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池塘要求、饵料鱼的培育、鳜鱼种放养、饲养管理、常见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池塘高效养殖鳜技术。鳜是当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峡江县通过几年的池塘养殖,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主要技术如下:1 池塘要求 面积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饵料鱼难以满足,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1.1条件 选择背风向阳,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的池塘。面积(1.5-5)×667m^2为宜,池深2.0-2.5m,池四周圈挖深30-40cm的浅沟,以便鳜鱼的捕捞。池塘需经干塘曝晒,放养前10-15d进水10cm,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左右化水全池泼洒,并配置增氧机。  相似文献   

2.
鳜(Sinipercachuatsi)属鲈形目 科鳜属。它营养价值高,生长快.是名贵经济鱼类。随看人工育苗规模生产的形成,苗种供应充沛,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网箱养鳜生长快、捕捞方便.相较池塘养殖有明显优势。由于鳜鱼终身摄食活饵料,提供足够的饵料鱼是养鳜成功的关键。近年来金鸡湖利用一部分野杂鱼.加上网箱培育鲤鱼种作为鳜鱼配套饵料进行规模养殖,年产鳜鱼5000公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材料与方法1.1网箱与环境养殖用网箱有三种:面积40m2/只用密眼网布制作用于培育鳜鱼种(12cm);20m2/…  相似文献   

3.
鲜饲料网箱养殖商品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水库渔业研究所在9只小体积网箱(2.4m^3)中利用大规格鳜鱼种(平均体重176g)进行活饵料鱼、死饵料鱼和饮料鱼块养殖商品鳜试验。经过120天饲养,用活鱼、死鱼和鱼块喂养的鳜平均体重分别达到568g、428g和473g,饵料系数分别为4.0、4.9和4.4成活率均为100%。尽管用死鱼和鱼块喂养的鳜生长率比用活鱼喂养的低24%和16%,但饲料成本仅为用活鱼喂养的25%和23%,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鳜蟹均有一个共同的特性 ,喜栖息于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有适量水草的水域环境中。同时在鳜鱼养殖期间 ,投喂的饵料鱼有部分死亡 ,而且这部分死亡的饲料鱼可以被河蟹摄食。 1994年我们进行了鳜、蟹池塘混养试验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选择在萧山市名优水产示范场 ,属碱性池塘。确定池塘 2只 ,池号分别为 8号和 10号 ,面积均为2 333m2 。池深 2 0m ,水深 1 5~ 1 8m ,池底淤泥厚 10~ 2 0cm。池塘四周用铝皮围拦 ,高度为 40cm。水源为外河水 ,水质良好 ,pH值 7 8~ 8 2 ,…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生态学试验方法,对鳜池塘和大棚养殖模式的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采用不同微生态制剂商品(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对鳜养殖水体水质调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整个鳜养殖周期(苗种至商品鱼),大棚养殖模式水体温度、溶氧、pH值与池塘养殖模式无明显区别;大棚养殖模式三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变化规律与池塘养殖模式大致相同,但大部分时间前者水体含量较高;大棚养殖模式水体总磷含量高于池塘养殖模式,且总磷最高值出现时间较池塘养殖模式推迟了近1个月。光合细菌对鳜养殖水体氨氮、亚硝态氮以及总氮整体调控效果最佳;枯草芽孢杆菌对降低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有良好的效果;乳酸菌对养殖后期降低水体pH值有一定的作用。结论:相对于鳜池塘养殖模式,大棚养殖模式氮磷物质循环转化效率较低,合理搭配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养殖效果更佳,同时需注意不良天气对微生态制剂使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鳜鱼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黑龙江地方名鳌花,传统土著特产"三花五罗"之首,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鳜鱼隶属于鲈形目、鱼旨科、鳜亚科、鳜属,鳜亚科鱼类共有3属11种,为东亚特有的淡水鱼类,多数分布在中国(3属9种),少数分布在朝鲜、日本、越南。黑龙江流域仅分布翘嘴鳜一种,却是鳜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目前国内养殖数量最多、最具开发前景的一种。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体高而侧扁,背部弧状隆起,圆鳞细小。吻尖,口大、端位,口裂倾斜,上、下颌均具有锯齿状棘。眼  相似文献   

7.
鳜鱼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花鱼,属鲈形目,能科,鳜亚科,鳜属。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历来被认为是鱼中上品、宴中佳肴,深受人民喜爱。双牌水库建成后,水域水流平缓,水质良好,小型野杂鱼、虾众多,十分有利于鳜鱼的繁衍生长。近些年来,为充分利用水面资源,我们在双牌水库推广了名优水产网箱养殖,在2006年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鲴成功的基础上,于2008年起在部分库湾探讨鳜鱼网箱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翘嘴鳜是鳜鱼中生长速度最快的品种,为缩短其养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于2005年在沅江市黄茅洲镇金南渔场主持了翘嘴鳜苗池塘当年养成商品鱼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翘嘴鳜是鳜鱼中生长速度较快的品种,为缩短其养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于2005年在沅江市黄茅洲镇金南渔场进行了翘嘴鳜苗池塘当年养成商品鱼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鳜鱼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又名桂花鱼,是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肉质丰腴细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鳜鱼种类较多,在江河、湖泊中常见的种类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等,目前我县养殖的种类以翘嘴鳜为主,其生长速度快,当年的夏花(3—4厘米)经过4~5个月饲养可养成商品鱼,现将池塘主养鳜鱼技术综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网箱养鳜经济投喂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3年在6只小体积网箱(2.4m^3)中利用大规格鳜鱼种(平均体重182g)进行两种活饵料鱼投喂模式养殖商品鳜的对比试验。经过120天饲养,用常规投喂模式(过量投喂法)和试验投喂模式(饱食投喂法)养殖鳜的平均体重分别为560g和568g,饵料系数分别为5.6和3.9,成活率分别为87%和100%,用试验投喂模式养鳜,不仅生长速度与常规投喂模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饵料转化效率和鳜的成活率分别提高  相似文献   

