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瘤大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子粒产量均高于非结瘤的,但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其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四种测定值的总和却低于非结瘤叶片。结瘤株的叶片发育较好,其叶内部空间体积、叶片厚度和含水量较高,但非结瘤株的叶片密度、叶肉密度和叶肉体积均高于结瘤株的叶片。这些解剖上的差异主要是由叶片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所致。  相似文献   

2.
根瘤菌竞争结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已通过自然选育或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不少具有高效固氮能力的菌株。并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证明它们能够使豆科作物显著增产。但由于人工接种剂与土著根瘤菌的竞争结瘤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阻碍了这些高效固氮菌株田间应用效果的发挥。尽管人们对这一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也根瘤菌结瘤基因的研究相比。我们对根瘤菌的竞争结瘤机制的认识仍非常有限。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因素主要包括根瘤菌与宿主植物的遗传基因和生态学因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以根毛变形试验为检测手段,对刺槐与刺槐根瘤菌共生过程中的信号识别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刺槐种子浸提物诱导后,刺槐根瘤菌野生型菌株8711能够产生结瘤因子。该结瘤因子能诱导刺槐根毛发生变形,且变形情况与菌体正常侵染所引起的变化相同。因此,可以把刺槐根毛变形作为检测结瘤因子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瘤对烟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结瘤烟草植株的根、茎、叶各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结瘤烟草的烟碱含量以叶为最多,根次之,而茎最少;总糖、总氮和蛋白质的含量则以叶为最多,茎其次,根最少。烟草结瘤后,除总氮和蛋白质的含量在根内有所增加外,其余成分在根、茎和叶中的含量与对照植株相比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小豆根瘤菌接种结瘤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不同的小豆根瘤菌及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和接种方式接种小豆推广品种京农5号和京农6号,研究其对小豆结瘤数的影响。根瘤菌BAU73042菌液浓度0.6 OD接种,单株平均结瘤数最多;BAU11017菌株菌液浓度0.2 OD接种,单株平均结瘤数最多。BAU73042侵染京农6号15 min单株结瘤数最多,BAU11017侵染京农5号45 min单株结瘤数最多。菌液浇灌接种方式优于菌液侵染接种;不同品种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结瘤反应不同。该研究为小豆固氮研究及利用和根瘤突变体筛选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钒对春大豆、秋大豆(Glycine max.L)结瘤和固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钒处理影响大豆结瘤,使大豆植株单株瘤数、单株瘤重减少。但钒可促进根瘤个体发育使根瘤个体重量增加,钒处理还增加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但不能增加大豆——根瘤共生固氮体系的固氮效率。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低pH条件对苜蓿生长和结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pH6.5)相比,pH4.5处理极显著地抑制苜蓿初生根的伸长和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的生长,进而抑制共生结瘤和苜蓿植株的生长。低pH并不直接影响苜蓿根毛变形,导致根毛变形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根瘤菌受到低pH抑制。  相似文献   

9.
对结瘤烟草植株的根、茎、叶各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结瘤烟草的烟碱含量以叶为最多,根次之,而茎最少;总糖、总氮和蛋白质的含量则以叶为最多,茎其次,根最少.烟草结瘤后,除总氮和蛋白质的含量在根内有所增加外,其余成分在根、茎和叶中的含量与对照植株相比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2,4-D处理玉米苗并接种根瘤菌,诱导根瘤菌与玉米苗结瘤共生。试验如果如下:5个玉米品种的始瘤期仅需2 ̄3d,结瘤率高达90% ̄100%,固氮酶活性(乙炔还原法)在45 ̄55nmol·株^-1·d^-1之间。在闽单88中,还出现琼脂液化,结红瘤等特殊现象。经显微镜观察表明,根瘤菌可从弯曲,膨大,变形的根毛侵入,可形成类侵入线;瘤组织细胞内含有数量众多的根瘤菌菌体,说明了2,4-能诱导根瘤菌进入非  相似文献   

11.
