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门塔尔牛杂交蒙古牛的产肉性能效果。[方法]对30月龄西门塔尔牛杂交二代以上犍牛和同月龄蒙古犍牛进行屠宰对比试验。[结果]30月龄西门塔尔牛杂交二代以上犍牛的平均活重、屠体重和净肉重分别达到693.71kg、415.39kg和342.39kg,较同月龄蒙古犍牛高出167.11kg、100.55kg和83.43kg;提高了31.73%、31.91%、和32.22%;差异均极显著(P0.01);30月龄西门塔尔牛杂交二代以上犍牛的平均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了0.12和0.19%,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利用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蒙古牛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蒙古牛产肉量。  相似文献   

2.
蒙古牛与西×蒙F_2代牛屠宰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蒙古牛的产肉性能效果。[方法]对18月龄西×蒙F2代牛、蒙古牛公牛进行屠宰对比试验。[结果]18月龄西×蒙F2代公牛的平均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较同龄蒙古牛公牛分别提高了61.86%、70.16%和74.95%,差异均极显著(P〈0.01);平均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了5.14%和8.12%...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冷配与本交两种配种方式对黄牛性能改良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配种方式西×蒙杂交犍牛的产肉性能差异.[方法]对18月龄西×蒙F2代犍牛进行屠宰对比试验.[结果]冷配犍牛较本交犍牛宰前活重、屠体重和净肉重分别提高了15.05%、17.18%和17.29%.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试验组产肉性能差异较大,但其它性能差异不明显.[结论]尽管改良程度相同,但不同配种方式所产后代产肉性能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与蒙古牛母牛的生产性能差距。[方法]选用相同体重体型相近的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母牛与蒙古牛母牛进行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西门塔尔牛母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较蒙古牛成年母牛分别提高了1.59、1.34个百分点。[结论]西门塔尔牛母牛的产肉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较蒙古牛母牛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和牛、安格斯牛对蒙古牛的改良效果,试验选择14~16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蒙古牛、和蒙F1代牛、安蒙F1代牛公牛各5头,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并进行屠宰分割,测定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蒙古牛相比,和蒙F1代牛、安蒙F1代牛增重、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高档肉重、胴体高档肉产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安蒙F1代牛增重、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均高于和蒙F1代牛。说明利用安格斯牛、和牛杂交改良蒙古牛,安蒙F1代牛杂交改良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西门塔尔牛母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与蒙古牛母牛生产性能的差异,选用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牛母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与蒙古牛母牛进行屠宰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母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较蒙古牛成年母牛提高了1.59个百分点和1.34个百分点。结论:西门塔尔牛母牛的产肉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均比蒙古牛母牛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进一步说明肉牛杂交改良效果和经济效益。[方法]对西门塔尔(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F2代)与蒙古牛育成母牛进行了本次屠宰对比试验。[结果]宰前活重、屠体重、净肉重的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01,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西门塔尔育成母牛较蒙古牛育成母牛产肉性能提高较大,而近一段时间牛肉肉价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改良牛会产生更高,更明显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门塔尔与湘西黄牛和湘南黄牛杂交改良的F1代牛杂交效果调查,结果显示:西门塔尔F1代杂交牛初生重和各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湘南黄牛与湘西黄牛(P0.05)。西门塔尔与湘西黄牛的杂交F1代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分别较湘南黄牛的F1代重5.48kg、7.44kg、39.11kg、26.03kg和47.52kg,分别提高了25.99%、5.96%、24.56%、13.08%和20.23%;西门塔尔F1代杂交牛初生重和各月龄体尺均显著高于湘南黄牛与湘西黄牛(P0.05)。西门塔尔与湘西黄牛的杂交F1代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的体高分别较湘南黄牛的F1代提高了14.14%、5.29%、6.83%、9.75%和6.61%;胸围分别较湘南黄牛F1代提高了26.42%、6.94%、6.03%、10.06%和7.78%;体斜长分别较湘南黄牛F1代提高了18.51%、4.29%、10.79%、4.44%和7.39%。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索弗莱维赫牛冻精三元杂交模式研究。我市引进弗莱维赫世界著名乳肉兼用新品种牛细管冻精,对西本F1代杂种母牛,进行三元杂交改良试验,以期为弗莱维赫牛杂交改良利用和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并对比弗♂×(西♂×本♀)三元杂交牛和(西♂×本♀)二元杂交牛和本地黄牛的初生、3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弗莱维赫三元杂交牛各月龄体重明显高于本地牛和西♂×本♀牛,12月年公母体重达355.3±35.3kg、359.4±39.3kg,比西♂×本♀二元杂交公母牛242.6±51.2kg、237.3±44.3kg,分别提高了46.69%和51.15%。体尺变化12月龄弗♂×(西♂×本♀)一代公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比西♂×本♀牛一代公牛提高16.7%、14.8%、16.2%和20.7%。[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弗西本元杂交牛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西本牛和本地黄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实验旨在了解安格斯牛、利木赞牛和西门塔尔牛与务川黑牛杂交一代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随机选取24月龄安务F1、利务F1、西务F1和务川黑牛公牛各3头,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3种牛对务川黑牛杂交改良效果显著(P<0.05),屠宰率、肉骨比以利务F1牛最高,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以安务F1牛最高,眼肌面积以西务F1牛最高;利务F1牛的熟肉率最高,安务F1牛的剪切力最低,肉色L45min、a45min、b45min值以西务F1牛色泽最亮,安务F1牛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务川黑牛,利务F1牛肉与务川黑牛肉大理石纹都为3级,安务F1和西务F1牛肉大理石纹则为2级;系水力、滴水损失、水分、蛋白质、pH在不同杂交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产肉性能和肉品质考虑,建议选择利木赞牛和安格斯牛作为务川黑牛杂交改良的父本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青海省引进夏洛莱牛的育肥效果、屠宰性状和肉质品质,评估夏洛莱牛在青海省推广及杂交利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青海锦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引进6月龄夏洛莱牛与本地自繁6月龄西门塔尔牛的育肥对比试验,最后对15月龄夏洛莱牛和本地西门塔尔牛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分析其屠宰性能、胴体和肉质品质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夏洛莱牛在青海西宁育肥后可达到屠宰率57.80%,净肉率46.40%,胴体产肉率80.30%,肉骨比4.23,各项指标均优于本地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必需脂肪酸含量分别为7.96%和3.29%,与本地西门塔尔牛无显著差异。[结论]综上所述,夏洛莱牛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其肉质营养水平与本地西门塔尔牛接近,因此,夏洛莱牛适合在本地育肥并推广。  相似文献   

12.
