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现蓝莓内部品质快速、准确检测,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蓝莓的糖度和硬度多指标同时进行检测研究。提出多阶段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即采用连续投影法(SPA)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等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同时将糖度和硬度的特征波长选择出来。通过高光谱成像系统(400~1000nm)采集了200幅蓝莓图像,首先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Savitzky-Golay平滑等光谱预处理,选取最优的预处理方法。然后利用SPA或者SMLR选择出糖度的几个特征波长,在此基础上再利用SPA或者SMLR选择出硬度的几个特征波长,从而形成四个特征波长选择方法 (SPA-SPA、SMLR-SMLR、SPA-SMLR和SMLR-SPA),采用4种多阶段特征波长选择方法提取同时反映蓝莓糖度和硬度的特征波长的组合。最后以全波长光谱信息(FS)和4种多阶段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得出的光谱信息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矢量,建立了蓝莓糖度和硬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avitzky-Golay平滑为最优的预处理方法 ,结合BP神经网络,采用SPA-SPA多阶段特征波长选择方法所得的预测性能最优,糖度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c)和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达到0.959和0.318°Brix,硬度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c)和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达到0.956和0.153°Brix。糖度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达到0.952和0.391°Brix,硬度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达到0.953和0.234°Brix。该研究表明,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对蓝莓糖度和硬度多指标同时进行检测研究,所获得的特征波长可为开发多光谱成像的蓝莓品质检测和分级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检测鸡胴体内部粪便污染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鸡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鸡胴体内部粪便污染物检测方法.首先采集400~1 000 nm的鸡胴体高光谱图像;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PCA)获得主成分图像,由第1主成分图像得到3个特征波长518.59,562.64,700.67nm,并以700.67 nm特征波长下的图像作为鸡胴体内部粪便污染物检测特征图像;最后构建掩膜以消除特征图像背景噪声并将其置为白色,并运用阈值分割和数学形态学完成粪便污染物的提取.试验结果表明,对100个鸡胴体样本进行检测,检测总正确率为93%.应用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对鸡胴体内部粪便污染物检测,为鸡胴体内部粪便污染物在线快速检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多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利用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获取350~1 021 nm波长范围内的杏鲍菇高光谱图像,同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对应样本的多糖含量。通过波段运算和阈值分割构建掩膜图像,使样本与背景相分离。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处理原始高光谱图像,获得代表原始图像99%信息的2个主成分图像(PC1、PC2),然后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PA)选出554.4、772.8、811.4、819.1、855.6、986.3和1 019.5 nm 7个特征波长及对应的光谱特征,分别提取7个特征波长图像和2个主成分图像的纹理与颜色特征,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杏鲍菇样本基于不同图像特征与多糖含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从校正集决定系数(Rc2)来看,基于特征光谱+特征波长图像特征+主成分图像特征的模型效果最好,Rc2=0.954,RMSEc=0.341;从预测集决定系数Rp2来看,基于特征光谱+特征波长图像特征的模型效果最好,Rp2=0.868,RMSEP=0.539。【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杏鲍菇多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新疆红富士苹果重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应用高光谱图像技术预测其重量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高光谱成像仪采集苹果侧面和赤道面投影图像,提取苹果高光谱图像中前景与背景光谱偏差最大的波长图像(733 nm),对其图像分割后获得目标区域的面积(像素数)特征。随后,采用不同的特征和建模方法,建立不同的重量预测模型,对比后确定最佳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两个体积特征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重量预测模型,苹果重量预测值与实际值间相关系数为0.9927,预测均方根误差为4.3393 g。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无损检测生长发育后期苹果糖度的可行性。【方法】以生长发育后期的"富士"苹果为对象,基于采集到的波长900~1 700nm高光谱数据,建立预测苹果糖度的偏最小二乘(PLS)、支持向量机(SVM)和极限学习机(ELM)模型,并比较主成分分析(PCA)和连续投影算法(SPA)2种数据压缩或特征波提取方法对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采用PCA方法可将全光谱压缩至9个主成分,采用SPA从全光谱的230个波长中提取出了13个特征波长,两者相比,SPA能更有效地提高模型预测能力。预测生长发育后期苹果糖度的最佳模型为基于SPA的PLS模型,其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45,均方根误差为0.628°Brix。【结论】高光谱图像技术可以用于生长发育后期苹果糖度的无损检测,该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指导苹果的种植和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冰糖心红富士苹果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分级和糖度预测研究.在糖度预测分析中,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影响预测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预测回归方法、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波长合并,次要因素是光谱校正处理方法、数据类型和实测值归一化处理.提取平均光谱,经过白板校正,采用一阶微分光谱预处理,10个波长的光谱合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苹果糖度的预测模型,其验证集苹果糖度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为0.911,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76% Brix,相对分析误差为2.44.