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目的]克隆铁皮石斛中查尔酮合酶(CHS)基因,分析其基本生物学信息及组织表达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CHS基因在铁皮石斛中的表达调控机理及其在铁皮石斛中的功能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铁皮石斛转录组序列与NCBI同源序列进行比对,根据保守区段设计引物克隆铁皮石斛CHS基因的cDNA全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表达分析不同生长年限、不同组织部位中CHS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铁皮石斛CHS基因cDNA编码区1188 bp,编码395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KT783451,分子量为43.2 kD,理论等电点6.05.铁皮石斛GHS氨基酸序列与同属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的CHS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9%,与非同科植物欧洲大叶杨(Populus trichocarpa)、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和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等植物的同源性在83%左右.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非分泌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为非跨膜结构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CHS基因在1年生铁皮石斛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随着植株年龄的增长,叶片中CH基因的表达量降低,茎中的表达量升高.[结论]铁皮石斛CHS基因早期主要参与激素运输和器官形态建成,后期主要参与类黄酮物质合成.  相似文献   

2.
鼓槌石斛是传统的名贵药用植物,近年来对该植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系统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鼓槌石斛种质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菌根真菌及基因多态性和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为鼓槌石斛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石斛的繁殖     
石斛的原植物是铁皮石斛,其品种有: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环草石斛、束花石斛,为兰科植物.具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止渴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石斛属植物的菌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斛属(Dendrobium SW.)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石斛种子萌发、植株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均需要与菌根真菌共生。有益真菌与石斛形成的菌根具有促进石斛植物幼苗生长、增强植物抗性等功能,是加快石斛属植物植株生长速度和保证移栽成活的关键所在。为此,对石斛属植物菌根的显微结构、特点及作用、石斛属植物菌根真菌的鉴定及分类以及石斛属植物和内生真菌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展望了石斛属植物菌根研究的前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石斛属植物再生及遗传转化研究现状,为石斛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综述了石斛属植物的组培再生和遗传转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产业化应用现状。[结果]石斛属多个种的组培再生体系及产业化推广比较完善;但大部分种类遗传转化过程中仍存在转化效率低及很难获得转基因植株等问题。[结论]应进一步完善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并将其与基因枪法相结合;应探索其他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石斛由于生境狭窄、繁殖能力低以及过度采掘,已成为濒临灭绝的植物品种.为更好的综合利用药用石斛资源,实现石斛中药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了解我国野生药用石斛的资源概况、存在问题和开发利用现状,增强对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综合了国内外学者近年在药用石斛资源保护与研究方面的结果,阐述了我国野生药用植物石斛濒危原因和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石斛的保护措施,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深入开展人工繁殖研究,解决野生药用石斛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一、石斛概述(种类、功效、特征特性)石斛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 Sw.)植物。以新鲜茎或者干燥茎入药,是一味常用的名贵中药材。为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三大石斛品种之首。1.金钗石斛植物来源、种类与分布石斛的种类:据资料表明,世界上的石斛属植物约有1500种,我国产石斛属植物近80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以兰科植物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美花石斛、束花石斛、马鞭石斛等植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基因SAI,分析该基因生物学信息及时空表达特异性。【方法】基于同源序列克隆铁皮石斛SAI基因c DNA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并采用qRTPCR进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铁皮石斛SAI基因全长为1 595 bp,c DNA编码区1 368 bp,Genbank登录号为KU598852。该基因编码455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0 700。NCBI BLASTx分析表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与柑橘Citrus unshiu酸性转化酶基因、甜橙C.sinensis酸性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达77%,与其他植物酸性转化酶基因的相似性均高于68%。聚类分析表明,铁皮石斛SAI基因与玉米Zea mays液泡转化酶基因、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SAI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非跨膜结构的亲水性热稳定蛋白,定位于液泡中。SAI基因在2年生铁皮石斛的茎中表达量最高,3年生的叶中表达量最低。【结论】成功克隆铁皮石斛液泡酸性转化酶基因,该基因在铁皮石斛不同组织不同生育时期的表达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石斛(Dendrobium)是中国传统的珍贵中药材,有滋阴清热,健胃,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等功效。药用石斛来源较广,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随着中药石斛市场需求的扩大和资源的急剧减少,使其成为濒危植物。从药用石斛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基因水平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药用石斛野生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部分石斛属植物形态学观察、分子标记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进展,指出石斛属植物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如不同品种之间鱼龙混杂,自然资源锐减,部分品种濒临灭绝等,并提出保护石斛属植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志忠 《农学学报》2014,4(1):85-89
西瓜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园艺作物,但生产中病害严重,抗病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常规抗病育种进展缓慢,利用基因工程改良其抗病性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从西瓜离体培养、遗传转化系统、抗病基因工程中相关目的基因、常用转基因方法、导入目的基因的种类、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和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对西瓜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进一步提出和讨论了该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西瓜抗病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冷季型、过渡型和暖季型草坪草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草坪草组培外植体种类、再生方式和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草坪草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石榴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为多年生木本植物,且遗传背景较为复杂。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组织培养与基因遗传转化技术结合的方法将成为石榴育种的新途径。从石榴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两方面分别综述外植体的选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以及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所用基因类型和抗生素种类、转化植株的鉴定方法等,并对石榴遗传转化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铁皮石斛的快速繁殖体系,实现其利用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从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品质鉴定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并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观赏石斛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介绍了中国野生石斛资源概况,同时总结了观赏石斛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胚培养、组织培养和试管开花等;还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杂交、繁育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石斛属植物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大豆的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和转基因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大豆遗传 转化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在大豆遗传转化研究中存在着适合遗传转化的再生系统不完善、遗传转化效 率较低且重复性差、大豆受体基因型匮乏等问题,因此建立高效和稳定的大豆组织培养体系。使之广 泛适于生产上栽培大豆品种的遗传转化,另外将目前转基因策略中单价基因改为多价基因,可能是解 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芝麻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芝麻Sesamum indicum L.离体再生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外植体前处理和培养环境、外植体类型及基因型、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等.指出芝麻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展望了芝麻细胞工程和遗传转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高粱的遗传转化已由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而高粱组织培养是遗传转化中的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环节。论述了近年来高粱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红花的组织培养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军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Z1):237-241
红花是传统的药用植物,也是一种新型的油用和工业资源植物,在其组织培养过程中,试管苗的再生不仅与植株的基因型、苗龄及组织的来源、状态等有关,还受许多外界因素如盐浓度及激素的种类与配比的影响。在红花的基因工程研究过程中,农秆菌介导法较为常用。组织培养及外源基因转化技术的日趋成熟,为红花基因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对红花组织培养、DNA转化方法及其基因工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述。  相似文献   

20.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鸣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53-54,58
随着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离,植物抗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和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该文就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原理、目的基因、转化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对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