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交流     
<正>抗生素治虾病注意事项2012~2013年对虾偷死、空肠空胃、白便肠炎等困扰广大养殖户,抗生素的使用也就更为普遍。有人把虾生长缓慢归结为苗种质量差,而我们发现抗生素滥用可能是重要原因。抗生素频繁使用不但产生耐药性而且直接影响虾体蛋白质合成,降低饲料利  相似文献   

2.
<正>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弧菌病的发作往往伴随弧菌侵入虾体,破坏肝胰腺。笔者对不同产区(广东、广西、海南、山东等地)出现白便、红体、偷死、空肠空胃等常见症状的对虾进行解剖检测,超过85%的病虾体内(肝胰腺或肠道)含有弧菌,且肝胰腺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如何有效  相似文献   

3.
近期,广西的钦州、防城港、合浦等南美白对虾养殖集中地区出现了对虾拉白便的现象,粪便细长、有粘性、浮在水面上。对虾拉白便之后开始出现空肠、空胃,再过几日便出现死亡。广东和福建等地也有个别虾农反馈此类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对虾软壳偷死绝大多数出现在养殖中后期。影响对虾软壳死亡有三大要素,即水体缺乏可利用的微量元素及营养,对虾脱壳后被有害细菌或病毒感染死亡,亚硝酸盐中毒死亡。一、雨天软壳死虾雨天软壳死虾通常伴随着部分硬壳死虾,死虾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暴雨给池塘注入大量的带酸性的淡水,造成盐度及p H值突变,从而藻类不适应而死亡,就是常说的"倒藻"。2.藻类大量死亡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毒素,对虾有很强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每年春季的清明到五一和中秋国庆期间,养殖对虾容易出现红体病。表现为硬壳或软壳,有或无白斑,空胃空肠,体色微红,肝胰腺肿大、糜烂,病虾体弱无力,在水面  相似文献   

6.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现今凡纳滨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养殖环境中浮游植物过量生长,深层次的原因是对虾养殖中过量的投饵及高密度的养殖模式等导致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含量增高,产生一些对对虾有害的水质因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虾胃内主要基础饵料检出率及其与对虾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3年在牟平宁海虾场养池通过定期分析对虾胃含物,发现在虾池生物种类较多的情况下,对虾最先大量摄食猫水蚤,到6月下旬,则主要摄食一种小型多毛类短鳃伪稚虫 。到7月中旬,基础饵料在虾胃中急剧减少,若投饵不足,将有高比例的空胃虾 。  相似文献   

8.
1当前“白便”发生状况早在4、5年前,华南对虾土塘养殖过程中就有“白便”出现,当时发病率低、危害小,通过常规的水质调节和内服清热解毒和保肝类中药或直接使用抗生素就能治愈,没能引起人们的关注。3年前对虾白便开始蔓延,两年前开始流行,如今已成泛滥局面。多数虾塘发生白便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空肠、空胃、游塘,继续恶化后出现趴边“偷死”。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已发现对虾病害多达几十种,而在细菌性疾病中尤以弧菌病最难治愈,其治愈难度与病毒性疾病相差无几。弧菌病也是对虾养殖中危害最大、最普遍的一种虾病,其病原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平时广泛潜伏于海水或虾体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养殖环境恶化、虾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大量繁殖蔓延,引发对虾发生弧菌病,导致对虾的大规模死亡。 一、典型病症 患病的对虾往往会有游泳无方向性,活动力减弱,多数沉于水底不动,食欲不振,摄食量大减等症状,故检查其胃部,仅有少量食物或空胃。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养殖…  相似文献   

