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研究旨在探讨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及空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遗传背景、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Ⅰ组仔猪饲喂奶粉饲粮(由某公司提供),试验Ⅱ组仔猪饲喂用发酵豆粕代替10.0%普通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Ⅲ组饲粮是在试验Ⅱ组基础上用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代替3.0%原有原料,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1饲粮中用发酵豆粕代替10%普通豆粕显著提高35日龄仔猪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高度,降低35日龄仔猪隐窝深度,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5)。2饲粮添加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显著提高了35日龄仔猪各段小肠的绒毛高度,降低35日龄仔猪各段小肠隐窝深度,提高42日龄各段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3通过透射电镜发现,对照组空肠微绒毛稀疏、短小、排列不整齐;试验组仔猪空肠微绒毛较长、整齐、密集,尤其是添加嗜酸乳杆菌组效果最好。4饲粮中用发酵豆粕代替10%普通豆粕显著提高了35日龄仔猪空肠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P0.05),提高42日龄仔猪麦芽糖酶活性(P0.05),提高42日龄仔猪麦芽糖酶活性。5饲粮添加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与只添加发酵豆粕相比,仔猪空肠二糖酶、Ca2+/Mg2+-ATP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35日龄时Na+/K+-ATP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发酵豆粕可改善仔猪空肠微绒毛结构,减缓断奶应激引起的乳糖酶急剧下降,提高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用嗜酸乳杆菌培养物替代原有原料3%后各指标效果更好,替代后其效果与奶粉饲粮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胞酶素对肥育猪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特设计本试验。胞酶素由混有海藻派生物的嗜酸乳杆菌发酵制得,是发酵产物的浓缩物。添加胞酶素旨在提高益肠菌的自然出现的群体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处理豆粕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遗传背景、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24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发酵豆粕组饲粮中用10%发酵豆粕代替部分普通豆粕,膨化大豆组饲粮中用膨化大豆代替所有普通豆粕,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饲粮中分别添加3.0%和5.0%的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各组饲粮消化能和粗蛋白质等营养水平相近。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发酵豆粕组断奶仔猪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和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之间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3%、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P0.05)。3%、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P0.05)。膨化大豆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的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透射电镜下发现,对照组断奶仔猪空肠微绒毛疏密不等、长短不一,而3%、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空肠微绒毛更为密集,整齐一致。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或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可改善断奶仔猪生长,饲粮中添加嗜酸乳杆菌培养物还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综合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结构,断奶仔猪饲粮中嗜酸乳杆菌培养物添加量以3%为宜。  相似文献   

4.
植酸酶和嗜酸乳杆菌是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为获得产植酸酶的嗜酸乳杆菌菌株,克隆了大肠杆菌植酸酶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化嗜酸乳杆菌,对重组嗜酸乳杆菌进行发酵产酶并测定所产酶液的酶学性质,进一步研究重组嗜酸乳杆菌的耐酸性及植酸酶液的抗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重组嗜酸乳杆菌发酵24 h植酸酶活性为984 U/mL,植酸酶的最适催化pH为4.5,最适催化温度为60℃。重组嗜酸乳杆菌在pH 2.0~4.5有一定的耐酸性,在pH 2.0条件下2 h的存活率为76.4%。植酸酶液用胃蛋白酶处理160 min后植酸酶液剩余85%的相对酶活,用胰蛋白酶处理160 min后剩余29%的相对酶活。上述研究结果为重组嗜酸乳杆菌后续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19,(20):22-27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处理豆粕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选用遗传背景、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240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Ⅰ组仔猪饲喂发酵豆粕代替10%普通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Ⅱ组仔猪饲喂用膨化大豆代替对照组饲粮中豆粕的饲粮,试验Ⅲ组饲粮是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代替3%原有原料,试验Ⅳ组饲粮是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代替5%原有原料。