12.
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友亮  崔希群 《水利渔业》1989,(4):49-52,55
1981—1987年我们对鳜的生长、发育、人工繁殖、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池塘和网箱养殖、病害防治技术等,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鳜的营养特征是专食活饵。它对饵料生物的种类、规格、外部形态结构等,都有较强的选择性。当饵料鱼和虾相同时,对鱼的摄食率为66%,而对虾仅为14%;饵料鱼的种类不同而长度一样时,鳜选择的顺序为(?)条、鲤、罗非鱼;而对同一种鱼,鳜则首先选择个体较小者为食。仔鳜开口饵料的适口性,取决于其体高与鳜口裂的相对大小。鳜适口开口饵料为体高小于鳜口张开幅度的各类鱼苗,幼鱼和食用鱼的适口饵料的体长相当于鳜长度60%以下各类鱼.养殖条件下,两性鳜1龄均能达到性成熟。长江流域5—6月进行人工繁殖,广东地区4月初即可开始催产。亲鱼以0.5—2公斤者为好。鳜的苗种培育,不适宜在池塘中进行,而宜在环道、孵化桶中或网箱内培育效果较好.食用鱼在网箱内饲养,每平方米可获得5—10公斤的高产.  相似文献   

13.
1.鳜鱼的人工养殖现状鳜鱼又名季花鱼、桂花鱼,隶属鲈形目、 科、鳜鱼属。该属共有7种,以蚜鱼(翘嘴鳜)、大眼鳜、斑鳜和长体鳜等几种为常见。目前大部分生产者所养的鳜鱼均为翘嘴鳜,其分布最广,江河湖泊中均有。由于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肥而不腻、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鳜类研究及养殖概况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综合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介绍了国内外在鳜类的分类、生态、生理等领域和鳜鱼人工增养殖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世界上一些国家进行鳜鱼养殖的概况。  相似文献   

15.
赖诚明 《内陆水产》2006,31(10):32-32
斑鳜,俗称黑鳜,隶属于鲈形目,鮨科,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由于酷渔滥捕,天然斑鳜产量剧减,据此,笔者于2004年始进行斑鳜网箱养殖试验,但由于单养斑鳜,网箱易生藻类而堵塞网孔,虽然每天进行网箱清洗也无济于事,2004年9月,因天气变化导致鳜鱼缺氧死亡。2005  相似文献   

16.
河蟹池塘中套养不同饵料来源鳜鱼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大规格河蟹养殖中,常出现野杂鱼与河蟹争食饵料的情况,影响河蟹正常摄食与生长,降低养殖户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河蟹池塘中套养一定数量的大规格鳜鱼种。利用鳜鱼捕捉蟹池中的野杂鱼,不仅改善水质,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将经济价值较低的野杂鱼转化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鳜鱼,达到鳜鱼、河蟹双丰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陈琴 《河北渔业》2001,(2):19-20
<正> 鳜鱼(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又名桂花鱼、季花鱼、胖鳜、鳖花鱼等,在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鲈亚目、鲈总科、鲈(鱼旨)科、鳜亚科、鳜属。有大眼鳜、波纹鳜、斑鳜、翘嘴鳜等品种。鳜鱼肉质鲜嫩,无肌间刺,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享有“淡水石斑”之美称。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淡水名贵优质鱼类。与普通“家鱼”相比,池塘养殖鳜鱼的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但产值却高出约10倍,利润高4~13倍,近年来深受广大养殖者的青睐,成为名特优养殖热点。池塘单养鳜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文亮  李梅生 《内陆水产》2000,25(12):14-15
鳜鱼俗称桂花鱼、桂鱼,属鲈形目、科、鳜属。鳜鱼肉嫩味美,营养价值较高,是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历来深受人们喜爱。鳜鱼以活鱼为食,常被视为人工养殖的敌害,只捕不养,而天然鳜鱼数量有限,品质良莠不齐,严重制约了大规模养殖,影响了规模效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鳜鱼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人工养鳜已引起人们的兴趣。沅江市以解决鳜鱼种源为突破口,网箱与池塘养殖相结合,为发展鳜鱼养殖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现将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把握选种关 我国有鳜鱼 10多种,常见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等,其中以翘嘴鳜个…  相似文献   

19.
吴江市松陵镇芦荡村12组养殖户肖振荣,自1999年开始一直从事鳜鱼池塘养殖,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由于他勤劳好学,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渐掌握了一套"鳜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从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鳜鱼养殖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4年中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养殖效益逐年提高,尤其是2011年,总养殖面积184.3亩,其中鳜鱼精养池3口,计29亩,放养自育的大规格鳜鱼种4.6万尾,年底收获商品鳜鱼26250千克,净收入60余万元。现将其  相似文献   

20.
水库网箱单养鳜鱼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俗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等,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脂科、鳜亚科.世界上鳜亚科鱼类有3属11种,仅分布于东亚,其中的鳜(翘嘴鳜)是生长最快,具有较高养殖价值的品种.山东省临沂市沂、沭河和一些水库原有鳜鱼分布,后由于生态条件的变化而绝迹.2000年,临沂市渔技站人工繁殖鳜鱼苗种获得成功,池塘养殖鳜鱼亦进展顺利.在初步掌握鳜鱼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为了摸索网箱养殖鳜鱼成鱼的各项技术要求,2002年,我们在水库进行了网箱单养鳜鱼成鱼试验,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