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部分高校在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中存在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够明确、教学方式与课堂互动尚待改进、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仍需提升等问题。基于此,以“花卉欣赏”通识课教学改革为例,通过线上视频展现花卉赋予的美德,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手段有机融合,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线上辅助线下翻转教学模式,适应面向高阶思维培养需求,课程形成性评价方式,促进师生间目标达成度的形成等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学习,能获得实际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总结凝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65%的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持赞成态度,9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安排合理,95%的学生认为课程考核结果能体现其实际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课程考核改革工作和在线课程的的建设,尝试以课程考核带动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提升自身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和教学反馈评价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增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进行基于过程化考核评价指标的教学改革,并从实施后的调研数据分析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韩雪  黄毅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1):165-166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以项目化教学法为课程设计依据,结合专业特性及课程性质,将《园林设计初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3个教学情境,每个情境设计若干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任务传授相关知识点。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工作示范、工作总结等方式起指导作用,并采用综合评定的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该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培养了学生良好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新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与手段。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引入项目驱动法教学的优势与特点,并从设计思维、造型能力和设计技能三个维度阐述了项目驱动法在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中的实践路径;选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做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和同行评教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考核是对学生的课程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等的全方位检验,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教学的指挥棒。“设施园艺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对该课程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实施过程性考核的探索和实践,加大平时成绩比重,丰富考核方式,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张楠  刘宇  蒋亚华  董蓉  杨雨 《现代园艺》2023,(9):192-194
“风景园林工程”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多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需密切结合行业需求以明确课程目标,以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开展技能比赛、技能证书为引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多媒体教学优化、充实实践实习内容、开展项目教学法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风景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冷凝 《现代园艺》2023,(8):181-183+186
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从景观学理论阐述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该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基本概念、发展方向、方法、思维、理念、程序等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加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课程思政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社会观,这离不开科学的教学安排。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基于思政课程建设目标,构建“构思-设计-实现-评价”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协同模式,明确就业导向的多维度评估方式,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和居住区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8.
植物造景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有效评价方式,要实现植物造景课程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OBE教育理念出发,以学生学习结果为驱动,形成"学习结果——教学内容设计——评价体系"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植物造景的教学目标建立可量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造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课堂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课程线上化的改革进程加速,全面网络授课是趋势。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设计实践类教学活动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根据丽水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特点,探讨基于PBL的实践课程线上化教学研究,结合园林设计专业课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活动以及评价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特殊环境下为此类实践课程教学的线上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园林专业设计类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园林造景设计原理课程的考核体系为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探索。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而造成的对于过程考核的缺失的情况[1]。提出对教学结果进行全方位考核的方法,构建了注重过程评价的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为开展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绿化养护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绿化植物的生长季节性,对绿化养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办法进行了整体设计,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君艳 《现代园艺》2023,(7):200-202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方法,是保证学生获得真才实学的主要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以“花卉生产技术”课程为例,从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入手,确立教学目标,从分析学情入手,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形成了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实践了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选择到教学评价开展的全过程,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期通过有效性的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也为同类课程课堂有效性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魏雷 《现代园艺》2023,(19):192-194
基于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结合时代与社会需求,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以针对性课题项目研究为导向,从选题内容、研究方法、平台资源、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实践,以期为环境设计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丹 《现代园艺》2023,(18):190-192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具备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基于此,该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挖掘园林景观设计蕴含的思政元素,梳理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建设途径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旨在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教育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5.
植物学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专业素质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植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了植物学在线课程资源,通过课前准备以及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构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植物学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多种考核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植物学知识的兴趣,并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平时的学习效率,以期为今后的植物学课堂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风景旅游规划”是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也是黑龙江省第二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以“风景旅游规划”课程为对象,结合专业特色,基于教学内容体系,深挖各个单元思政元素,将思政教学有机融合于一流课程建设中,融合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构建基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风景旅游规划系统思维,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科学素养、创新意识。研究成果对于风景园林相关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具有一定借鉴与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企业零距离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夯实专业基础的基础课程尤为重要。针对独立学院风景园林本科基础课程中学生对专业认知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通过增加专业导入和综合实习的课程完善课程体系、通过整合课程内容与融入案例教学调整教学内容、通过以“展”促学、以“验”促学、以“创”促学的创新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创新,夯实独立学院学生的专业基础,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支撑,提高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风景园林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焦会玲 《现代园艺》2023,(10):195-197
课程团队在辅导高职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完成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针对学生缺乏对施工图的整体认识、忽略详图和总图的关联性及详图各图样间的对应关系、对施工图纸与工程施工的关系理解偏差等问题,采取技能大赛案例识读、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图形与实物的对照分析、体验式教学、课程思政教育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技能,图纸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才燕  孙晓刚  杨立红  宁崴  鲍昱 《现代园艺》2019,(17):169-170
基于在线课程背景下,结合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园林设计》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结合本校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的框架,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应用型园林专业本科毕业生。从混合式教学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3个方面,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经过数据分析之后,从调查结果中寻找到更适合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黄喜云  熊宇琨  曾小波 《花卉》2020,(8):284-286
景观设计课程属于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然而目前来看,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这一问题,无法实现对学生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岗位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基于新能力培养下探讨了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随后探讨了景观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策略,希望为有关专业认识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