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60Co-γ射线对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的诱变效应并确定其辐射半致死剂量。【方法】以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辐照剂量(0、100、200、300、400 Gy)60Co-γ进行辐射处理,分析辐射对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辐照剂量与种子相对出苗率为极显著负相关,种子辐射半致死剂量为217.76 Gy。辐射后幼苗出现叶型改变、叶面扭曲、叶边缘变异等,300 Gy剂量下叶型和叶边缘变异比例最高。辐射处理的北美红花七叶树生长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60Co-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在300 Gy最高。相关性分析得出,辐照剂量与复叶宽、小叶宽、可溶性蛋白、相对电导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综合种子半致死剂量和生长、生理指标,确定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适宜的辐照剂量为200~300 Gy。可为七叶树属植物辐射育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对不同无花果品种一年生枝条死亡率、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诱变剂量,为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提高无花果遗传多样性、创造新种质、培育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无花果品种布兰瑞克和中华紫果一年生休眠枝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为辐照源,设置不同剂量0、30、45、60、75 Gy的辐射处理,分析辐照引起枝叶死亡率、酶活性等变化。【结果】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2个无花果品种扦插苗成活率呈下降趋势,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分枝数指标呈下降趋势,叶片长宽比差异不显著。中华紫果品种的SOD、POD、CAT等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45、60 Gy剂量时达到峰值,MDA含量呈现一直上升趋势,H2O2含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布兰瑞克品种的SOD、POD、CAT酶活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均呈现先降后增趋势。MDA、H2O2含量基本保持上升趋势。【结论】辐射导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春谷种子的辐射诱变效应,以春谷品种嫩选17为材料,采用0、150 Gy、200 Gy、250 Gy、300 Gy和35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谷种,探究辐射对谷子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嫩选17在低辐射剂量(150~200 Gy)下对种子发芽、出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辐射剂量升高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350 Gy剂量下对谷子种子的损伤较大,严重影响其出苗及幼苗生长,幼苗成苗率急剧降低。根据半致死剂量回归方程计算出嫩选17的半致死剂量为284.1 Gy。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60Co-γ射线辐射对西瓜开花期及果实性状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质量的12个西瓜品种干种子为材料,设置6个剂量辐射处理,研究不同辐射剂量对西瓜种子开花期及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当辐射剂量为600 Gy时,西瓜大、中种子品种开花期较对照(0 Gy)明显推迟,但对小种子品种无显著影响;600 Gy及以上辐射剂量对西瓜果实性状产生了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其中大、小种子的辐射敏感性比中种子更强。【结论】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60Co-γ射线辐射对西瓜开花期及果实性状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西瓜种子适宜的60Co-γ射线辐射剂量为400~600 Gy,不同质量西瓜种子的开花期及果实性状对60Co-γ射线辐射的敏感性为:大种子>小种子>中种子。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辐照对胡麻种子的诱变作用,以5个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胡麻种子进行辐照处理,观察其对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胡麻种子具有一定的辐照效应;200 Gy剂量~(60)Co-γ辐射可以提高胡麻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1 500 Gy以下剂量~(60)Co-γ辐射可以增加胡麻幼苗的根长、株高、鲜质量及根冠比,但降低了种子的发芽速度。胡麻种子的抗辐射能力较强,半致死剂量大于1 500 Gy。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育品质优良的绿莴笋品种。[方法]用剂量分别为0(对照)、20、40、60、80、100、150、2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泰国绿莴笋种子,研究60Coγ-辐射处理对绿莴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60Coγ-辐射剂量为20、150、200 Gy时,绿莴笋种子发芽率高于对照。绿莴笋种子发芽率与60Coγ-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辐射剂量为20 Gy时发芽率最高。