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诱食剂是一类改善动物适口性的非营养性添加剂,诱食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刺激视觉、嗅觉和味觉等生理基础反应,引起水产动物摄食行为。目前水产动物饲料诱食剂主要有甜菜碱、含硫化合物、动物产品及其提取物、植物及其提取物、中草药诱食剂、核苷酸诱食剂(贾晶莹,2020)。基于不同水产动物采食嗜好,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不但能诱导水产动物摄食、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饲料原料使用种类范围、利于饵料资源开发利用,还能减少饲料浪费、促进水产动物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2.
1引言 水产诱食剂就是能将鱼类吸引至饵料周围和引起鱼类食欲并促进其完成吞食饵料过程的物质。这种物质包括鱼类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诱食剂在改善饲料的诱食性、适口性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诱食剂可以通过特殊气味掩盖饲料中的不良气味,刺激鱼虾的感觉器官,以达到促进鱼虾摄食、加快鱼虾生长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诱食剂诱导鱼虾摄食,缩短了摄食时间,可以减少水体中的残饵和饲料的溶失,在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饲料对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一、诱食剂作用机理水产用诱食剂是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动物味觉和嗅觉的特点,结合动物生态学、心理学诸方面的要求研制。一般都是根据鱼类最喜食的动植物提取物中所含的化学成份,配成人工合成提取物,通过因子除去试验,而逐渐确定下来的。它往往含有二种以上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鱼的摄食刺激有协同作用。诱食剂通过刺激鱼类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使其聚集到饲料周围,加快摄食,提高采食量。二、诱食剂主要功能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研究,证实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该诱食剂有以下功能:①诱食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4.
诱食剂(Feeding Promoting Agent)又称引诱剂、食欲增进剂,是一种具有使鱼虾趋向饲料周围的化学物质,具有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强动物食欲、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饲料消化吸收与利用的作用,而添加于饲料中的特殊添加物。因此,诱食剂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水产养殖中,饲料主要是以植物性原料为主的配合饲料,花生麸、豆饼、小麦为主,黄粉、麦皮、玉米等次之.这种饲料尽管营养齐全,但却失去了水中活饵的风味和诱惑力,致使水产动物觅食兴趣淡化,摄食量下降,饲料浪费大,成为水产动物快速增长的重要障碍因素.随着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品--水产动物诱食剂应运而生.这种诱食促长剂,如甘氨酸三甲丙脂、甜菜碱、肌醇、醋酸镁,已运用于集约化养殖.下面分别做一下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水产动物诱食增重剂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人工高产高效养殖新技术产品。水产动物喜食水中活饵 ,可是在集约化养殖中主要依靠以植物原料为主的配合饲料。这种饲料尽管营养成分完全 ,但却失去了水中活饵的风味和诱惑力 ,致使养殖中出现两大弊端 :一是水产动物觅食兴趣淡化 ,摄食量下降 ,经常处于半饱半饥状态 ,成为水产动物增长的重要障碍 ;二是饲料浪费大 ,加大了成本。为此 ,科学家开发出水产动物最有效的诱食增重剂—苷氨酸三甲丙脂(化学名称),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1性质苷氨酸三甲丙脂是一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天然生物碱化合物 ,性质稳…  相似文献   

7.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产动物饲料中适量添加诱食剂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防止水环境污染,从而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减少疾病发生。水产动物诱食剂种类很多,本文阐述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碱、脂肪、糖类、有机酸、含硫有机物、动植物组分以及中草药等诱食剂对水产动物的诱食效果及有关研究进展,并认为深入研究水产动物的诱食剂对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鱼虾摄食相关的感受器,摄食化学感觉研究的方法,诱食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 《水产科技情报》2005,32(4):162-164
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进水产动物的食欲,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并减轻水质的污染。本文论述了水产动物诱食剂的作用、种类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饲料香味素     
功效:鱼、虾、蟹等水生动物对食料的选择和摄取,除了受饲料的物理刺激(如颗粒、色泽)作用外,饲料的化学刺激如香味、鲜味等对味觉、嗅觉产生十分敏感的反应,在对鱼虾摄食活动反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配合饲料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失去原有的色泽和风味,甚至产生特殊的臭味,即使是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超过一定的保质期其饲养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些刺激动物感官、诱发食欲、增加消化液分泌的调味诱食剂,它能增进食欲,显著增强鱼、虾、蟹的摄食,改善饲料的适口性,促进消化吸收,从而降低饲料…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水产配合饲料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传统的自然放养已开始向高密度集约化饲养转变,大量的集约化饲养几乎全靠人工配合饲料,其适口性与传统的天然饵料相比差异很大,因此水产动物诱食剂的添加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2.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诱食剂研究方法日本、美国、前苏联早在60年代就采用多种方法对水产动物诱食剂进行了研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电生理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水产动物接触到某些化学物质后,其嗅觉、味觉器官的兴奋性会产生变化,并引起感受器官电位的变化,这种电位变化可以用仪器记录观察,从而判断某些物质是否可以成为该种动物的诱食剂。2摄食行为法此法是诱食剂活性的生物鉴定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3.
水产动物摄食促进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摄食促进物质是指摄食引诱物质和摄食刺激物质的总称,俗称引诱剂。利用水产动物高度灵敏的嗅觉和味觉,在饲料中添加少量援食促进物质,不仅能改善饲料风味,提高其摄食速度和摄食量,加速生长,而且能促进饲料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系数。关于摄食促进物质的分离确定以及诱食活性的定量分析方法,何国新等(1984)和王吉桥(1994)已作了较详尽的阐述,本文仅就国内外研究开发的水产动物摄食促进物质的种类及其诱食活性作一系统评述,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为高效摄食促进物质的开发及渔用饲料生产提供依据。1氨基酸获野珍吉(198汉译…  相似文献   

