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小肽的吸收机制、吸收特点,营养作用,以及影响小肽吸收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小肽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蛋壳质量是蛋鸡生产者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决定了鸡蛋的经济价值。蛋鸡进入产蛋后期,肠道上皮细胞更新速率降低,导致对钙的吸收率降低;输卵管蛋壳腺部等相关部位形成蛋壳、蛋壳内外膜的相关功能减退,蛋壳固有色泽褪色,沙壳蛋增多。小肽是动物降解蛋白质转为氨基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2~10个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的直键肽被称为小肽,是动物的重要营养物质,能在动物胃肠内被完整的吸收。吸收后的小肽能促进游离氨基  相似文献   

3.
以鹰嘴豆蛋白为原料,建立复合酶分步酶解法制备鹰嘴豆短肽的工艺。在鹰嘴豆蛋白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继续水解鹰嘴豆蛋白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物,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短肽得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测定鹰嘴豆短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一般营养成分,评价鹰嘴豆短肽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制备鹰嘴豆短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5 678 U/g,pH 7.0,水解时间216 min,水解温度55℃,在此条件下,短肽得率为63.79%,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单独酶解相比明显提高,水解度为26.74%;大部分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 000、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等含量丰富,与FAO/WHO推荐的成人需求量模式相比,其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与学龄儿童需求量模式相比,其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苏氨酸,氨基酸分分别高达138.18和103.2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为0.73,接近FAO/WHO参考标准值0.6。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工业化生产鹰嘴豆短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市场需求,研究出适合于儿童、孕产妇、中老年等不同人群的营养丰富且均衡的强化营养小米,这类营养强化米添加了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全面的南瓜、红枣、枸杞等营养物,是今后强化营养米发展的方向。制备时采用外加法,将各种营养强化物通过超微粉碎,按一定比例混合调配成溶液后,喷洒、附着在米粒表层,达到了强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F值寡肽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F值寡肽是一种具有高支链氨基酸含量和低芳香族氨基酸含量组成的小肽混合物.由于它具有独特的氨基酸组成和重要的生理功能,日益受到食品和医药界的高度关注.对高F值寡肽及具有治疗或缓解减轻肝性脑病症状、改善手术后及卧床病人的蛋白质营养状况、抗疲劳、治疗苯丙酮尿症和解酒醉等生理功能进行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分子量介于50~10 000 Da,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分子聚合物。经试验验证,生物活性肽的功能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降血压、降胆固醇、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等,有些功能仍在不断被发现和证实中。常见的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有提取法、合成法、蛋白降解法。阐述了功能性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并结合骨肽重点介绍发酵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根据文献报道研究分析并阐述了发酵法制备活性肽的应用前景及未来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物活性肽(简称活性肽)啤酒是以酿造用水、麦芽、酒花等为主要原料,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大豆低聚肽等植物性活性肽,经糖化发酵酿制的一种营养保健啤酒。该产品质量分数为9%,酒体清亮透明,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具有独特的酒花香气,口味纯正,具有营养保健功效。活性肽啤酒制作结合现代啤酒生产工艺,在麦汁煮沸后添加活性肽或在啤酒成熟后添加活性肽酿制而成。活性肽的添加对啤酒发酵有促进作用,对啤酒风味和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荞麦是一种集营养与保健为一体的粮食作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优良的荞麦蛋白肽来源。通过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对荞麦活性肽的制备、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的研究,展望了荞麦活性肽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荞麦活性肽的研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彩色小麦被认为是一类新型的营养保健小麦品种,但对其籽粒中氨基酸含量的研究很少。本研究首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分析了种植于三个环境中的彩色小麦近等基因系(蓝粒小麦科兴611,紫粒小麦科兴617和白粒小麦轮回亲本济麦22)籽粒中多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蓝粒小麦科兴611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地高于紫粒小麦科兴617和白粒亲本济麦22。紫粒小麦科兴617和白粒小麦济麦22相比,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总氨基酸含量相近,甚至低于济麦22。因此,蓝粒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高的性状,有益于满足人类营养需求,同时可作为育种材料改良小麦品种的氨基酸含量,尤其是提高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进而提高小麦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0.
选用贵州威宁串核桃为试材,研究了核桃在发芽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基酸、脂肪酸、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核桃在发芽过程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在逐渐增加,而淀粉在逐渐减少。氨基酸从13.38g/100g增加到16.43g/100g;脂肪酸从53.39%增加到57.88%;淀粉从10.38%减少到6.37%。阶段3到阶段4这一阶段变化较大,表明这一阶段是核桃种子利用其贮藏营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米糠蛋白是一种低过敏性的优质植物蛋白,将酶解后的米糠蛋白肽原浆添加到牛乳中,制备复合营养米糠蛋白肽乳,兼具双重风味和营养强化的特点。以稳定系数指标,对米糠蛋白肽乳的乳化稳定性进行研究,试验确定最佳乳化剂复配配方为:蔗糖酯0.05%,单甘酯0.03%,吐温80 0.05%,此时稳定系数为92.25%,感官评价为滑爽;最佳稳定剂复配的配方为:黄原胶0.10%,MCC 0.45%,卡拉胶0.01%,此时稳定系数为97.622 7%。  相似文献   

