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为了完善马铃薯—玉米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寻求薯玉套作体系下获取马铃薯、玉米共同高产的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玉米和马铃薯密度单因素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玉米栽培模式下,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幅宽1.4m,马铃薯密度为47643穴/hm2,玉米密度为52937株/hm2时,田间单位面积的总产值最高,为65676元/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油菜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牦牛日采食总量,为甘孜州半农牧区推广麦后复种饲用油菜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方法]2011年7~10月,以四川双低油菜生产中主推品种川油36、川油58为对照,引进中国西北地区大面积推广饲用油菜品种饲油1号、华协11号,采用品种比较及牦牛舍饲试验,调查不同油菜品种生态适应性及牦牛采食速度和日采食总量.[结果]在甘孜州半农牧区引进品种饲油1号、华协11号均可正常生长,鲜草产量分别可达34296.16和30573.75 kg/ha;牦牛对饲油1号的采食速度为61.19 g/min·头,日采食总量为14.73kg/头,对华协11号的采食速度为62.91g/min·头,日采食总量为15.15 kg/头,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结论]饲油1号、华协11号可作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品种在甘孜州生态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基于R语言的“3414”肥效试验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介绍R语言在农业试验分析中的应用,使用R语言对“3414”肥料效应试验具体实例的部分实施方案和完全实施方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拟合了二元二次、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并根据肥效方程模拟寻优。使用R语言对“3414”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获得的玉米最佳施肥指标为:以每公顷施N 275.26 kg,P2O5 86.62 kg,K2O 45.32 kg,期望产量为10764.13 kg/hm2,产投比达到9.73,为最佳方案。这与使用全国农技中心提供的“3414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进行计算是一致的;如考虑到田间的可操作性,建议每公顷施N 262.28~287.09 kg,P2O5 82.82~90.85 kg,K2O 43.87~47.29 kg,期望产量为10274.40~10333.87 kg。这样一个施肥量范围在实际生产中更为可行。R语言可以并应该在国内推广,成为农业试验统计分析领域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在甘孜州海拔2 800 m的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试种春油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父本和母本2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获得高产。利用川西高寒山区对油菜进行夏繁加代是可行的,实现了油菜在甘孜地区自然条件下夏繁。  相似文献   
5.
基于R语言的GGE双标图在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鉴定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以及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基于R语言的GGE双标图法分析了10个玉米新组合在四川省甘孜州高海拔地区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分析了5个试验点对参试组合的辨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康玉试0903’和CH327 2个组合高产且稳产;而SZ694较高产,但稳产性稍差,在海螺沟试验点有特殊适应性。综合各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丹巴、九龙和海螺沟较好:九龙和海螺沟的区分能力强,丹巴试验点的代表性最佳。  相似文献   
6.
在实地调研和试验示范基础上,针对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生态条件和油菜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分析甘孜州油菜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和目前油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重点发展的油菜产区和发展的对策建议,可为当地政府在制定油菜产业发展规划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甘孜州的自然特点,区位优势及环境状况,分析了甘孜高原水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对策,以期为水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海拔地区玉米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此试验在特定高海拔地区宽窄行栽培模式下,通过选用一个中杆中熟种(元玉3号)和一个高杆中晚熟种(正红311),设计了5.25、6、6.75、7.5、8.25万株/hm2 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农艺性状(茎粗、株高、穗位高、折倒伏率等)和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折倒伏率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茎粗、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有效穗数和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在此试验条件下及其类似生态区,元玉3号种植密度为7.19万株/hm2时,产量可达最高期望值12430.9 kg/hm2;正红311种植密度为6.84万株/hm2时,产量可达最高期望值12773.39 kg/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