14.
复合诱食剂对牙鲆摄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初始体质量为(3.01±0.04)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 d的摄食生长实验。共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0.5%、1.0%和1.5%的复合诱食剂配制成4种豆粕取代饲料,同时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研究复合诱食剂对牙鲆摄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豆粕取代饲料中诱食剂添加量为1.0%时,牙鲆的摄食率(P<0.05)、饲料效率(P<0.05)、鱼体脂肪含量(P<0.01)以及肝脏、肠胰蛋白酶活力和肠氨肽酶活力(P<0.01)显著高于不添加诱食剂组;当豆粕取代饲料中诱食剂的添加量为0.0%和0.5%时,牙鲆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全鱼粉组(P<0.05);而当添加量为1.0%和1.5%时,牙鲆的特定生长率与全鱼粉组比较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认为,当以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时,添加1.0%的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牙鲆幼鱼对饲料的摄食率和生长率。  相似文献   

15.
水产动物着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冷向军 《水产学报》2006,30(1):138-143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的迅速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养殖鱼虾的品质问题,其中色泽是影响养殖鱼虾商品价格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水产动物呈现出的斑澜色彩,主要由类胡萝卜素决定,也与黑色素、鸟嘌呤等色素基团有关。水产动物本身不能从头合成类胡萝卜素,因而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类胡萝卜素。在现代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水产动物摄食天然饵料(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机会越来越少,而配合饲料本身类胡萝卜素含量低,造成养殖鱼虾体表或肌肉色泽变差。本文就水产动物着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提高我国水产动物着色剂研究的理论水平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6.
水产饲料诱食剂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淡水和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鱼、虾、蟹类等水产动物人工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形成,水产饲料诱食剂在饲料工业和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及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用水产饲料诱食剂是控制水产养殖水质和降低养殖成本、适量投料、减少残饵的措施之~,也是诱捕和垂钓水产动物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和发展水产饲料诱食剂的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对提高水产品质量,推动水产饲料工业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最大程度地提高水产动物的生产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鱼、虾、蟹等各类水产动物人工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形成,水产饲料诱食剂在饲料工业和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及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特别是日本)纷纷开展了对鱼用饲料诱食成分的研究,鱼类的索饵、摄饵行为与化学刺激的关系日益明了.在鱼用饲料诱食成分的分离、分析、诱食活性成分定量分析、诱食成分人工模拟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诱食剂已投入工业化生产,在养殖业中广泛应用,并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偏少,近10年来才开始投入力量,而且主要以复配、仿制和摸索为主,自主研制和创新较少.因此,研究和发展水产饲料诱食剂的应用技术和开发产品对推动水产饲料工业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最大程度地提高养殖业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产饲料中的诱食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 ,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采用 ,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质的控制和如何尽可能地降低养殖成本 ,适量投饵、减少残饵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 ,诱食剂则可有效地促进鱼类摄食 ,减少残饵。一、诱食剂及其作用机理水产用诱食剂一般都是根据鱼类最喜食的动植物提取物中所含的化学成份 ,配成人工合成提取物 ,通过因子除去试验 ,而逐渐确定下来的。它往往含有二种以上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对鱼的摄食刺激有协同作用。诱食剂通过刺激鱼类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 ,使其聚集到饲料周围 ,加快摄食 ,提高采食量。影响鱼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产养殖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集约化,水产养殖动物依赖于饲料。很多水产养殖动物都配备了人工饲料,但是一些水产养殖动物当前还未实现人工配合饲料的问题,例如鳜鱼是一种特殊的鱼类,通常以活鱼为食物,很难摄食人工饵料。本文主要论述了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问题,提出营养调控措施。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鱼类摄食调控,进而可以更好地研制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20.
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饲料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两种等氮但不同鱼粉水平 (4 0 %和 35 % )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 0 2 %、 0 5 %甜菜碱、 0 2 %甜菜碱 +0 1%牛磺酸或一种市售添加剂配置成 8种实验饲料。饲料试验在循环系统的玻璃钢桶 (2 6 0L)中进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剂 ,有利于对虾的摄食和生长 ,甜菜碱诱食效果最佳 ,牛磺酸和甜菜碱的协同诱食效果并不明显。南美白对虾对无机盐、粗蛋白质有较高的表观消化率 ,但是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较低只有 6 0 %左右。本研究表明甜菜碱是一种较好的诱食剂 ,其适宜添加量为 0 2 %。诱食剂在两种等氮等能但不同鱼粉水平 (4 0 %和 35 % )的饲料中作用并不明显 ,进一步研究诱食剂在鱼粉含量低、低蛋白饲料中的作用 ,研究南美白对虾脂类营养及调控机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