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茶尺蠖发生规律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是我省为害茶树主要害虫之一 ,以幼虫咀食嫩梢。发生严重时 ,老叶、嫩茎将被幼虫食尽 ,严重影响茶叶产量 ,并且树势衰弱。目前绝大部分茶场和茶农多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化学农药不仅污染茶园生态环境 ,而且在杀死茶尺蠖的同时 ,也杀伤了大量天敌 ,还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因此 ,根据茶尺蠖发生为害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措施控制其发生为害 ,将对茶叶生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 茶尺蠖发生规律1 1 茶尺蠖大部分以蛹在茶树根际表土中越冬 ,少数以幼虫在茶丛中越冬。越冬蛹大部分处于滞育状态 ,抗逆力强 ,死亡率低 ;其越冬后羽化率的…  相似文献   

2.
木撩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 Grey)近年来先后在四川、安徽、浙江等茶区茶园中发生为害。我们在木橑尺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中,室内饲养的幼虫大量感染病毒致死,最近对此病毒作了初步的观察,结果简报如下: (一)室内自然罹病率 1981年室内饲养的480头5~6龄幼虫,自然感染病毒致死的有125头,占饲养总数的26%。1982年,在其第二代幼虫期单条分别饲养了50头,分龄观察病毒在室内的自然感染力,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室内条件下,木橑尺蠖幼虫感病致死的以4~6龄幼虫为多,占总感病死亡数的73%,其中又以4龄幼虫最多,占33%;1~3龄感  相似文献   

3.
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et Grey),据有关资料记载分布在台湾、四川、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幼虫取食林木、果树、大田农作物、药材等植物。近几年来调查观察,安徽省也有发生,茶树常受其害,如1977年7、8月间该虫在我场暴发成灾,500多亩茶园的茶树叶片被啃吃殆尽。严重地影响了茶叶产量,为掌握木橑尺蠖的  相似文献   

4.
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et Grey系杂食性的一种害虫,寄主植物有记载的约60种,1980年浙江余杭等地普遍发现为害茶树。木檬尺蠖成虫翅底白色,上有灰色和橙色斑点,在前后翅外线处各有一串橙色和深  相似文献   

5.
茶尺蠖的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是苏、浙、皖三省相邻茶区发生危害历史较久的主要茶树害虫之一。由于长期依靠化学农药防治该虫,使茶园生态环境遭受污染,许多有效的天敌不能在茶园生态系中得到繁衍,导致一些次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了开展茶园害虫综合防治,笔者对茶尺蠖的天敌资源及其控制作用进行了连年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茶尺蠖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尺蠖(Ectropis obliqno Prout)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中国各茶区均有发生,是浙、苏、皖茶区重要茶树害虫之一。以幼虫食叶为害,严重发生时,茶树叶片及嫩芽全被吃光,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导致茶树早衰、耐寒力差、冬季易受冻害。为了控制该虫,目前各茶区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化学农药不仅污染茶园生态环境,而且在杀死茶尺蠖的同时,也杀伤了大量天敌,并造成农药残留,使“3R”问题(农药残留量Residue,害虫抗药性Resistance,害虫再猖獗Resurgence)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7.
在云贵茶区发现的茶树害虫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云南和贵州茶区茶树害虫的自然罹病幼虫中分离获得的22种病毒,即:油桐尺蠖 NPV、云尺蠖 NPV、茶蓑蛾 NPV、大蓑蛾 NPV、木橑尺蠖 NPV、蔚茸毒蛾 NPV、乌桕黄毒蛾 NPV、茶毛虫 NPV、褐蓑蛾 NPV、丽绿刺蛾 NPV、GV、黑褐盗毒蛾NPV、窄斑褐剌蛾 NPV、GV、CPV、尘污灯蛾 NPV、扁刺蛾 NPV、茶小卷叶蛾 GV、茶蚕 GV、分月扇舟蛾 GV、梭舟蛾 PV 和1种剌蛾 PV。其中:云尺蠖 NPV、蔚茸毒蛾 NPV、丽绿剌蛾 NPV、黑褐盗毒蛾 NPV,窄斑褐刺蛾 NPV、G  相似文献   

