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8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了除虫菊素、鱼藤酮和苦参碱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大灰象甲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3d和5 d,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液对茶大灰象甲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22%、100%和100%,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乳油1500倍液差异不显著。而7.5%鱼藤酮乳油750倍液和1.3%苦参碱水剂1500倍液药后1d、3d和5 d的校正死亡率均不高于50%,这2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大灰象甲的室内药效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2.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是一类超家族基因,该基因对农药具有代谢解毒作用,致使昆虫产生抗药性,而CYP6是整个CYP家族中最重要的一族.本研究从前期获得的茶小绿叶蝉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了CYP6A14基因,通过RT-PCR对该基因的序列进行了校对,并运用一系列相应软件对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学进行了分析.RT-PCR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基因片长1696 bp,其中包含21 bp的5′端序列,1467 bp的编码区序列(编码488个氨基酸)和208 bp的3′端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赤拟谷盗亲缘关系最近,与温室希蛛的亲缘关系最远.氨基酸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其他物种的保守性较差.三级结构模拟结果表明,CYP6A14蛋白主要由α螺旋组成.功能域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一个p450蛋白域(Pfam:p450),而无信号肽(signal peptides)和跨膜结构(transmembrane structure).该研究获得了茶小绿叶蝉CYP 6A1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明确了该基因的基本生物学信息,为后续研究茶小绿叶蝉CYP 6A14的分子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茶蚜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概述了茶蚜的主要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综合防治技术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茶蚜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茶蚜对寄主的选择以及综合防治等,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植物组成抗性与诱导抗性两个方面,回顾了植物抗瘿螨的研究进展。其中,组成抗性研究已较为透彻,本文从遗传、组织结构与形态、代谢产物3个方面进行综述;而诱导抗性从诱导抗性方式论述,主要有瘿螨取食、化学物质诱导和机械损伤3个方面。诱导抗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从球孢白僵菌侵染的茶丽纹象甲虫尸上分离的8个分离株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等生物学性状,以及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杀虫活性,旨在筛选出感染该虫的高致病力菌株.结果表明:在萨氏培养基(SDAY)上,8个分离株从菌落形态上可分为菌丝型和孢子型两类.其中,菌丝型菌株XJBb3001和XJBb3007生长速率最快,但菌...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联苯菊酯在绿茶和乌龙茶中的残留及其消解动态的差异,明确其在福建茶区使用的安全性,在福安、安溪和武夷山进行福云6号、金观音、铁观音和水仙等4个不同品种茶树上联苯菊酯残留田间试验,用2.5%联苯菊酯乳油1 000~4 000倍液进行施药,药液干后以及施药后1、3、5、7、10、15d分别取样,采用丙酮和石油醚提取,气相色谱检测,样品添加回收率为93.9%以上。检测统计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在茶叶上的原始残留量随着农药稀释倍数的增加而减少,而且差异变小。除福安绿茶2003年秋茶期的原始残留量较高外,不同品种同一季节或同一品种秋茶与春茶期间原始残留的差异均不显著,1 000~4 000倍液的平均原始残留量在同一品种不同季节间均表现出气温高,原始残留量低的负相关关系。联苯菊酯在茶叶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福安、安溪和武夷山,4个不同品种联苯菊酯1 000、2 000、3 000和4 000倍液的平均残留半衰期差异不显著,平均为4.22d,而同一茶季不同地域间(品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安溪2003年秋季1000~4 000倍液的残留半衰期最长,平均达8.48d;在相同地域相同气候条件下,福安绿茶品种和乌龙茶品种上的残留半衰期平均分别为2.19、6.16d,季节间差异不显著,而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试验期间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量与残留半衰期均未表现出统计学相关性。2.5%联苯菊酯乳油1 000~4 000倍液的原始残留量均小于3.5mg.kg-1,超标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溴氰菊酯茶园残留与使用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溴氰菊酯在绿茶和乌龙茶品种上的残留及其消解动态的差异,明确其在福建茶区使用的安全性,在福安、安溪和武夷山进行了福云6号、金观音、铁观音和水仙等4个不同品种茶树上溴氰菊酯残留田间试验,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3 000倍液进行施药,药液干后1h以及1、3、5、7、10、15d分别取样制样供检测。检测统计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在茶叶上的残留量随着农药稀释倍数的增加而线性减少;相同浓度处理下,春茶的残留量一般高于夏茶和秋茶,而乌龙茶(金观音)品种高于绿茶(福云6号)品种。残留半衰期总体上表现为随着使用浓度提高而延长的特点,但各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相同气候条件下,相同浓度处理福安乌龙茶的残留半衰期比福安绿茶长,其中春季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地同一茶季同一浓度条件下乌龙茶品种间的残留半衰期也不一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5%溴氰菊酯乳油500~3 000倍液在茶园的使用相对安全,目前GB/T 8321.1-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要求的安全间隔期(5d)的要求是合适的,但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和出口欧盟的基地如果使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1 000倍液建议安全间隔期定为7d。  相似文献   
8.
生态诱虫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高峰期,挂放生态诱虫板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挂板后15天每板平均虫口量为109.6头,挂板后3天黑刺粉虱成虫平均每板达到276.3头,挂板后15天达到658.8头。挂板后5~8天,田间黑刺粉虱卵量减少64.31%~71.36%。挂板防治后25天,茶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下降67.89%,黑刺粉虱若虫虫口密度下降68.73%。在福建省4个茶区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诱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宁德市低海拔茶园进行定点定期调查,共采集到蜘蛛1 682头,隶属于21科、39种。其中游猎型蜘蛛是最大的一个类群,有28种,占个体总数的62.49%;结网型蜘蛛是第二大类群,有10种,占个体总数的36.15%。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随时间变化而波动,其中多样性和丰富度的波动较大,而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波动较小。宁德低海拔茶园全年都有蜘蛛活动,沟渠豹蛛、草间钻头蛛和机敏漏斗蛛为当地优势种。整个蜘蛛群落及3种蜘蛛优势种种群密度的变化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极端低温对整个蜘蛛群落、草间钻头蛛和机敏漏斗蛛种群密度影响最大;极端高温对沟渠豹蛛种群密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月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研究表明 ,茶椰圆蚧在闽东茶园 1年发生 4代 ,以受精雌成虫在叶背越冬 ,翌年 3月产卵 .繁殖力与海拔高度和茶树品种密切相关 .若虫期可用 2 .5%天王星乳油 150 0倍液喷施叶冠和叶背 ,防治效果可达80 %以上 .自然天敌控制作用强 ,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