60Coγ-辐射剂量为60 Gy时绿莴笋幼苗长势较对照好。辐射剂量在20~60 Gy范围内时,剂量越大,幼苗长势越好。绿莴笋幼苗根长在辐射前期与60Coγ-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芽长与60Coγ-辐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60Coγ-辐射剂量为20 Gy时绿莴笋种子发芽率最高,辐射剂量为60 Gy时绿莴笋幼苗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对苋菜种子进行辐射,观测其对苋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实验设计的辐射剂量范围(20-200Gy)内,对苋菜种子有刺激生长的作用,20Gy有利于苋菜种子发芽,60~80Gy有利于苋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60)Co-γ射线辐照剂量(50~1 000 Gy)对黄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60)Co-γ射线对黄瓜种子的辐射效应明显。当辐照剂量为50 Gy时,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高于未辐照处理,说明辐射促进了黄瓜种子的萌发;黄瓜种子24 h电导率和相对电导率低于对照,子叶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幼苗根系生长加快,侧根发生多,株高最高,促进了幼苗生长;幼苗各部位的鲜质量、干质量和干质量/鲜质量值增加,说明辐射能提高幼苗素质。当辐照剂量为100~1 000 Gy时,种子发芽率等4项发芽指标、幼苗生长量、子叶叶绿素含量、幼苗各部位鲜质量和干质量则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而种子细胞膜透性、幼苗各部位干质量/鲜质量比值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加大,辐射抑制了黄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黄瓜种子辐射诱变的半致死剂量为795 Gy。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60Co-γ辐射对紫薇种子的诱变效应,明确60Co-γ射线对辐射种子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选用不同剂量(0、20、60、100、140和18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红火箭’紫薇种子,对辐射后紫薇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其播种成苗后的高度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辐射种子成苗后叶片内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60Co-γ辐射剂量的升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100 Gy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4%、40%和10.71。种子的死亡率随辐射剂量的升高不断升高,在180 Gy时达到最高值,为51.33%。将辐射后的种子播种成苗后,发现低剂量的60Co-γ射线在对紫薇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的作用,当辐射剂量超过60 Gy时会抑制紫薇幼苗的生长。从生理生化指标来看,不同的辐射剂量对紫薇苗的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显著,均随60Co-γ射线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均在辐射剂量为100 Gy时达到最大;当辐射剂量达到180 Gy时,所有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综上可得,60Co-γ辐射对紫薇种子的最佳辐射量为100 Gy,能够有效促进紫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60Co-γ射线对紫薇的辐射半致死剂量是197 Gy。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厚皮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0、300、450、600、750、900和1 05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分别辐照厚皮甜瓜皇后、伽师瓜F1种子,观测辐照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期子叶面积、幼苗高度、根冠比和干物质积累量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结果显示:60Co-γ射线辐照对皇后、伽师瓜F1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但同一剂量对两品种影响不同;300、450、600和750 Gy的辐照对两品种幼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的作用,较高剂量(600和750 Gy)辐照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高剂量辐照(900和1 050 Gy)明显抑制其幼苗生长; 不同剂量的辐照均降低了幼苗叶片中SOD和POD活性,但随辐照时间的延长(600、750和900 Gy)SOD活性有所回升,POD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1.
^60钴-γ射线诱发突变改良苦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0钴-γ射线100-800Gy对苦荞的4个品种进行辐射处理,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的增加苦荞的幼苗高度和根系生长逐渐受到抑制。辐射处理在700-800Gy内苦荞的幼苗生长受到显的影响,而100-200Gy的处理对苦荞的影响不大。辐射种子能够引起苦养多个性状发生变异,但在100L-200Gy突变频率很低,而在300-600Gy内,随着剂量的增加突变频率则逐渐增加。根据处理结果,最适宜的剂量是300-600Gy。辐射处理导致苦荞黄酮含量发生改变,并可以从中选择到高黄酮含量的突变型。此外,通过选择还获得了高抗落粒性、较高黄酮含量和适宜生育期的突变型“5—2—62”。  相似文献   

12.
