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林业学科建设经历了单学科扩展、学科群组建、多学科交叉的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条块分割的体制,造成了高水平学科较少,低水平重复设置较多;单学科独进,分学科而治的较多,多学科会聚、优势互补的学科较少;设备重复购置的较多,资源共享的平台较少;科技人员个人奋斗的较多,团体协同攻关的较少等现象,由此提出制定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加强对涉林学科建设的指导,开展重点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建立品牌与特色学科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学术交流,加强涉林学科信息化管理等学科体系建设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学科概括河北农业大学林学学科是河北省唯一涉林学科,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河北省"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河北省政府共建学科。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相似文献   

3.
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是高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机融合既是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核心任务,着力加强师资队伍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构建了"精神引领,典型带动,全员看齐"三层递进的党建模式,形成了"一部一品"4个特色支部品牌,助力"一流学科"发展及建设,形成了"12345"基层党建引领学科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双一流"建设以追求"一流"为最终目标,突出了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以优势特色学科如何评价为切入点,对比分析高校类型、学科属性、被调查者群体的不同,对比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评价认知上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明确高校"双一流"差异化发展思路。在推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其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要重视优势特色学科分类评价与内涵发展,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完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用世界一流水平检验学科发展状况,坚持走开放融合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子午岭油松纯林林窗及非林窗内更新树种数量特征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林窗环境下更新树种的数量特征(高度、基径、数量)与重要值均高于非林窗环境;林窗内的油松幼苗年龄结构表明其处于稳定生长阶段;不同面积大小的林窗与重要值具有正相关性;油松幼苗在林窗中的重要值(1.958)要明显高于非林窗(0.780),说明油松幼苗在中小型林窗中具有良好适应性,适应性要高于非林窗环境。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提供服务。文章从高校图书馆职能转变、学科服务现状和学科服务建设思路等方面做了初步探讨,为构建新的学科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科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俊凯  王文凯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7):147-148,150
以"重点实验室成果创新、重点学科成果总结、重点工程中心成果转化"作为"三位一体"发展模式,论述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对长江大学农学学科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内"与"外"如同"车之两轮、人之两腿",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设路径。"内"是高校学科建设驱动力;"外"是高校学科建设助推力;驱动力与助推力结合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必由之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办高校学科既要从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内部着手,同时也需要积极争取外部一切条件及资源,从中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之路,以期对当前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水平农业院校肩负着我国农业重大科技创新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使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维结构学科体系"。高水平农业院校作为行业特色型代表性高校,其学科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推进高水平农业院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努力突破农业学科的"四方城"封闭环境,需要从制度、文化和特色三个维度,形成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传承创新学科文化以及特色定位与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科建设是科研院所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提高科技产出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文章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学科为例,详细分析了"十一五"期间该学科建设的成效,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得到了增强、在业界的影响力得到提升等,并深入探讨了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大培养和引进学科领军人才的力度、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保证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研院所学科特点与学科建设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4,他引:2  
学科建设是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基础工程。文章分析了不同于高校的农业科研院所学科的特点,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学科建设体系构成,提出了学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如制订学科体系建设规则、加强学科人才与团队建设、强化学科平台和基地建设等,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开展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聚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是农业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理性选择。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农业高校的学科水平显著提升,一批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一批学科领域已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若干高校及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为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农业高校应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  相似文献   

13.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基石。学科系统的结构布局决定学校的功能定位。学科布局定义了一所大学,承载了大学使命。因此要准确定位学科系统布局与结构,准确定义学科功能与评价标准,准确设置学科组织形式和基准,准确界定学科资源配置原则和标准。学科—专业—学位点"三局同布"决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资源配置方式是支撑学科"三局同布"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运行系统的完善提升是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在建设学科的功能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谋求高校学报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清醒认识学报在建设学科的功能,强化为学科建设服务,这是由高校学报独特的办刊宗旨和使命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所决定的。学报对培养学科人才、巩固优势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和宣传学科成就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报要明确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办刊原则,扶持编辑主动支持和参与学科建设,提高学术质量引领科研前沿,为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离不开农业科学的建设发展,因此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学位点授权审核、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已成为高教界热点话题,更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通过学科评估,可找到自身短板、同类差距、所处水平,以"双一流"为努力建设目标,能够进一步激发发展动力。学科点授权审核可以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整合各类资源、打造优势特色。文章将简要梳理了第四轮学科评估与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两项工作的相关信息,分析总结其呈现的新特点,结合当前农业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初步探讨新形势对学科建设工作的指导性意义和学科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畜牧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被列入浙江大学高峰学科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涵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等二级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4名(正高级31名),含国家"千人计划"学者2名、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8名;有海外学术大师诺奖工作室和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及浙江省的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科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双一流"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在短期内无法进入"双一流"高校行列的前提和背景下,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将重心放在学科品牌建设上,努力以学科品牌建设来带动学校学科整体发展,不断提升地方财经类院校整体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署,为高校全面发展与学科建设带来新的动力与机遇。综合性大学涉农学科应紧跟"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瞄准世界一流涉农学科,立足现有涉农优势学科,精选凝练学科发展新方向,借助综合性大学学科资源,寻求学科交叉创新发展,从而促进涉农学科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创新发展为省属本科高校学科建设及其服务区域创新能力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立足于"双一流"建设背景,研究重新审视省属本科高校学科与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省属本科高校学科与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协同发展与错位竞争的定位,并据此提出了特色优势学科与区域创新能力和谐共生的理念,提出了特色优势学科与区域创新能力在资源、人才、价值上的协同发展以及在区域创新、特色优势、应用性方面形成错位竞争优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运用"SWOT法"研究分析了植物保护学科建设的内外部环境,结合植物保护专业教育现状,提出了植保学科建设必须坚持的四个原则,积极培育植保学科新的增长点、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六点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