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可促进仔猪肠道厚壁菌门丰富度增加,变形菌门数量降低(P>0.05),广古菌门丰富度和乳杆菌属数量显著增加(P<0.05);发酵豆粕可使仔猪粪球菌属数量显著上升、弧形杆菌属显著降低(P<0.05);膨化大豆及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仔猪肠道菌群丰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膨化大豆组仔猪盲肠内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升高,3%嗜酸乳杆菌组仔猪盲肠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发酵豆粕、膨化大豆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加仔猪肠道有益菌数量,促使肠道微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且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水平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对生长期貉体重增长的影响,将112只60日龄体重相近的断乳幼貉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2%的嗜酸乳杆菌(占湿料鲜重百分比),进行为期50 d的饲养试验,每10 d测量一次空腹体重。结果表明:添加0.2%的嗜酸乳杆菌试验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2%=0.001,P0.01),添加0.05%和0.1%嗜酸乳杆菌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0.450,P0.1%=0.114,P0.05),表明添加适量的嗜酸乳杆菌对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了解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和12株乳杆菌菌株混合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小肠内容物中淀粉水解酶、蛋白水解酶、脂肪酶活性以及对在粪便和肠内容物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择180只1日龄健康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即基础日粮组(对照组)、基础日粮+1%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基础日粮+1%12株乳杆菌菌株混合培养物组,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或乳杆菌混合菌株培养物组均能显著提高肉鸡末重(P0.05),降低料肉比(P0.05),提高淀粉酶活性(P0.05),降低肠道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和粪便β-葡萄糖苷酶活性(P0.0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物组对小肠内蛋白质水解酶和脂肪水解酶的活性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嗜酸乳杆菌、蒙脱石、嗜酸乳杆菌和蒙脱石混合物及蒙脱石载嗜酸乳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空肠形态和黏膜完整性的影响。试验选择500头(21±1)d、体重一致[(6.02±0.89)kg]的健康杜洛克×长白×大白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1~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8×10~8 cfu/kg嗜酸乳杆菌、1.5 g/kg蒙脱石、8×10~8 cfu/kg嗜酸乳杆菌和1.5 g/kg蒙脱石混合物、1.5 g/kg蒙脱石载8×10~8 cfu/kg嗜酸乳杆菌。试验共进行21 d。结果显示:与嗜酸乳杆菌相比,蒙脱石载嗜酸乳杆菌中嗜酸乳杆菌在胃酸中80 min和肠液中240 min的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4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4组显著提高了空肠和结肠乳酸杆菌数量(P0.05);处理4组较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空肠和结肠乳酸杆菌数量(P0.05)。与对照组、处理1组和处理2组相比,处理4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4组显著提高了结肠的跨膜电阻(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空肠和结肠葡萄糖荧光素4 k Da蛋白的含量(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蒙脱石载嗜酸乳杆菌较单独添加蒙脱石、嗜酸乳杆菌或蒙脱石和嗜酸乳杆菌的混合物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空肠形态和肠道屏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嗜酸乳杆菌对1~28日龄罗斯308白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1栋鸡舍47720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有肉鸡186800和290 40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除饲喂基础日粮外,每周前3天在饮水中按1∶200稀释添加嗜酸乳杆菌。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在体外可以显著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相对于对照组,饮用嗜酸乳杆菌可以使采食量提高70 g,均重增重120 g,死亡率降低0.26%,料肉比降低0.07。提示嗜酸乳杆菌可抑制大肠杆菌生长,显著提高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菌糠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在生长猪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及其在生长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以采摘3茬的杏鲍菇菌糠为原料,选取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3株菌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接种量、发酵时间、料水比和混菌比例对杏鲍菇菌糠发酵后营养价值的影响。动物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2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分别用5%、10%、15%发酵菌糠替代麸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菌种接种量12%、发酵时间84 h、料水比1:1.5、混菌比例2:1:1、发酵温度37℃,在此条件下粗蛋白提高39.9%、粗纤维降低18.9%;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和10%发酵菌糠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5%菌糠组和10%菌糠组的表观消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考虑,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了杏鲍菇菌糠的营养价值,且在生长猪饲料中杏鲍菇菌糠的适宜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饲料对蛋鸡血液抗氧化指标、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和主要脏器指数的影响,试验选取288只37周龄健康的海兰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第3组和第4组分别饲喂用5%乳酸菌发酵饲料+95%基础日粮、10%乳酸菌发酵饲料+90%基础日粮和15%乳酸菌发酵饲料+85%基础日粮的混合日粮。