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禽类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类免疫系统知识大多来自对鸡的研究,鸡和哺乳动物的免疫机制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也存在重要的差异性,信类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主要有三类抗体:IgM,IgG(亦称IgY(),和IAgA,通过基因转换获得抗体多性,T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禽类T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分化途径即α/β,γ/β,类似于哺乳动物T细胞受体机制,通过结合和连接机制产生禽类T细胞多样性,同哺乳动物T细胞一样,禽类T细胞参与MHC限制的辅助细胞和细胞毒性细胞功能,天然效应细胞由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介导,近年禽类一些细胞因子得到克隆和表达,许多病毒引起鸡免疫抑制,目前我们感兴趣的是如何了解免疫抑制的机制以及采取何种策略增强商业鸡群的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2.
3.3 免疫抑制类中草药现代研究表明 ,中草药除直接抑制细胞毒性 T细胞(CTL)的杀伤活性外 ,还通过抑制 IL- 2及激活抑制性 T细胞 (Ts)而抑制 CTL 的活性 ,还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K细胞活性和抑制抗体的产生而发挥作用。雷公藤总苷的免疫抑制作用是通过多个环节实现的 ,如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以及抑制免疫应答的早期活化阶段和效应阶段等。益母草对小鼠抗体产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不仅能减少已生成的抗体 ,且能抑制抗体生成细胞。丹参、红花、鸡血藤等对已沉积的抗原 -抗体复合物有促进吸收和消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鸡球虫病的细胞免疫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主(鸡)感染球虫后,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或体内外理化因素对球虫的杀灭作用。体液免疫主要通过依赖腔上囊B淋巴细胞实现,细胞免疫主要通过依赖胸腺的T淋巴细胞实现。实验分别摘除胸腺和腔上囊,发现鸡球虫病的免疫力可由于摘除胸腺而受到抑制,而摘除腔上囊则无影响,结果表明抗体作用居于次要地位,而细胞免疫居于主要地位。1T淋巴细胞在鸡球虫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用抑制细胞介导免疫力的药物环孢菌素A(CsA)处理鸡后,研究T淋巴细胞在鸡球虫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鸡的免疫系统包括法氏囊、胸腺、骨髓、脾脏、哈德尔氏腺、盲肠扁桃体和初级淋巴结。主要的免疫功能是在网状内皮系统参与下,由分化的淋巴细胞来完成。 细胞的免疫机能 成熟的T细胞形成“抗原识别系统”,还能产生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数种物质。此外,T细胞也参与B细胞的激活。感染之后,T细胞通过产生记忆细胞,特殊的效应细胞(淋巴细胞)、抑制细胞进行应答。成熟的B细胞连续地从法氏囊,向其它淋巴器官移动,一直持续到大约8周龄。B细胞移出法氏囊时,它的表面被非特异性抗体所覆盖。它对感染的应答是通过记忆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76-1482
胸腺肽Tβ4和法氏囊活性五肽BP5均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为探讨重组融合肽Tβ4-BP5是否也与免疫功能相关,本试验按照大肠杆菌偏嗜密码子设计并合成重组融合肽Tβ4-BP5基因,将其克隆至pET-32α表达载体中,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为进一步评价重组融合肽Tβ4-BP5的免疫佐剂特性,以Tβ4-BP5联合灭活H9N2型AIV疫苗免疫鸡,检测免疫后鸡的HI抗体效价、抗原特异性IgG抗体、AIV中和抗体效价及Th1型(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水平,并通过动物免疫保护试验来评价其对鸡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重组融合肽Tβ4-BP5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Tβ4-BP5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后HI抗体、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促进AIV中和抗体的产生、提高Th1型(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水平,表明Tβ4-BP5既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又能增强细胞免疫应答。动物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Tβ4-BP5有助于鸡肺脏中H9N2型AIV病毒的清除。以上结果提示,重组融合肽Tβ4-BP5具有良好的免疫佐剂的潜能。本研究为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影响鸡免疫应答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的免疫类型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是指来自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在胸腺依赖区中被诱导分化成熟为T细胞,在受到抗原或有丝分裂源的刺激后,分化增殖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所表现出来特异性免疫.这类免疫应答不能通过血清传递,只能通过致敏淋巴细胞所传递.体液免疫是指来自于骨髓的淋巴细胞在法氏囊依赖区诱导分化为成熟的B细胞.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产生抗体以及血液性抗体与相应抗原接触后引起一系列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应答方式[1].