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25m带宽和15m带宽,30m、20m、10m孔径斑块抚育伐,对红松造林试验进行景观处理,栽植了容器苗和裸根苗两种类型的红松苗,并对各种处理方式下红松幼苗的生长、成活率和缓苗情况进行了动态、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容器苗造林后生长和成活都优于裸根苗,而且育苗周期缩短两年;红松容器苗采用窄带和中孔径斑块,裸根苗采用带状和林下造林效果较好;带状造林后防寒和裁冠措施没能显著提高造林后幼苗成活率;红松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北方松树容器育苗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容器育苗的造林方法和造林后的管护技术,努力提容器育苗造林的成活率。一、容器育苗灌袋技术1.配制营养土和袋床的修整选择40%的熟化土、40%的腐殖土(松树林表层土)、20%的秸秆灰、沙土和过磷酸钙作为营养土,保证做到细、净、匀;能保证水分的充分渗透。营养土配制完成堆沤7日后在整好的苗床内进行装袋,袋内必须装满营养土,并且要墩实,营养袋排列必须保持在同一高度,如此可以保证覆土  相似文献   

3.
正针对北方松树容器育苗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容器育苗的造林方法和造林后的管护技术,努力提容器育苗造林的成活率。1容器育苗灌袋技术1.1配制营养土和袋床的修整选择40%的熟化土、40%的腐殖土(松树林表层土)、20%的秸秆灰、沙土和过磷酸钙作为营养土,保证做到细、净、匀;能保证水分的充分渗透。营养土配制完成堆沤7日后在整好的苗床内进行装袋,袋内必须装满营养土,并且要墩实,营养袋排列必须保持在同一高度,如此可以保证覆土一致,出苗  相似文献   

4.
<正>草炭容器是诸类育苗容器的一种,与其他种类容器的主要区别是所选用的原料不同。该种容器选用的是低位级腐殖质类经多年腐熟的草纤维原料(草炭),添加草类浆料经过工艺处理后按一定比例合成的浆料,再经工厂化草炭容器系列合成工艺、制作工艺制成的一种容器。为了观察草炭容器育苗效果,我们在塑料大棚内采用了该种容器进行了樟子松播种育苗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草炭容器的特点1.1.1通气。具有四壁通气、透水的性能,苗木生长时不会  相似文献   

5.
<正>容器育苗是一种先进的育苗技术,是利用装有配好的基质或者营养土的容器进行幼苗培育,这种培育苗木的方法速度快,不受季节的限制,育苗成本低,成活率高,如大田育苗要经过3~4年的培育,林木幼苗才可以出圃,而容器苗仅仅培育半年至1年就可以用来造林,时间大大缩短,育苗的成本也仅为大田育苗的一半。  相似文献   

6.
王建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258-258,262
侧柏是我国特有树种,其耐水能力弱,抗风能力差,幼苗进行裸根造林不易成活,适宜容器育苗。本文介绍了华北地区侧柏容器育苗相关技术;育苗地选择;容器选择;营养土配制;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容器育苗是在装有营养土的容器中培育苗木。与裸根苗相比,容器苗有很多优点。容器苗的根系在容器内形成,造林时带着完整的根系团栽入造林地,栽植后没有明显的缓苗期,造林成活率高;容器育苗所用的营养土是经过认真选择和配制的,符合苗木生长发育需要,苗木生长快,育苗周期缩短;容器苗可以延长造林季节。  相似文献   

8.
明阿妮 《吉林农业》2011,(11):111-111
在地势较高、气候干旱、生长期短的黄土高原,应用塑料大棚容器育苗是加速培育壮苗,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塑料大棚容器育苗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基质对海巴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比较适合海巴戟幼苗生长的基质配方。[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生土为对照,设6个处理:①园土+草炭土+农家肥、②椰糠+草炭土+农家肥、③椰糠+园土+农家肥、④椰糠+珍珠岩+草炭土+农家肥、⑤椰糠+珍珠岩+园土+草炭土+农家肥、⑥园土,研究6种不同栽培基质对海巴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处理④的植株生长最好,与处理⑥和对照差异极显著。处理③、④的平均株高分别为22.90和21.64 cm;处理④、⑤的平均茎基分别为0.69和0.66 cm;处理③、④的平均叶片数分别为24.53和24.13;处理④的单株地上、地下部分鲜重分别达86.3和25.9 g。[结论]椰糠+珍珠岩+草炭土+农家肥(1∶1∶1∶1)为海巴戟幼苗生长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0.
正樟子松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而容器育苗技术是利用各种容器通过装入配制好的营养土进行育苗。樟子松容器育苗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适应性,利用容器苗造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分质量,且抚育管理方便,成林快。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冀北地区樟子松的容器育苗技术,总结如下。1种子直播育苗1.1种子处理通过筛选去除种子中的杂质以及饱满度差、发芽势弱的种  相似文献   