12.
一个棉花黄萎病抗菌肽基因25a2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棉花黄萎病抗菌肽A2的N端15个氨基酸序列在NCBI进行同源序列比较,根据同源蛋白的DNA序列设计引物,以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RS-25菌株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扩增出一条约300 bp的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DNA片段长354 bp,编码117个氨基酸,将该基因命名为25a2。构建表达载体pET-28a-25a2,转化大肠杆菌(Eschrichia coli)BL21,37℃培养,应用终浓度为1 mmol·L-1的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 PAGE分析,得到分子量约15 kDa表达蛋白条带,与理论蛋白分子量相符。  相似文献   

13.
为了从虹鳟肝脏中扩增出Hepcidinc全长DNA序列,预测出氨基酸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RT-PCR和RACEPCR的方法,从虹鳟肝脏中克隆获得了Hepcidin全长cDNA序列,利用在线工具和软件包分析。结果表明:虹鳟Hepcidin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HQ711993)为883bp,5’端非翻译区211bp,3’端非翻译区为405bp,以及一段267bp的编码序列,编码88个氨基酸,由信号肽(24个氨基酸)、原肽(39个氨基酸)和成熟肽(25个氨基酸)组成,成熟肽C端含有Hepcidin类抗菌肽的8个半胱氨酸保守性结构,可形成4个分子内二硫键。与已报道的鲑形目大西洋鲑Hepcidin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93%,与其他鱼类Hepcidin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44%~88%,是Hepcidin家族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测序获得的1条261 bp cDNA片段,通过电子延伸、设计引物,从小麦Mardler/7*百农3217(Pm2)的cDNA中扩增获得1条651 bp的cDNA片段,通过同源比对发现其包含小麦LTP1 完整的编码序列.该片段包含基因的5'非翻译区42 bp,3'非翻译区261 bp,开放阅读框348 bp,编码115个氨基酸.预计蛋白的分子量为11.2 kD,等电点为9.46.此基因有8个位置保守的半胱氨酸(C)残基及2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为典型的植物脂质转运蛋白基因.其基因序列数据库(GenBank)登录号为AY796184(基因)和AAV65513(蛋白).通过疏/亲水性分析,发现肽链分子具有较大范围的疏水面.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小分子胶原多肽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能力和抗氧化的能力。采用体外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清除系统测定小分子胶原多肽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建立D-半乳糖致衰老的模型小鼠,测定小鼠血液及肝脏组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000 kDa以下胶原多肽(CP1)组分在10 mg/mL浓度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0%;40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为91.56%。与模型组相比服用CP1的小鼠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表明小分子胶原多肽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因工程改良作物种子蛋白营养品质的策略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种子蛋白是人类和牲畜日常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与肉类相比,植物蛋白质的营养品质往往不够完全,主要表现在禾谷类作物种子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低,而豆类和蔬菜类蛋白质缺乏蛋氨酸和半胱氨基酸等含硫氨基酸.采用传统育种技术提高作物蛋白质营养品质方面的成效不大,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进展为改良植物种子蛋白质营养品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路线,目前已发展了几种在分子水平上改良作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包括内源蛋白质序列的修饰、同源优质蛋白基因的过量表达、异源优质蛋白基因的转移和表达、人工合成新蛋白基因、以及增加游离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等.本文重点从上述5个方面综述近年来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作物蛋白质营养品质的进展,并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钾对小麦旗叶蛋白水解酶活性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王旭东  于振文  王东 《作物学报》2003,29(2):285-289
利用强筋冬小麦品种烟农15研究了钾素对小麦旗叶蛋白质含量和籽粒品质及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钾素有利于提高灌浆前期和中期小麦旗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增强内肽酶和羧肽酶的活性, 促进籽粒中游离氨基酸转化为蛋白质, 提高籽粒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 改善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8.
卢敏  高英华 《粮食储藏》1997,26(2):37-39
文章详细了粮食营养价值的缺陷,如蛋白质的质量,氨基酸的比例等,重点介绍了改善这种状况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