在分级研究中,选择712 nm波长图像,Gamma灰度变换增强图像,大津算法阈值确定后分割图像,基于形态学处理剔除果梗区域,提取苹果分割后区域的面积、充实度、周长、平均灰度等特征,采用二次判别分析分级苹果,验证集苹果分级准确率达到89.5%.结果表明,高光谱图像技术既能够准确预测新疆冰糖心红富士苹果糖度品质,也可以用于基于外部品质特征的分级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油菜籽品种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采用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对油菜籽品种进行鉴别的方法.采集多个品种油菜籽400~1 000 nm范围的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获得主成分图像,确定特征波长;采用基于灰度直方图和灰度共生矩阵联合的统计方法从特征图像中提取纹理特征参数,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油菜籽品种鉴别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训练时品种判别率为93.75%,预测的判别率为91.67%.说明高光谱图像技术对油菜籽品种具有较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荧光高光谱图像技术无损检测猕猴桃糖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05nm激光照射到猕猴桃样品上,当激光透过样品内部时,部分单色光被样品内部成分吸收,释放出荧光,再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诱导出的荧光散射图像.在荧光散射图像上选取感兴趣荧光区域(ROIs),提取感兴趣区域在波长400~1000nm范围内的特征变量.当提取12个特征变量时,建立的猕猴桃糖度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c为0.93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C)为0.4764°Brix,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为0.822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5645°Brix.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技术无损检测猕猴桃糖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油桃硬度品质的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谱图像技术进行了油桃硬度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通过采集不同波长(分别为632nm、650nm、670nm、780nm、850nm和900nm)的光谱图像,对所采集的光谱图像灰度分布进行洛伦茨分布(LD)、高斯分布(GD)、指数分布(ED)函数的拟合,通过比较发现洛伦茨分布为最优灰度分布拟合函数.将油桃的硬度与洛伦茨分布函数拟合所得参数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最佳单波长、最佳双波长组合、最佳三波长组合和最佳四波长组合的校正方程,相关系数分别是最佳单波长R为0.801;最佳双波长R为0.899;最佳三波长R为0.903;最佳四波长R为0.940.试验表明:利用光谱图像技术无损检测油桃硬度是可行的,为利用计算机图像对水果进行内部品质的无损检测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无损检测进行初步探讨。通过高光谱成像系统(900~1 700 nm)采集了192个番茄叶片图像,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R)对光谱进行样本集划分,对原始光谱与Kubelka-Munk函数曲线及多种光谱预处理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多元散射校正(MSC)为预处理方法。采用5种方法提取特征波长,并根据特征波长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多元线性回归(MLR)、主成分回归(PCR)3种模型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建立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挑选特征波长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最优,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P)为0.8495,均方根误差(RMSEP)为4.3375。因此,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提取特征波长进行叶绿素含量检测是可行的,同时也为今后番茄品质在线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红酸枝木材种类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市场上常见红酸枝类Dalbergia spp.木材的快速无损识别,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红酸枝木材进行种类识别研究。以交趾黄檀 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巴里黄檀 Dalbergia bariensis,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和微凹黄檀 Dalbergia retusa为研究对象,采集高光谱图像并提取感兴趣区域内的反射光谱,采用Savitsky-Golay(SG)平滑算法、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对955~1 642 nm 波段光谱进行预处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回归系数法(RC)以及连续投影法(SPA)选择特征波长,分别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极限学习机(ELM)判别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SG和MSC光谱预处理,采用SPA选择的特征波长建立的ELM模型性能最优,建模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均为100.0%。这为红酸枝木材种类的快速无损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图5表4参17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损伤种子等问题,实现种子活力的快速无损检测,分别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构建玉米种子3个活力梯度分类模型,通过人工老化方式将1 012粒玉米种子分为3个活力梯度样本,采集其高光谱数据后通过卷积平滑(SG)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去除高光谱噪声,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连续投影算法(SPA)进行光谱特征降维,再从降维后的波段中抽取1 156、1 191和1 463 nm 3个波段合成假彩色图像,用局部二值模式(LBP)提取感兴趣区域的纹理特征,并与纯光谱特征融合。分别基于纯光谱特征构建决策树(DT)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和融合特征建立随机森林(RF)、SVM和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模型等机器学习模型。将假彩色图像输入ResNet18、MobileNetV2、DenseNet121、Efficientb0、Efficientb2等5个深度学习模型中进行玉米种子活力预测。结果显示,就机器学习方法而言,针对纯光谱特征表现最好的是PCA-SVM模型,其测试集准确率为92.5%;针对融合特征表现最好的是SVM模型,其测...  相似文献   

13.