分析和掌握影响鸡免疫应答因素,对于制定适合现地养禽场的免疫程序和选择合理疫苗,保证该养禽场生物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OVA、LCMV NP CD8~ T细胞表位的重组减毒沙门菌SL7207(ptG2F)为免疫原,经口服途径接种BALB/c小鼠,每2周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免疫后,以ELISPOT法分别测定免疫小鼠派伊尔氏结细胞中特异性针对OVA和LCMV NP CD8~ T细胞表位的IFN-γ分泌细胞和IL-4分泌细胞。同时,运用ELISA分别检测血清、肠黏膜中的GFP特异性抗体,分析了口服重组减毒沙门菌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动态规律。实验表明SL7207(ptG2F)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产生了LCMV NP CD8~ T细胞表位(H-2~d)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在第2次免疫后,即可检测到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和IL-4分泌细胞;在第3次免疫后,IFN-γ分泌细胞数量明显高于IL-4分泌细胞数。然而,在第4、5次免疫后,IFN-γ分泌细胞数和IL-4分泌细胞数相当,未见明显变化。试验中未能检测到针对OVA CD8~ T细胞表位(H-2~b)的细胞免疫应答。运用ELISA方法检测到SL7207(ptG2F)、SL7207(ptGFP)免疫组GFP特异性IgG和IgA抗体,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重组减毒沙门菌口服免疫可以有效运送外源抗原至宿主免疫系统,并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和黏膜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一株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NP)中的3条T细胞表位候选肽NP89-97(PKKTGGPIY)、NP198-206(KRGINDRNF)和NP64-71(ERMVLSAF)的免疫原性,本研究构建了含有NP基因的重组质粒pCAGGS-NP,将其转染293T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NP蛋白在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重组质粒免疫鸡后,用间接酶联免疫实验检测发现重组质粒在鸡体内能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将多肽NP89-97、NP198-206、NP64-71和不相关肽N71-78(WRRQARYK)在体外刺激免疫后鸡的脾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D8+T淋巴细胞增殖分别为13.7%、11.9%、0.6%和0.4%;ELISA检测结果显示多肽NP89-97、NP198-206刺激后的淋巴细胞中IFN-γ的分泌量明显增加.本实验表明多肽NP89-97和NP198-206能在体外诱导活化的鸡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为AIV NP的T 细胞表位.该研究结果对研究禽类抗流感病毒的免疫机制及抗流感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左旋咪唑对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系统研究了左旋咪唑对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左旋咪唑可影响正常鸡的免疫功能 :左旋咪唑可显著促进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 ,但对B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 :2 5~ 1 0mg/kg左旋咪唑可使CD+4/CD+8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 ;左旋咪唑可使鸡体内抗颗粒性、胸腺依赖性抗原SRBC抗体滴度 ,抗可溶性、胸腺依赖性抗原BSA抗体滴度和抗非胸腺依赖性抗原BA抗体滴度均明显升高 ;2 5~ 1 0mg/kg左旋咪唑可使鸡血清总补体活性明显升高。左旋咪唑影响正常鸡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 :左旋咪唑 ( 1 0mg/kg)可使二次免疫鸡抗SRBC抗体滴度和抗BA抗体滴度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明显升高 ;但使鸡对抗BSA抗体滴度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动物在注射口蹄疫灭活疫苗后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情况,本试验选取口蹄疫阴性猪进行疫苗免疫,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来测定外周血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后能够快速产生应答,在24 h内其含量出现明显升高;B细胞和Th细胞含量在免疫后第10天都出现了明显升高,且两者之间的变化存在着高度相关性,而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与这两种细胞含量的变化也高度相关;细胞毒性T细胞含量在免疫后也出现升高。这说明灭活疫苗免疫动物后不仅可以激活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产生高水平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同时能够激活细胞免疫应答,全方位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T—2素素是镰刀菌属的单端孢子真菌产生的毒素,它广泛存在于粮食和饲料中,对饲养业的危害不可低估。尽管有证据表明T—2毒素对哺乳动物是免疫抑制剂,也已证明它与禽沙门氏菌有协同作用,然而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T—2毒素是通过免疫抑制面大大降低禽对付伤寒的抵抗力。本试验的目的就是研究T—2毒素的毒害效果和作用机制,并与其他免疫抑制物相比较。新生雏鸡第一天用T—2毒素处理,比较组用已知能引起免疫抑制的无孢子菌素、环磷酰胺和黄曲霉毒素处理。第6天腹腔接种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接种前采血测定T 细胞和B 细胞对促分裂素——植物凝血素(PHA)和脂多糖(LPS)的应答能力。由存活鸡得知T—2毒素对鸡抵抗沙门氏菌病的能力有意想不到的降低,然而它降低PHA 和LPS 刺激的淋巴细胞分裂尽管是显著的(P<0.05)但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12.
