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收时间对雪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优质雪茄的生产条件,了解不同采收时间雪茄烟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进而确定雪茄烟适宜的采收时间和成熟度,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雪茄烟叶片在不同采收时间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中部叶硝酸还原酶活性随采收时间推迟逐渐下降,上部叶先升高后降低;中部叶和上部叶淀粉酶活性随采收时间的推迟先降低后升高。中部叶和上部叶的总氮、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均随采收时间的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上部叶的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虽然在打顶后45~50 d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中部叶在打顶后35~40 d,这些化学成分均显著降低。因此,雪茄烟的中部叶宜在打顶后35 d采收,上部叶宜在打顶后45~50 d采收。这些结果为海南省五指山市雪茄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收成熟度对浓香型烤烟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成熟采收标准,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下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下部烟叶提前5d采收,能提高橘色烟比例,经评吸,香气量足,杂气、刺激性稍小,余味好;常规采收的烤后烟叶糖类物质含量高,含氮类化合物含量较低,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中部烟叶常规采收,烟叶油分好,色度强,糖类物质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提前7d采收降低10.8%,糖碱比(9.95)、氮碱比(1.02)比较适宜,化学成分协调,经评吸,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减轻、余味较适。上部烟叶推迟9d成熟采收,烟叶油分足,色度浓,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较高,总氮、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含量最低(5.46%),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分别降低22.00%、21.33%,糖碱比适宜,还原糖/总糖分别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提高11.69%和14.67%,经评吸,香气量较足,劲头较大。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的采收时间应掌握在提前5d到常规采收之间为宜,即适当早收;中部烟叶的采收时间掌握在常规采收到推迟7d采收为宜;上部烟叶应较常规采收推迟9d充分成熟后采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成熟度晾制对雪茄烟叶品质的影响,以雪茄烟品种‘H382’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在晾制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对不同成熟度雪茄烟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在晾制过程中适熟采收的烟叶失水速度和含水率适中,能促进内在物质的转化;雪茄烟适熟时采收,淀粉含量最低,淀粉降解速率快、降解较彻底,总糖、还原糖含量相对较高;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均以适熟采收的烟叶最高;晾制后烟叶化学成分的主成分综合得分也以适熟采收的烟叶最高,化学品质较好。研究可为五指山雪茄烟叶采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寻红花大金元下部叶最适宜的采收次数,对红花大金元下部叶采收次数影响中部叶成熟过程中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中部叶成熟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均呈先升高而后趋于平稳的规律,酸性转化酶活性和蔗糖合成酶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则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下部叶1次采收、2次采收、常规采收,淀粉酶活性到达峰值的时间分别为移栽后97 d、100 d、103 d,随着下部叶采收次数的减少,中部叶成熟过程中淀粉酶、酸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有所提高。说明,下部叶采收次数越少,越有利于中部叶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弱光胁迫对云南烤烟打顶至采烤期间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云南烤烟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遮阳网(遮光率75%)对烤烟进行遮盖,研究弱光胁迫对云烟87中部及上部烟叶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不同时间的弱光胁迫降低了烤烟上部叶中淀粉、总糖、还原糖、蔗糖的含量,对葡萄糖、果糖含量无显著影响;对中部叶影响比上部叶显著,降低了中部烟叶中淀粉、总糖、还原糖的含量,增加了蔗糖含量,对葡萄糖、果糖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在弱光胁迫下,烟叶中的淀粉、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下降。中部叶受弱光胁迫影响强于上部叶,并且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强,因此生产中应通过合理密植方式减小弱光胁迫对烤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烟叶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烟叶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特性与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关系,以烤烟品种秦烟96为材料,测定烟叶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分析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烟叶移栽后65~115 d的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烟叶成熟(移栽后95 d)时,各可溶性糖(蔗糖除外)含量达到峰值;蔗糖含量呈双峰波动变化,烟叶成熟时蔗糖含量最低;烟叶打顶至适熟阶段,SPS和AI酶活性对烟叶中可溶性糖的积累贡献最大,当烟叶由适熟至过熟时,AI主要参与烟叶的糖代谢调控,而SS和SPS则对蔗糖的积累起重要作用; Nt INV基因在烟叶打顶至适熟阶段对烟叶糖代谢调控作用较大,而Nt SS和Nt SPS基因则在烟叶适熟至过熟阶段对烟叶糖代谢起主要的调控作用;糖代谢相关基因通过分子层面调控相关酶活性进而调控烟叶的糖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7.