11.
红松容器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东北林区红松更新造林难度大、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等实际问题,采用红松容器苗和自行研制、配套的苗木集装运输设备及植苗器具,进行不同季节的更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的前两年,容器苗无缓苗现象,幼树的高、径生长量明显大于裸根苗,大幅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从而使幼林尽早郁闭。解决了干旱瘠薄的陡坡地段红松造林不易成活的难题。容器苗造林技术的推广作用,结束了我国北方高寒林区单一裸根苗造林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以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椰糠、松林下土、山地红壤作为思茅松育苗的轻型基质原料,研究6种基质不同配比对思茅松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重量、幼苗保存率和苗高可有作为评价优良轻基质配方的重要指标;草炭土∶蛭石∶松林下土按4∶1∶5的比例配置成的基质育苗效果较好,思茅松幼苗保存率、苗高、地径、主根长和侧根数分别比对照高出9.46%、6.53 cm、0.12 cm、6.42 cm和13条,而单位基质重量则比对照轻233 g,该比例可以在思茅松容器培育优先考虑的轻基质配方,基质重量与幼苗保存率之间有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宿根福禄考嫩枝的扦插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宿根福禄考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务件下宿根福禄考扦插苗的生根情况及生长势进行了比较,以确定扦插繁殖的最佳栽培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以土为基质的扦插苗生根较早,早期生长较快,6月初之前为各组中长度最长的,但在6月后生长趋于平缓,蛭石和沙为基质各组在早期生长速度都较以土为基质的慢且速度基本相同;生根粉溶液浓度对扦插苗生长早期影响较大,尤其是以腐殖土 沙(3:1)为基质时,早期影响尤为明显,但在后期各种基质生根速率及生根长度趋于相同;生根粉溶液浓度对于存活率作用较为明显,以腐殖土 沙(3:1)为基质时,不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存活率达到100%,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不能达到这一效果,扦插苗存活率与使用生根粉溶液浓度成反比,以蛭石 沙(1:1)及沙为基质时,扦插苗存活率都较高,其中以蛭石 沙(1:1)为基质时,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100%存活,不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存活率只能达到57.14%,以沙为基质时,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存活率几乎为100%,而不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存活率只能达到64.29%。  相似文献   

14.
不同配比混合基质对非洲菊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在长沙地区栽培非洲菊的适宜基质,对不同非洲菊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比例草炭土、珍珠岩、河沙混合基质对非洲菊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非洲菊在质量比3∶1∶1的草炭土、珍珠岩、河沙混合基质中均成活率高,植株健壮,切花产量高,质量好;纯草炭土栽培非洲菊,苗期生长健壮,但定植半年后植株容易感病,成活率低,不宜用作长沙地区日光温室非洲菊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15.
林冠下红松幼树叶绿素含量与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4年和1985年在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和桦木林内,分别在生长初期、盛期和末期,通过对天然更新红松幼树叶绿素总量,a/b比值和高生长分析,证明:阔叶红松林下红松幼树叶量少,衰老快和宿存时间短,致使单位干重针叶的叶绿素相对积累。但由于其叶重比(LWR)小,针叶生长缓慢,当以整株干重为单位时,其叶绿素含量远低于桦木林下,影响了幼树的生长和存活。通过光、温和水分等环境条件的调查,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阔叶红松林蓄积过大,林下光照不足。为解决这个矛盾,改善幼树更新和生长的条件,建议适时择伐,以提高森林环境质量,促进幼树生长和森林的更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利用扦插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生产出优质的薰衣草苗,以薰衣草半年生枝条为试材,比较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部位插穗及不同浓度的NAA和IBA(0、20、100、300、500、800 mg/L)对插穗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对扦插成活率及苗期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以②园土∶草炭土=9∶1为插壤时地下部分生长最好;③园土∶生物碳=9∶1为插壤时地上部分生长最好,在扦插时应选择稍部的插穗,用300 mg/L的IBA处理插穗苗期生长效果最佳,后期生长成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曹永庆  任华东  林萍  姚小华  尹润富  叶淑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73+13544-13473,13544
[目的]为了弄清缓释肥在油茶容器育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缓释肥的不同施用方式和施用浓度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缓释肥的施用与苗木成活率无显著相关性;施用0.3%缓释肥18-18-18+TE+B能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增加抽穗长度和粗度;缓释肥于嫁接苗移栽前与基质混合施入的施肥方式更佳,明显好于揭膜后撒施。[结论]该研究可为培养容器袋高质量苗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连续3 a对小兴安岭地区低质林验样地内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率进行实地调查,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3 a后,3种苗木的保存率无明显差异。3 a内3种苗木的生长率大小次序为:落叶松大于红松大于云杉。在带状皆伐改造模式中,红松在8 m和10 m带宽的水平皆伐带内的生长效果较好;云杉在6 m和8 m带宽的垂直皆伐带内的生长效果较好;落叶松在10 m和15 m带宽的水平皆伐带内的生长效果较好。在林窗改造方式下,红松在面积为150到300 m2的林窗内生长效果较好;云杉在面积为25到100 m2的林窗内生长效果较好;落叶松在林窗内的生长状况指标均很高,生长效果都较好,无明显差异。根据苗木的生长效果为低质林改造选择合理的改造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印度紫檀容器育苗适宜容器规格、基质和肥料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半年生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为测定指标,对珍贵用材树种印度紫檀(Perocarpus indicus)容器育苗的适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适宜肥料种类及用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和施肥对幼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基质配方与施肥的交互作用及容器规格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的组合幼苗生长最好,其平均苗高为57.6 cm、平均地径0.464 cm、平均鲜质量16.59 g,其次是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沼气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和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8 cm×12 cm的组合处理。结合生产实际,在生产中可采用70%森林土+30%火烧土、追施3%的氮肥、8 cm×12 cm规格的营养袋组合培育印度紫檀容器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