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光照处理对吉祥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吉祥草在不同的自然光照处理条件下对其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变化、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遮荫强度为92.3%的条件下,吉祥草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遮荫可引起吉祥草质膜透性增加;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减小,POD酶活性降低;在97.0%的遮荫强度条件下SOD酶活性较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在92.3%的遮荫强度下含量最高.遮荫强度为92.3%是吉祥草生长的适宜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2.
低温对南果梨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低温条件下南果梨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提高其抗寒性提供依据.以南果梨嫁接苗为试材,考察在自然低温和人工模拟低温条件下,枝条、根系、根颈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自然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南果梨枝条、根系和根颈韧皮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不断增加,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8.64%)和可溶性蛋白含量(8.33mg·g-1)最高,枝条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910μg·g-1).枝条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人工低温处理比CK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除-15℃处理外,人工低温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比CK高,随着人工低温处理温度的降低.游离脯氨酸、MDA含量和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10-2mg/L BR喷施苦瓜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测定处理和对照(清水)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对照与BR处理的SOD和POD活性、MDA、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胁迫第4d达到最高;电导率和Pro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BR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叶片电解质的外渗,减缓叶片MDA含量的降低和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叶片SOD、P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叶片萎蔫面积和死亡率.[结论]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BR处理通过调节苦瓜叶片的生理代谢,稳定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增强植株抗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4.
油菜素内酯对苦瓜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10-2mg/L BR喷施苦瓜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测定处理和对照(清水)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对照与BR处理的SOD和POD活性、MDA、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胁迫第4d达到最高;电导率和Pro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BR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叶片电解质的外渗,减缓叶片MDA含量的降低和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叶片SOD、P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叶片萎蔫面积和死亡率.[结论]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BR处理通过调节苦瓜叶片的生理代谢,稳定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增强植株抗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2年生连香树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渗透胁迫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叶片中总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随着聚乙二醇(PEG)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保护性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相似文献   

6.
以3年生苏拉威西凤果Garcinia celebica L.幼苗为试材,经15℃光照培养箱炼苗72h后,分别在3、6、9℃进行低温胁迫36h,测定不同低温下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经过低温胁迫的所有幼苗均能恢复正常生长,3℃低温的小苗出现轻微脱水现象。不同温度下的生理指标有明显变化: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均比对照有明显下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在6~9℃内随温度降低而上升,在6℃时达到最高值,但二者的含量在3℃时急剧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SOD、POD活性均在6~9℃内随温度降低而上升。推测苏拉威西凤果在6~9℃内出现应激反应,通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积累及SOD、POD活性的提高来适应低温胁迫。  相似文献   

7.
铅胁迫对杨梅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杨梅(Myricarubra Sieb.et Zucc.)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 mmol·L-1低铅条件下,杨梅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30 d内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叶片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在2mmol·L-1低铅处理第10d即比对照显著增加;根系活力在2mmol·L-1低铅胁迫处理20d后比对照显著降低;叶片SOD和POD活性在2mmol·L-1低铅胁迫下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低铅处理第20 d 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在6 mmol·L-1高铅胁迫下,杨梅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高铅处理30d时比对照有所增加.综上所述,杨梅在低铅条件下可诱导活性氧清除系统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以减少由于铅胁迫带来的活性氧代谢失衡和缺水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软枣猕猴桃对低温胁迫生理变化规律,为引种、抗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软枣猕猴桃幼苗为试材,通过4℃低温处理,以25℃(常温)为对照,测定软枣猕猴桃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的活性变化.[结果]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SOD、POD活性均下降,CAT活性先升后降.[结论]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叶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反应加剧,MDA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萝卜组培苗与实生苗生长过程中若干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实生苗,而根部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实生苗;组培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定植后42d内低于实生苗,56d时显著增加并高于实生苗,之后又回落,70d时低于实生苗;而组培苗根部POD活性始终高于实生苗;组培苗叶片和根中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均高于实生苗。组培苗和实生苗的酯酶(EST)、POD及淀粉酶同工酶酶谱在叶片与根部之间有差异,但相同部位均没有出现特征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软枣猕猴桃对低温胁迫生理变化规律,为引种、抗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软枣猕猴桃幼苗为试材,通过4℃低温处理,以25℃(常温)为对照,测定软枣猕猴桃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的活性变化。[结果]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SOD、POD活性均下降,CAT活性先升后降。[结论]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叶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反应加剧,MDA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晓辉  杨明  任敬民  文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6997-16999
[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可食花、可食果、可观花3类不同用途的8种树叶片进行了研究。[方法]测定了抗逆性、糖类、营养物质3个方面9个指标。[结果]可食果树叶片黄酮含量高,可食花树叶片VC含量高。可食花、果树叶片中糖类含量在叶脉和叶中部多,SOD和营养物质在叶肉中多。可观花树叶片黄酮、蛋白质含量在新叶中高,SOD、VC、叶绿素在叶肉中高,可溶性糖含量在叶脉中高,还原糖和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老叶中高。[结论]参试的8种叶片中龙眼树叶片基部SOD最高,芒果树新叶中黄酮和叶中部还原糖含量最高,黄槐树叶肉中VC含量最高,紫荆花树叶脉中蛋白质和叶中部叶绿素含量最高,桂花树叶脉中可溶性糖和总糖含量均最高,水石榕老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黄连木不同性别植株的生理差异,以黄连木雌株和雄株叶片为试材,对叶片POD、SOD、CAT活性及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连木雄株叶片POD活性在5月21日和6月8日极显著高于雌株,且雌株、雄株叶片POD活性在6月8日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53OD/g(FW)和21.31OD/g(FW);雌、雄株叶片SOD活性在5月21日、8月8日、9月8日和10月8日呈现极显著差异,5―6月雌株叶片SOD活性高于雄株,而7―10月低于雄株,雌株叶片SOD活性变化幅度大,在6月份达到最大值22.50OD/g(FW),8月初达到最小值7.18OD/g(FW);雄株叶片CAT活性在10月8日极显著高于雌株叶片,雄株CAT活性在9月8日达到最小值,为27.98酶分解的H2O2mg/g(FW);雌、雄株叶片MDA含量差异性不显著;雌、雄株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5月21日出现最小值,分别为5.06mg/g和5.95mg/g,在10月8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27mg/g和12.84mg/g;雌、雄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10月8日存在显著差异,且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18%和0.026%。  相似文献   

