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维持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8例.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g;B组18例.采用rhEPO 3000IU皮下注射.2~3次/N;C组18例,透析后静脉应用左旋卡尼汀1g.同时应用rhEPO 3000IU皮下注射2~3次/N。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的情况。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A组血浆白蛋白显著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上升最明显,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rhEPO用量明显低于B组。结论:左旋卡尼汀可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状态.提高rhEPO的疗效.减少rh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方法 VD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血塞通片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多奈哌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MSE、HDS评分及ADL积分,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HDS评分明显提高,ADL积分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MMSE、HDS评分和ADL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和H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DL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能有效地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痴呆程度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厄贝沙坦,观察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疗程为8周。8周后,检测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及24h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内皮素和血清脂联素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h尿总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脂联素、内皮素变化有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可以较好地降压效果,及早应用降血压药物可以预防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前列地尔及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0.01)。结论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具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西环素联合苦参凝胶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 82例育龄宫颈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及联合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多西环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口服多西环素治疗的同时联合苦参凝胶阴道外用,连续用药10 d。两组在治疗结束1周后回院复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女性分泌物涂片、宫颈拭子支原体培养结果判断疗效,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4.28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苦参凝胶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行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应用丙泊酚。结果观察组使用丙泊酚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07.40±13.67)vs(160.86±14.12)mg,P<0.01],两组受术者意识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松驰者明显多于对照组(587.3510例,P〈0.01),观察组的人流综合征及术后腹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中的血压和心率则比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丙泊酚和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有效防止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叶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叶软胶囊组(简称银杏叶组)、尼莫地平组、联用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银杏叶组和尼莫地平组分别使用银杏叶软胶囊和尼莫地平治疗;联用组则以银杏叶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表,B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联用组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其他各组,BI评分高于其他各组,血液流变、FIB、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也较其他各组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银杏叶软胶囊与尼莫地平联用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3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两组,69例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为对照组,69例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为观察组,疗程4周,随访1a,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齿松动指数、牙周袋深度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齿松动指数、牙周袋深度、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缓释药膜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用乙酰水杨酸和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剂(希弗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乙酰水杨酸+希弗全)和对照组(乙酰水杨酸),疗程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7%,对照组为67.44%(P<0.05);观察4周后,治疗组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对照组发生6例(9.38%)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剂配合常规治疗能有效减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并显著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用该方法联合治疗UA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苦碟子注射液20-30ml及单硝酸异山梨酯20nag。静脉滴注。常规治疗组仅用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静脉滴注。2组均1次/d。连续10~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半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29/30)和80.00%(24/30);随访半年内.2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脑钠肽(BNP)治疗肺栓塞(PE)的疗效.方法 82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脑钠肽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脑钠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钠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和Tei指数.结果 脑钠肽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68.3%(P<0.05);治疗后,脑钠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屈指肌腱修复术中外涂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对术后肌腱粘连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46例开放性锐器伤致屈指肌腱完全断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34指)及对照组(23例,32指)。