西门塔尔牛改良新疆博州当地蒙古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为父本,以新疆博州当地蒙古牛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对二品种的杂交一代(西蒙F1)犊牛的生长性状与屠宰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西蒙F1初生重公犊比蒙古牛提高36.96%,母犊提高38.03%;断奶重公犊提高153.49%,母犊提高146.08%;同龄西蒙F1屠宰率、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牛提高13.03%、18%。平均每头西蒙F1比本地蒙古牛多产肉135kg,按每kg牛肉15元计,可增加收益2 025元。用细管冻精配种比饲养公牛配种可降低成本130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屠宰分析和测定评价,明确张掖肉牛的屠宰性能和肉质风味,作为依据制定下一阶段的选育目标和选配方案。[方法]选择核心育种场育肥牛,检疫后定点集中屠宰测定分析;分割排酸取样,真空包装不同部位肉样带北京试验室根据相应的测定标准进行肉质评定。[结果]张掖肉牛公牛育肥至22.4月龄屠宰,活重、胴体重分别达635.4 kg,371.4 kg,产净肉303.66 kg;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产肉率分别达58.48%,47.8%和81.76%;胴体脂肪覆盖度良好,肉色和脂肪颜色达到日本胴体分级标准中较高级别。牛肉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但大理石花纹欠缺。熟肉制品风味独特,多汁性良好,与北京市场销售西门塔牛肉相比,具有较高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结论]张掖肉牛品种改良、培育成效显著,生产水平达到肉用牛标准,肉质风味能够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若开拓高端牛肉市场,需着力大理石花纹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西门塔尔牛改良关岭黄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对西×关F1杂交牛和关岭黄牛分别测定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各体尺体重指标,并于2006年对18月龄的西×关F1杂交牛和关岭黄牛进行屠宰测定各指标,同时对肉质进行品偿,结果显示:西×关F1杂交牛体型明显趋于父本,表现出良好的肉用体型,适应性强;挽力和持久力增强;生长发育迅速,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同龄的关岭黄牛提高18.4%、18.5%,差异极显著(P<0.01)。肉质细嫩和口感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选取18~20月龄,体重280±15.8 kg的西本杂、安本杂及利本杂F1代公牛各20头,按品种分为3组;以青贮玉米和白酒糟为基础粗料,经过6个月的集中肥育,研究杂交肉牛肥育效果与品种的关系,进而分析各项屠宰指标.结果表明:西本杂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最高,利本杂的日增重和料肉比最低;西本杂、安本杂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和高档肉重与利本杂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率和骨肉比值差异显著(P<0.05);3组试验牛的大理石纹等级和背膘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选取12月龄的安西F1(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西F1(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进行为期90d的育肥屠宰试验,以期为草原肉牛新品系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利西F1的增重水平和育肥效果明显优于安西F1,安西F1、利西F1杂交牛头均日增重分别为1.30和1.80kg,利西F1头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安西F1(P〈0.01);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均为利西F1极显著高于安西F1(P〈0.01),而屠宰率、净肉率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云南黄牛的生产性能,优选主要的杂交改良父本,开展云南黄牛杂交改良。[方法]用西门塔尔牛、短角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等分别与云南黄牛母本杂交,测定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初生、6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体重体尺。[结果]云南黄牛经过杂交改良后,改良效果良好,杂交后代对云南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良好。在农村饲养条件下,西×云杂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4.57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35.83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6.21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344.24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74.13%,59.20%,56.53%和78.10%。短×云杂交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2.28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17.20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3.56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314.86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57.90%,38.10%,54.21%和62.90%;安×云杂交一代牛犊牛初生重平均为21.21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34.34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6.18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268.45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50.32%,57.45%,56.51%和38.89%;海×云杂交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2.78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24.97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0.52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289.50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61.45%,46.47%,51.99%和49.78%。[结论]西×云杂一代牛、短×云杂交一代牛、安×云杂交一代牛和海×云杂交一代牛生产性能显著提高,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F2公羔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对6月龄德美×内细杂交F2公羔和内蒙古细毛羊公羔进行了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德美×内细F2公羔平均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较同月龄内蒙古细毛羊分别增加了5.97、4.19和3.35 kg,分别提高21.36%、34.26%和37.35%;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10.65%和13.24%,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能显著提高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