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实地调研和试验示范基础上,针对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生态条件和油菜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分析甘孜州油菜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和目前油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重点发展的油菜产区和发展的对策建议,可为当地政府在制定油菜产业发展规划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近年来巴东县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指明其存在优势品种推广受阻碍、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生产技术有待提高、油菜籽加工技术滞后和菜籽含油量偏低等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即:优化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调动农民油菜种植积极性;加大科技投入,带动油菜产业发展;开发油菜的多用途,挖掘油菜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油菜生产面积、品种、栽培技术、机械化、油菜生产中社会化服务发展、油菜籽加工情况等方面分析了盐亭县油菜产业现状。通过调研得出,种植油菜效益低、农村劳动力缺乏是影响盐亭县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大油菜新技术集成推广、完善油菜生产社会服务化服务体系、加快油菜适度规模化的进程、推进小榨坊的升级改造和加快油菜多功能利用的发展,实现油菜产业的增值提效,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现有的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发展,针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早熟作物收获后农闲期长、光温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通过早熟作物收获后复种饲料油菜,不仅可以提高光、温、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而且有利于现阶段黑龙江省"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从复种饲料油菜的发展与复种模式、饲料油菜种植与利用、饲料油菜的效益三方面论述了饲料油菜在黑龙江省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红塔区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4-2012年红塔区油菜产业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种植面积、产量、分布等方面概括了红塔区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红塔区油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红塔区油菜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油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国际国内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和贵州省油菜产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贵州油菜产业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对策措施,为贵州油菜产业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永顺县油菜生产发展现状,分析永顺县油菜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发现永顺县油菜产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即种植效益低、技术成果转化水平偏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提出了永顺县油菜产业发展策略、发展目标及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南通市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南通市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出南通市油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菌核病发生较重、油菜生产成本高、生产应用品种多乱杂、油菜籽收购优质不优价以及油菜产业化进程缓慢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南通市油菜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南通市油菜产业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西油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对1978~2008年江西油菜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从种植面积分布、产量等方面概括了江西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地位,分析了制约江西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江西油菜产业发展的前景与潜力,提出了江西油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黑龙江省油菜潜在病害——油菜白斑病、油菜瓜果腐霉病、油菜白粉病等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病因素、防治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以提高油菜潜在病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78—2016年湖北省油菜种植成本收益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贡献率分析方法,从敏感性与贡献率两个方面研究了湖北省油菜种植收益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单产是湖北省油菜种植收益最为敏感的影响因素,其后依次为人工成本、出售价格与农资成本;贡献率分析表明:单产对湖北省油菜种植收益变动的贡献率最大,其后依次为出售价格、人工成本与农资成本,并且在不同因素贡献率的联动作用下,2009—2016年期间湖北省油菜种植户面临着"双板挤压"困境,油菜种植的盈利空间较小。为保障湖北省农户油菜种植收益、提振油菜种植意愿,最后依次从单产、出售价格、人工成本、农资成本的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79~2007年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产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979~2007年28个年度江苏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对参试品种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试参试品种及对照种单产比江苏省油菜单产高,但随着江苏省油菜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区试参试品种及对照种单产与江苏省油菜单产之间的差距呈下降趋势.区试参试品种单产后10年比前10年增加了10.53%,增加显著,对照单产年度间变化不大.参试品种间单产水平差距在逐渐减小,参试品种与对照种单产差距也在逐渐减小.参加区试的杂交组合年平均单产较常规品种高,1995~2007年12年来杂交组合比常规品种单产平均增加8.91%,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冷榨双低菜子粕中蛋白质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等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高于50℃时,菜子蛋白质的溶解性会有所增加;在p H为3和5下,菜子蛋白质的溶解度较低,这说明菜子蛋白具有两个等电点;当盐溶液浓度增加时,在p H为8和10的碱性环境下菜子蛋白质的溶解性不断降低,而在低p H下溶解性变化不显著;与大豆分离蛋白质相比,菜子蛋白质的持水性较差,而泡沫的稳定性和持油性较好,这与蛋白质表面疏水性的大小相关。通过对菜子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分析有利于其在食品加工中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土壤速效钾确定油菜钾肥推荐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油菜田土壤速效钾缺乏临界值为 70~ 80mg/kg ,当速效钾 >10 0mg/kg时可以不施钾肥。