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甘肃省3种油菜蚜虫种群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位理论,对甘肃省甘南和临夏两地春油菜田的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在时间、空间资源序列上的生态位指数进行了估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桃蚜不仅比其它蚜虫能较广泛地利用寄主资源,而且在时间序列上也占有较大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甘南油菜田,桃蚜和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之间竞争激烈,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在临夏油菜田,甘蓝蚜和萝卜蚜在时间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重叠较大,桃蚜和萝卜蚜在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大,但甘蓝蚜与萝卜蚜之间竞争表现得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寄主上不同体色桃蚜的遗传分化特性,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烟草和甘蓝上的桃蚜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以烟草为寄主的2个体色生物型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近于以甘蓝为寄主的2个体色生物型种群,红色生物型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近于绿色生物型种群,同时表明所用的桃蚜样品为不完全周期型类群.  相似文献   

3.
张洁  杨茂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97-11898
[目的]为评价和充分利用食蚜瘿蚊的控蚜作用。[方法]将甘蓝蚜、桃蚜、蔷薇长管蚜分别设置5个密度,并用甘蓝蚜作种内干扰竞争试验,研究食蚜瘿蚊对3种蚜虫的捕食作用。[结果]食蚜瘿蚊对甘蓝蚜、桃蚜、蔷薇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食蚜瘿蚊对甘蓝蚜、桃蚜、蔷薇长管蚜一昼夜的捕食上限分别为13、11、12头,猎物密度相同时对甘蓝蚜的寻找效应始终高于桃蚜和蔷薇长管蚜。食蚜瘿蚊幼虫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平均捕食量随自身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少。[结论]食蚜瘿蚊的捕食数量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寻找效应随蚜虫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食蚜瘿蚊对甘蓝蚜的捕食量最高,捕食率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菜蚜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蚜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统称,有桃蚜(烟蚜)、萝卜蚜、甘蓝蚜3种。是河南省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在河南省以桃蚜为主,萝卜蚜和甘蓝蚜也有一定的数量。桃蚜除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为害番茄、马铃薯、辣椒、菠菜等蔬菜及多种果树、花卉。萝卜蚜和甘蓝蚜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前者喜食叶面毛多而蜡质少的蔬菜,如白菜、萝卜,后者偏嗜叶面光滑蜡质多的蔬菜如甘蓝、花椰菜。  相似文献   

5.
采集桃树和油菜上的桃蚜,分别接于桃树、油菜、烟草、白菜、莴笋、甘蓝和菠菜上单体饲养,观察不同寄主植物对来自桃树和油菜上的桃蚜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来自不同寄主桃蚜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蚜寿命、生殖力及种群干扰效应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寄主植物对桃蚜不同寄主生物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桃树和油菜上的桃蚜分别接于桃树、油菜、烟草、白菜、莴笋、甘蓝和菠菜上单体饲养,观察不同寄主植物对来处桃树和油菜上的桃蚜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来自不同寄主桃蚜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蚜寿命、生殖力及种群干扰效应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植物上桃蚜两种体色生物型的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卫星引物PCR方法分析了烟草、油菜、甘蓝3种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蚜Myzus persica(Sulzer)红、 绿两种体色生物型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①来自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同一体色生物型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 近于不同体色生物型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两种生物型内个体之间比较,红色生物型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近 于绿色生物型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②来自3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同一色型桃蚜个体中,其中同为十字花科 的甘蓝和油菜上的红色桃蚜或绿色桃蚜之间的遗传关系近于来自茄科寄主烟草上的红色桃蚜或绿色桃蚜。 ③3种寄毛上的红色桃蚜和绿色桃蚜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远,但并不明显,处于连续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甘蓝蚜对药剂的敏感性变化及药剂混配的增效作用,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晋中地区田间甘蓝蚜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相对敏感基线,及不同类型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甘蓝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降低,对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齐螨素抗药性为原来的11.10倍、14.34倍和16.13倍,对氰戊菊酯、辛硫磷和吡虫啉的抗药性为原来的83.33倍、101.50倍和143.38倍,对灭多威的抗药性为原来的161.75倍;混配增效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和灭多威以有效成分1∶0.5,高效氯氰菊酯和齐螨素以1∶3、1∶6和1∶9混配后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2.5%溴氰菊酯EC和10%阿佛菌素EC不同配比的复配制剂进行了对桃蚜增效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溴氰菊酯与阿佛菌素以1∶1、1∶2和1∶3三种配比的混剂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43.70、141.18和148.91。