以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打顶前后各叶位烟叶不同组织中钾素和其他有机物的含量,了解烟叶成熟过程中钾素的运输、分配和积累规律及其他有机物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前,各部位烟叶的钾含量表现缓慢上升,打顶后,各部位烟叶钾含量大幅下降;在整个成熟期,支脉的烟碱含量高于主脉,打顶对烤烟各叶位的主脉、支脉、烟茎烟碱含量影响不大;打顶前,烟株各器官还原糖含量逐步升高,打顶后,还原糖含量继续上升,80~90 d时各器官还原糖含量开始回落;打顶后,上部叶和下部叶非还原糖含量急剧上升,中部叶含量大幅下降,打顶后20 d,大部分器官非还原糖含量开始回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烤烟生产中打顶措施对烟叶质量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云烟87为研究材料,对打顶后烤烟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烤烟打顶后,烟碱含量急剧上升,其中上部叶累积高峰在打顶后第45天,中部叶在第30天;总氮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上部叶下降趋势快于中部烟叶;上部叶淀粉含量不断增加,而中部叶由于成熟而逐渐分解;总糖和还原糖一直处于升高趋势;钾素随着打顶进程降低;多酚和石油醚提物均增加。[结论]打顶能够影响烟叶中化学成分的积累,选择适宜的时机打顶可以使烟株体内的养分分配更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影响成熟期烟叶色泽变化的质体色素与美拉德反应物含量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分析了不同部位烟叶成熟过程中质体色素、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和烟碱含量的动态变化及质体色素与美拉德反应物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打顶后中部叶21 d内、上部叶50 d内质体色素含量的降幅较大;打顶后还原糖含量先降低,但中部烟叶打顶28 d后、上部烟叶打顶50 d后又升高;打顶后中部烟叶14 d内、上部叶10 d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先降低后平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叶绿素a以及类胡萝卜素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类胡萝卜素与还原糖的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烟碱含量与叶绿素a、叶绿素b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通过建立烟叶颜色变化与质体色素及美拉德反应物的对应关系,可以更为客观并科学地确定不同工业企业所需烟叶原料的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洛阳烟区烤后烟叶等级结构,使优质烟叶原料得到有效供给,以豫烟6号为材料,研究田间摘除不适用烟叶数量与方式对烤烟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摘除不适用烟叶数增加,烟株各部位烟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下部叶的淀粉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中部烟叶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上部烟叶呈上升趋势;中、上部叶的糖碱比和钾氯比呈上升趋势,总氮、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留叶数相同时,与一次性留叶相比,二次留叶会降低中部烟叶淀粉酶活性和总氮含量,其余性状指标的差异较小。综合看,在洛阳烟区栽培豫烟6号,打顶时一次性摘除4片底脚叶,留叶18片的效果最佳,可使烤烟等级结构达到最优,产量产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烤烟成熟进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为探明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打顶后0,10,20,30,50d取中部烟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打顶后,随着烟叶的成熟,多元有机酸和烟碱含量升高;叶绿素、高级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和钾素大幅度下降;类胡萝卜素、非还原糖和水溶性总糖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烟叶适熟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打顶后30d采收烟叶,叶片细胞内既含有较多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又能将有机酸、蛋白质、烟碱和钾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烟叶调制后各种化合物的比例协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硝普钠对圣女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控机制,以圣女果品种朱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硝普钠处理对其碳氮代谢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圣女果种子萌发至幼苗期,淀粉、总氮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上升;硝普钠处理的淀粉、蔗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蒸馏水处理(CK);圣女果种子萌发至幼苗期,淀粉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下降趋势,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K和0.25 mmol/L硝普钠处理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呈下降趋势,0.50、1.00 mmol/L硝普钠处理SS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硝普钠处理增强了淀粉酶活性;各处理碳含量逐渐下降,碳氮比除CK呈先上升后下降外,其他硝普钠处理均呈下降趋势;此外,硝普钠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增加了幼苗生物量、根长和苗高。可见,硝普钠处理可影响淀粉的转化和糖的积累,延缓总氮和萌动期前可溶性蛋白质的分解,加速游离氨基酸的积累,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以0.50 mmol/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赵永红  李宪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959-8962
以设施内超红株油桃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早期糖分积累以还原糖即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果实发育后期,还原糖含量下降,蔗糖含量迅速升高,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呈上升趋势;有机酸与苹果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柠檬酸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果实发育后期苹果酸酶(ME)活性逐渐升高,苹果酸舍量呈下降趋势;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相似。说明SS和SPS与蔗糖积累有关,MDH与苹果酸合成有关,ME与苹果酸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4.
