4周,对动物的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降低作用,与模型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普洱茶提取物0.25g/kg和0.5g/kg组动物血压较模型组没有显著性改变。普洱茶提取物2.0g/kg可提高动物的心率,有抑制其体重增长的趋势;其他剂量组动物的心率及体重增长均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普洱茶提取物对自发高血压大鼠具有降压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茯砖茶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抗炎作用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6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 mg·kg-1 EGCG对照组、高剂量茯砖茶(300 mg·kg-1)对照组、DSS模型组、DSS+10 mg·kg-1 EGCG处理组、DSS+低剂量茯砖茶(100 mg·kg-1)处理组、DSS+中剂量茯砖茶(150 mg·kg-1)处理组、DSS+高剂量茯砖茶(300 mg·kg-1)处理组,对照组n=5,处理组n=9。DSS造模1周后,灌喂处理4周,试验5周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估小鼠结肠炎疾病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检测小鼠血清中IL-6、IL-8、IL-1β、TNF-α、IFN-γ等炎性因子水平及小鼠结肠组织中JAK2STAT3基因表达水平,利用PCR-DGGE、克隆测序等技术分析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与DSS模型组相比,灌喂EGCG和不同剂量茯砖茶后,小鼠生存质量、结肠组织形态明显改善,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中IL-6、IL-8、IL-1β、TNF-α、IFN-γ水平(P<0.05);显著降低JAK2STAT3基因表达(P<0.05),抑制了JAK2/STAT3炎性信号通路;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丰富度提高,不同处理组优势菌群发生变化。综上所述,茯砖茶可通过抑制JAK2/STAT3炎性信号通路以及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来改善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