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第3、4组蛋鸡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第2~4组蛋鸡血浆禽流感H9N1疫苗和新城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第2~4组蛋鸡的肝脏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第4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第2组(P <0.05)。可见,用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饲料替代蛋鸡配合饲料,可提高蛋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发酵物料中常见乳酸菌种的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嗜酸乳杆菌的种属特异性引物,以单独嗜酸乳杆菌发酵样品中的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对发酵物料中嗜酸乳杆菌进行定量检测。通过RT-PCR图谱分析,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嗜酸乳杆菌菌体数的含量为15亿CFU/g。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发酵物料中嗜酸乳杆菌菌体数进行准确定量,是较好的检测发酵物料中嗜酸乳杆菌菌体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发酵生产的嗜酸乳杆菌发酵乳、双歧杆菌发酵乳、增香普通酸乳为原料,通过复配得到一种长双歧益生菌饮料.采用CMC、果胶、黄原胶、单甘酯四种添加剂对其稳定性进行了优化,并确定了其最佳配方为:80%发酵乳、12%水、8%蔗糖、CMC 0.5%、果胶0.1%、黄原胶0.1%、单甘酯0.15%.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维生素B_1促进饲料发酵的机理及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添加维生素B_1,均为固态发酵。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B_1能够加快发酵进程,饲料p H和干物质含量显著降低,还原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饲料发酵72 h,添加维生素B_1组饲料pH降低了1.31%(P0.05),干物质降低了0.70%(P0.01),饲料还原糖提高1.34%(P0.05);维生素B_1增加了有机酸含量,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嗜酸乳杆菌是一种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益生菌,嗜酸乳杆菌的高密度发酵技术对于该菌的工业化生产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对嗜酸乳杆菌的营养需求、冷冻环境适应策略以及高密度发酵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嗜酸乳杆菌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发酵乳中嗜酸乳杆菌的计数法.M17培养基能计数嗜热链球菌,MRS培养基能计数所有的乳杆菌,在MRS培养基中加入克林霉素,嗜酸乳杆菌能够生长,保加利亚乳杆菌不能生长,用这种方法可以专一地测出嗜酸乳杆菌数.  相似文献   

17.
海藻喂猪好     
海藻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尤其是碘)、维生素、海藻胶、甘露醇和促生长活性因子。据试验,在母猪日粮中添加6%海藻,能增进食欲,多产仔,仔猪发育好,成活率高。肥育猪日粮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7,(10):35-4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鱼粉小肽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确定发酵鱼粉生产工艺条件。以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株,以发酵产物小肽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指标,优化了混合菌固态发酵制备发酵鱼粉的生产工艺条件,并对发酵鱼粉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鱼粉生产工艺条件为:菌种接种比(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2、料水比11、接种量5%、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4 h。此条件下,发酵鱼粉小肽含量达到24.77%,挥发性盐基氮仅为42.5 mg/100 g,总抗氧化能力提升70%以上,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提升27.75%以上,发酵鱼粉较传统的普通鱼粉有巨大的优势,应用于饲料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和比较几种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6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75 mg/kg赐美健、0.2%的枯草芽孢杆菌、0.2%金倍素和0.2%嗜酸乳杆菌,进行为期3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5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0、2.78%、11.11%、9.72%,其中4(0.2%金倍素)组和5(0.2%嗜酸乳杆菌)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2~5组均有提高总蛋白、白蛋白含量,降低尿素氮含量和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趋势,其中4(0.2%金倍素)组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且以添加0.2%金倍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复合益生素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复合益生素(嗜酸乳杆菌+干酵母)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0头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初产仔猪,分为复合益生素组(基础日粮+0.2 g/kg干酵母+0.4 g/kg嗜酸乳杆菌液)、嗜酸乳杆菌组(基础日粮+0.4 g/kg嗜酸乳杆菌液)、鱼肝油乳组(基础日粮+10 mL/kg鱼肝油乳)、基础对照组(基础日粮)4组,15头/组,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日龄、不同组别仔猪外周血总IgG、IL-2、IL-5和IFN-γ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从15~55日龄添加复合益生素增加总IgG、IL-2、IL-5和IFN-γ的量分别为102.76%、62.63%、53.71%和33.45%,明显高于其它组。可见,复合益生素能够更好的增强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