包可翔  李雨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15-17516,17518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寻找烟叶最适宜的采收时间,适度提高烟叶成熟度.[方法]通过小区试验对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各设置3个不同采收时间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期对烟叶的等级结构和经济性状及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随着采收期的推迟,烟叶的上中等烟比例、黄烟比例、均价先升高后下降;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余味同样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综合表现来看,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的采收期均以处理2质量最佳,即打顶后14 d采收下2棚叶、打顶后28~ 35 d采收中部叶、打顶后49 ~ 56d采收上2棚叶质量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烟叶品质和工业可用性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红花大金元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特色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成熟慢、成熟度难把握的特点,通过对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各设置4个不同成熟度处理,研究不同成熟度采收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采收成熟度的提高,各处理烟叶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石油醚提取物、总糖、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下后降趋势,烤后烟叶评吸总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各处理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相吻合。综合表现来看,采收成熟度以下部叶XM2处理时、中部叶CM3处理时、上部叶BM3处理时进行采收,其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6.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烟叶等级和醇化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9种不同醇化时间和不同等级的云南K326烤烟品种为研究对象,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并测定其pH值。结果表明: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烟叶中总氮、烟碱和挥发碱的含量均有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还原糖、总糖和纤维素的含量没有规律性变化,三者含量的变化与烟叶等级相关。对于上部烟叶(B3F),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总糖含量逐渐下降,纤维素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对于中部烟叶(C3F),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总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纤维素含量逐渐上升;对于下部烟叶(X3F),还原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纤维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随着烟叶醇化时间的延长,烟叶pH值逐渐下降,其中中部烟叶(C3F)的pH值变化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17.
采收成熟度对南丹山地烤烟质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明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广西南丹山地烤烟质量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烟株中部尚熟、成熟和过熟烟叶进行烘烤试验。[结果]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先由差变好,再由好变差;上等烟和上中等烟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单叶重持续下降;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值先增加后减少,总氮、烟碱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趋于下降;烟叶香气成分总量及其中性组总量、酸性组总量先升高后降低,碱性组总量趋于升高;烟叶香气指数先升高后降低;烟叶香气型指数趋于升高,过熟采收对香型风格稳定有不利影响。[结论]南丹山地K326品种中部烟叶不宜尚熟采收,更不宜过熟采收,必须成熟采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部位烤烟烟叶打顶时以及打顶后10 d、20 d、30 d的硝酸还原酶、淀粉酶和转化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打顶时到打顶后20 d上部烟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中、下部烟叶,中、下部烟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从打顶时到打顶后10 d迅速升高.(2)三个部位烟叶中淀粉酶活性总体都呈上升趋势,打顶时淀粉酶活性都很低并基本相同,中部和上部烟叶淀粉酶活性分别在打顶后10 d和打顶后20 d有一个峰值.(3)整个时期内上部烟叶中转化酶活性始终大于中、下部烟叶,中、下部烟叶中转化酶活性呈一直下降趋势,下部烟叶的下降速率大于中部烟叶.(4)上部烟叶中淀粉酶活性与硝酸还原酶、转化酶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中部烟叶和下部烟叶中淀粉酶活性与转化酶活性达显著负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19.
烤烟生长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烤烟生长过程中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云南产区适熟烟叶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在田间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烟叶,同时在采收期设定常规采收和延迟7、14 d采收3个处理,跟踪测定了烟叶中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打顶措施大幅提升烟叶中多酚含量,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芸香苷反应明显,莨菪亭含量不受打顶措施的影响;打顶后烟叶多酚含量逐渐回落至较低水平,并维持到烟叶进入成熟期;随着烟叶成熟度的增加(由常规采收至延迟14 d采收),中部叶多酚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上部叶在这段时期呈下降趋势;除莨菪亭外,中部和上部叶PAL活性与其他酚类物质含量均呈正相关;中部和上部叶PPO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均呈负相关。【结论】烟叶中多酚含量随成熟度增加呈规律性变化,打顶可短暂提升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莨菪亭的变化规律不同于其它几类多酚类物质,多酚类物质含量受烟叶中多酚合成和降解酶活性控制。  相似文献   

20.
初花打顶后下部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下部烟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外观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在烤烟初花打顶后,进行底部烟叶的不同时间采收试验。结果表明:初花打顶后,随采收时间推迟,上部叶成熟期相应推迟,烤后烟叶外观较好,产量、产值等经济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推迟采收的烟叶总氮、总糖、还原糖、两糖比和糖碱比下降,烟碱增加,内在质量和感官质量下降,对上部叶影响显著。综合经济效益及品质因素,南平烟区以初花打顶后0~5d采收下部叶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