结瘤因子(脂壳寡糖,lipo-chito-oligosaccharides,LCOs)是根瘤菌在宿主植物根系分泌的类黄酮的作用下,合成并分泌的一类多糖信号分子,在根瘤菌与植物的共生结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瘤因子通过一定的机制感知,与某种特定受体(结瘤因子结合蛋白)结合,通过结瘤因子激活的信号转导途径如Ca2 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或磷酸类脂信号转导途径,诱导宿主植物的一系列反应,如根毛质膜去极化、皮层细胞分裂和结瘤素基因表达等。同时,结瘤因子的感知与信号转导也受一定基因和反馈机制调控。就豆科植物根瘤菌结瘤因子感知机制、信号转导途径及反馈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硒(Se)能否通过Nod2/MAPK/mTOR途径调控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将探究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感染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Nod2/MAPK/mTORs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为阐明硒的免疫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将bMECs以10 6细胞/孔接种于6孔板中,当细胞超过80%的汇合度时,用含2、4和8 μmol·L -1浓度硒的培养基替换原来的培养基,继续孵育12 h,然后用PBS洗涤每孔3次,将S. aureus按MOI=1:1的比例加入6孔板中,继续培养0.5 h,然后收集bMECs细胞进行相关蛋白的检测。本试验共分3大组,即对照(Con)组(bMECs)、模型(Mod)组(bMECs+S. aureus)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又分3个亚剂量组,即Low组(bMECs+2 μmol·L -1 Se+S. aureus)、Mid组(bMECs+4 μmol·L -1 Se+S. aureus)和Hig组(bMECs+8 μmol·L -1 Se+S. aureus),每组设3个重复。利用BCA蛋白测定试剂盒对收集的bMECs细胞进行总蛋白提取。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bMECs中Nod2和RIP2蛋白表达水平及JNK,AKT和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将蛋白样品加到10%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上样量为20 μg/孔,之后将蛋白转移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将PVDF膜用5 mL 5%脱脂乳阻断2 h,脱脂乳脱脂后用TBST清洗后,分别用5 mL的 Nod2、RIP2、JNK、AKT、mTOR和β-actin的一抗孵育过夜,回收一抗。之后在PVDF膜中分别加入5 mL上述蛋白的二抗,室温孵育2 h,回收二抗。PVDF用TBST洗涤5次,最后在暗室条件下进行化学显影。 【结果】S. aureus能显著提高bMECs中Nod2和RIP2蛋白表达水平及JNK,AKT和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S. aureus感染0.5 h后,Nod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培养基里添加2 μmol·L -1 的硒可极显著抑制Nod2蛋白的表达(P<0.01),在培养基里添加8 μmol·L -1 的硒可显著抑制Nod2的表达(P<0.05); S . aureus感染0.5 h后,RIP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在培养基里添加8 μmol·L -1 硒可显著抑制RIP2蛋白的表达(P<0.05);S. aureus感染0.5 h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JN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培养基里添加4 μmol·L -1 的硒能显著抑制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在培养基里添加8 μmol·L -1 的硒能显著抑制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1); S. aureus感染0.5 h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培养基里添加4 μmol·L -1 硒可极显著抑制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1),在培养基里添加8 μmol·L -1 硒可显著抑制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S. aureus感染0.5 h后,模型组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培养基里分别添加4 μmol·L -1 和8 μmol·L -1 硒均能显著抑制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 【结论】硒可通过抑制bMECs Nod2/MAPK/mTORs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蛋白的表达而减轻S. aureus诱导的bMECs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14.
将CRISPR/Cas9系统与毛根转化相结合,在豆科植物百脉根和大豆中对结瘤因子受体激酶基因NFR1进行多靶点敲除,旨在快速、便捷获得目的基因突变体。结果表明:在百脉根和大豆中均获得了目的基因敲除的突变体;其中,百脉根LjNFR1基因中靶位点1处的敲除效率为58.3%,在靶位点2处的敲除效率为0;大豆GmNFR1靶位点1处的敲除效率为33.3%,靶位点2处的敲除效率为41.7%。进一步测序分析发现,CRISPR/Cas9系统可同时敲除大豆基因组上编码NFR1的2个同源基因(GmNFR1和GmNFR1b),为研究植物体内基因的功能冗余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CRISPR/Cas9系统在毛根转化中的运用进一步地缩短了获得突变体的周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不同年代育成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的形态、产量和品质性状,及其对施肥水平的响应,明确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随产量改良的演变趋势。【方法】以祖先亲本相同(均来自Williams和Amsoy)分别在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相同纬度)育种程序下育成的代表性品种为试材,于2011、2013和2014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磷酸二铵为种肥,设3个施肥水平(0、150 kg·km-2、300 kg·km-2),测定大豆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结果】随着大豆产量的改良,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株高降低、节间长度缩短、倒伏指数下降、收获指数增加;俄亥俄品种的分枝数和结荚高度增加,而辽宁品种则下降。单株粒数的改良是俄亥俄品种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辽宁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百粒重的增加。在品种选育进程中,俄亥俄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升高;辽宁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与相同年代育成的辽宁品种相比,俄亥俄品种株高矮,节间长度短,抗倒伏能力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收获指数以及产量明显增加;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降低,而脂肪含量极显著升高。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俄亥俄品种的株高、节间长度和倒伏指数保持相对稳定,而辽宁品种的增幅较大。