从维持地力和保证高产稳产的角度出发 ,油菜推荐施钾量为每公顷 12 0~ 2 4 0kgK2 O ,具体用量可根据方程 ^y =4 3 2 - 4 3 2x来确定 (y为K2 O施用量 ,x为土壤速效钾测定值 )。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冬油菜的施肥现状及肥料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冬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合理施肥是保证冬油菜产量的重要措施。明确当前冬油菜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导科学施肥。【方法】 以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为例,于2017—2018年在全省冬油菜主产区进行农户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品种、肥料用量、施肥方式、种植面积和产量水平。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当前油菜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情况,并以全省冬油菜平均产量和平均施肥量为基准,采用Cate-Nelson方法(十字交叉法)评估冬油菜氮、磷和钾肥施用与油菜产量的关系,以此探索冬油菜种植中施肥增产增效的主要途径。【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油菜种植中均施用了化肥,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为59.0%。全省化学氮、磷和钾肥平均用量为160、63和65 kg·hm-2。总的来说,全省化肥平均用量更加趋于合理化,但是施肥分级结果表明全省依然存在氮、磷和钾肥施肥不足和过量的现象。全省化肥施用方式以人工施肥为主,机械化施肥比例较低。Cate-Nelson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全省仅有23.8%、20.2%和21.0%农户在冬油菜种植中实现了氮、磷、钾肥高产高效。这说明全省冬油菜种植中增产增效还有很大的空间。【结论】 总的来说,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中化肥平均用量趋于合理化,但是在施肥方式、养分运筹和肥料品种上面还存在问题。在施肥方式上机械化施肥比例不足,仅为38.8%;在养分运筹上,虽然氮肥用量普遍实现了分次施用,但是以施用两次为主,与油菜养分吸收规律不匹配。除此之外,在施肥品种上存在偏施化肥,有机替代和轻简化施肥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6.
菜籽饼粕脱毒及菜籽蛋白提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籽饼粕是一个潜在营养价值很高的巨大植物蛋白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廉价的菜籽蛋白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分析了当前油菜籽的生产状况,论述了菜籽饼粕脱毒及菜籽蛋白提取的5种工艺方法,结合工业生产的实例,展望了全球油菜籽生产和菜籽蛋白深加工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张文英  陈占全  李月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80-13182
[目的]探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油莱主产区甘蓝型春油莱对磷素吸收的变化规律。[方法1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互助县台予乡进行不同施肥处理对春油莱磷素吸收的动态研究。[结果1油莱从苗期到成熟期其根系和茎秆全磷含量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叶片中全磷含量变幅较小。对籽粒、茎秆、角壳和根系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进行测定,籽粒中含量均高于茎秆、角壳和根系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且含量全钾〉全氮〉全磷..苗期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中最高,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土壤中的速效磷均呈下降趋势。OPT+1/2P处理和推荐施肥OPT处理的速效磷含量均高于OPT-P、OPT-1/2P和OPT-1/4P.[结论]为青海省油菜主产区合理使用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油菜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油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现代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依然要依靠改革与发展油菜科研体系,促进油菜科技的不断创新,解决油菜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梳理了中国油菜科技创新体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及50多年来油菜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影响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的5个关键问题及当前油菜产业发展面临的科技瓶颈。在分析油菜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与发展油菜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Eight single-low or double-low rapeseed cultivars were bred from 1980 to 2000 in Hunan Province. In this paper, characters and breeding method of these cultivars a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学学报》2023,22(6):1645-1657
Large-scale crop mapping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od securi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ies. Winter rapeseed is an important oil crop in China that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raditional winter rapeseed mapping practices are insufficient since they only use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critical phenological period of winter rapeseed, which are usually limited to a small region and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a novel phenology-based winter rapeseed index (PWRI) was proposed to map winter rapeseed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PWRI expands the date window for distinguishing winter rapeseed and winter wheat, and it has good separability throughout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winter rapeseed. PWRI also improves the separability of winter rapeseed and winter wheat, which traditionally have been two easily confused winter crops. A PWRI-ba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o map winter rapeseed on the Google Earth Engine platform. Time series composited Sentinel-2 data were used to map winter rapeseed with 10 m resolution. The mapping achieved a good result with overall accuracy and kappa coefficients exceeding 92% and 0.85, respectively. The PWRI-based method provides a new solution for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winter rapeseed mapping at a large sca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