为快速、高效地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诊断小麦赤霉病病症,分析了卷积层结构与光谱病症特征的关联性,并重点研究了高光谱的像元分类建模方法。首先,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2种典型结构,构建了不同深度的卷积神经网络,比较了小麦赤霉病高光谱数据点集的训练和测试结果。结果显示:Visual Geometry Group(VGG)结构随着网络深度的增加,模型损失值不断下降;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结构随着深度增加,损失值没有明显降低,说明ResNet网络的深度与模型性能无关。从测试集评测模型泛化性可知,具有4个基础单元模块的22层VGG网络在所有深度卷积模型中最优,其建模和验证准确率远高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SVM),分别为0.846和0.843,测试集准确率为0.742。以VGG为基础单元构建的深度神经网络,能有效提取小麦赤霉病病症的高光谱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大尺度小麦赤霉病的智能成像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光谱图像技术进行油桃内部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通过采集不同波长(分别为632、650、670、780、850和900 nm)的光谱图像,对所采集的光谱图像灰度分布进行洛伦茨分布(LD)函数的拟合。将油桃的糖度与洛伦茨分布函数拟合所得参数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最佳单波长、最佳双波长组合、最佳三波长组合和最佳四波长组合的校正方程,相关系数分别是最佳单波长r为0.789;最佳双波长r为0.893;最佳三波长r为0.970;最佳四波长r为0.943。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光谱图像技术无损检测油桃糖度是可行性的,为计算机图像对水果进行内部品质的无损检测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图像处理技术研究杏鲍菇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以及含水率分布可视化,采集不同干燥时期共240个杏鲍菇样品在358~1 021 nm波段范围内的高光谱图像。利用阈值分割方法将图像中杏鲍菇区域与背景分离,提取杏鲍菇的平均光谱数据。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和稳定性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SCARS)分别筛选出5个和10个特征波长;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杏鲍菇的前2个主成分图像PC1、PC2,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LCM)提取主成分图像PC1、PC2共16个纹理特征。利用偏最小二乘(PLS)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分别建立光谱特征、纹理特征以及光谱与纹理特征融合的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光谱特征相比,纹理特征与含水率的相关性较差;光谱特征模型SCARS-LS-SVM预测效果最好,其预测集决定系数(R■)=0.975,均方根误差(RMSEP)=3.712,相对分析误差(RPD)=3.211。基于SCARS-LS-SVM模型,将杏鲍菇样品含水率分布用不同颜色直观显示,实现了含水率分布可视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阈值分割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虫害区域分割结果。然后选取2个特征波长作为光谱特征,提取4个纹理参数作为纹理特征,并将其优化组合成4组特征向量。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鲜桃虫害检测。结果表明,667nm和746nm波段的光谱反射值的光谱特征和270°方向的能量、对比度、熵、相关性的纹理特征的组合为鲜桃虫害检测的最优特征向量,果实识别正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光谱和Gabor纹理信息融合的油桃品种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油桃品种的快速且无损鉴别,对油桃高光谱图像中的光谱和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在光谱信息提取中,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简称PLSR)从全波段光谱数据提取9个特征波长。在图像信息获取中,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获得主成分图像,并提取主成分图像的Gabor纹理特征。