8.
9.
茶尺蠖是茶树重要害虫,为了全面了解环境对茶尺蠖蛹的影响,在室内通过5个温度(24、26、28、30、32℃)和4个(0、1、2、4 cm)覆土处理茶尺蠖蛹,观察茶尺蠖蛹羽化情况,探讨温度和覆土逆境环境对茶尺蠖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32℃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蛹的发育历期明显缩短,同时也对羽化率产生显著影响,羽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6℃羽化率最高为82.12%,26℃后处理温度越高,羽化率越低;高温使雌蛾蛹早于雄蛹羽化,雌雄比例上升。覆土对茶尺蠖蛹羽化有明显影响,随着覆土深度加深,茶尺蠖蛹的羽化率呈现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覆土深度4 cm 时,茶尺蠖羽化率最低,为33.33%,所以,可以在茶尺蠖化蛹高峰期采用深耕翻土方式,对减轻其为害具有一定的作用。覆土对茶尺蠖开始羽化的时间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工饲料条件下茶尺蠖的饲养与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命表法研究一种人工饲料条件下茶尺蠖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下茶尺蠖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幼虫存活率、蛹羽化率和卵孵化率分别为90.50%、86.29%和91.03%,与茶树嫩梢饲养比较差异不显著。人工饲料饲养幼虫化蛹率为85.52%,低于茶树嫩梢饲养87.50%的化蛹率。取食人工饲料的茶尺蠖幼虫历期和世代历期分别为20βd和39.62βd,较茶树嫩梢饲养历期分别增加了1.44βd和2.41βd,但两者无显著差异。人工饲料饲养茶尺蠖雌成虫寿命显著高于对照,单雌产卵286.9粒,较茶树嫩梢饲养增加14.82%。幼虫种群存活率曲线呈死亡率-年龄增函数,死亡主要发生在后期(化蛹)个体中,与茶树嫩梢饲养差异不显著;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种群内禀增长力和周限增长率分别为0.113和1.119,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较茶树嫩梢饲养增加了2.43βd和0.265βd,种群趋势指数87.21,表明采用人工饲料饲养的茶尺蠖种群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旋幽夜蛾为杂食性害虫。通过室内外系统饲养观察,此虫在当地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甜菜、胡麻、豌豆、首蓿等作物土壤中越冬,田间杂草、地埂下也能越冬,深度达10~20cm;前两代幼虫主要危害豌豆、胡麻、蚕豆等,第三代幼虫以危害甜菜为主。化学防治采用二嗪农1000倍液、水胺硫磷800~1200倍液喷洒,防效达90%。  相似文献   

