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8月,河南和湖北某鸡场发生了以心包积水为典型特征的疫情,具有较高的发病死亡率。临床剖检分析为疑似心包积水综合征,病原可能为禽腺病毒。采集心包积水液的病鸡肝脏、心脏等病料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同时对病料和接种后的鸡胚尿囊液进行禽腺病毒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在病料与尿囊液中均检测出大小约649 bp的片段,将分离到的两株病毒分别命名为HBHP1510和HNXZ151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株病毒的同源性为99.6%,与腺病毒4型的同源性最高,为95.1%~97.5%;遗传进化分析表明两株病毒与禽腺病毒4型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表明,此次从心包积水综合征病死鸡中分离的病毒为禽腺病毒Ⅰ亚群4型。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养鸡户饲养肉鸡的发病情况,介绍了鸡心包积液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防治方法,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安卡拉病,又称心包积液综合征,是由Ⅰ亚群禽腺病毒引起的,以鸡的心包积液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文以武威市周边养殖户送检的4例肉鸡病例,通过询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等检查方法,分析确诊为鸡安卡拉病,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心包积水综合征又称安卡拉病、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是一种由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感染引起的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6周龄肉鸡,偶见于蛋鸡和后备母鸡。近年来我国各地鸡群暴发该病的范围、品种、数量和规模明显增多,极大影响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对心包积水综合征的病原、流行特点、剖检变化、近年大面积暴发的可能原因及防控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鸡安卡拉病是我国近些年以心包积水和肝脏发炎为主要发病特征的鸡病毒性疾病,呈全世界流行,由安卡拉病毒感染所引起,病鸡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有时伴发肺炎,剖检以心包积液为视病特征,危害巨大;加强引种管理,科学消毒,做好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能有效预防本病,抗体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配合清肺、强心和利尿药使用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某鸭场发生以心包积液-肝炎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并造成死亡。为探究其发病原因,对病料进行临床剖检、细菌学检查、病毒分离以及动物回归等试验,结果显示:剖检均可见心包大量淡黄色或透明积液,肝脏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出血;细菌分离呈阴性;PCR检测显示血清4型禽腺病毒为阳性;动物回归试验与临床病例一致。确定引起山东省鸭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病原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  相似文献   

7.
某肉鸡养殖场肉仔鸡发生了一起以心包积液、肝炎为主要特征的疫病,通过对病死鸡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PCR检测、鸡胚接种试验等确诊为该鸡场发生了禽腺病毒的感染,通过采取系列治疗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8.
2017年,在河北省涿鹿县某山间林下饲养的60~80日龄绿壳蛋鸡青年鸡突然发生大量死亡,根据其临床症状以及剖检变化初步怀疑为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hvdroericardium hepatitis syndrome,HHS)。为了进一步确诊,选择发病死亡典型病例采集样品进行细菌和病毒的分离、培养、鉴定,以及10周龄SPF鸡致病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3株大肠杆菌,但接种SPF鸡未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和发病死亡;利用电镜观察到直径为60~80nm的圆形病毒,该病毒能够凝集大鼠红细胞;病毒分离株引起SPF鸡出现典型的心包积液一肝炎的剖检变化;经琼脂扩散试验鉴定该病毒为禽Ⅰ群腺病毒4型。  相似文献   

9.
自2014年以来,出现了一种以发生于28~35日龄、发病急、病死率高、剖检可见心包积液、肝脏坏死、肾脏肿大、出血为特征的鸡急性传染病的病例。本研究通过其中一例典型病例的病原分离鉴定研究,发现禽腺病毒检测为阳性。进一步通过禽腺病毒的动物回归试验、病理组织切片分析等,结果发现,该病毒可引起鸡出现相似的临床发病特征和病理变化特征。通过对病毒的hexon基因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其与血清4型的同源性最高。因此,确定该病的病原为禽腺病毒血清4型,也确认鸡心包积水综合征在我国肉鸡场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禽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对2016年7月天津市某家禽养殖场的病死鸡进行了大体病变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菌学检验及其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回归试验等。结果显示,剖检以大量心包积液和肝脏肿大为主;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到肝脏淤血、水肿,肝细胞变性、坏死且含有大量嗜碱性核内包涵体;细菌培养均为阴性;PCR检测禽腺病毒-4型(FAd V-4)呈现阳性;回归试验的结果与临床病例一致。最终诊断为禽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与I群4型禽腺病毒相关。病毒的致病性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1.
<正>鸡心包积水综合征是由Ⅰ亚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引起的一种新型鸡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雏鸡感染该病死亡率高,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心包积水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更好地防控本病提供参考。鸡心包积水征是由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禽腺  相似文献   