分别建立基于特征波长光谱特征、主成分图像纹理特征和光谱纹理特征融合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LS-SVM)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简称ELM)油桃品种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基于融合特征的LS-SVM和ELM模型识别率分别为94.7%、92.1%,较单独采用光谱信息和纹理信息的识别率都高,说明采用光谱信息和Gabor纹理信息融合的方法可以实现油桃品种判别,为农产品无损检测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开发一种新颖、快速、无损的方法模拟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方法]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获取铜绿假单胞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0、12、24、36和48 h的图像和光谱参数,采用部分短波近红外波长范围的平均光谱值、高光谱图像的掩模图形和480~1 000 nm波段内光谱值的第1主成分共3种方法来模拟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结果]对初始浓度为102和104CFU·m L-1的假单胞菌所建立的模型训练集决定系数(R2)为0.970 1~0.993 2,平方误差和(SSE)为0.000 03~0.080 61,验证集R2为0.805 7~0.954 2,SSE为0.000 28~0.104 61。3种基于高光谱图像特征参数建立的模型与基于菌落计数法建立的模型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00,说明基于高光谱图像参数建立的假单胞菌生长模型符合其实际生长情况。基于部分波长范围的平均光谱值和基于高光谱图像的掩模图形建立的拟合模型比第1主成分得分建立的模型与数据拟合效果更好,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对480~1 000 nm波段范围内的光谱值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发现2种浓度的铜绿假单胞菌的5个检测阶段只有部分样品点重叠,相互之间可以区分。[结论]高光谱图像技术可以用来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状况进行区分和模拟,为进一步对冷鲜肉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二维分布变化规律,实现无损检测病虫害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布的影响,为评估嫩叶抗寒能力、龙眼结果期的施肥量和老熟叶的修剪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仪采集龙眼叶片在369~988 nm区间的高光谱图像,自动提取感兴趣区域,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r)分析了龙眼叶片生长过程中各波段光谱响应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相关性,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了特征波段图像纹理特征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将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结合导入深度学习中的稀疏自编码(SAE)模型预测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结合"图谱信息"的SAE模型预测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分布情况。【结果】龙眼叶片3个生长发育期相关系数的曲线均在700 nm附近出现波峰,嫩叶、成熟叶和老熟叶3个阶段相关性最高的波长分别为692、698和705 nm;全发育期的最敏感波段相关性远高于3个生长发育期,r达到0.890 3。回归模型中,吸收带最小反射率位置和吸收带反射率总和建立的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好(R_c~2=0.856 8,RMSEc=0.219 5;R_v~2=0.771 2,RMSEv=0.286 2),其校正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均高于单一参数建立的预测模型。在所有预测模型中,结合"图谱信息"的SAE模型预测效果最好(R_c~2=0.979 6,RMSEc=0.171 2;R_v~2=0.911 2,RMSEv=0.211 5),且预测性能受叶片成熟度影响相对较小,3个生长阶段R_v~2的标准偏差仅为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标准偏差的29.9%。【结论】提出了一种自动提取感兴趣区域的方法,成功率为100%。基于光谱特征的回归模型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预测效果变化较大,而基于"图谱信息"融合的SAE模型预测性能受叶片成熟度影响相对较小且预测精度较高,SAE模型适用于不同成熟度的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茄子叶片灰霉病早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茄子叶片灰霉病早期检测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120个茄子叶片在380~1031nm范围的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并从中优选出3个特征波段下的特征图像,截取200×150的感兴趣区域图像(ROI),并从每幅特征图像中分别提取均值、方差、同质性、对比度、差异性、熵、二阶矩和相关性等8个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变量,通过连续投影算法(SPA)提取13个特征变量, 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构建茄子叶片灰霉病早期鉴别模型,模型判别准确率为97.5%.说明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茄子叶片灰霉病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