10.
<正>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将系统内的水经过物理、生物、化学处理后重复使用的新型养殖方式,因其具有养殖设施设备先进、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产品质量可追溯和高度可控等特点而被认为是现代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近些年来,南美白对虾白便、空肠空胃、早期偷死综合征、肠炎等疾病一直困扰着南美白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11.
<正> 唐海县1993年对虾发病有以下特点:(a)发病早·来势猛,面积广,死亡率高;(b)发病不分品种,无论中国对虾,斑节对虾,还是车虾,都不同程度地染病;(c)不分养殖模式(粗养、精养、半精养),不分大地小池、新池老池,均遭受虾病侵袭;(d)病因不清。病虾表现为不摄食、空肠、空胃,体色由红到灰白,至于是病毒,病菌,还是综合感染,众说不一。尽管目前对虾死亡病因难以确定,但有以下几种现象值得重视和研究:1 种源问题 1992年由于风暴潮的突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物对中国对虾育苗期病害防治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已摸索出一套规律,特别是对虾工厂化育苗正在形成一种规范。怎样在现有的育苗设施中,通过施加药物来防治病害及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即提高单位水体的出苗量)乃是人们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在育苗期间生产单位普遍使用抗菌素等药物,但具体的报道还少见。为探索提高对虾幼体成活率的可能性,我们于1983年3~4月间在浙江省普陀县对虾育苗厂进行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13.
对虾软壳偷死绝大多数出现在养殖中后期。影响对虾软壳死亡有三大要素,即水体缺乏可利用的微量元素及营养,对虾脱壳后被有害细菌或病毒感染死亡,亚硝酸盐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2014,(10):52-53
<正>2014年10月,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广西各地的养殖水温也日渐降低,养殖水体表层和底层水温差逐渐增大,水体垂直交换频繁,养殖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一、预测预报1.养殖对虾:易发偷死病、白斑综合征等,重点关注桂南沿海对虾养殖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可能的微生物致病原因,通过对养殖水体环境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比较了健康虾塘(HSP)、少量死虾塘(MinUH)和大量死虾塘(MajUH)水体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MajUH氨氮、亚硝酸盐、细菌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SP细菌群落香农指数显著高于MajUH(P<0.05)。养殖水体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蓝藻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菌门,其丰度在3类虾塘中有很大差异,其中,蓝藻门在HSP、MinUH、MajUH的丰度分别为6.17%、5.94%、46.85%。对虾的大量死亡伴随着细菌群落的变化,RDA分析表明,细菌群落的分布主要由亚硝酸盐氮和氧化还原电位决定。通过文献检索和方差分析对HSP与MajUH进行比较后发现,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时,其对高pH的抑制和调控作用将会减弱,从而影响对虾健康状况。此外,研究还确定了24个可区分健康和大量死亡虾塘主要细菌指示物,明确了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作为虾类健康状态指示指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及...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围隔设置单养虾(S)、单养藻(A)、虾藻混养(SA)、虾鱼藻混养(SFA)4种不同养殖模式,探讨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对围隔高密度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净化和水质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养殖菊花江蓠的围隔水体中有更高的DO水平和较低的营养盐水平,说明对养殖水体的环境因子和营养盐都能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水体中弧菌密度也较低,养殖环境稳定性好,使得养殖的对虾生长快,成活率高。与S相比,SA中的对虾成活率提高了32%。本实验对于采用搭配大型海藻进行养殖污染的净化与水质调控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来,徐闻地区土塘养殖早造虾成功率一直很低。早造虾发病一般在放苗15~30天,很多情况是刚开始投1号料,就发现有死虾出现在料罾和病虾在塘边漫游。经过检测,发现病虾多为空肠空胃、红肝、肌肉白浊,大多是弧菌感染引起。一、原因分析1.水质不稳定早造虾养殖的水温低、气候多变,且大多数养殖户放苗前没有肥水习惯,或肥水方法不当,导致水肥得快、清得也快,引起pH高,无法维持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超微气泡技术在水产养殖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在小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生态系统中,以常规鼓风充气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微气泡发生装置,研究对比其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增氧效果、水体相关理化和生物因子的响应及对虾生长情况。结果显示:超微气泡能有效地提高水体中溶氧质量浓度,并使之维持更长的时间;与常规充气相比,在超微气泡技术条件下,养殖水体溶氧质量浓度平均高出7.66%,差异显著(P0.05);超微气泡能加快养殖水体颗粒物的降解,并对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结构产生影响;对虾在两种充气方式下,生长率和存活率都没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超微气泡技术对提高养殖水体溶氧的效果显著,在对虾养殖中应用是可行的;超微气泡技术为水产养殖新装备的研究应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得到携带WSSV病毒的凡纳滨对虾,它们由0.05 mg/L氨氮水体进入不同氨氮浓度水体,在7 d内,1.75 mg/L,2.25 mg/L,3.00 mg/L氨氮水体内个体发生病毒病,并产生死亡。在14 d内,0.75 mg/L氨氮以及大于这一浓度水体内个体发生病毒病,并产生死亡,其中3.00 mg/L氨氮水体内死亡100%,2.25 mg/L氨氮水体内死亡80%,1.75 mg/L水体内死亡60%。在0.35 mg/L氨氮水体,7-14 d内对虾开始发病,没产生死亡。发病个体血细胞数量下降迅速,血清酚氧化酶先增高再迅速下降,其中3 mg/L氨氮水体中的携带病毒对虾只有下降。同时氨氮浓度越大,携带病毒凡纳滨对虾血清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越快,越多。  相似文献   

20.
近段时间,大江南北大幄降温,受持续冷空气及阴天影响,冬棚内早上水温在19℃左右,白天最高水温一般只达到24℃,且维持时间不长,池塘出现水体变浊,甚至对虾出现零星死亡现象.镜检水体死藻多,解剖对虾肝脏,肝脏实质发黄,严重者,有黑色液体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