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生殖方式下西花蓟马的繁殖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西花蓟马不同雌雄比例及配对时间对种群的影响,研究了西花蓟马在不同雌雄比例的两性生殖、孤雌生殖以及雌雄不同配对时间等处理下,西花蓟马的生殖力及子代的性比。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可进行两性生殖和产雄孤雌生殖。不同处理下雌成虫的寿命、产卵量和性比有显著差异,两性生殖中雌雄比1∶1处理下的雌成虫寿命最长,产卵量最大,两性生殖中雌雄比4∶1及孤雌生殖二种处理下,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较低。西花蓟马雌雄不同配对时间的处理表明,雌虫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孤雌生殖后,再放入雄虫,雌虫仍能与雄虫交配进行两性生殖,雄虫可以进行多次交配。  相似文献   

2.
山楂叶螨的交配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培养皿保湿培养接螨叶片、使用解剖镜观察记录山楂叶螨的交配行为过程,比对不同交配次数对雌成螨行为及其交配时间的影响,进而掌握其繁殖规律,探索其交配机制并丰富其行为学理论。结果显示,雄螨帮助雌螨蜕皮,蜕皮完成后马上进行交配,以第1次交配时间最长,后续交配时间明显缩短,且随交配次数增多,山楂叶螨的产卵量、孵化率均有所增加,但其寿命明显减短。山楂叶螨24 h内可进行多次交配,其中雄螨占主导地位,积极寻找繁育后代的机会,雌螨受精囊有最高承载力,第3次交配后多为无效交配。孤雌生殖后代全为雄螨,交配次数影响后代性比。  相似文献   

3.
楚雄腮扁叶蜂是云南省除松毛虫以外新近发生的重大食叶害虫。采用林内调查并辅以实验室观测和分析,对该害虫羽化和繁殖从行为生态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内自然条件下羽化成虫的雌雄比约为3∶1,且雄成虫先于雌成虫达到羽化高峰。楚雄腮扁叶蜂成虫可进行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羽化后即可进行交配,交配时间可持续5~30 min,平均17.75±3.32 min。随着交配时间延长,产卵量显著增加(Y=2.88X+4.15,R2=0.80)。将雌雄比按照1∶1、1∶2、1∶3、1∶4配对,其雌成虫产卵量、孵化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按雌雄比2∶1、3∶1、4∶1配对,其雌成虫产卵量、孵化量与雌虫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雌雄配比下的孵化率彼此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卵孵化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分别在9月上旬、9月下旬和10月中下旬,孵化率分别达到43%、74%和92%。  相似文献   

4.
梁海申  张倩  王爽  陆宴辉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1):2056-2061
【目的】研究黄地老虎幼虫取食棉花根茎部,对植株上部叶片上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和敦煌叶螨Tetranychus dunhuangensis种群适合度的影响。【方法】以中棉所49为供试棉花品种,在室内比较分析健康棉花植株和被黄地老虎幼虫取食为害棉株上3种优势棉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差异。【结果】黄地老虎幼虫取食棉花根茎部显著延长截形叶螨若螨发育历期,但对幼螨存活率、若螨存活率、幼螨发育历期、产卵前期、单雌有效产卵量和雌成螨寿命无明显影响。黄地老虎幼虫取食棉花植株显著降低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单雌有效产卵量,但对幼螨存活率、若螨存活率、幼螨发育历期、若螨发育历期、产卵前期和雌成螨寿命无明显影响。黄地老虎幼虫取食为害显著延长敦煌叶螨幼螨和若螨发育历期,但对幼螨存活率、若螨存活率、产卵前期、单雌有效产卵量和雌成螨寿命无明显影响。【结论】黄地老虎幼虫取食为害棉花根茎部对截形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敦煌叶螨种群适合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苹果黄色叶螨是近年四川省三州苹果产区发生的一种害螨。该螨在雅安一年发生8~9代。以部分第8代和第9代雌成螨越冬。越冬雌成螨于次年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以两性生殖及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全年中越冬代历期长约5个多月,其余各代约1.5个月。各虫态历期因世代不同而异。各代雌螨寿命及产卵量,以越冬代及春、秋代寿命长,产卵量高。  相似文献   