俄亥俄品种的籽粒产量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辽宁品种则在中肥条件下表现最佳。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株高、节间长度和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数和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株高、单株粒数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结论】在大豆品种产量改良过程中,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株高和节间长度均呈下降趋势,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得到增强,收获指数提高,但俄亥俄品种的改良程度大于辽宁品种。俄亥俄品种产量的改善多得益于单株粒数的增加,而辽宁品种则得益于百粒重的提高。俄亥俄品种的耐肥性得到增强,其株高和倒伏指数在不同施肥水平下保持稳定,而辽宁品种则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宿州的西二铺村和湖町村分别设置了农民习惯施肥(CK)处理、配方肥处理、配方肥分别配施锌肥和硫肥处理以及同时配施锌肥和硫肥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配方肥显著增加了小麦产量,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进一步增加了小麦产量,进而提高小麦经济效益;同样,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提高了小麦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平均增幅达到35.0%、107.0%、99.1%。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增加了籽粒锌和硫的积累量,对籽粒锌含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籽粒硫含量影响不明显。不同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淀粉含量及其组分差异均不显著,但增施锌肥和硫肥提高了小麦籽粒的谷醇比,降低了直支比,有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因此,在土壤锌和硫含量较低的地区,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能促进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清安  姚建莉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9):3430-3447
苦杏仁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苦杏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我国杏仁产量的80%左右仍以原料形式售卖,未充分发挥苦杏仁加工增值率大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苦杏仁加工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的产品加工企业较少、技术落后,对苦杏仁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功能性成分的损失大和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苦杏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其附加值是苦杏仁加工行业面临的瓶颈。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苦杏仁去皮、脱苦及干制加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随后又对苦杏仁油、精油、蛋白和苦杏仁苷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着重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苦杏仁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合理建议,为高效综合利用苦杏仁资源,提高其加工附加值和促进苦杏仁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对制约苦杏仁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展望:一是建议后期应采用现代食品绿色去皮技术替代传统沸水烫漂去皮法,加强去皮废水中的活性成分的回收利用和皮的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二是采用超声波等新技术实现苦杏仁的快速高效脱苦,减少苦杏仁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脱苦废水排放;三是创新技术努力实现主要成分同时综合提取利用,即在提取苦杏仁油的同时抑制苦杏仁苷酶的活性并防止蛋白过度变性和苦杏仁苷的降解,使苦杏仁中各主要成分互不影响,从而得到最大化综合利用,并将此技术早日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总之,对于苦杏仁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其加工副产物的回收及高值化利用和产品的创新研究,同时提高杏仁产业的融合度,进而提升其加工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最终促进杏仁行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鲤鱼穿孔病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一种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鲤鱼穿孔病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最初在体表出现红斑,进而表皮及真皮坏死和崩解,肌肉溃烂形成大小不一的溃疡灶,最后体壁穿孔而病鱼死亡。病理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表皮细胞变性坏死,真皮充血、出血及炎性水肿和坏死,肌肉呈变质性炎,病程较长的可见肉芽组织增生及修补。鳃和心、肝、脾、肠、胰、肾等内脏器官呈现变性、充血和发炎等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共用240只1日龄健康雏鸡,分别于14,14和28日龄点眼滴鼻接种 Lasota 疫苗,在免疫后不同时期,采取实验鸡血液、泪液、肠液、气管液和胆汁、脾脏、法氏囊、胸腺、盲肠扁桃体、丕氏斑、十二指肠及哈德尔腺、支气管,检测了相应的 IgG,IgA,IgM 和 HI 滴度。T,B 细胞数量和功能,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浆细胞和酸性α-萘酚酯酶阳性 T 细胞(ANAE~+T)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雏鸡免疫后,脾脏、法氏囊和胸腺中 ANAR~+T 细胞与浆细胞显著增加,消化道和呼吸道相关局部免疫组织中的浆细胞、ANAE~+T 细胞数量也明显上升;与此相应,血液 T 细胞和脾脏 B 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增强;血液 T,B 细胞、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中的 IgG,IgA,IgM 含量和 HI 滴度均程度不同地增加。免疫鸡脾脏、盲肠扁桃体和丕氏斑的淋巴小结数量增多,直径增大。这些表明免疫鸡不仅全身和局部的体液免疫反应,而且其细胞免疫应答也显著增强。雏鸡新城疫二免后,其免疫器官和局部免疫组织的浆细胞和 ANAE~+T 细胞进一步增多,血液 T 细胞和脾脏 B 细胞免疫功能也增强;血液 T 细胞。B 细胞与淋巴细胞数及 IgG,IgA,IgM含量和 HI 滴度程度不等地增加;泪液、气管液、肠液和胆汁的前述指标均升高,说明雏鸡 ND二免产生了显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作用。新城疫强毒攻击后,对照鸡免疫器官组织和相应体液中的免疫指标均明显降低。呈现全身和局部免疫机能衰竭,全部死亡。与此相反,二免鸡免疫应答水平进一步提高,明显优于一免鸡,获得可靠的免疫保护,这与其显著增强的全身和局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