~(60)Co-γ辐射对紫薇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辐射剂量对紫薇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对紫薇种子进行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结果表明:辐射延迟紫薇种子的起始萌发时间和萌发高峰期;种子萌发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100~200 Gy辐射处理的幼苗株高、鲜干质量、根长、叶片面积均较对照(未进行辐射处理)降低,150~200 Gy辐射处理的幼苗根系无法抽出;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有生活力种子比例逐渐下降。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计算,紫薇种子辐射育种半辐射致死剂量为172.42 Gy,适宜辐射剂量为120~220 Gy。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辐射对盐碱胁迫杜鹃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杜鹃花耐盐碱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60Co-γ射线为辐射源,分3批对不同种杜鹃花种子进行不同剂量辐射,分析辐射对杜鹃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辐射剂量;选取辐射处理的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进行盐碱胁迫,分析辐射对盐碱胁迫杜鹃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辐射处理对不同种杜鹃花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5种杜鹃花种子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121~213 Gy,排序为映山红>大白杜鹃>羊踯躅>满山红>鹿角杜鹃,杜鹃花种子的适宜辐射剂量为100~150 Gy.辐射剂量与杜鹃花种子萌发率、出苗率、成苗率呈负相关,但100 Gy处理可提高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萌发率,50 Gy处理可促进映山红、鹿角杜鹃和满山红幼苗生长,150 Gy处理可促进大白杜鹃幼苗生长.盐碱胁迫可抑制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100 Gy辐射处理提高了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在盐碱胁迫下的萌发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盐害程度.在酸性环境(pH 5.0)和中性环境(pH 6.5)下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萌发较好,在碱性环境下(pH 8.0)种子萌发受到抑制.[结论]60Co-γ辐射可作为提高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的一种手段,适宜的辐射剂量为100~150 G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 60Co-γ射线对“热研4号”杂交狼尾草及“华南”象草的诱变效应,创制新种质,以推动狼尾草的育种工作。 方法 在前期剂量筛选基础之上,以2种狼尾草品种(“热研4号”杂交狼尾草和“华南”象草)种茎为材料,利用 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剂量为30 Gy,剂量率为1 Gy·min -1。将辐射后的种茎与未辐射的种茎栽植于大田中,常规田间管理,1个月后统计成活率。待成活的植株生长成熟后,在2个诱变系群体中分别随机挑选30株进行形态指标的测定,共测定7个指标。随后利用分子标记探究辐射对遗传变异的影响。 结果 2个品种的辐射材料,分别随机选取30株进行形态指标测定,与对照相比,发现“热研4号”诱变系中有28株的株高,21株的茎节数及17株的叶宽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华南”诱变系中有20株的株高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他形态指标差异不大。2种牧草的突变体大都表现出株高的降低,因此,生物量也随之减少。还发现一个辐射材料RY4-17,由于分蘖数多于对照导致生物量增加。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在“热研4号”诱变系中,20对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245,共扩增出8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2条,诱变系与对照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7—0.89,平均值为0.81,差异位点数为9—27,平均为15.9个,UPGMA聚类结果显示突变体RY4-9和RY4-23与对照遗传距离最远,变异程度最大。在“华南”诱变系中,20对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394,共扩增出8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5条,诱变系与对照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4—0.86,平均值为0.77,差异位点数为10—38,平均为18.8个,UPGMA聚类结果显示突变体HN-24与对照遗传距离最远,变异程度最大。结论 适宜剂量的 60Go-γ射线辐射可以使2种牧草种茎成活率显著降低,同时可以有效诱导2种牧草在形态学和遗传学水平上发生变异。 60Go-γ射线辐射诱变是解决狼尾草因无性繁殖为主而导致遗传资源多样性匮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了γ-射线作为提高烟苗抗逆、抗病性手段的可行性。[方法]以云烟87漂浮苗为供试材料,研究了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处理(204、06、08、01、001、502、00 Gy)对烟苗某些生理抗性指标的影响。