12.
丽绿刺蛾在海南胡椒种植区每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主蔓上结茧越冬。该虫1年有2次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1代幼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茶短须螨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短须螨(Brevipalpus obovatus Donnadieu)是茶树上一种重要害螨。寄主范围广,能为害45科120多种植物。全年发生7代。以雌成螨在表土下根颈部越冬,但在我国南方茶区则无明显的滞育现象。螨体和卵多分布于茶树中、下部,以成叶或老叶的背面居多。雌、雄性比约2000∶1,以行孤雌生殖为主,也可行两性生殖,后代绝大多数为雌螨。雌成螨平均寿命为35—46天,长的可达6个月,平均产卵量35—40粒。在杭州地区,每年4月份平均气温上升至10—15℃时开始出蛰;24—30℃为适温范围,8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
谢振伦 《茶叶科学》1987,7(2):29-34
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Hood是华南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一年可发生10—11代。5—10月份,11—21天便可完成一代,虫口高峰出现在9—10月,无明显越冬,成虫寿命7—25天,若虫期1—2龄4—10天,预蛹和蛹期2—6天;每雌产卵量平均35—62粒。成虫活跃,无趋光性,对黄色板和绿色板有正趋性。大叶种茶树虫口数量较多。少雨、干燥有利此虫发生。及时分批采摘和用高效灭百可或速灭杀丁6000倍液、喹硫磷1000倍液、水胺硫磷1500倍液对防治本虫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菠萝蜜上新发现的重要害虫素背肘隆螽的生物学习性.该虫在海南每年发生2代,以若虫或成虫越冬.6月中旬~7月下旬、10月下旬~12月上旬是为害高峰期.笔者详细描述素背肘隆螽的形态特征、取食与为害、活动与栖息、蜕皮与羽化、交尾与产卵等习性,并提出剪除着卵枝条和人工捕杀等防治方法,为今后生产上防治素背肘隆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S/2 d3(对照)和S/2 d3+ET2%Ga2(2)6/y(刺激)2种割制对PR107第3割龄胶树割胶,分析株次产量和胶乳生理参数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开割第1个月(未施乙烯利),2种割制株次干胶产量(RY)、胶乳转化酶最适活性(Vmax)、蔗糖含量(Suc)、无机磷含量(Pi)、硫醇含量(R-SH)、pH值递增,总固形物含量(TSC)递减。在5~11月(包含6个刺激周期),对照割制RY基本稳定,刺激割制RY周期性变化:刺激后第1、第2刀RY递增,第5、第8刀RY递减。在7~9月(第2蓬叶稳定后),2种割制Vmax、pH值均较高。对照割制TSC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超过40%,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稳定在35%~36%;刺激割制TSC在6月上旬至11月上旬基本稳定在33%~35%。2种割制Pi和R-SH在5~12月呈上升趋势。与对照割制相比,刺激割制Vmax、pH值、Pi、R-SH较高,TSC、Suc较低。刺激割制年株产干胶3.21 kg,比对照割制高22.6%,树围生长量比对照割制低0.28 cm,割线死皮率比对照割制高1%,显示刺激割制的一些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田间调查表明,河西灌区马铃薯地下害虫主要以黄老虎[Agrotis segetum]、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为主,其中,黄老虎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河西一年发生2代,6月中旬以幼虫取食严重,危害期为春季和秋季,以春季危害较重。金针虫以幼虫危害,危害盛期5月下旬和7月下旬,土壤温度是影响金针虫在土层中的垂直移动和危害的关键因素,土壤湿度是影响其分布和发生量的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确定了黄老虎、金针虫防治指标分别为每平方米5头和3头。药剂防治表明,以70%吡虫啉、70%噻虫嗪、3%克百威土壤处理、种薯处理效果明显,增产效果27%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岔根甜菜(Beta Patula Ait)、叶用甜菜(B.cicla)及普通甜菜(B.vulgaris)三种间杂种的F_1、F_2及F_3的减数分裂行为。各代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联会成9个二价体。中期Ⅰ有棒状结合,也有环状结合。F_1、F_2、F_3各代中期出现单价体频率分别为0.23、0.18、1.13。后期Ⅰ出现染色体桥、落后等异常现象,各代频率分别为0.93、2.2和3.26。后期Ⅱ各代异常频率为0.41、0.75和0.32。异常四分体频率各代分别为0.16、0.13和0.66。异常频率有随世代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B.patula、B.cicla及B.vulgaris三个种的染色体组基本上是同源的。本文还讨论了杂种减数分裂稳定性及遗传育种上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芒果扁喙叶蝉是海南岛芒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若虫为害花芽、叶芽、花穗、嫩梢,被害幼叶呈干枯状,同时分泌蜜露,招致叶片、果实及枝干表面发生烟煤病,由此给芒果种植业带来直接威胁。据室内饲养观察,此虫在海南岛那大地区年发生8代,以成虫在枝、叶上越冬;成虫在田间呈核心分布,一年中以6月份虫口数量最大。建议在一个果园中种植同一品种,合理修枝及喷射20%叶蝉散20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编号控制饲养、田间定点、控制观察,明确大鸢尺蠖(Ectropis excellens Butler)在湖南长沙一年发生五代,以蛹在茶丛树冠下土内越冬,次年3月上、中旬羽化,交配产卵。各代幼虫分别于4、6、7、8、9~10月发生。以第一代和第五代为害期长,平均每头幼虫一生取食叶片面积为17256.6mm2。本文报导此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