精清作为受精过程中重要的物质组成部分,不仅在公畜生殖道内具有保护成熟精子的作用,还能够在受精卵发育早期限制子宫内的免疫应答反应,使妊娠过程正常完成。精清中含有妊娠母体的免疫抑制因子TGF-β(转录活性因子β)、PGE2(前列腺素E)等能够诱导CD4+CD25+T调节细胞的激活和增殖。CD4+CD25+T调节细胞是唯一一类能抑制细胞免疫应答的T细胞,它能够调节妊娠早期的免疫耐受,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后代的代谢表型以及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是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递呈的分子基础,利用其多肽结合特性可鉴定病原的T细胞表位,阐述不同单倍型鸡的抗病机制。论文总结了鸡MHCⅠ类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了与哺乳动物MHC分子在结构上的差异,并对鸡MHCⅠ、MHCⅡ、MHCⅣ类分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PCV2)多表位靶向性疫苗探讨其免疫应答类型及对仔猪免疫效力。用参考疫苗和PCV2多表位疫苗免疫21日龄PCV2和PRRSV抗原、抗体双阴性仔猪,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B细胞含量和Th1/Th2比值,荧光定量RT-PCR检测IL-17、TGF-β及IFN-γ基因转录和ELISA测定IL-2、IL-4和IL-10蛋白表达,以期确定免疫应答类型。通过PCV2抗体效价和仔猪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评价疫苗免疫效力。结果显示,参考疫苗(A组)和PCV2多表位疫苗(B组)T细胞含量于免疫后7,14 d显著升高;Th1细胞在7~28 d显著升高,而Th2细胞含量无明显变化,使得Th1/Th2比值发生明显偏移,其中B组发生偏移程度较A组轻,表明疫苗免疫发生以Th1为主的T细胞免疫应答。A和B组IL-17和IFN-γ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B组在7~14 d达到峰值,显著高于A组,显示B组细胞免疫活化和非特异性反应更强。外周血中IL-2蛋白含量A和B组均有所升高,组间差异不明显;IL-4蛋白含量A组在免疫后35 d明显高于B组,说明A组体液免疫强于B组。TGF-β基因转录水平和IL-10蛋白含量在免疫后无明显变化,显示均未导致免疫抑制的发生。A和B组疫苗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保护仔猪抵御PCV2强毒攻击,但B组疫苗免疫效力高于A组。结果表明,PCV2多表位靶向性疫苗主要刺激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激活IL-17和IFN-γ基因转录和IL-2、IL-4蛋白表达,有效保护免疫仔猪抵御PCV2强毒的攻击,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该研究为PCV2新型疫苗的研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鸡免疫系统与免疫抑制病鸡的免疫系统,特别是免疫细胞群,其细胞和细胞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产生免疫反应的?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概念,假如鸡群处在非常糟糕的状况之下,这会影响免疫细胞群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如果鸡群中存在免疫抑制因素,那么,鸡只对B细胞或T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会差很多。免疫细胞集群见图1。  相似文献   

16.
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鸡病流行的主要途径之一,鸡群的免疫保护以体液免疫(包括循环抗体和局部粘膜抗体)和细胞免疫为主.而细胞免疫、局部粘膜免疫抗体均不易用实验室方法评价,只有循环抗体即血凝抑制抗体可以用常规的血凝与血凝抑制方法检测,并且循环抗体可以代表鸡群的整体免疫状况.但鸡群免疫抗体的产生及维持时间受到鸡群免疫应答能力、所用疫苗种类、免疫方法、免疫次数、疫病流行状况等方面的影响,良好的免疫接种不等于鸡群能够产生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7.
囊素(bursin)是禽类法氏囊组织产生的一种三肽物质,主要存在于法氏囊组织提取液中[1~2].它在体外能够促进禽类和哺乳动物前体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1~3],在体内能使胚胎期切除法氏囊的小鸡出现法氏囊复生[4],还可显著提高新城疫和法氏囊病疫苗接种鸡的抗体水平[5~6],延长抗体持续时间.这说明囊素对提高鸡的免疫力和疫苗免疫效果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它对哺乳动物是否也具有类似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进行了本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免疫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抗体大都是靠免疫动物制备抗血清而获得。常用兔、豚鼠,有时也用山羊、绵羊、马制备抗血清,但动物小所得的血清量有限,动物大饲养管理又较麻烦。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禽类对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都是高水平的。与哺乳动物的初乳一样,禽类的卵黄为新生动物提供大量抗体,从而使新生动物获得被动免疫,研究还表明转移到卵黄中的抗体主  相似文献   

19.
一、细胞免疫的定义:在早期的概念中,细胞免疫的含义比较广泛,概括为动物体内的各种吞噬作用。近代免疫学则把细胞免疫限定在特异性免疫范畴,也称为细胞介导免疫(CMI)。它的定义是:T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以后,经过分化和增殖,产生出具有各种:不同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称为效应T细胞(T_E细胞)。这些T_E细胞,有的能对带有该抗原的细胞(靶细胞),实施直接杀伤和破坏,有的能释放淋巴因子,调动和激活各种细胞对抗原进行吞噬或防卫,这种由T细胞对异物进行识别和清除的过  相似文献   

20.
很多病毒感染可引起动物体的免疫抑制[1],所谓的免疫抑制是指由于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细胞受到损害而导致的暂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不全。最常见的免疫抑制特征是抗体应答低于正常或预料水平,使疫苗接种不能达到预期免疫效果。禽类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是当前困扰养禽业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