6.
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度T=(26±1)℃,相对湿度RH=(75±5)%条件下,室内饲养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Koch)的卵期4.57d,幼螨期1.93d,前若螨期1.90d,后若螨期2.52d,实验种群雌成螨的平均寿命15.96d,雌雄性比29∶7,单雌产卵量62.54粒。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力为0.1566/d。在稳定种群年龄分布中,未成熟期占总量的93.01%,成熟期占6.99%。  相似文献   

7.
东亚飞蝗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东亚飞蝗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的生殖特性,为飞蝗种群动态的预测及蝗灾的防治奠定基础。通过室内罩笼饲养试验,对东亚飞蝗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寿命、死亡率、产卵量及产卵时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孤雌生殖的雌性成虫平均寿命显著长于两性生殖,死亡高峰期比两性生殖延后10 d左右。孤雌生殖平均每头雌虫产卵量为1.14块,而两性生殖为2.96块,两者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P〈0.01)。而且两性生殖的产卵有明显的高峰期和周期性,孤雌生殖也有高峰期和周期性,但是高峰值显著低于两性生殖。可见,进行孤雌生殖的东亚飞蝗比进行两性生殖的生存力强但产卵能力弱。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更为全面地了解飞蝗的生殖特性,也有助于了解飞蝗种群变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二斑叶螨的实验种群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的密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二斑叶螨卵期不存在密度效应;幼、若螨期间存在密度效应,幼、若螨密度与其成活率明显相关,幼、若螨初始密度的增加导致死亡率增加,并且当代性比向偏雌方向发展,而子代性比向偏雄方向发展;不同成螨密度对成螨寿命和产卵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四季豆叶片上螨口密度大于2.5~3.5头/cm^2时,扩散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西花蓟马在不同豆科蔬菜上的繁殖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在25℃条件下,西花蓟马分别以四季豆豆荚、四季豆叶片、大豆叶片、豇豆叶片为食料时,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方式下的繁殖力.结果表明,不同豆科蔬菜对西花蓟马繁殖力有很大的影响,不论是两性生殖还是孤雌生殖,均以取食四季豆豆荚时平均产卵量和日均产卵量最高,取食豇豆时日均产卵量最低.两性生殖的后代以雌虫为主,取食四季豆豆荚时雌雄比例最高,达2.85∶1,孤雌生殖的后代皆为雄虫.  相似文献   

10.
烟蚜茧蜂在有雌雄两性存在的情况下,营两性生殖。未交配过的雌虫只生殖雄性后代。雌雄配对均可在24h内完成交配,交配过的雄蜂可再次支配,而雌蜂无此情况。雌蜂对蚜虫是否已被寄生并无分辨力,导致过寄生现象出现。过寄生程度随寄生的密度增大而减轻,反之则加重。雌蜂产卵对Ⅲ龄若蚜有明显的选择性。雌蜂1次仅产1粒卵,卵的孵化率高达98%.成蜂寿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但饲喂以清水、蚜虫蜜露、10%蜂蜜水均可使成蜂寿命延长。成蜂性比亦随温度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异。兼性滞育。田间调查已发现其重寄生蜂7种。  相似文献   