可见三种混剂对桃蚜均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茎瘤芥3种蚜虫的取食特性及适应性,利用刺吸电位图谱(EPG)技术对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innaeus)在茎瘤芥植株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3种蚜虫的繁殖力.结果显示:1)桃蚜和萝卜蚜均产生9种波形,为np波,A波,B波,C波,pd波,E1波,E2波,G波和F波;甘蓝蚜仅产生其中7种波形,不产生G波和F波. 2)甘蓝蚜和萝卜蚜在韧皮部之前的刺探(C波)持续时间显著长于桃蚜,桃蚜和萝卜蚜在韧皮部(E1波,E2波)吸食营养物质的次数显著长于甘蓝蚜.桃蚜在木质部取食水分和无机盐(G波)的次数及总持续时间显著高于萝卜蚜. 3种蚜虫pd波数量及总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从个体取食特征来看,甘蓝蚜和萝卜蚜多半时间耗费在韧皮部前的刺探(C波),桃蚜在韧皮部(E1波,E2波)吸食汁液花费了更多时间. 4)萝卜蚜的产仔量最多(116头),其次为桃蚜(85头),甘蓝蚜繁殖力最弱(65头). EPG分析表明,3种蚜虫对茎瘤芥拥有各自不同的取食策略.综合而言,从取食行为来看,桃蚜对茎瘤芥的适应性最强;繁殖力实验明确了萝卜蚜具有较强的适应潜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分属4类杀虫剂的氰戊菊酯、甲基对硫磷、灭多威和硫丹4种药剂分别处理不同抗药性水平的棉铃虫3龄幼虫,系统观察处理试虫各龄的历期、预蛹期、蛹重和雌雄比,以比较药剂对抗药性和较敏感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两个种群均引起幼虫发育历期延长,且以灭多威和硫丹对条山较敏感试虫的影响最大,分别比对照延长1317及1294d。各药剂处理的试虫蛹重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氰戊菊酯还可影响蛹的性别比例,引起雄蛹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复配对桃枝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10种生物药剂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将毒力强的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咪鲜胺、多菌灵和烯唑醇进行复配,探讨复配剂对桃枝枯病菌的联合毒力效果。[结果]毒力作用最强的生物农药是中生菌素,其次是申嗪霉素和梧宁霉素,其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41 9、0.231 4和0.655 4μg/m L,与3种化学药剂复配,发现申嗪霉素与3种化学农药复配均达到增效作用,而中生菌素和梧宁霉素与化学农药复配大多配比具有增效作用或相加作用。[结论]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能增加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钟祥县官庄湖农场桃园低产原因的调查研究表明,因地势与地下水位不同,桃树所受渍害不同,从而明显地影响桃树的生长与结果。文中还报道了“朝晖”、“朝霞”和“钟山早露”等新育桃树品种的抗渍能力。  相似文献   

14.
桃变温压差膨化脆片品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桃脆片的综合品质差异,建立桃脆片综合品质评价判别函数模型,为桃合理加工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为桃脆片综合品质的科学评价奠定基础。【方法】试验以中国北方的49个主栽桃品种为试材,测定桃脆片包括感官品质(色泽、硬度、脆度、膨化度等)、理化与营养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等)和加工品质(出品率和复水比)在内的17项品质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不同品种桃脆片品质评价指标的差异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系统分析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并筛选得到桃脆片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核心指标的权重并计算不同品种桃脆片的综合品质得分,最后选用70%样品作为建模样本,综合利用K-均值聚类法和判别分析法建立桃脆片综合品质判别函数,选用其余样品作为检验样本,验证判别函数的适用性和正确性。【结果】(1)桃脆片品质指标之间离散度有差异,变异系数范围在0.70%-344.02%。(2)依据主成分解释的总变量和碎石图提取了5个主因子,反应了原变量74.626%的信息。其中第一主因子(PC1)综合了还原糖和糖酸比的信息,即口感品质;第二主因子(PC2)主要综合了出品率和复水比的信息,体现的是脆片产品的加工品质指标;第三主因子(PC3)主要综合了L值和b值信息,可命名为色泽品质指标;第四主因子(PC4)和第5主因子(PC5)中粗蛋白和膨化度指标的权重值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可分别作为该主因子的代表性指标。根据每个代表因子的权重大小并以指标测定的简便、快捷程度为依据,筛选得到5项桃脆片品质评价核心指标,即还原糖、复水比、L值、粗蛋白和膨化度。(3)依据层次分析法确立了5个核心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0824、0.1724、0.2732、0.0480、0.4240;选用极差法建立了桃脆片品质评价核心指标的评分标准。(4)建立了桃脆片品质等级判别函数,建模样本判别正确率为100%,检验样本仅一个被误判。其中‘瑞蟠19号’、‘德来福莱卡’、‘大久保’等15个品种是适于桃脆片的加工品种,品质为优;‘瑞蟠21’、‘菊黄’、‘艳红’等28个品种为较适宜加工桃脆片的品种,品质为中;‘瑞蟠20号’、‘森格林’、‘黄金秀’等6个品种不适于桃脆片加工,品质为差。【结论】桃脆片综合品质可用还原糖、复水比、L值、粗蛋白和膨化度等5项核心指标进行评价,建立的桃脆片综合品质判别函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桃脆片综合品质的定性判别。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平原湖区多效唑对幼龄桃树控长促花的效果。5至6月正值幼令桃树营养生长盛期,每隔20余天,叶面喷布1000—1500ppm多效唑2—3次,控长促花效果十分明显。