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志君  张黎 《古今农业》2011,(3):101-106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设立统制机关,推行统制经济措施。湖南茶业管理处即是对茶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产物。它的设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茶业管理处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统制经济措施,如调查茶业经济,摸清茶业状况,划分管理区域,推进茶业贷款,组织茶叶贸易,促进茶叶外销等等,尽管这一机构仅存在3年多时间,但对...  相似文献   

2.
李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31-11233
论述了3个贵州茶业产业贸易发展战略:发挥贵州自然资源优势,建设规模的优质茶园基地;强化初级产品贸易战略,使之成为贵州荼业发展的引擎;打造自然资源和资本技术优势结合的“茅台式”精品战略,并以精品为核心组建省级规模递增的茶业集团,配以巧妙的销售战略,才是贵州茶业贸易繁荣兴旺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3.
尧水根 《农业考古》2015,(2):318-321
江西具有悠久的茶业历史,曾经有全国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文章阐述了江西茶业历史上的辉煌,指出了当前江西茶业相对落后的现况,并从扩大茶园面积和提高茶园单产以做大总量、发展生态茶业和利用先进加工技术以提高品质以及开展茶文化研究和宣传以扩大影响等方面提出了江西茶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低碳茶业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福建发展低碳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低碳茶业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1)稳定面积,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2)大力推广现有的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茶叶生产技术体系;(3)通过科技创新,突破低碳茶业技术瓶颈,为低碳茶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建设茶业多功能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业多功能性的内涵,分析了茶业多功能性的特点以及建设茶业多功能性的意义,并提出构建茶业多功能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创名牌产品,树企业形象”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的经营走向。茶业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更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本文就全面正确理解名茶、品牌、名牌产品涵义;认识我国茶业企业创中国茶叶名牌,尤其是世界名牌茶叶产品的艰巨性;以及必须把茶业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确立长期规划,长抓不懈,分阶段地落实各项造就企业名牌产品的具体措施,才能使茶业企业的名牌产品脱颖而出等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7.
对闽台茶业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双方在生产要素利用、产品结构优化、茶叶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互补性,也存在应对国际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闽台茶叶市场竞争的压力。提出了推动闽台茶业区域合作的建议:(1)加快区域合作的双向性;(2)建立多层次的合作体系;(3)统筹规划区域内茶业布局。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当前广西休闲茶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特点,指出了休闲茶业在广西发展休闲农业中的重要性和推动广西茶叶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促进广西休闲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赵和涛 《农业考古》1994,(4):218-221,228
我国当代茶业科技发展述略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赵和涛由于茶业科技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随着我国茶文化不断发展,茶业科技也取得了辉煌成就。目前,我国已有省级以上茶业专业研究所17个,高等院校茶叶专业10来所,中等专业茶校12所,拥有各类茶业专...  相似文献   

10.
振兴郎溪县茶业经济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在飞  李宏兵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82-183,236
阐述了郎溪县茶业发展现状以及制约茶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振兴郎溪茶业经济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从改良茶园、发展茶文化等方面,阐述了郎溪县茶业经济的发展思路与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的茶业领域,人们经常听到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将军峰。这是广西昭平县的一个著名茶叶企业的名称,即获得2009广西(昭平)茶王节“昭平银杉”优秀龙头企业称号的将军峰茶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湖南官庄干发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科研、销售于一体的专业茶业公司。近几年来,公司按照“规模兴茶、科技兴茶”的发展思路,不断做大做强,现拥有茶园基地面积1333公顷,其中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园233公顷,  相似文献   

13.
湖南官庄干发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科研、销售于一体的专业茶业公司。近几年来,公司按照“规模兴茶、科技兴茶”的发展思路,不断做大做强,现拥有茶园基地面积1333公顷,其中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园233公顷,  相似文献   

14.
江苏茶业历史悠久,名茶辈出,地位突出.史料证明,早在三国时期,江苏茶业即已产生.两晋南北朝时,随着饮茶风俗的兴盛,江苏茶业得到相应发展,茶区从江南拓展到江北少数地区.唐宋时期,江南茶区成为东南新兴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所产阳羡茶作为唐代最著名的名茶,受到热烈追捧而入贡,并一直持续千余年.同时,茶区也相应推广到江苏最北面的海州一带.元代江南茶区仍然受到官府重视,地位重要.明代,散茶兴起,江南茶区对中国散茶生产和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影响.由于战乱等影响,晚清时期江苏茶业已趋不振.入民国后,江苏茶业曾一度有所恢复,但最终并未摆脱衰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安徽天方茶业集团历经10多年跨越式发展,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文以安徽天方茶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多角度分析和研究天方茶业的经营模式,为各名优茶叶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巴间道”与秦巴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是早期西北茶马贸易茶的集散地,就近利用秦巴茶叶,无虑长途输运之弊。“巴茶”沿“巴间道”至汉中,一直延续到茶马贸易衰落。苛征茶税,忽视技术改进,束缚了秦巴茶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星海 《农业考古》2001,(2):88-90
一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 ,就在新世纪第一个“五一”旅游黄金周到来之际 ,陕西省农业厅为了加快茶叶生产与发展 ,促进茶业的对外交流 ,培育陕西茶叶市场 ,果断做出决定 ,在古城西安工业展览馆特地举办“2 0 0 1.中国 .陕西首届茶业博览会”。通知邀请函发出后 ,由于省农业厅分管领导十分重视 ,加之承办和协办单位及企业的努力 ,从 5月 1日至5日 ,先后有 39家茶叶企业参加展销 ,日销茶量 5 0万元。同时会上也以弘扬盛唐茶文化、促进陕西茶发展为主题展开了 3次研讨与交流 ,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此时 ,正值旅游的黄金季节 ,也是茶叶销售的…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茶业一项跨世纪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在茶业行内加大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充分认识我国茶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依靠科技兴茶;并综合配套各项相关的对策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1992年以来我国茶业生产发展情况,并运用竞争力系数等指标对我国茶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石芬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288-1291
借助公共管理学、旅游学、品牌学、茶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运用文献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从文化旅游视角对红安县茶业品牌的资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红安县茶业品牌开发的对策,结合红色旅游文化进行茶叶品牌形象设计、结合生态旅游进行品牌生产基地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培植茶业品牌笼头企业、结合红色文化旅游开展茶旅游产品加工研制、结合红色文化旅游开展茶业品牌宣传与营销、制定激励政策增加茶业品牌开发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