11.
二斑叶螨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二斑叶螨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植物上的种群变化规律,为二斑叶螨的测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温((25±1)℃)、光照16 h、相对湿度20%的条件下,组建二斑叶螨在菜豆、苹果、桃、凤仙花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二斑叶螨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上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210 5,0.192 6,0.181 7,0.149 7;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植物上,随着时间的增加,二斑叶螨每雌产雌数总体上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二斑叶螨在以上4种寄主植物上平均每雌产雌数分别为1.867 4,1.436 2,2.851 2,1.034 2。【结论】二斑叶螨在这4种寄主植物上种群数量均增加,在菜豆上的适应度和嗜食性最好,在苹果上的种群繁殖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内观察了拟长毛钝绥螨的交配行为及生殖,其交配行为模式符合“钝绥螨-盲走螨类型”;性信息素在其支配前行为中起的作用较小,一次完全文配的平均时间为183分钟;交配一次,主要使一侧的受精囊受精;不同的支配时间导致受精囊的充满度发生变化;一次交配的产卵量、产卵历期随交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和延长;一次完全交配的卵量只及自然交配下卵量的一半左右;后代雌雄性比随交配时间延长而增大,120分钟后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性比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Lepidoptera:Noctuidae)成虫交配和繁殖的影响,为性信息素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特设置雌雄性比为4∶1、3∶1、2∶1、1∶1、1∶2、1∶3和1∶4的7个处理,通过解剖雌蛾卵巢的方法调查不同性比对成虫交配能力的影响,并采用生物学方法调查性比对成虫寿命,以及雌蛾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与孵化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雄蛾比例可以显著(P<0.05)降低雌蛾的交配率,单头雌蛾的平均交配次数随着雌雄性比的降低而显著增加,从4∶1时的0.39次增加到1∶4时的2.31次。随着雌雄性比的增大,平均单头雄蛾的交配次数从4∶1时的1.56次下降到1∶4时的0.50次。当雌雄性比为1∶1时,雌、雄成虫的寿命均最长。当雌雄性比>1时,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均较低,随着雌雄性比的降低,二者显著增加,当雌雄性比降至1∶1时,二者分别为949.48粒和73.68%,但若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雄蛾比例,这两个参数不再显著增加。不同性比下,雌蛾的产卵量和幼虫孵化量均集中在羽化后7 d以内。随着雌雄性比的增大,产卵历期相对延...  相似文献   

14.
昆虫的交配状况对其寿命、繁殖和种群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延迟交配对西花蓟马雌雄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子代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羽化0 h、24 h、48 h、96 h后交配其雌、雄成虫的寿命均不受延迟交配时间的影响,而产卵量与交配时间有关,延迟交配24 h和48 h的产卵量高于0 h和96 h的,子代性比随延迟交配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羽化24 h最高,为2.54∶1,产卵前期随着延迟交配时间的推迟逐渐延长。试验结果为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预测预报和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哒螨灵对茶橙瘿螨种群的亚致死效应,采用室内叶碟饲养,利用生命表技术分析哒螨灵亚致死剂量对茶橙瘿螨F0和F1代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哒螨灵LC50、LC20和LC10剂量处理茶橙瘿螨雌成螨后,可刺激F0代雌成螨产卵,使其产卵量分别增加了56.35%、48.74%、38.61%,但对其寿命、产卵期和后代性比没有影响;F1代的卵期、幼螨期、若螨期和成螨期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但雌虫成螨寿命均比对照短;F1代产卵期和产卵量明显低于对照,而雌雄比高于对照,均差异显著(P<0.05);F1代种群内禀增长率(rm)、净生殖率(R0)和世代平均历期(T)均明显低于对照,种群倍增时间(Dt)高于对照,周限增长率(λ)与对照差异不大。说明哒螨灵亚致死剂量对茶橙瘿螨无刺激增殖作用,可降低茶橙瘿螨种群繁殖速率。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蚕豆叶饲养朱砂叶螨,观察蚕豆叶正反面对朱砂叶螨的发育历期、单雌产卵量、雌雄性比、世代死亡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在叶正面的产卵量为单雌5.86粒,极显著低于叶反面的单雌15.22粒;叶正面和叶反面卵到成螨历期分别为11 d和10.38 d,差异不显著,性比是1∶1,没有差异。叶正面和叶反面的世代死亡率分别是0.83和0.79,差异不显著。蚕豆叶正面和反面的产卵动态表明,产卵量曲线在前期就呈现下降趋势,在叶正面的产卵期(4 d)明显低于叶反面(8 d)。  相似文献   