[结果]云烟87烟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小于40 Gy的处理不会对烟苗造成伤害,但提高烟苗抗性的效果不显著;大于100 Gy的辐射处理会造成云烟87苗有害物质增加;60 Gy是最佳的辐射处理剂量,丙二醛(MDA)含量比对照降低了40.77%,SOD活性比对照提高了5.13%,POD活性是对照的1.43倍,CAT活性是对照的1.24倍。[结论]云烟87的最佳辐射剂量为60Gy,可降低烟苗有害物质含量,提高各保护性酶活性,增强烟苗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对中国水仙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选育优良新品种及丰富中国水仙品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鳞茎为试材,采用不同辐射剂量[0(CK)、10、30、50、80和150 Gy]的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30 min,室内遮光储藏约3个月后进行水培,分析不同辐射剂量对中国水仙植株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株高、根长、花茎高度和花径均随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CK处理(P<0.05,下同);始花期推迟12~22 d.其中,10 Gy辐射处理的株型紧凑,开花数量较多,且出现副花冠呈齿轮状变异,整体观赏效果较好;150 Gy辐射处理的植株叶片和根茎很短,但不开花.随着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中国水仙金盏银台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10~8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能增强中国水仙金盏银台植株防御能力,但随着辐射剂量增大,其防御能力降低,受损严重.[结论]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金盏银台鳞茎可导致植株形态发生变化,尤其在10 Gy的辐射剂量下其株高矮化,株型紧凑,不倒伏,开花数量较多,副花冠呈齿轮状变异,观赏价值得到提高,即该辐射剂量为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17.
周爱芬  强继业  王天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60-16761,16764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辐射对小杂56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辐射剂量为0、20、40、60、80、100、150和200Gy的60Co-γ射线对小杂56白菜种子进行辐射处理,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芽长的影响。[结果]小杂56白菜种子发芽率、根长和芽长与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均呈正相关。辐射剂量为60~200Gy的种子发芽率较高,明显高于对照组。除200Gy处理组的白菜根长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剂量处理的根长均高于对照组。不同的辐射剂量对白菜芽长的影响不同,辐射剂量为40、60和100Gy时有利于白菜芽的生长。[结论]60Co-γ射线辐射对小杂56白菜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和芽长有不同的影响。60~200Gy辐射有利于白菜种子发芽,低剂量辐射有利于白菜根的生长,但辐射剂量过高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60Co-γ射线对萝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萝卜种子进行辐射,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发芽率、芽长和根长与辐射剂量均呈正相关,说明在该实验辐射范围内对萝卜种子有刺激生长的作用,在20Gy-60Gy有利于萝卜种子发芽,而在60Gy和150Gy时有利于萝卜种子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60Co-γ射线对桃花粉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桃品种秋蜜红、秋甜、油桃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基因型、剂量率、剂量等因素对60Co-γ辐射后桃花粉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桃品种花粉发芽率在不同剂量、剂量率60Co-γ辐射后当天达到最高值;影响桃花粉发芽率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品种>剂量率>剂量;不同桃品种秋蜜红、秋甜、油桃最佳辐射量分别为50、150和300 Gy,剂量率3个品种均为0.6 Gy/min.  相似文献   

20.
^60Co-γ辐射对锦葵科3个树种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0Co-γ为辐射源,采用剂量率为100 Gy/h的不同剂量(50~250 Gy)对矛叶锦葵、木槿和海滨木槿的干种子进行照射,将辐射后的种子进行播种,调查其发芽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辐照对3个树种的影响程度不同,辐射剂量小于200 Gy和50 Gy时分别对矛叶锦葵和木槿幼苗成活有促进作用,反之则有抑制作用.所有辐照处理对海滨木槿幼苗均有抑制作用.3个树种对辐照的敏感程度以海滨木槿最敏感,其次是木槿,最不敏感的是矛叶锦葵.经计算得出:木槿和海滨木槿诱变育种的适宜辐照剂量分别为128.2 Gy和104.7 Gy,而矛叶锦葵的适宜剂量大于250 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