12.
2017年6月,养殖场饲养一些肉鸡,表现为潜伏期短和精神沉郁,导致病死率很高,剖检病变的疾病通常呈现土黄色,以心包积液的肝脏,对麦康凯琼脂平板和血平板进行接种,没有出现细菌。DNA模板从病鸡肝脏提取,设计腺病毒Hexon基因,分析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将此病判定为FAd V-4型腺病毒,对鸡心包积液综合征进行诊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羽肉鸡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 hepatitis syndrome,HHS),是鸡新发一种的危害较大的传染病,近年来在北方一些省份流行。2016年6月,某市一鸡场发生疑似病例,死亡率40%,经病毒分离、PCR诊断及序列测定等方法确认为该病。本次黄羽肉鸡的发病特点为发病急、死亡快,但心胞积液不明显,剖检病变极易与禽流感、新城疫等相混淆,需引起关注,根据发病特点提出鉴别诊断方法,以提高基层对本病的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安卡拉病又叫心包积液-肝炎综合症,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鸡的肝脏、脾脏、肾脏等受损的一种传染病。本文介绍了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某养猪场送检病死猪进行死因确诊,经临床观察和病理剖检,并结合细菌学检查和PCR检测,结果:病猪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肿胀,皮肤发绀,食欲减退;剖检可见胸腔、肺部及心包出现黏膜粘连,脾脏边缘有出血点,肺脏肉样变,淋巴结肿大等;将可疑病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于绵羊鲜血琼脂培养皿,可疑菌落小而透明,无溶血,呈现"卫星现象";PCR检测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副猪嗜血杆菌特异性条带。综合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及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5月 1 0日、个体养鸡户王某 ,从孵化站购进蛋雏鸡 5 0 0只 ,平地饲养 ,当饲养到 3月龄时 ,鸡群中有一部分出现了下痢、消瘦 ,6天内共发病 86只 ,发病率为 1 7.2 % ,死亡 38只 ,死亡率为 44% ,经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等。确诊 90日龄鸡患鸡组织滴虫病和鸡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消瘦、发育不良、翅膀下垂、羽毛松乱、排绿色或黄绿色稀便。2 剖检变化 共剖检病死鸡 6只 ,表现的共同变化为心包膜增厚 ,心包液增多 ,气囊混浊 ,有纤维素咐着物 ,腹水增多 ,腹…  相似文献   

17.
一鸽群中暴发心包积水综合征黄建珍摘译薄清如校自1987年起心包积水综合征(HPS)就在巴基斯坦鸡中流行。在卡拉奇附近一个肉鸡生长地首先诊断出该病(Jaffery,1988)。自此以后,该病主要在全国的肉鸡和肉用种鸡中流行。该病主要影响3—5周龄的鸡,...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贵州省某规模养殖场病鸡发病的原因,本试验对发病鸡进行了临床剖检,取其鸡冠、肝脏、心脏、脾脏和肾脏等病料组织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并进行了鸡痘病毒(FWPV)、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室剖检可见病鸡存在鸡冠痘状结痂、肝脏肿瘤结节、心包积液、脾脏肿大等症状;细菌分离培养无菌落形成;基于ALV-J gp85、FAdV-4 penton、FWPV TK基因片段的PCR检测均呈阳性;随后的ALV-J gp85、FAdV-4 penton、FWPV TK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进一步揭示了3种病毒的遗传进化状况。因此,送检病鸡确诊为ALV-J、FAdV-4、FWPV混合感染,依据确诊结果向有关养殖场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感染引起的心包积液综合征(HPS)病例在国内鸡群中持续增加,前期从患有HPS的病鸡样品中分离了1株FAdV-4病毒(FAdV-4 ZZ)并获得了全基因组序列。本研究以FAdV-4 ZZ病毒株感染SPF鸡,从临床症状、存活率、组织病理学变化、病毒的组织分布情况对该毒株的致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FAdV-4 ZZ株感染SPF鸡96 h内,所有感染鸡全部死亡;剖检发现FAdV-4 ZZ株感染组病死鸡全部出现心包积液和肝脏变黄肿大等典型的病理变化;HE染色后,除十二指肠外,感染组病死鸡的心、肝、脾、肺、肾、腺胃、法氏囊等组织均呈现出一定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肝组织的病毒载量最高,其次为肺,而且在心脏、脾、肾、十二指肠、腺胃和心包积液中都检测到不同程度的病毒存在。这些结果表明,FAdV-4 ZZ病毒株对鸡致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2015年从临床发病肉鸡鸡群中分离到1株禽腺病毒,经PCR鉴定及同源性比对确定为血清Ⅰ群4型禽腺病毒,对其肝组织毒及适应SPF鸡胚与鸡胚肝细胞的细胞毒进行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肝组织毒毒力最强且传代稳定;肝组织毒经肌肉注射途径攻毒,试验鸡发病率及死亡率略高于皮下注射而远高于口服感染途径;随攻毒鸡日龄的增长,其对腺病毒的感染力下降;肝组织毒攻毒量为108.0TCID50/只,可引起攻毒鸡8/10以上死亡,10/10感染,感染鸡剖检有典型的心包积水、肝脏肿大、肾脏肿大等病变。本试验结果对Ⅰ群4型禽腺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效力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