对于推动平原湖区桃树“矮、密、早、丰”栽培,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桃树子房发育初期蔗糖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桃树子房发育初期(从现蕾到花萎)蔗糖含量比率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比活力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京玉’和‘久保’两个桃品种为试材,研究桃树子房发育初期子房、韧皮部、叶片与花瓣中蔗糖、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关键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酶(SS)比活力的变化。【结果】两品种各部位中蔗糖积累规律较为相似,韧皮部蔗糖含量比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总可溶性糖在韧皮部中的积累量除盛花期(第10 D)低于花瓣中含量,其余时期均较其它部位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子房发育初期子房和叶片中淀粉含量不断升高,韧皮部中则呈下降趋势,花瓣中含量先降低后升高。AI、NI比活力变化对糖的积累作用不明显,SS合成方向、SPS比活力变化与蔗糖的积累量变化一致,SS分解方向比活力变化对两品种桃树糖的积累和转化作用较为突出。【结论】韧皮部是桃树子房发育初期碳水化合物主要的代谢“源”, 子房发育初期蔗糖代谢相关酶时空性表达受到某些相关因子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阚娟  刘俊  金昌海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4):2931-2938
【目的】研究不同溶质型桃成熟软化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Af)以及乙烯生物合成相关酶(ACC氧化酶ACO和ACC合成酶ACS)的变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测定乙烯释放量;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测定相关酶活性;采用RT-PCR研究相关酶的定性表达,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分析其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桃品种之间软化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雨花3号’桃果实成熟过程中,随着果实硬度下降,乙烯释放量明显增加并出现峰值,‘加纳岩’桃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硬度且乙烯释放量很低,其最高值不及‘雨花3号’桃果实乙烯释放量的1%;β-Gal基因表达量和活性在桃果实成熟软化前期较高,α-Af基因表达和活性在成熟软化后期较高,且α-Af的快速变化期滞后于乙烯及其合成相关酶的变化。【结论】β-Gal酶对桃果实早期阶段的软化启动有较大影响,且两类桃果实β-Gal基因表达和β-Gal活性可能存在不同的诱导机制; α-Af对桃果实成熟中后期快速软化影响更显著且α-Af的激活与果实内源乙烯的积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处理后,桃树叶片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D)与桃树流胶病的病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不管是经由两种药剂共同处理还是单一药剂处理,还是不经任何药剂处理的对照组,PO和PPO的活性低峰均出现在5月20日左右。另外,经两种药剂共同处理的桃树叶片PO和PPO值均略高于只经一种药剂处理的桃树叶片,明显高于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桃树叶片中的PO和PPO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特早熟桃中的鲜食水蜜桃、油桃和蟠桃品种的选育历史和现状作一综述,对选育途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提出了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以求进一步提高特早熟桃品种选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桃果肉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桃果肉中酚类物质组成、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桃的品质育种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水蜜桃、蟠桃和油桃3种类型共15个品种的桃果肉为试验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检测各品种中的酚类物质,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3种方法测定抗氧化能力,并利用相关性分析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供试品种总酚与总黄酮含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0.35—2.54 mg CHA·g-1 FW和0.08—3.32 mg RE·g-1 FW。整体上蟠桃总酚及总黄酮含量高于水蜜桃和油桃,‘早露蟠桃’的含量最高。3种类型桃果实中共检测到酚酸6种(没食子酸、香草酸、原儿茶酸、阿魏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和类黄酮4种(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槲皮素)。表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和新绿原酸在桃果实中的含量最为丰富,不同类型桃果实的酚类物质组成与含量明显不同。其中,水蜜桃以表儿茶素和绿原酸为主,变异范围为37.57—105.49μg·g-1和40.19—49.8μg·g-1;蟠桃以表儿茶素、绿原酸、新绿原酸和儿茶素为主,变异范围分别为35.94—297.32μg·g-1、36.14—80.57μg·g-1、1.45—29.26μg·g-1和0—44.64μg·g-1;油桃以绿原酸和儿茶素为主,变异范围为30.97—48.05μg·g-1和9.22—53.73μg·g-1。DPPH清除速率、ABTS和FRAP值分别为0.21—7.01μmol TE·g-1 FW、0.66—8.57μmol TE·g-1 FW和0.59—5.60μmol TE·g-1 FW,综合抗氧化指数依次为:蟠桃水蜜桃油桃。供试品种中,‘早露蟠桃’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最高。总酚、总黄酮、新绿原酸、表儿茶素与DPPH清除速率、FRAP及ABTS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不同类型桃果实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表儿茶素和绿原酸是水蜜桃的主要酚类物质,表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和新绿原酸是蟠桃的主要酚类物质,绿原酸、儿茶素是油桃的主要酚类物质。蟠桃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高于水蜜桃和油桃,表儿茶素和绿原酸在桃果实抗氧化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