治疗组在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屈指肌腱后,在肌腱吻合口近、远端1 cm及腱鞘吻合处表面外涂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对照组直接用改良Kessler法加外周加强缝合法修复。术后3个月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2.3%;1指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对照组优良率62.5%,5指出现伤口延迟愈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4.1855,P〈0.05)。结论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可有效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的肌腱粘连,不影响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控制血糖结合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多发伤的疗效。方法 46例急性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EN(对照组)、强化胰岛素联合EN治疗(治疗组)。测定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7天的血糖、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两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及ICU住院时间、感染及死亡人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的血糖、胰岛素、CRP水平均明显降低,APACHE评分降低,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发生严重感染、死亡者分别为5、3例,对照组则为9、7例。结论急性多发伤患者严格控制血糖结合早期EN可减轻应激反应程度、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3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组(Ⅰ组)、镇静剂组(Ⅱ组)和普通胃镜组(Ⅲ组),共进行114例次内镜下套扎术,比较各组胃镜操作时间、视野清晰度、术中不适反应和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Ⅰ组胃镜操作时间明显短于Ⅲ组(P〈0.05),Ⅰ组及Ⅱ组视野清晰度明显高于Ⅲ组(P〈0.05)。除Ⅰ组患者术中血压有一过性下降外(P〈0.01),各组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但Ⅰ、Ⅱ组术中不适反应少。结论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实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疗效良好,不适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IABP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WHO规定的标准基础治疗方案及PCI治疗,IABP组在PCI前使用IAB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脑利钠肽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变化、治疗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ABP的使用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1周脑利钠肽及肌钙蛋白I水平(P〈0.01),缩小LVEDV和LVESV(P〈0.01或0.05),提高LVEF(P〈0.01),降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1)。结论 IABP的使用能改善梗死后心肌缺血程度、心室压力、容量负荷和心室重构,从而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3-N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招募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4例,正常人对照病例20例.对入选人群进行人体测量、血生化检测和血清3-NT水平的测定,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糖尿病组血清中3-NT、体质量指数(BMI)、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肌酐(Cre)、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各指标如3-NT,BMI,HbA1c,FPG,TG,Cre,收缩压,舒张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血清3-NT与各变量之间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3-NT的含量受BMI和CHO影响.结论监测糖尿病患者3-NT,HbA1c,BMI及血脂等生化指标十分重要;联合检测3-NT,HbA1c,FPG在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醒脑静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外伤性脑实质出血患者均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术后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醒脑静+局部亚低温,42例)、醒脑静组(36例)及局部亚低温组(38例),采用多田公式和Scandinavian中风量表(SSS)评估治疗前后的血肿大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奇正消痛贴膏配合穴位封闭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4).治疗组在肩周局部穴位进行封闭,24h后开始使用奇正消痛贴膏穴位外敷;对照组单纯采用局部穴位封闭的治疗方法.按照1997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判定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针剂治疗,疗程21 d,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血糖、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0.05),且血糖、甘油三酯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治疗后的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及治疗组的血浆比粘度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全血比高切粘度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半枝莲醇提物联合针灸对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为动物T2DM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而保障宠物业的健康发展。【方法】选取60只4周龄的SPF级近交系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健康对照组(H组)15只和建模组(M组)45只;链脲佐菌素(45 mg/kg)联合高糖高脂诱导构建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组,15只)、半枝莲治疗组(S组,15只)及半枝莲联合针灸治疗组(A组,15只,针灸穴位包括脾俞、肾俞、三阴交和足三里)。对A组和S组进行3个疗程(每疗程6 d)的治疗,分别于治疗第7、14和21 d采集各处理组大鼠的尾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同时各处理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肝脏、脾脏和肺脏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肝脏和脾脏采用HE染色,肺脏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其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结果】与H组相比,M组大鼠的体重极显著下降(P<0.01,下同),而FBG极显著升高;肝脏细胞由水肿发展为脂肪变性或局灶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逐渐增强;脾脏组织局部细胞坏死,红髓和白髓分布混乱,淋巴细胞减少且排列紊乱;肺脏肺泡内出血,支气管黏膜下层和血管壁胶原纤维增生,最终导致部分肺泡萎陷或实变消失。与M组相比,A组和S组大鼠的体重呈增长趋势,至治疗第21 d极显著升高,而FBG在治疗第14和21 d均极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变性得到改善、水肿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脾脏红髓和白髓结构、生发中心均逐渐趋于正常,淋巴细胞数量和脾小结数量均增多,且A组大鼠的增加数量多于S组大鼠;肺脏内出血减轻、炎症细胞减少,A组大鼠肺脏的肺间隔增厚程度低于S组大鼠。【结论】STZ联合高脂高糖诱导T2DM大鼠模型稳定,能对大鼠肝脏、脾脏和肺脏造成损伤。半枝莲或半枝莲联合针灸治疗对T2DM大鼠肝脏、脾脏和肺脏组织结构均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且以针灸配合半枝莲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