17.
叉角厉蝽作为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能够捕食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为明确不同性比对叉角厉蝽雌雄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在室内条件设置3∶1、2∶1、1∶1、1∶2、1∶3共5种雌雄成虫性比处理,研究不同性比对叉角厉蝽产卵前期、平均单雌产卵量、孵化率和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性比为1∶2时产卵前期最短,孵化率最高;性比为1∶1时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多,雌雄成虫寿命最长;性比为1∶3时雄虫寿命最短;性比为3∶1时雌虫寿命最短。叉角厉蝽的产卵前期随雄虫比例增加而先缩短后延长,孵化率先增加后降低;产卵前期随着雌虫的增加而延长,孵化率随着雌虫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性比中雌性或雄性的增加叉角厉蝽的产卵量和雌雄虫寿命呈降低的趋势;性比对叉角厉蝽繁殖力及雌雄虫寿命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胡瓜钝绥螨捕食茶黄蓟马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目 的】 明 确 胡 瓜 钝 绥 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 以 茶 黄 蓟 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为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获得其种群增长参数,为利用胡瓜钝绥螨防治茶黄蓟马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传统的生物学观察方法,在室内观测以茶黄蓟马为食物的胡瓜钝绥螨的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 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并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对茶黄蓟马的 取食量最大,每天可达 122 头,其次为若螨,幼螨不取食;以茶黄蓟马为食物的胡瓜钝绥螨世代发育历期为 9.98 d,存活率为 94%;雌成螨平均寿命为 24 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 28 粒,成虫的大量死亡出现在产卵高峰之后。 胡瓜钝绥螨的净增殖力为 26.95,内禀增长率为 0.15,世代平均周期为 22.32 d,周限增长率为 1.16,种群倍增 所需时间为 4.70 d。【结论】以茶黄蓟马为猎物,胡瓜钝绥螨可完成其世代生长发育和繁殖,可作为茶黄蓟马 的捕食性天敌进行其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成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明确该虫对高温的适应性,为准确预测预报该害虫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25℃恒温为对照,将井上蛀果斑螟羽化12 h内成虫在35、38、41℃高温下,分别处理1、2、4、6 h后移至25℃适温继续饲养,观察短时高温处理后成虫的存活、寿命、产卵及卵孵化情况。【结果】成虫期短时高温处理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的存活及繁殖有显著影响。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成虫存活率逐渐降低,寿命和产卵期逐渐缩短,单雌平均产卵量和产卵高峰期产卵量亦逐渐减少,卵孵化率下降,但产卵前期无明显变化。其中,35℃处理1、2 h成虫的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卵孵化率和对照无显著差异,而产卵期和单雌平均产卵量与对照差异显著。41℃处理4、6 h成虫的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单雌平均产卵量、卵孵化率较对照及35℃相同时间处理差异显著。【结论】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的存活及繁殖有不利影响,且随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20.
高温胁迫对柑橘全爪螨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揭示该螨在高温条件下的种群动态规律。【方法】柑橘全爪螨采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在人工气候室饲养10代后用于试验,饲养条件为温度(25±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 h﹕10 h(L﹕D),寄主植物为盆栽柑橘苗。挑取雌成螨于离体柑橘叶片上,让其产卵12 h,然后移除雌成螨,收集的卵继续饲养至后若螨时,采用叶蝶法单头饲养到成螨。将雌成螨单头分别置于32、35、38及41℃恒温培养箱中热激一定时间,然后再放回上述人工气候室条件下,每个叶碟上再放1头雄成螨,每个处理至少设30个重复,以25℃为对照。每24 h观察、计数产卵情况,直至雌成螨死亡,测定高温及作用时间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寿命及生殖的影响。利用SPSS 10.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平均数的多重比较采用Duncan multiple range test(DMRT,P<0.05)。【结果】高温35及41℃分别胁迫柑橘全爪螨雌成螨1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10.1及8.2 d(P<0.001)。且随胁迫时间延长,影响加剧。38℃胁迫雌成螨3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9.6 d(P<0.01);41℃胁迫雌成螨3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5.0 d(P<0.001)。高温胁迫对雌成螨的生殖力也有明显影响,32、35、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1 h,每雌产卵量显著下降为38.4、37.5、43.5和40.2粒(P<0.05);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产卵量继续下降,38℃胁迫雌成螨3 h,产卵量为23.1粒(P<0.001),41℃胁迫雌成螨3 h,产卵量显著下降至7.8粒(P<0.001)。雌成螨分别在32、35、38及41℃下胁迫1 h,特定年龄存活率(lx)曲线均出现“平台期”,但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3 h,lx曲线“平台期”消失;且随着温度升高及胁迫时间的延长,lx曲线坡度变陡。特定年龄生殖力(mx)曲线显示,高温胁迫促使产卵高峰期提前,mx下降;高温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3 h,mx下降尤为明显。【结论】高温胁迫下,柑橘全爪螨雌成螨寿命缩短、lx下降、产卵数量减少及mx下降,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加剧,短时高温对雌成螨的存活和生殖有不利影响。夏季高温条件对柑橘全爪螨种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