13.
AOA对牡丹切花花期叶片和花瓣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0、0.25、0.50、0.75 mmol/L)的氨基氧乙酸(AOA)对待放牡丹"赵粉"进行处理,测定花期叶片、花瓣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牡丹切花的整个花期中,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在花开初期上升,在盛花期达到峰值后下降。经AOA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其花期花瓣中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升高,花瓣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花瓣浸出液相对电导率(REC)在整个花期均降低;AOA使牡丹花期花瓣的ACC合成酶(ACS)酶带推迟表达,并使原有酶带减弱。其中0.25 mmol/L AOA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喷施多效唑对谷子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喷施多效唑对谷子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5号’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苗期叶面喷施150、300、600、1200 mg/L多效唑,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可有效提高谷子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强SOD、POD和NR活性,有效降低谷子株高和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8月21日,300 mg/L多效唑处理‘晋谷21号’和‘张杂谷5号’株高分别降低4.75%和11.75%,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41.8%和32.5%,SOD活性分别提高11.5%和13.9%,POD活性分别提高37.4%和25.9%,MDA含量分别降低21.8%和16.8%,NR活性分别提高13.56%和16.18%,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3.97%和5.37%,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30.8%和24.2%。多效唑比较适宜浓度为300 mg/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低温处理下库尔勒香梨枝条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产量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以30年生库尔勒香梨树为试验对象,在果实采收时根据产量确定试验取样树,试验分为3个处理:高产(140~160 kg/株)、中产(90~110 kg/株)、低产(50~70 kg/株).选取树冠外围生长健壮,粗细均匀当年生枝条,室内人工低温处理,测定枝条电解质渗出率、MDA、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SOD、POD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产量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明显增加,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与SOD活性和PO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各产量处理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中产>低产>高产.试验技条在剪离梨树条件下进行,可能与生产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湘早籼13号"为对照,对高产杂交早稻"株两优819"生育后期剑叶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光合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株两优819"在生育后期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下降速率慢,POD活性高,MDA含量较少;光合速率高,可溶性糖含量多,说明"株两优819"在生育后期光合生产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以10个棉花品系为试材,在黄萎病发生初期,测定了健株与病株下部第1台果枝对应主茎叶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感病叶片的生理功能遭到严重损坏,与正常叶片相比,其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与衰老叶片生理变化特征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18.
以青稞叶片为试材,对其进行黑暗诱导衰老,研究了三唑酮处理对青稞离体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水溶性蛋白质、非水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Chl a/b值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青稞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a、叶绿素b、Chl a/b值与水溶性、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不断下降,丙二醛含量、POD活性上升,SOD和CAT活性降低。三唑酮处理延缓叶绿素a、叶绿素b、Chl a/b值与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抑制丙二醛含量、POD活性的上升,阻碍SOD活性降低,对水溶性蛋白质和CAT作用不明显。表明三唑酮具有减轻青稞离体叶片膜脂过氧化的能力和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